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教科文艺>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六届年会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六届年会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六届年会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河南开封
  • 出版时间: 2015-10

主办单位:中国教育学会

会议文集: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六届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210条结果
  • 摘要:细籀钱穆有关中国传统师道的论述可知,在钱穆那里,中国传统师道不仅包括为师之道,还包括尊师之道与求师之道.就为师之道来说,师与道两者间的关系乃相辅相成之关系;而应由师所承载的道实即“一天人”、“合内外”之人生大道,此道亦即儒家所主张的仁义之道.就尊师之道来说,中国传统师道受尊崇的状况在中国是与儒学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而就求师之道来说,学生应该师于人、师于己,师于当代师、师于前代师,师于心、师于天.鸦片战争以还,以儒学为主体之中国传统文化因受西方文化的冲击而日趋凋敝,中国传统师道受此影响亦已日趋没落.挽救中国传统文化之颓势,并使师与道两者由疏离走向融合,此事不仅自然科学教师负有责任,人文科学教师更是责任重大.当今中国,文化复兴与民族复兴虽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作为实现上述伟大梦想基本手段之一的中国传统师道却正经受着崇洋媚外心理与应试教育制度的双重夹击.面临此一严峻形势,为了批判继承中国传统师道并将其发扬光大,钱穆有关中国传统师道的论述值得认真聆听与虚心借鉴.
  • 摘要: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教育家以及政府早期的努力推动了一场乡村教育运动.这场运动处于复杂的时代背景——军阀混战、封建官僚地主剥削和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内政治环境之中.其实,乡村教育运动自从兴起之时就在夹缝中进行着,外有西方帝国主义的排挤,内有后来的反动政府的压迫.但是在陶行知、晏阳初等学者、知识分子和教育团体的领导下,在十多年的时间里,乡村教育运动对中国广大农村地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乡村教育运动中的教育试验区以及有关思想著作都是教育学领域的瑰宝,对现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资源配置、人才和创新等方面具有借鉴意义,提出政策支持,资源保障是农村改革的前提,筑巢引凤,留住人才是农村改革的主力,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是农村改革的活力,关于农村发展与改革,从未问断过,二十世纪二三十年的这场乡村教育运动给人们留下了很多的思考,先进的理念和有识之士的努力还远远不能达到改革的成功,只有国家的富强,政策的保障才能达到天时地利人和。
  • 摘要:萌芽于清末、形成于民国时期的中国大学教授制度对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已有微观研究成果基础上,从宏观层面审视这一制度文化,将有助于民国教授制度和民国大学制度研究,推进民国社会文化的研究.本文通过对民国时期教授制度形成、运行和发展的历史背景、条件、脉络等的梳理和分析,评述了民国时期教授制度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对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做了一些分析和总结,指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既吸收了西方先进的大学理念,又保持了自身的本土特征,在与国家政治高度融合的过程中不断发挥着对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以教授为代表的知识精英群体对社会风尚和人才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应该不断梳理历史脉络、反思历史经验,营造出有利于人才培养和发展的社会氛围,让制度文明、人的道德自律在新的历史环境中创生出新的奇迹。
  • 摘要:民国时期大学教师为解决薪金积欠带来的经济紧张、希冀获得更优裕的生活等,过上“跑街式生活”的大有人在.政府对此为“特殊情形式”的有条件认可、大学则为“商请校长式”的许可,二者对大学教师“跑街式生活”呈现有条件禁止.总体而言,大学教师“跑街式生活”苦且累,常需要长途跋涉、多校奔波,但是按时支薪又使得大学教师可维持生活水准,且此项收入较之中小学教师收入高.就大学教师的“跑街式生活”,可以利于不同大学教师学术交流,更新他校学生思维,其弊端则在于教学时间、教学效果等难以保障,大学教师教学和学术难以平衡等.基于此,国立教育考察团等提出必须从保障大学教师待遇、促进师资养成、培育大学教师责任感等方面努力.大学教师应成为一组有组织之专业,薪水按时付给,享有一种确实明白之地位,且具有一种专重团体之精神,不致降低其职业标准,损及教师全体之荣誉。”可见,在保障薪金、地位基础上,寻求大学教师自身修养和精神,避免兼课才能说得过去;此外,一所大学师资不足同样容易聘请兼课教师,如东吴大学法律系因我国法律专业师资缺乏而聘请律师等兼课,这提示必须重视师资养成;最后,大学必须处理好兼课和“跑街”的矛盾,适当的知名大学教师兼课裨益于学术、校际间交流,四处拉钟点以谋取经济收入则要严格禁绝,应成立如兼课稽查委员会等调查兼课情形等,使兼课在合理范围和时间内进行。
  • 摘要:民国时期在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在中小学实施德国教育家、近代教育学理论奠基者赫尔巴特提出的训育思想,希冀通过训育的实施收到中小学德育、管理、教学质量全面提高的效果.无可置疑的是,教师是训育实施能否收到实效的关键,在学校教学、德育、管理各个方面都是极其重要的力量.由于民国训育制度顶层设计都忽略了教师的培训指导,结果导致中小学训育事倍功半.
  • 摘要:明清皇室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特殊构成,具有平民或家族教育无法比拟的优越条件和独特性.明清时期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时期,其专制统治达到空前高度,为维护家族皇权地位,对于皇子们的日常学习与家庭教育以苛严著称.探究宫廷教育的方式和皇子们的读书生活,纵观明清两代的皇子教育,其发展历程与国运兴衰紧密相关。在王朝的前期,由于统治者对教育的倍加重视与后继者多已成年,或有贤良的大臣辅助在侧,皇子教育大多按照制度加以推行,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为王朝初期培养了合格的继承人。但王朝中后期,皇位的继承人大多属于幼儿,后宫与外戚干权,皇子教育逐渐废弛,加速了王朝走向衰落。
  • 摘要:《儒林外史》作为清代现实主义长篇小说代表作,刻画了大大小小近三百个人物,其中包括对明清教师的描述.本文试图从分析吴敬梓笔下的教师入手,探索当时老百姓和读书人眼中的教师形象,并进一步对现代教师形象的塑造进行反思,提出要规范教师职业资格标准,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提高教师收入和社会地位,关注教师的世俗生活。
  • 摘要:为了规划战后教育的发展问题,国民政府于1946年9月在重庆组织召开全国教育善后复员会议,综观全国教育善后复员会议的影响,在推进战后初期教育复员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如一些高校、中等学校和其他教育机关留守原地,兼顾了西南、西北地区教育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时国内教育发展地区失衡问题。大量敌伪学校被政府接管,初步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对当时台湾的教育发展也起到了一定成效。然而,全国教育善后复员会议结束不到一年,国民党公开发动内战,严重阻碍了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正在复员的教育工作同样受到了巨大影响。教育经费经常被挪用作内战,战乱导致校舍破旧不堪,师生的生活无保障。在这种情况下,战后教育的发展步履维艰,因此,尽管全国教育善后复员会议商定了战后教育的发展大计,但是由于当时国内局势的急剧紧张,教育复员工作被迫中断,战后教育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 摘要:这个世界上很多事物都是错的,然而人类却允许与错误共同前行,这只能用人类的怪异性来解释.人们看到战争,可人们并没有觉得它们是错误的,人们会为自己觉得恶心,或许战争的存在是人类历史的必然产物,战争是比和平更具说服力的人类发展必由之路.战争抑或者是和平的界定,不能用人类关于正确与错误的判断轻易定论,战争更多时候比和平更有能力改变这个世界.但在人类前进的事业里,和平才是必然,但却如共产主义一样遥遥无期.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开始了真正的质变,海洋成为了新老大国争夺霸权的战场,而东西方的殖民与被殖民体系开始构建,一战与二战彻底地瓦解了这血腥的秩序,迎来的却是更大的对抗.当历史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人类将目光投放在天空,准备新一轮的战争量变,但不公平的秩序已根深蒂固,世界在有望迎来更大和平的同时陷入了更大的战争.战争与和平的正比关系,是人类的共同愿望,也是人类无法克服不公正秩序的回应.《战争尚未终结,和平仍需努力——论二战与冷战的缘起缘灭》旨在针对新航路开辟以来的世界历史发展的问题作出研究,并且着重探讨二战与冷战开始与终结的因素,从而对战争与和平之间的关系与未来的发展深刻的总结.缘起缘灭,只要和平的缘在,战争的缘就不会消失,人类的矛盾大都是遵循这个规律.和平发展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利益诉求,但人们依旧是停留在不公正的国际秩序里,相应地,向世界多极化方向发展也就必须承担更大的风险,这些风险极有可能会成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但也或许会及时地将国际秩序引向更公正合理的方向。未来到底是何种结局尚不得知,但至少,这条主旋律不会动摇。世界多极化将会是世界人民共同努力的方向,不可能依靠法西斯建立的独裁统治,也不能是冷战时期美苏争霸构建的两极世界,更不能是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则意味着在不公正的国际秩序下,全球化将会面临更大的挑战,而美国霸权主义正会抓住这一点,引起世界局势的动荡不安,从而实现构建单极世界的目标。可人类的发展决不能走强国规划好的道路,更不能接受霸权主义对世界的重构。
  • 摘要:吴贻芳作为金陵女子大学的第一位中国籍女校长,任职23年使金陵女子大学在民国时期众多高等院校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一所蜚声海外的教会女子学校.在民国女性管理学校,开启了一种新的管理风格,不仅对当时女子教育的发展和高等院校培养人才产生了无可替代的影响,而且也对当代大学女子教育的发展以及女性校长管理和治校提供了跨时代的重大启示.
