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2年内共计1648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经济学、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27篇、会议论文21篇、专利文献1676篇;相关期刊965种,包括马克思主义研究、江汉论坛、当代经济研究等; 相关会议21种,包括2015中国旅游科学年会、中国人才研究会人才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等;资本积累的相关文献由1824位作者贡献,包括孟捷、林毅夫、萧灼基等。

资本积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27 占比:48.95%

会议论文>

论文:21 占比:0.63%

专利文献>

论文:1676 占比:50.42%

总计:3324篇

资本积累—发文趋势图

资本积累

-研究学者

  • 孟捷
  • 林毅夫
  • 萧灼基
  • 赵峰
  • 吴强
  • 巫继学
  • 杨宇振
  • 王生升
  • 郑泽华
  • 马未都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李俊芳
    • 摘要: 贾雷德·戴蒙德教授在其著作中从各国所处不同大陆环境的视角探究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人类不平等现象经历了萌芽期、加剧期与恶化期,在不同时期,影响世界各地区综合发展水平存在差距的因素有所不同.对人类不平等产生原因的厘清,可以得出应对当今世界现状的启发,为世界共同体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 高宇
    • 摘要: “士绅化”概念的提出,为透视现代城市更新这一普遍现象提供了理论视野。它集中描绘了“二次城市化”所产生的重大经济、政治和文化后果。士绅化首先是一场以现代城市更新改造为名义的资本逐利行为。19世纪巴黎和伦敦的城市改造为士绅化实践提供了基本的思路与策略,其基础在于资本的城市化与空间的商品化,其手段则在于利用地租差创造资本积累所需的“差异化空间”。此外,在话语的层面,士绅化概念自身也经历了合理化改造,掩盖了资本积累所内含的、施加于城市空间的暴力。
    • 徐珊; 黎洁婷
    • 摘要: 基于经济“脱实向虚”愈演愈烈的趋势,本文以2008~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了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对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异质性动机驱动下的企业金融化对就业的影响及作用路径均不同,长期投机型金融化通过减缓资本积累进而抑制就业;短期储备型金融化则通过缓解融资约束进而促进就业,且该过程的前半路径受到货币政策宽松度的正向调节。此外,本文还发现长期投机型金融化对就业的抑制效应在劳动密集型企业中更强,而短期储备型金融化对就业的促进效应在资本密集型企业中更强。本文的研究深化了非金融企业金融化与就业的关系研究,对于政府促进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 贾甫
    • 摘要: 资本积累及其效率提升是造成初次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而产权结构的长期非均衡发展及其不同所有制企业资产收益率差异扩大了资本积累的收入不均等化现象。在此基础上构建的资本流动模型进一步证明,在资本再配置及其资本积累引起的收入增长中,资本所得与劳动报酬增长呈现出非对称关系,由此造成劳资收入差距扩大。据此提出实现收入均等化的四条建议:建立与企业发展挂钩的工资增长机制、健全资本所得管理机制、构建综合性国有资本投资体系以及鼓励先富带后富,携手实现共同富裕。
    • 卜训长; 芮林仁
    • 摘要: 本文拟通过构造VAR模型探究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研究得出:我国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增长虽然长期均衡,但仍具有短期失衡的可能性,并且我国社会融资规模经过短期的滞后效应之后,其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长期持续有效。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构建,资金与融资作为经济活动的重要驱动力以及资本积累的必要路径,对于经济增长驱动作用显得格外重要。而社会融资规模通常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能够从金融体系内取得的资金总额,并且由于社会融资规模能够映射出金融对实体经济在资金支持方面的强度,所以近年社会融资规模已成为目前我国宏观金融区域进行统计与监测的有效考量标准,因此分析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究竟对于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究竟有着怎样的影响就显得格外重要,基于此,本文通过进行实证分析以研究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对于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从而探析社会融资规模如何更好的服务于实体经济以促使经济增长。
    • 孙寿涛
    • 摘要: 20世纪下半期以来,发达资本主义社会雇员职业结构呈现出日益“白领化”的趋势,西方学术界提出了“后工业社会”等理论,认为工人阶级正在消失,阶级对立正在成为过去;而马克思主义学者则给出了截然不同的解释,强调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科学性和解释力。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职业结构“白领化”,归根到底与资本积累的演进有关。资本积累过程通过三种制度变化推动资本主义职业结构“白领化”:大公司的形成和发展、社会生活的市场化和国家经济职能的增强。在资本积累规律作用下,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区隔仍然鲜明地存在着,资产者和无产者两大阶级不仅在劳动过程中处于不同地位,而且在收入分配、财产占有和实际生活水平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与不平等。究其实质,所谓“白领化”就是新一轮的无产阶级化。工人阶级不但没有消失,而且人数不断增多,他们仍然是推动现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
    • 石智雷; 刘思辰; 赵颖
    • 摘要: 本文旨在从劳动过程的视角,将不稳定就业作为一种资本积累方式进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分析,并使用具有全国代表性的调查数据和企业访谈案例,结合广义倾向值匹配等方法进行经验论证。本研究梳理出不稳定就业的一般特征及其对当代中国农民工群体的影响,并尝试从国家与资本的双重运作逻辑中去理解经济转型期农民工市民化的困境。研究发现,在资本积累及劳动过程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农民工及其不稳定就业现象。资本通过控制农民工就业流动而达成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的目标,无需承担劳动者的再生产成本。这就从根本上导致了农民工市民化的悖论:不稳定就业有助于提高农民工个体的工资水平,但是不利于其家庭成员随迁。这种资本积累方式的隐蔽性在于,所谓的农民工流动自由其实是雇主通过掐尖式用工以保证资本的利润率。不稳定就业不会提升农民工的群体性收入,反而强化了群体内部的竞争。
    • 赵亚波
    • 摘要: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结果显示,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超预期。人口老龄化通过劳动力供给、物质资本积累、人力资本积累、技术创新等多个方面影响我国经济增长,并且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经济增长的效果,但从整体上看,人口老龄化不利于我国经济增长,会显著降低我国经济增长的速率。
    • 孙豪
    • 摘要: 为什么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人民生活富裕,而另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人民生活贫穷,这是经济学中最令人着迷的问题。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约翰·凯恩斯、约瑟夫·熊彼特、阿瑟·刘易斯等,世界上那些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们都尝试去解释贫富的奥妙。劳动分工、国际贸易、资本积累、技术进步、教育发展、政府干预等等,是经济学说史上经济学家们解释贫富问题最闪光的思想。经济学家们还通过构建各种数理模型、生产函数、增长理论等,试图为贫富问题提供更精细的解释。尽管经济学家们已经初步探索了地区贫富差距的因由,但世界各国之间以及国家内部的地区差距始终存在,甚至不断扩大。
    • 康宁
    • 摘要: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全球多国失业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社会稳定性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失业问题亟待解决。资本积累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内容,该理论不断在历史发展中得到论证。资本积累理论为分析当今世界和中国的失业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从资本到资本积累再到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相对人口过剩的迷雾逐渐被拨开,为解决失业问题提供了一条线索和路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