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证据价值

证据价值

证据价值的相关文献在1957年到2022年内共计148篇,主要集中在法律、信息与知识传播、法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1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4411篇;相关期刊107种,包括法学、广东公安科技、法制与社会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第三届中国档案学博士论坛、全国第九次法医学术交流会、首届中国招标采购电子化发展论坛等;证据价值的相关文献由185位作者贡献,包括万毅、刘立霞、张立文等。

证据价值—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1 占比:3.09%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15%

专利文献>

论文:4411 占比:96.75%

总计:4559篇

证据价值—发文趋势图

证据价值

-研究学者

  • 万毅
  • 刘立霞
  • 张立文
  • 郑苏真
  • 郝新华
  • 周影
  • 孙建国
  • 宋雪玲
  • 张永泉
  • 景富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志勇; 施旭阳
    • 摘要: 依赖经验的船舶设计工作对档案需求较高,其中电子档案兼具参考数据和凭证证据价值。虽然法律界已经认可了电子证据的地位,但囿于思想观念、保存条件等因素的制约,电子档案难以在船舶设计领域得到真正的认可。针对“前端控制”思想在船舶设计领域备受挚肘的情况,本文提出以“后控制”模式实现船舶设计档案的“单套制”运行,阐述了通过一系列管控手段,保障电子档案的真实有效,使归档行为和设计流程有机结合,互为补益。
    • 方菲
    • 摘要: “我们既不能超出物证本身具有的证据价值进行过度解释,也不能丧失物证价值而降低证据价值,必须尊重科学,尊重事实,严谨对待”。晚上8点半,甘肃省兰州市检察院司法鉴定中心负责人毛奕宏还在实验室和同事讨论一起由最高检交办、甘肃省检察院第二检察部委托办理的故意杀人案电子数据鉴定材料。“犯罪嫌疑人有很强的反侦查能力,在犯罪前期做了充分的准备,犯罪手段还特别残忍,而这是他第二次实施故意杀人的行为。我们所做的是对涉案手机持有人的身份确认及案件相关电子数据的鉴定工作,完成后会有14份共计18万字左右的电子数据鉴定书。”毛奕宏向《方圆》记者介绍道。
    • 万力; 章桦
    • 摘要: 据2021年新《刑诉法解释》的规定,医疗事故调查报告具有证据资格;在规范刑法学视域下,其可适用《刑法修正案(十一)》中“积极作为或消极不作为类事故犯罪”类型。而事故调查报告的过程性资料不具备证据资格;最终调查报告书各部分内容的证据资格,也需严格把控,以避免误用、滥用;目前医疗事故调查报告作为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适用,也存在行政执法证据化、鉴定意见化和庭审质证单方权利化的风险。鉴此,可采取类鉴定意见的适用方法,明确报告的意见性证据属性,规范报告书的审查,发挥报告所应有的证据效用,建立责任追究倒查机制来化解这些风险。
    • 石泉
    • 摘要: 清代律文中对案件审理的结论部分始终坚持必须要有完备的证据支撑作为其是否符合礼法制度下“推鞫得情,处断平允”社会效果的重要评定标准。这也由此决定了承审官员不论是出于“法官责任制”下的审转追责压力,还是对个人日后仕途履历、能力评定的现实考虑,通常会选择以“审慎”之态度对可能影响主观决断的诸多证据要素进行必要的“辨伪”处理。特别是对部分所涉年代较为久远,无相对第三方可供旁证参照的民事矛盾纠纷,尤为需要对案中人所提供的各种主观性证明材料进行反复地查核分析,以期尽可能发现其诉求中的纰漏错讹之处并进而做出较为公正的司法裁断。其中清代“张氏坟冢”一案的审理过程表明了官员在面对家谱内容的证据功用时会具体选择从哪些方面进行“合理怀疑”,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涉事人合法权益的有效维护。
    • 陈悦