  • 摘要:文庙,作为儒学的重要载体乃至中国文化的标志性符号,以其自身独特的精神内核不仅影响着两千余年中国的政治生态、文化传承及社会教化等,且还辐射到周边及欧美诸多国家,至今仍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备受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自其产生之日,各种史料多有记载,研究者历代不绝.尤其是在当代,国家大力倡导以儒学为核心的优秀传统文化,文庙的维护和资源开发普遍受到重视,文庙研究队伍日渐壮大,学问体系及研究机制初步呈现,学术研究成果累年增多,形成一个蔚为壮观的独特的“文庙现象”和文化景观.在这风生水起之际,呼吁建构教育史学领域的一门新兴“学问”,即“文庙学”.
  • 摘要:民国时期,政府为加强教学管理和提高教学质量,制定了中学教师任职资格的有关法规;但由于当时师范生毕业生数量有限、师范院校升格改校、时局不稳战乱纷不休等原因,中学教师的任职资格状况不容乐观,现实情况与制度目标存在很大的距离.
  • 摘要:受明清商品经济的刺激和实学思想的影响,明清之际的女子得到了空前的思想解放.《红楼梦》中的女子教育,是享有特权阶级的年轻女子在识字、阅读、书写等方面所展现出来的具有非凡造诣的文学艺术教育.然而,受中国传统女教的浸染,贾府里的女子教育并不纯粹,它没有完全冲破明清社会“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正统规训,大观园里的年轻女性犹如在“德”与“才”之间走钢丝,明清家庭在实施女子教育过程中也表现出如此矛盾状态.《红楼梦》中的女子家庭教育并非特例,它投射出了明清时期女子教育的普遍状况.
  • 摘要:尽管清政府下令禁止女子缠足,却出现禁而不止的现象,清代女子缠足广泛地存在.清代女子缠足的原因主要是社会习俗使然,其结果不仅使得女足受到伤害,限制了妇女的行动能力,进而影响到中国的国力.经过维新人士的呼吁与实践,到民国时期,经过政府与民间的共同努力,女子缠足现象才逐渐得以缓解,妇女获得了正常行动的条件,为女学的普及创造了条件.
  • 摘要:民国前期,中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升学与就业问题,这种问题甚至上升为社会问题,倍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升学与就业的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造成了教育资源的闲置以及制造了不良学习风气.这种问题的成因主要归根于经济萧条、教育成本的增加以及用人制度的牵制,教育资源的供求矛盾,学校教育内容与社会需求相脱节,以及变相的学生择业观和升学观.
  • 摘要:王筠(1781-1854),清代杰出的文字学家以及具有革新精神的教育家,在《教童子法》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写作教学思想.他结合自身多年蒙学写作教学经验,秉承“学生是人”这一核心理念,从尊重学生个性、心理、年龄特征以及写作的规律出发,提出快乐写作、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的写作教学原则,以及“先放后收”、“涵养诱掖”、从模仿中创新、“以圈为主”、重视口头作文的写作教学主张.这些写作教学思想涉及到写作教学中的根本问题,对当前的作文教学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值得去深究探讨,学习借鉴.
  • 摘要:杜威和陶行知分别作为20世纪前半期美国和中国著名的教育家,都非常重视教师教育.他们都在批判传统教育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都认为教师在一个国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杜威体现的是“教育即生活”的思想,而陶行知体现的是“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本文通过对相关著作进行研究,通过对这四个层面的分析比较,不难得出杜威和陶行知对教师的重点都放在了教师的作用上。前者认为教师是领导者,后者结合中国当时具体的土壤条件创造性地提出教师是社会的改造者,陶行知能从宏观的角度把握教师的作用,这在当时乃至现在都十分稀罕。在教师专业素养方面,两位学者的侧重点又各不相同,杜威十分强调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这些知识包括对教材和教法的精通,而陶行知更强调教师的探索精神。其实这两者的不同大抵是源于“学校及社会”和“社会即学校”思想,前者自然强调教师在学校和课堂的作用,故要求精通教材和教法,而后者无疑更加侧重教师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两者对学生的态度都强调尊重,但不同之处在于,一个注重师生学习中的共同交往,一个重点放在师生共同生活。最后,在教师的道德修养方面均强调教师的奉献精神,在这一点上两人的思想境界相通。从上述一系列的分析,不难看出杜威的教师观体现的是“教育即生活”思想,而陶行知的教师观渗透了“生活即教育”的理念。陶行知在学习杜威理论后不但没有生拉硬套,反而能结合现实的土壤条件,发展自己的教育思想,值得学习和反思。
  • 摘要:江州“义门陈氏”家族以东佳书堂为平台,培育出了众多的人才,家族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本文以江州“义门陈氏”家族为个案,以其家族教育为中心,从几个方面着手,力求还原和再现一个古代大家族生动而真实的家族教育活动场景.
  • 摘要:陈鹤琴、陶行知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创构出各具特色的本土化教育理论——“活教育”与“生活教育”.虽然二者的理论侧重点不完全一致,但其秉持大爱精神与植根儿童命脉,注重教育本土化与现代化求索中的人本精神,提倡“中西融通”与突显办学路向的文化自觉,均昭示其作为现代教育家的价值共识.
  • 摘要:邰爽秋先生是中国近现代社会著名教育家.他崇尚教育机会均等,倡导建立独立、统一的教育经费管理系统.他的民生本位教育思想与活动有力推崇与践行教育应从发展人民生计出发、改进人民生活、推动社会生产进步的理念.本文试图揭示与分析邰爽秋先生对中国近现代特殊教育发展所作出的理论关照与完整建构.特殊教育在中国近现代社会得以萌发与发展.邰爽秋将其教育思想投射到特殊教育领域,针对其对象界定、班级组织、课程设置、师资管理、经费管理等诸多办学因素都做出完整、明确的指导与建议.
