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免疫组化检测

免疫组化检测

免疫组化检测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3年内共计209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内科学、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8篇、会议论文27篇、专利文献1786725篇;相关期刊86种,包括四川生理科学杂志、现代生物医学进展、中国病理生理杂志等; 相关会议24种,包括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2013国际暨全国第十二届头颈肿瘤学术大会、2012年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暨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等;免疫组化检测的相关文献由676位作者贡献,包括鄂群、刘博、应国光等。

免疫组化检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8 占比:0.01%

会议论文>

论文:27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786725 占比:99.99%

总计:1786880篇

免疫组化检测—发文趋势图

免疫组化检测

-研究学者

  • 鄂群
  • 刘博
  • 应国光
  • 李平
  • 潘丽
  • 陈柏华
  • 韩星
  • 黄文斌(摘译)
  • Chou A
  • Longacre T A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任单阳; 徐萌
    • 摘要: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EC)中错配修复(MMR)蛋白、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的表达及其意义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1月单县中心医院收治的75例E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免疫组化检测MMR蛋白与PD-L1表达情况,其中MMR蛋白包括4种,即MutL同源蛋白1(MLH1)、MutS同源蛋白2(MSH2)、减数分裂后分离蛋白2(PMS2)、MutS同源蛋白6(MSH6)。根据不同的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MMR表达缺失组(20例,MMR蛋白4种中任何1种表达缺失)和MMR表达完整组(55例,MMR蛋白表达阳性)。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PD-L1表达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组织学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MMR表达完整组患者无累及子宫下段、无脉管内癌栓、无淋巴结转移及FIGO分期为Ⅰ~Ⅱ期的患者占比高于MMR表达缺失组(P<0.05);MMR表达缺失组患者PD-L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MMR表达完整组(P<0.05)。结论MMR蛋白检测对筛查与诊断EC有参考价值,而MMR蛋白表达异常可用于评估EC,同时分析PD-L1表达情况,可为PD-L1相关免疫治疗提供依据。
    • 陆林; 李亚男; 储凯
    • 摘要: 目的:分析结肠镜取组织X射线交叉互补修复基因2(X-ray repair cross-complementing gene,XRCC2)和促肝细胞再生磷酸酶-3(Phosphatase of Regenerating Liver-3,PRL-3)对结直肠癌患者的意义。方法:选择本院自2019年3月-2022年3月期间接收的78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其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进行检测分析,对比在不同组织中PRL-3、XRCC2表达水平;比较结直肠癌患者不同分期的结直肠癌组织PRL-3、XRCC2表达水平;对比PRL-3、XRCC2表达与结直肠癌病理特征的关系:包括年龄、肿瘤大小、肝脏转移及淋巴结转移。结果:结直肠癌组织PRL-3阳性率(69.23%)高于癌旁组织阳性率、XRCC2阳性率(61.54%)也高于癌旁组织阳性率(P0.05);PRL-3、XRCC2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肝脏转移有关(P<0.05)。结论:PRL-3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细胞迁移及增殖有密切关联,而XRCC2的异常表达影响了癌细胞病灶的形成,两者均可作为结直肠癌诊断、治疗及预后的观察指标。
    • 许荣芬
    • 摘要: 目的 探讨在诊断早期人子宫颈病变时应用端粒酶的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宫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来院就医的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138例与宫颈癌(Ca)患者23例,另选取同期宫颈活检病理正常的20名作为对照组.总结并分析在宫颈病变当中,hTERT的表达特点与检测价值.结果 对照组hTERT蛋白阳性率为5.00%,CIN I、II、III级与Ca患者分别是14.70%、61.90%、75.00%、95.65%.相较于CIN I级和对照组,Ca及CINⅡ级、Ⅲ级者的hTERT蛋白阳性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Ca患者hTERT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宫颈癌及CINⅡ级与Ⅲ级患者中,其端粒酶的TERT蛋白表达阳性率都存在异常上升情况,可见其与Ca疾病发生及发展之间有着密切关联,临床可将其作为诊断宫颈癌疾病与评估CIN分级的一项重要指标.
    • 刘丽; 白春侠; 曹美荣