    • 摘要: 电子证据不同于传统书证、物证,其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存在于电子载体中,具有看不见、摸不着、易篡改、易破坏等特点,稍有不慎便可能造成重要证据的丢失或给当事人留下抵赖的机会。笔者认为,重视电子取证、规范电子取证、提升电子数据的证据价值,使留存于当事人计算机、手机等电子设备中的电子数据成为能证明案件事实的电子证据,己成为新形势下市场监管部门的重要课题。
    • 占善刚; 王超
    • 摘要: 我国立法对待视听传输技术作证的态度呈现保守性特征,司法中的应用也具有边缘化倾向,此种处理之根源在于未能正确认识其证据价值.视听传输技术作证不仅能够保障证人讯问的品质,在加速程序、节省费用及实现当事人听审权等方面亦具有显著的意义.为发挥视听传输技术作证的应有证据价值,在解释论上,宜将《民诉证据规定》第68条第二款规定的双方当事人同意,解释为当事人未提出合理与充分的异议理由,从而真正摆脱《民事诉讼法》第73条"有正当理由不能出庭"的限定,以充分拓展视听传输技术作证的适用空间.在立法论上,应区分对待传输技术作证与书面证言、视听资料作证,确保视听传输技术作证相较于书面证言和视听资料作证的优先性,进而推动视听传输技术在民事诉讼中的应用普及化,以期有助于司法智能化和庭审实质化.
    • 游伟; 赵雅彬; 孙婧; 李文杰; 王利雪
    • 摘要: 指纹作为犯罪现场最常见、且运用历史最久的重要物证,因其人各不同,终身基本不变的特性广泛运用于人身判定.但除了形态学特征外,指纹物质中所包含的化学信息对于遗留者特征的刻画和个体行为的追踪溯源也具有重要价值,不仅能为侦查人员提供分析线索,还能一定程度上解决因现场指纹模糊或部分缺失导致的证据价值丢失问题.本文从指纹中的内源性物质和外源性物质分析两大角度,对基于不同指纹物质进行人群特征的分析研究进行了探讨,总结了多种指纹物质的化学分析方法,并对其优势进行评述,以期为未来指纹物质相关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 许晓彤
    • 摘要: 近20年中,司法界对电子文件证据资格与证据价值逐步认可。随着电子文件作为证据的可采性障碍逐渐消除,电子文件符合何种要求才能最大限度地确保其证据效力成为档案界的关注重点。电子文件的“新四性”。文件与档案管理领域普遍认可电子文件的“四性”一般为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性与可用性。在我国的电子文件管理实践中,还较为强调“安全性”这一特征,逐渐形成了真实性、完整性、可用性、安全性的“新四性”。安全性是针对文件管理的环境、文件载体、文件管理操作过程等相关因素提出的属性。
    • 苏珊·哈克; 陈瑶
    • 摘要: 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在不需要借助任何理论的情况下就能很好地评估证据的价值;但是当证据特别复杂时、模棱两可或令人情绪不安时——正如在法律背景下经常出现的那样——认识论会有助于实现对证据价值的评估.一名法律事实调查者的职责就是通过对法庭上所出示的可接受的证据进行评估,判断其是否已经达到了所要求的证明程度,从而据此判定被告是否有罪或是否负有责任,即运用认识论对证据进行评估.基础融贯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用认识论来评估证据这件事到底意味着什么;通过对Sacco和Vanzetti案中关于运用基础融贯论分析证据的优点和运用概率论分析证据的缺点的比较,以及对统计证据在Collins案中作用的考察,可以揭示出证明程度不能简单地解释为数学概率.
    • 陆军
    • 摘要: 化学教学中的"证据推理"是指"基于证据的推理",它既是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之一,也是学生化学学科素养的组成部分和具体表现.其中,"证据"是学生通过科学探究开展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包括已有知识、实验现象等直接证据和文献资料、调查数据等间接证据.就学习者的直接证据而言,化学教学除了创设适当情境帮助学生激活已有知识之外,还应该从构成实验方案的要素出发,采取改进实验装置、控制实验药品、优化实验条件、调整实验步骤等相关措施,以提升实验现象对相应学科知识的证据价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