  • 摘要:女塾师现象在清代江南十分引人注目.在列表对清代苏南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对这一带的女塾师作分类叙述和研究,并对清代江南乡村女塾师的特点,这里多产女塾师的原因、历史启示等进行探讨,女性以其在教养子女方面的便利,她们的韧性,都在教育的稳定发展中具有特殊意义。在女塾师现象后面,江南重文兴教风尚与家族发展在制度层面上所构成的统一,即“无家教之族切不可与婚姻”,其维系家族持续兴盛上的作用尤其耐人寻味。这一现象也曾为江南家族和社会的近代化增添了许多亮色、提供了可观能量。
  • 摘要:教育要均衡,就必须要靠发展."发展是硬道理,也是教育的唯一出路."这个事实已经被无数个成功的改革事例所证明.城区和农村教育资源分配不公,是当前教育存在的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提出农村要加大资金投入,出台政策制度促发展,加强师资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 摘要:清代,书院是国家取士的重要场所,它的发展,得到了各级地方官员的支持.而知县,在县级书院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能够运用手中的权力,将官方意志和民间力量结合起来,共同支撑书院的发展.他们为书院发展做出的贡献,不光体现在倡议创建和修复书院方面,还为书院发展筹措了经费,并且参与书院管理,维护书院秩序.事实证明,知县对地方书院的兴衰有着重要影响,重视知县在书院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充分发挥他们的力量,对保证书院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 摘要:朱子的格物思想在朱子的整个哲学体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的格物说驳众家之短而成一家之言,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哲学史.朱子认为“格物”是《大学》最初用功处,亦是最要紧处.朱子在《大学章句》中所作“格物致知”补传,除了为完整传文,更是为突出“格物致知”之重要地位.本文着重考究两个内容:首先,朱子在“补传”中释“格物”为“即物而穷其理”,有两方面涵义:一、格物是就事上理会;二、格物的实质是穷极事物之理.另外,格物的过程是通过穷极事物之理而完成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格物的过程便是穷理的过程,故本文说“格物在穷理”.
  • 摘要:“985”“211”工程的存废之争实为利益之争.由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公共政策中一种颇有成效的利益分析方法,基于该理论而构建“985”“211”工程利益相关者的分析框架是有效的.通过分析政府、高校、学生以及用人单位的利益诉求,从而阐明“985”“211”工程之于利益相关者的存废之殇,在此基础上提出机会均等、差异补偿与内主外辅等原则,希冀在一定程度上可为“985”“211”工程的改革导航,实现利益均衡.
  • 摘要:教育活动是直接以促进人的有价值发展为目的的具体活动的总称.在学术界里,宋代宦门女子教育活动少有人提及,事实上宋代宦门女子教育活动十分繁荣,教育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包括女德女功、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等.教育方式上也是灵活多变,有言传身教及家训家书.教育活动的效果更是光彩夺目,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中国女子教育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篇章.
  • 摘要:明清时期苏南望族家学盛行,本着学术传家的理念,在学术发展、科技创新方面成绩斐然,造就了众多人才,进而推动了苏南社会的发展.明清苏南望族家学主要是对具体内容、伦理教化以及治学方法的传承,着眼于保存家学精神,其家学传承的载体紧随时代发展,呈现多样化特征.特别是在近代教育转型的过程中,苏南家学崇尚实学与经世致用,映射了当时社会观念的变迁.如此,明清苏南望族家学能在社会变革的浪潮中与时俱进,提升家学的生命力,维持家族地位.于今而言,家学不在,但精神犹存,对认识“家”与“学”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教育小说的研究方法—“三层次分析模式”以《围城》为例,为了阐明教育小说的“三层次分析模式”,又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教育小说的研究现状摭论、教育小说的“三层次分析模式”的内涵与理论依据、教育小说的“三层次分析模式”的逻辑运思以及教育小说的“三层次序分析模式”的操作方法等.
  • 摘要:抗战期间,中国的科研事业遭到了严重的影响和破坏,同时高等院校的空间布局也发生了极为显著的变化.伴随着高等院校迁入大后方,学术科研的空间布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动.在恶劣的环境下,中国学术科研仍旧成果颇丰,并呈现出四大显著特征:学术研究,迎头赶上;技术创新,立足实际;注重实证,深入边陲;史哲研究,情系国难.战争和社会需要、资源的相对集中、政府政策支持和国际社会的援助等多方面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西南地区高等院校学术科研呈现的特征.
  • 摘要:本文梳理了建国前中国大学学生自治的历史与特征,发现中国大学自治在私学教育体系里萌芽,民国初期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学生自治”并历经由无到有、由强到弱的发展过程.大学生自治始终是有限度的自治,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权力备受忽视,但学生自治运动对社会生活影响深远.
  • 摘要:教育生活史是当前教育史研究中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也是教育活动史研究的拓展和深化.它以跨界视角为基本特征,注重视野下移和多学科融合,教育叙事、情景再现与文学形式是其三种重要研究维度.教育生活史立足教育史研究的学术前沿,对教育史学学科建设、传统教育史学的继承与创新、马克思人的理论的继承,以及中国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国内现有的大学思想史、特别是大学观念史研究,无论在叙述模式还是在研究范式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比如过分强调经典人物的倾向、条块分割的叙述模式等,这些都反映了学界对大学思想的狭隘认识.本文从思想史研究的角度,对大学思想史以及高等教育思想史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值得追问的问题,大学思想史研究应该特别关注学科史的研究。学科是大学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的核心载体,离开学科,人们便无法理解大学组织。一旦将学科史作为大学思想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分支,大学思想史研究的视野将能得到极大的拓展,并与科学史、知识社会学等相关学科建立知识上的关联。总之,大学思想史研究有必要突破传统的研究范围,拓宽视野,并改变传统的以经典人物为中心的研究路数,在方法方面,应当借鉴史学研究的新范式和新路径,拿出更有份量、更有深度的大学思想史研究成果。
  • 摘要:语言是国家和民族交流的重要工具,同时它也被深深地打上了民族和国家的烙印,而这种烙印的存在使语言拥有高低优劣之分,从全球中英文大热的现象便可观察到世界语言的流行趋势.全球中英文大热也并非代表着汉语或英语的真正发展.从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角度来看,保护本民族语言文化特色在全球化大潮中显得倍加重要.在吸收优秀的外来语言文化的同时,应该把握机遇,采取积极的语言文化态度,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化特色.《全球化下的语言发展趋势探索——以全球中英文大热为例》旨在对“全球中英文大热”这一现象进行分析,进而研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语言发展态势,并结合全球化的政治、经济、文化探究.最终探索在此背景下的语言发展趋势.这个地球越来越平等,可人心是永远也不会平等的,更何况是人心所引发的语言,指出全球化下的语言发展是一种文化现象,但其实却是由经济所主导的,由政治所影响的,它的发展趋势会如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一样继续迈向光明或者黑暗的前途。未来地球会是怎样一番光景,这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至少未来是有可能通过人类的行为而改变的,会向着世界多极化的全球化趋势以及本国家和民族语言文化与全球语言文化相接轨的方向迈进。
  • 摘要:在强调实践品性的历史研究思维下,教育历史的实践活动在教育史研究中逐渐恢复其应居的位置.对教育历史实践活动的研究可以从诸多的角度展开,其中身体视角不容忽视.以为何及如何构建身体视角的教育史研究为研究的问题导向,文章论证了以实践—生存哲学身体论为基础身体视角的教育史研究,指出实践-生存哲学对“身体”的理解,启示着教育史研究须相应地从认识论向实践-生存取向转换,构建身体理论视角下的教育史研究,以实践一生存哲学下的身体之维发现和陈述教育史事实,构境实践-生存取向的教育历史。这既符合世界教育史研究潮流,也是教育生存转向的必然回应。当然,还应该认识到身体视角的有限性,因为“历史的丰富性不是抽象的理论框架所能涵盖的”,某一个或几个理论视角不可能发现和挖掘所有的历史事实,身体视角也是如此。正如台湾学者黄金麟曾说:“不是所有的社会建制都以身体作为发生条件和对象,也不是所有权力都以身体作为行使对象””,教育活动、教育思想、教育制度的发生和发展当然也是如此。身体视角的教育史研究可以帮助人们看到之前被忽略的教育历史事实,加深对历史丰富性的认识,但它只是作为构建教育历史实践世界的一种视角而存在,并不能取代其他的历史理论视角。
  • 摘要:职业教育立法的滞后已成为当前制约中国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参照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立法的基本经验,中国在构建职业教育立法体系过程中,应着力发挥职业教育立法在提高职业教育社会地位方面的作用,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切实的物质保障,突出职业教育立法的确定性原则,体现职业教育立法的连续性和系统性特征.