    • 摘要: 目的 针对乳腺间质CD34和平滑肌肌动蛋白免疫组化检测乳腺癌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在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对150例乳腺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根据患者病理组织结果分组,分为观察组(90例,乳腺癌)和对照组(60例,乳腺良性病变),采用乳腺间质CD34和平滑肌肌动蛋白免疫组化检测,比较两组患者CD34、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诊出率情况,分析乳腺间质CD34和平滑肌肌动蛋白与乳腺癌疾病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CD34阳性诊出率(81.11%)明显高于对照组(13.33%),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诊出率(75.55%)明显高于对照组(15.00%)(P<0.05).CD34、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表达与患者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超声BI-RADS分级具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乳腺间质CD34、平滑肌肌动蛋白免疫组化检测在乳腺癌患者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且能够评估患者疾病发展情况.
    • 史帅
    • 摘要: 目的 对宫颈病变病理诊断中P16与Ki-67免疫组化检测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于本院收治的宫颈病变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年限为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患者均接受P16与Ki-67免疫组化检测,对检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慢性宫颈炎P16表达阳性率为2.04%,和CINI级、CINII级、CINⅢ级及宫颈鳞状细胞癌相比较低(P<0.05);慢性宫颈炎Ki-67表达指数相比上述其他宫颈病变较低(P<0.05).结论 宫颈病变病理诊断过程中,实施P16与Ki-67免疫组化检测,能够获得准确的诊断效果,准确评估病变严重程度及分级,从而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对宫颈病变临床鉴别和干预具有重要作用,值得重视.
    • 罗强; 黎钰凤; 曾华哲
    • 摘要: 目的:分析术中冰冻切片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检出率和影响因素,并探讨提高检出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罗定市人民医院甲状腺外科收治的65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在术中行冰冻切片检查,在术后行石蜡切片检查,冰冻切片检查疑难患者加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65例患者的石蜡切片结果均诊断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其中3例需参考免疫组化结果),60例伴发甲状腺其他病变;术中冰冻切片4例漏诊,3例需延期报告,检出率为89.23%。结论:术中冰冻切片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有较高的检出率;病灶微小及组织形态欠典型是影响该方法检出率的主要原因,通过细致巨检、联合术前超声检查、免疫组化检测可以有效提高检出率。
    • 阙建云; 李云伟
    • 摘要: 目的:本研究应用临床流行病学的方法,探究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伴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的中医证型关系,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辨证施治。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CAG伴IM患者259例,主要分为脾胃湿热、肝胃不和、脾胃虚弱3个证型,观察CAG伴IM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把其病理标本实施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脾胃湿热、肝胃不和、脾胃虚弱等3个证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总阳性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脾胃虚弱证显著高于肝胃不和证(P0.05)。脾胃虚弱、肝胃不和、脾胃湿热3个证型p53有显著差异(P0.05)。脾胃虚弱、肝胃不和、脾胃湿热3个证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G伴IM的治疗不宜单纯扶正或攻邪,应攻补兼施,使用健脾化瘀或健脾清热利湿化瘀,避免进一步恶化。
    • 王艳丽; 宋明芮
    • 摘要: 目的探讨宫颈病变病理诊断中p16与Ki-67免疫组化检测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滕州市财贸医院2019年2月-2022年1月期间内,于病理科所诊断的宫颈病变患者,共选102例作为此研究的观察组,并与同期选择102例接受健康体检的患者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进行p16与Ki-67免疫组化检测,对检测效果展开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16阳性表达率、Ki-67阳性表达率相比于对照组患者要明显更高,(P<0.05);此外,相比P16阳性表达率,观察组患者的CINⅠ级阳性率、CINⅡ级阳性率、CINⅢ级阳性率、宫颈鳞状细胞癌阳性率,与慢性炎相比明显提升,(P<0.05),且ki-67阳性表达率相比之下,观察组患者的CINⅠ级阳性率、CINⅡ级阳性率、CINⅢ级阳性率、宫颈鳞状细胞癌阳性率,与慢性炎相比明显提升,(P<0.05)。结论对于宫颈病变病理诊断中,采用p16与Ki-67免疫组化检测的效果显著,可提升诊断的准确性,明确CIN性质,值得推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