  • 摘要:以对国内近20年间先后出版的十余种西方教育思想史著作的编撰方式和对教育思想史认识的分析为基础,指出现有西方教育思想史研究存在着视角单一、视野狭窄等问题,这些问题阻碍西方教育思想史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与拓展.主张更新对教育思想史特性的认识,将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具有实际历史影响的教育认识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拓展教育思想史研究视野,丰富史料来源.强调转换研究视角,消除不同编撰方式的人为界限,从教育思想历史发展的整体出发,具体把握教育家所处时代的教育问题、社会条件和知识状况,从动态的角度分析教育家思想的形成过程、思想主体及其历史影响.
  • 摘要:杰斐逊的教育观根植于他那“高贵”的出身、弗吉尼亚的地方主义情节和“进步”学说的引领.在其飞扬的文采之中,发现,杰斐逊所谓的“人民”的真实含义是拥有土地的“自耕农”,是以杰斐逊为代表的革命精英们的自称.他们的土地成为他们的“自由”、“平等”与“美德”的证明,使其成为“天然的贵族”,而教育的所有目的与意义,就是要将这样一代不依靠门阀血缘,而是依靠美德才能的“天然的贵族”一代一代地“世袭”下去.杰斐逊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的理想主义就在于他对斐然的文采运筹帷幄,引人入胜地让进入了一个纯粹的古典主义贵族美德的时代,在这里教育是万能的,通过受教育进而获得智慧与美德;但杰斐逊也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强烈的政治经济上的现实感,使得他深深地明白,带领民众进入这样一个美好的古典主义时代,不是为了所有的人能够在这个“流着奶和蜜”的伊甸园中自由的发展,而是为了灌输与植入政治精英们希望民众了解与接受事物.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杰斐逊的教育观中,教育不是未雨绸缪的理想主义,而是为了精英权力的巩固;教育不是为了实现“全民参与”的民主情怀,而是社会精英自我延续的上层策略.
  • 摘要:德国成人教育学奠定了成人教育学发展的基础,是现代成人教育学理论研究的引领者.通过德国成人教育学百余年发展历程的梳理发现,德国对成人教育学理论建构方面的贡献是相当大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个体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很多学者指出了当下显学诺尔斯提出的成人教育学理论体系存在个体主义的问题,而忽视了成人教育社会因素的影响。换句说,诺尔斯代表的美国成人教育学是更加注重个体取向的成人教育学而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成人教育学是更注重社会取向的成人教育学。其次,德国成人教育学的范畴探讨也值得关注,它扩大了成人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包括了职业教育学、和大学教育学,为当下破解终身学习视野下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困境提供了特有的分析思路。也就是提出终身教育学,包括儿童教育学与成人教育学。瞿葆奎等人就认为成人教育学是从年龄层次上加以区分的。“成人教育学的产生,不仅是教育事业发展的产物,而且是教育学纵向分化的产物。从性质上讲,它属于年龄层次的教育学的范畴”。这样可以既避免了整个分支学科对教育学的分解从而造成教育学概念和理论体系的混乱乃至其消亡或终结的可能,也从根本上消解各个学科之间“争夺地盘”而造成的内耗。最后,德国社会教育学的发展还为社会教育纳入成人教育学范畴提供了可能,这体现在很多国家都在沿用社会教育来指称成人教育的范畴。受德国社会教育学影响,荷兰还把社舍工作纳入到成人教育学范畴。
  • 摘要:杜威“探究”教育思想是杜威教育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哲学基础是实用主义哲学.杜威的“探究”教育思想的特点是,注重教师对探究环境及解决问题的精心设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这种探究环境中,主动、认真收集资料和对付所遇到的问题.杜威“探究”教育思想是其教师教育思想重要内容之一,反映了现代教育条件下对教师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 摘要:文理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s)是美国历史悠久的高等教育机构,被誉为美国“本科教育的最佳典范”,享有和著名研究型大学同样的声望和盛誉.为了适应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巨变,19世纪末20世纪40年代美国文理学院将重塑学院生活作为一项重要改革内容.本文从学习和生活两个方面对这一时期文理学院的校园生活进行研究,分析其学院生活的变化.总体来看,随着学院管理对学生活动态度的转变,斯沃斯莫尔学院校园生活摆脱了过去僵化刻板的学院纪律约束,呈现出生机勃勃的一面。斯沃斯莫尔学院学生活动类型多样,校园生活可谓丰富多彩。根据1990-1940年学院年鉴,在1890年已经建立的学生社团基础之上,学院学生出于自身兴趣和爱好,共同创建了经典名著、摄影和远足等俱乐部。在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下,对自然科学感兴趣的学生组织创建了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科学俱尔部。随着现代语言的兴起,斯沃斯莫尔学院后来也创建了现代英语、法语、德语俱乐部。体育运动在学院管理者的重视下得到了蓬勃发展,学院学生经常参与州际、校际和班际的体育竞赛。这一时期,很现代体育运动项目也进入了学院生活,包括足球、篮球、棒球、羽毛球、曲棍球、曲棍网兜球、田径、网球、游泳、击剑、射箭、高尔夫球、越野赛跑、舞蹈等。女子体育运动也得到了振兴,篮球、曲棍球、网球、游泳和舞蹈都是学院女生热爱的体育项目。此外,斯沃斯莫尔学院创建了大量的兄弟会组织,成为学院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凤凰》(Phoenix)是斯沃斯莫尔学院较早创办的学生刊物,30年代后又新办了“Halcyon”和“The Manuscript”,这些校园刊物详细记录了斯沃斯莫尔学院的学生生活。
  • 摘要:始于1737年,在启蒙运动的自由与理性之风下成立的哥廷根大学和哥根廷人在19世纪在各种内外因的影响下经历了惊心动魄的自由解放之路.人文学科由一开始的领先地位,但是由于柏林大学的崛起而受到压迫转而专注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并且获得了傲居世界的领先地位;而同时在课程教学上领先于德国大学首次引进了“习明纳”这一影响研究性大学发展的授课方式使得哥廷根大学的自由之风得到充分的体现.然而在19世纪追求自由的学风上并不是那么的理所当然,1837年哥廷根大学发生了“哥廷根七君子事件”这一事件曾将哥廷根大学的自由追求真理的学术声誉打入低谷,而这一事件却唤醒了德国以至欧洲其他大学教授学术自治的精神,也促使了哥廷根大学改革自身的大学教授管理方式.同时哥廷根大学在19世纪之时不仅吸引着国内的学生还有不远万里求学的国际学生,成为当时美国大学生最热门的留学之地,进一步体现着当时大学的宽容与自由的办学理念.
  • 摘要:英国所有合格教师必须在履新前接受入职教师教育,其途径包括通过三、四年制的本科课程学习,获得教育学士学位(BED);或通过一年制研究生教育证书(PGCE)培训,获得相关学科的一级学位.自20世纪80年代起,英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和报告,以期建立国家统一的入职教师培养体系.英国入职教师培养政策渗透了一些独特的理念,如追求卓越指导水平,培养儿童保护意识,理解种族与多样性,面向特殊教育需要,发展新型合作关系等.这些政策理念为确保英国培养高质量的合格教师奠定了基础.
  • 摘要:为了满足战后社会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求,法国短期高等职业教育得以创立并快速发展,最终形成了以高级技术员班和大学技术学院为代表的培养模式,呈现出实用性、适应性、灵活性、依存性等多重特点.法国短期高等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对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首先,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明确院校发展定位;其次,构建多元的资金来源体系,提高办学质量;最后,开展校企合作,推进产学研结合、产教融合.
  • 摘要:贝林在《教育与美国社会的形成》中全面展示了美国早期教育研究的需求与机会.贝林构建的“构想性历史”体系与教育史研究方法论体系,为研究美国早期教育,重新评价美国教育史提供了崭新视角;为美国教育史研究新观念和新范式的引入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教育史研究超越“传统派”的偏狭,成功应对教育科学与测量运动、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教育新需求、其他社会学科的挑战以及教育史学家的自我反思与批判,为未来美国教育史研究产生更多更好的深刻见解和历史认识,指明了发展方向.
  • 摘要:达特茅斯学院案是美国高等教育史上的重要事件,国内学者对此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在该案的意义和影响方面,学者们几乎一致认为它划分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公私界限.然而,这个结论却缺乏一定的历史根据.本文力求较为充分地运用史料和国外研究成果,基于对文献的分析和史实的考察,重新认识关于该案划分公私界限的历史评价.本文认为,该案的核心问题并不在于高等教育的公私性质,案件的判决也没有划分高等教育的公私界限,美国高等教育甚至从一开始就没有清晰的公私立性质之分,而马歇尔关于公私问题的论述已经被很多研究者和大法官所抛弃.公立和私立这种看待美国高等教育的二元维度应该被纠正,美国的学院和大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多种社会力量共同作用的产物,从未被单一力量所主导.
  • 摘要:二战后,学术休假制度在美国高校广泛传播,很快便成为美国高校一项常规制度之一.本文从学术休假目标、休假资格、休假时长和薪资、休假申请过程、休假计划和返校义务、休假名额分配和休假资金资助这几个方面入手,对二战后美国学术休假的基本内容和实施状况进行了深入探析,并总结了二战后美国学术休假制度具有休假规定灵活、形式多样;学术休假主体逐渐多元化;学术休假规范程度不断提高的特点.
  • 摘要:20世纪初期,职业教育的归属问题成为美国教育变革过程中极具争议性的焦点问题之一,支持建立独立职业学校的大卫·斯内登与支持综合教育计划的杜威,更是针对该问题进行了几番笔墨较量.本文以二人教育观的比较为视角,试图在历史语境中还原争论本身,同时对其进行综合评论,斯内登站在“为了效率而职业、为了职业而教育”的立场上,试图将教育作为改善经济条件和社会状况的途径,通过教育实现国家和社会效率,这种教育更多地指向社会和国家生活的物质或财富层面,而精神和理智层面的收获是附加于这一过程中的。杜威站在“通过职业进行教育、通过教育推行民主”的立场上,更多地强调教育主体本身的情感体验,即一种自愿的倾向和创造性、理智能力的发挥,所有的教育活动都服务于这种精神层面的教育,通过精神的解放来改良社会,以达成两种层次的进步:其一,个人的智力、道德、审美、艺术、精神等各种能力得到最大程度地发展,其二,社会朝向一个更加互助友爱、合作的方向发展,世界和平成为未来社会秩序的主旋律。两人教育思想的差异,正如杜威自己所言,不仅仅是教育上的,更是政治上的,社会上的。而正是这种差异,使得二人从“教育”这一相同起点出发,朝着相反方向越走越远。
  • 摘要:现代学生指导诞生于美国.19世纪末,先驱们就已进行了积极的探索;1909年,弗兰克·帕森斯《选择一份职业》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现代学生指导的正式诞生,掀起了美国20~30年代的学生指导运动.1946年《乔治—巴登法案》和1958年的《国防教育法》的颁布,标志着联邦政府正式介入学生指导工作,推动了50~60年代及后来学生指导的发展.70年代,诺曼·吉斯伯斯提出全方位学校指导项目,把学生指导的地位提升到与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最终使指导与教学、管理一起成为现代学校的三大职能.1997年,美国学校指导教师协会颁布了《学校指导项目的国家标准》,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在学业、职业和个人/社会性三大领域内的发展,该标准现己经成为美国及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学生指导工作的实践指南.美国学生指导的健康发展得益于心理学科的支持、指导教师的培养、专业协会的引领及相关法规的保障等.
  • 摘要:书院作为中国社会发展历史上一种特殊的教育机构,承袭了自由讲学、各有所本的办学风格,其宗旨在于通过自由民主的学术讨论来传播学术思想,与理学思想流派的滋生繁茂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其发展历程先后经历了“有实无名、有名无实、名实相符”三个阶段的发展与演变.河南地处中原,当时以其发达的社会经济和安定的政治环境孕育出了嵩阳书院、应天府书院、欧阳书院、百泉书院等著名书院,还孕育除了包括以“二程(程颢、程熙)”等为代表的理学流派,对当时社会的教育和文化发展与进步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今天,对于从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角度来探索如何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仍具有积极的现实借鉴意义.
  • 摘要:“教学相长”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被赋予不同价值的内涵,“教学相长”由单一的教师自我发展演变成师生共同发展的新的价值诉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学相长”的价值意蕴不仅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而且对于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以及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转变传统观念,肯定师生的平等地位;完善教学模式,加强师生的对话与交流;认真监督和总结,实现师生共同成长.
  • 摘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原则,枉为人师.没有批评的教育是恭维吹捧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软弱无力的教育.从世界各国的教育实践看,惩罚仍然是规范学生行为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等于废除惩罚;科学合理地惩罚,才会使教育更有效率.
  • 摘要:清末民初,中国近代意义上的知识女性群体逐渐成长起来,相对于男性知识分子,知识女性在自身的角色建构上走过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胡彬夏对女性角色的认识,在其一生中前后经历了一些转变,贯穿这一过程的始终,成为考察这一时期知识女性关于自身角色建构的理想案例.从维新时期强调女性家庭角色的贤妻良母,到清末新政后强调国家角色的“女国民”,再到北洋政府时期试图平衡国家角色与家庭角色并拓展社会职业角色的新“贤妻良母”主义,直至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对自由独立的职业“新女性”的倡导与践行,近代知识女性不断在家庭妻母角色、国家公民角色和社会职业角色之间寻求平衡.知识女性的角色建构作为导向推动了清末民初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教育优先、平衡家庭事业关系和自由独立的女性角色观对当今知识女性依然适用,胡彬夏作为知识女性的新典范依旧是当今知识女性的楷模,应当以史为鉴,从中获取有益的经验以促进当今女性的发展。
  • 摘要:老子被西方研究者看作是中国哲学的鼻祖,中国文化的流觞,海德格尔甚至认为老子哲学具有重建人类哲学的价值.在中国教育史研究视域中,对老子教育思想的研究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低谷状态,本文试从老子教育思想的原创性角度,探讨老子原创性的人性论与教育目的论、德育论、智育论、美育论、体育论、教学论与师道观,老子从教师道德修养的角度强调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包容学生,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强调学生主体的理念,用教育爱的情怀去完成自己的教育事业,以期揭示老子原创性教育思想对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启示和现实关照.
  • 摘要:毛泽东一生革命实践活动,都受其早期文化观影响.在近代中西文化激烈碰撞的背景下,毛泽东早期文化观,除受其家庭环境影响外,还源自于中国传统文化、西方先进思潮及湖南本土的潇湘文化.围绕着对“中西”、“古今”文化的认知批判,毛泽东早期文化观经历了一个不断建构与解构的过程,并最终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质的先进文化观.
  • 摘要:中国近代教会大学在中国办学历经七十余年之久,取得了斐然的办学成效,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卓越人才.作为学校教育教学重要环节的学生学业评价对教会大学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教会大学学生学业评价随着教会大学的发展进行着不断变革,从创建初期完全的西方化移植到向中国政府立案前后的本土化变通,再到抗日战争及战后的调整,以及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改革与终结,构成了教会大学学生学业评价的历史发展脉络,并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表现出相应的阶段性特征.
  • 摘要:日本现行的教师职前培养模式是随着战后教育改革,适应社会发展而逐步地、分层次地形成的,具有自身鲜明的特色.文章分析了战后日本教师职前培养模式初创、发展、完善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战后日本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的发展对中国教师职前培养模式转型的经验.
  • 摘要:本文考察了20世纪初至二战前德国对杜威教育思想的吸收状况.德意志帝国时期已有一批教育学家出于各自目的对杜威教育思想有所吸收,尤其表现为以民族主义观对杜威著作进行翻译、阐述和推崇.魏玛共和国时期,《民主主义与教育》的德文版的问世推动了这一时期德国教育学界对杜威教育思想的了解,同时部分教育学家将杜威的民主教育思想转化在自己的学校改革实践中.可是杜威教育思想在德国教育实践中并未产生显著影响,而且还遭到德国主流教育界的篡改、冷遇和贬损,导致20世纪后半期杜威在德国长久被误解.从分析德国当时的“教育语言”入手,文章揭示出这一现象主要由德国当时主导性教育语言与杜威教育思想之间的冲突性所致.
  • 摘要:日本高等教育在高校管理方面成绩突出,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助推力,其成效的取得与日本高校管理过程中自主性的发挥有着密切联系.缺乏自主性是对中国高校教育管理的巨大掣制,限制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政府授权校长全权负责管理大学,要突出入的主体地位,要有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采用多种形式来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所以,在当前科教兴国的大势下,以法律保证为依托,从高等教育管理入手,逐渐扩大高校自主权是推动我国高校发展的可行之路。
  • 摘要:西方教育史学史是教育史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有助于拓宽西方教育史研究领域,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反思.本文从五个方面对2000-2015年西方教育史学史研究进行了综述,包括研究西方教育史学的理论依据、西方教育史学的发展格局、西方国别教育史学研究和西方教育史学流派研究,可以帮助读者便捷地了解中国在西方教育史学史领域的研究状况和发展态势.尽管所有新教育史学潮流都在挑战自19世纪末建立的支配教育史学家的民族国家的中心地位,但民族国家仍然在教育史写作中得以存留,只是以一种新的形式继续发展,传统教育史学在复活。另一方面,新教育史学也发生了变化。在全球化的趋势下,面对后现代主义教育史学带来的碎化,西方教育史学者加强了国际教育史学者交流和合作,进行跨国和跨文化的比较教育史研究,从宏观上考察教育的发展历程,大写教育史再生。在后续研究中,我们将关注新社会史和新文化史对西方教育史学发展的深刻影响。
  • 摘要:孔子的“师徒观”认为,“师徒如父子”,而非父子也;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既要教导学生知识与培养学生才能,又要陶冶学生品德与发展学生特长.在当代大学研究生教育中,尽管其教育性质、内容和方式等与孔子那个时代有很大的不同,但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中仍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孔子的“师徒观”为镜鉴,在当代研究生教育中构建起新的师生关系:导师要做到关爱学生,身正为范,教学相长,豫时孙摩,学高为师,助学解困;学生也要打心眼里尊敬导师,按导师的指导循序渐进地学习,主动与导师保持联系与沟通,积极完成导师布置的学习任务.
  • 摘要:陶行知在实践的基础上,对教育理想价值与现实价值的两种追求做到了具体和历史的统一.他关于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实现普及教育,以及教育者应该深入教育实际等思想和实践,既立足于旧中国落后的国情,又超越了当时社会现实的局限,对指导当代中国教育发展与改革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这正是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实践具有经久不衰的强大魅力的原因所在.
  • 摘要: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一贯传统.民国时期,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以确保教师待遇的充分享有.但由于多种原因,教师的实际生活状况并不乐观.作为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邰爽秋高度关注教师的权益,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按邰爽秋的设想,教师,从做师范生开始,就应当受到礼遇和优待。他认为,“师范生应享受种种公费的待遇,这是教师第一条权利。通常以为师范生免费待遇,是补助穷寒子弟,多少带有慈善性质。这种见解,委实错误。教育对国家社会,关系何等密切。教师对教育所负使命,是师范生终生从事教育事业,为国家社会谋幸福。这种意义,至为重大。若以慈善性质看师范生的待遇,不但轻视他们的人格,并且把优待的本意都失掉了”,在此背景下,邰爽秋还倡设了“双六”教师节,这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教师节.
  • 摘要:民国时期涌现出一大批教育家.尽管这些教育家个性纷呈,但在共同的时代,他们都将自己的历史使命、独立精神融于教育现实中,将自己的教育理想与教学现实紧密结合,用自己高尚的人格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后辈学人,为世人展现出一代教育家的风采.
  • 摘要:晚清社会发生巨大震荡,作为知识分子重要组成的学生群体革命意识率先觉醒,并逐步壮大成为革命团体的中坚力量,在这个过程中新式学堂起到了重要的催化作用,主要原因在于新式学堂成为西方思想文化的主要涌入口、师长的发动和有意培植以及新式学堂自身传达出来的近代化信号三个方面.在传统势力打压下的近代化因素催化了学生群体的革命意识,充分证明了教育在政治的束缚下有着自然的反抗意识.清政府创办的新式学堂最终成为了自己的掘墓铲,充分体现了教育对政治和社会发展都具有的重要作用,应当承认并且支持教育发展的地位,以及其为社会服务的角色.
  • 摘要:民国公立大学董事会制度出现于北洋军阀政府时期,是对以“大学自治”为核心理念的美国大学董事会制度的效仿.民国公立大学董事会制度从形成动因、校董人选、职权变化、决策程序等方面均体现出明显的“中国化”特征.而“中国化”特征的背后,是政治环境、制度环境、文化环境等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必然,这也导致了民国公立大学董事会制度在运作和决策中难以呈现出美国大学董事会制度的自治特征.然而,民国公立大学董事会制度依然不失为社会多元化、民主化参与大学治理的一种艰涩的教育实践.
  • 摘要:送学礼是清代地方官率领岁、科试中被学政录取的儒学新进生员到大成殿拜谒孔圣、在明伦堂拜见学师并完成登记注册的入学典礼.它既具有教育属性,更肩负赋予新生科举起点身份的政治属性.由于清初赋役制度调整过程中裁减了地方送学礼经费预算、地方儒学教育日渐荒废以及学政、学师借入学之机向新生索要贽仪、束脩、印金等原因,入学成为新生的一项沉重负担.很多地方因此并不循例举行送学礼.为此,各地官绅纷纷筹资设立宾兴公益基金为其代缴相关费用,减轻新生负担,维护师道尊严.
  • 摘要:五大臣的出访主要目的是考察各国宪政,但他们也顺便对西方各国的教育发展状况进行了近距离的观察.在归国之后,他们在政治上提出了变革的方案,同时也将教育与宪政推动的讨论推向了高潮.在这个过程中,激进派与缓进派各抒己见,革命派与立宪派也进入了历史舞台的中心.各派围绕“先立宪后教育”“先教育后立宪”“先革命后教育”等进行了博弈,讨论的结果使得教育成为了各派避免不了的话题,因而推动了清末教育中央和地方各个层面的变革.
  • 摘要:民国时期乡村师范教育制度的变迁影响深远,不仅推动了乡村师范教育的发展,而且也有力地推动了乡村教育的变革和发展.民国时期乡村师范教育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一是对“仪型他国”的师范教育制度的必要修正;二是义务教育普及的迫切要求;三是对乡土中国文化特质的路径依赖;四是不同权力主体博弈的结果,其对当前中国农村师资的培养及农村教育制度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 摘要:山西作为八路军在中国坚持抗战的中心,了解与认识当年日本侵略者在山西沦陷区实施的奴化教育实况与侵略罪行,有利于激发广大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通过总结口伪在山西的奴化基础教育概况,纵观日伪奴化基础教育发展情况,可以总结出以下特点,日伪采取强迫手段设立奴化教育机构,大力推行日语教育,采取欺骗、利诱、强迫等手段招收学生,逼迫教员在经济待遇微薄的情况下为其工作,经过国共合作,共同抗击日伪反动统治,日伪奴化教育机构日益减少。
  • 摘要:在1919年初巴黎和会召开之际,约有近两千名中国留学生在美就读.与当时中国的广大民众相似,留美学生们对美国以及威尔逊总统在和会上扮演国际公理角色寄予厚望.然而,随着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消息传来,留美学界掀起了一场救国抗议的国民外交运动.以国防会和爱国会为主的留学生社团纷纷召开集会、发表通电、印刷宣传册,向留美学界以及美国政府和民众表达中国的立场.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也让留美学生开始重新思考救国道路以及自我的使命.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在国内造成的直接后果便是五四运动的爆发。这是一场以国内青年学生为主体的轰轰烈烈的社会抗议运动。相较而言,当时留美学界的抗议活动要算平静和克制得多。这种反差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在留美学生对五四运动的返观和省思之中。尽管在清末民初,接受新式教育的学生已经在一些事件中展现了他们对于政治的热情和使命。然而,青年学生作为一种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登上近代中国的历史舞台正是从五四运动开始的。胡适在口述自传中谈到,五四运动之后,各个政党“都认识到吸收青年学生为新政治力量的可能性”,知识人也因此被弄得“人人对政治都发生了兴趣。”在内外交困的时局刺激下,救国呼声日益高涨,学生与政治之间的关系也变得紧密起来。时人普遍将受到新式教育的青年学生视为政治运动的先锋,很多学生亦自觉地将救亡使命加诸己身。这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五四运动之后学生运动风起云涌的一个重要的社会观念根源。诚如五四运动研究专家周策纵先生所言,学生运动本身也“成为中国一大难题和一个主要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对于留美学生来说,虽然他们旅居大洋彼岸,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参与到这场救亡大潮之中,成为其中一股重要的力量。
  • 摘要:宋元时期的地方官学随着统治政权的更迭而不断变化,随着社会逐步稳定而日益完善,承载着为地方兴学育士和为中央官学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地方官学逐渐制定了一套比较完善且严格的管理制度,各管理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责,在一批学养丰富、管理有方的教官的教育和管理下,为官学生潜心学业提供管理保障.地方官学的行政管理活动、教官选任考核管理活动、生员的考试与日常管理活动以及教学管理活动,共同构成了宋代地方官学管理活动的历史图景,并指出宋元时期政权变化和更迭比较频繁,地方官学的发展受此影响一度停费,也随着社会的稳定逐步发展和完善。这些教育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为朝廷培养着统治机体所需要的合乎一定规范的人才,尽管按照现代眼光来看,这种教育管理活动难免存在一定的局限,但是如果回到特定历史场景中,这种管理也许是正当的合理的和有价值的。
  • 摘要:民国时期高校的校友会是一种新型的社会团体.它的功能对于校友来说可以联络情感;对于母校来说是推动其发展的重要力量和资源;作为独立的社会团体,校友还有服务社会的功能.民国时期校友会受到很多高校的重视,其职能比较简单.
  • 摘要:职校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发展历程可分为萌芽期、初创期和逐步完善期.自2004年该制度正式创建以来,十年间其发展呈现以下特点:参与实践的教师范围逐渐扩大到全体教师;培训与实践基地逐步转为企业本位;管理主体逐步走向中高职统一;制度变迁方式逐渐过渡到诱致性变迁;制度内容结构趋于完整.该制度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合作企业的外部性难以内部化,为此,提出破解该问题的五条对策.
  • 摘要:中国社会最大的毒瘤不是制度的隐患,而在于中国人民自身.青少年由于自身的缺陷,更是成为了社会毒瘤中的问题对象.一帆风顺的人生是不存在的,可愈来愈多的家庭把挫折规避,可中国社会却愈加残酷现实.法律是社会的重要载体,可人情世故却逐渐垄断了社会.很多时候,青少年一旦犯了错,他的一辈子就是错的.在未成年犯罪人重返社会这件事上,制度给予其保证,但社会却要将其负面深度挖掘,很多时候,在孩子们未放弃自己时,社会就已经把他们定性了.《中国青少年与社会关系初探——以未成年犯罪人重返社会为例》旨在对中国青少年与社会关系进行初步探索,从未成年人犯罪和未成年犯罪人重返社会两种现象出发,从法律制度和道德风气两个层面上探索两者关系,从而对社会作出评估.
  • 摘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在中国思想史上最黑暗的年代坚持和高扬的原则,自然也是中国教育在所应当践行的时代精神.自由是人类的灵魂必需品,也是演绎梦想的最大精神动力.作为中国梦想实现的新生代力量,学生也需要自由.近年来,中国教育所倡导的课堂、作业减负,号召把自由还给学生,但是仍未发挥有效的作用,从外教课堂可见一斑.外教课堂一方面表现了东西方教育文化的差异,也反映了东西方国家在学生自由方面的解放程度.《先解放思想,再解放课堂——从外教课堂看中国教育》这篇文章,是从外教课堂的角度出发,结合本人关于外教课堂的两次亲身实践,深刻认知中国教育所存在的缺陷,进而明晰在保证学生心灵真正自由以及解放课堂之间的主次关系.中国教育给予学生自由的方式是作业和课堂的减负,可是如果思想没有自由的意识,那么这样的解放提供了学生逃避课业负担的绝佳理由.
  • 摘要:儒家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学派,由春秋末期孔子所创立,以先秦儒家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师德内涵与中国儒家思想渊源深远,先秦儒家师德观是教师发展之魂的根芽、源泉,以《论语》、《孟子》、《荀子》为原始参考材料,对先秦儒家代表人物孔孟荀的言论观点和儒家经典的内容进行总结和提炼,挖掘出先秦儒家师德观的内涵,思考其特点、影响及其真正价值,更有利于解决传统师德的演变传承问题,有利于深入了解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有利于加深对师德以及古代传统师德文化的认识.
  • 摘要:抗日战争时期,国立北平师范大学经历了从消失到重现的过程,并最终形成了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和国立北平师范学院并立的格局.综观国立北平师范大学的战时变迁,从“消失”到“重现”,大学恢复历史传统和返回故地的“复原”希望,与国民政府教育部谋求高等教育改造的“复员”政策发生冲突。大学的去留问题,凸显了国家高等教育均衡发展与大学历史传统赓续之间的矛盾,“复员”还是“复原”也成为高等教育区域分布均衡化过程中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在宏观设计层面上,教育复员涉及整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政策;微观操作层面则是相关大学与国民政府教育部之间的博弈。一方面国家希望利用战时形成的高等教育格局,一举改善长期困扰国内高等教育分布不均的问题,充实内地教育,发展建国事业的努力;另一方面则是涉及高校为了保存大学生命而进行的不懈抗争;同时这还牵连到战时收容高校的省区的教育发展问题。在抗争与妥协中,各方最终确立了两院并置的措施,在国家需要和学校传统之间获得了有限的平衡。
  • 摘要:在加快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大学治理是一个中心问题.潘懋元教授改革开放以来坚持在高等教育管理实践基础上探索大学治理问题,形成了丰富的理论成果.潘懋元教授大学治理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其首倡的“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在教育外部关系规律中,注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技术革命、可持续发展、知识经济以及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等外部环境对大学治理的影响与制约;在教育内部关系规律中,重视高等教育地方化、高等教育民营化、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特色化等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对大学治理提出的新要求.潘懋元教授大学治理思想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中国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现实症结、现代大学治理结构的权力分析、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历史使命、西方传统大学理念的借鉴吸收、高等学校二元权力结构的科学阐释、大学自治行政科层的兼容协调、民办高校治理方式的内外困境、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学术本位、高等教育区域推进的体制创新、大学办学自主权落实中的产权明晰等主要方面.潘懋元教授研究大学治理思想的主要方法主要是基于多学科的观点与方法,高等教育管理理论及其方法,高等教育领域的渐进式改革方法等.潘懋元教授大学治理思想坚持现代共同治理的价值导向,以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落实以及大学内部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合理划分为基础,以教授治学与大学治理这一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核心问题为中心,已经并将继续指导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与大学治理的实践发展.
  • 摘要:家庭化的人际关系是民国时期基督教学校办学者的共同追求.由于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以及各校自身的情况有别,不同学校在不同时期所表现出来的校园人际关系各有不同,在教师之间、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表现也较为复杂.总体而言,基督教学校的教师之间、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具有一种浓厚的人情味和家庭氛围,也使得师生具有了一种极为强烈的家的归属感.经过时间的积淀,这种感情愈发珍贵,成为他们生命中永远也无法忘怀的记忆.即使经历无数的风风雨雨,这种记忆仍然是一幅永不褪色的画卷.许多基督教学校的校友在数十年之后,内心仍然具有一种浓厚的母校情结和对母校强烈的精神认同,应该说与他们当年在母校所接受的家庭化的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 摘要:十九世纪中期是美国公共学校运动蓬勃发展的时代,然而这一时期的私立学校较少受到关注.本文以一本当时纽约市私立学校的一个女孩写的日记为基础,辅之以其他相关文献,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依次考察了她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以及社会生活,试图勾勒出一幅十九世纪中期纽约市私立学校儿童的生活图景.
  • 摘要:《十人委员会报告》是19世纪末美国最为重要的教育文献.该报告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为总报告,第二个部分为各分会完成的分报告.总报告先后叙述了十人委员会成立的经过、十人委员会和各分会开展工作的主要过程,介绍了各分委员会就不同课程设置和教学提出的建议.在此基础上,就中学的课程设置、教学时间安排、中学课程与大学入学要求的关系等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十人委员会报告》发表后,在美国教育界引起了一场广泛的争论.从而揭开了20世纪美国中等教育改革的序幕,委员会希望关注法学院、医学院、工学院和技术学院(不管它们是否隶属于大学)通过调整它们的入学要求能为中等教育做些什么。至于课程的选择和安排,则应符合委员会的建议。通过将入学要求与委员会建议的部分或全部中学课程紧密联系,这些专业学院能够向中学、文实中学和预备学校提供有价值的支持。
  • 摘要:情节是叙述文本中事件的序列性组合,具有内在的时间性.情节、叙述与历史因为时间性而具有内在固有的通约性.教育史作品作为一种叙事性文本,必然贯彻着史家的情节运作,从卡伯莱的经典教育史作品中可以一窥其中奥秘.卡伯莱讲述的教育史故事之主题和类型正是一种情节化表现.教育史学需要认真对待情节问题,关切历史写作与叙述的转向,以更好地实现自身反思与学术前行.
  • 摘要:美国中小学科学教师培养以坚实的理论与构建标准为准绳,逐渐臻于成熟;而中国在专业科学教师的培养方面起步较晚,相关经验不足.本文拟从培养标准、培养模式及课程设置三方面,阐述美国中小学科学教师的培养,指出我国可以效仿美国,在原本专业课程教育的基础上多增加一门专业性的“探究能力培养课程”,主要通过实践、训练、反思等方式强化准科学教师的思考能力、反思能力以及探究实践能力。这样在夯实本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也提升了准科学教师们的认知实践技能,更有助于其全面发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我国中小学科学教师教育的发展中,应该适当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因地制宜为我所用,从而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教育体系,让科学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茁壮成长。
  • 摘要:人本主义教育思潮源远流长.随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人本主义教育思潮也曾大行其道.作为人本主义的心理学的杰出代表,卡尔.罗杰斯提出了自己独道的教育思想体系.它包括教育目标观、学生地位观、师生关系观和学习观,这些都对当今的教育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 摘要:“谴责名单”是美国大学教授联合会于20世纪30年代针对违反学术自由原则的院校采取的一种公布“不推荐院校”名单的措施.在长达80多年的时间,“谴责名单”发挥着监督、约束学校维护学术自由的作用,成为美国大学教授联合会维护大学教师学术自由权利的重要手段之一.但“谴责名单”在推行过程中也遇到一定的阻碍.
  • 摘要:罗素(1872-1970)是英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历史学家和教育学家,他的教育思想是他哲学、历史学、社会学等思想融合在教育上的具体体现,特别是其幼儿教育思想彰显现代的民主和科学精神.幼儿品性教育是罗素幼儿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他呼吁给予幼儿品行教育更多的关注;聚焦儿童的本能,强调游戏在幼儿品性形成中的价值,设计了幼儿品性教育的原则等.借鉴罗素的幼儿品行教育思想,对当代的幼儿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为当代学前教育的改革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 摘要:韩国女子高等教育经历了早期的萌芽阶段、日本统治时期的抗争阶段、韩国门户开放时期的勃兴阶段以及教育体系重建时期的大发展阶段,每一阶段都具有韩国教育所独有的特色.韩国女子高等教育虽发展迅速但仍未能取得和男子一样的教育机会,由于受到专业选择的影响和传统性别偏见的制约,韩国女性依然无法与男性完全平等.随着韩国社会性别平等意识的增强和教育法规的推行,女子高等教育成为韩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韩国女子高等教育虽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影响,仍保持着自己独有的特色,探索韩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对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历史经验与启示,包括加强女子高等教育的爱国主义教育,拓宽女子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视野,完善女子高等教育的政策和制度机制,提高女子高等教育的办学层次,消除高等教育的性别差异等建议。
  • 摘要:“普莱西诉弗格森案”是美国黑人教育史上的重大事件.从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国内学者对该案的认识和评价存在某些误区.本文力求在较为充分占有相关史料和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新梳理“普莱西案”的过程,指出国内研究结论的不合理性,以期对该案的特性及历史意义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本文认为,国内学者对普莱西案的认识和评价较为单一,一致对该案进行谴责,普遍夸大了该案对黑人教育负面影响.普莱西案是一个公正的、符合历史的判决,并没有对黑人教育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在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种族主义盛行的历史环境下,联邦最高法院“隔离但平等”的判决在最高司法层面肯定了黑人和白人的平等受教育权利,这无疑是一大历史进步.
  • 摘要:终身教职作为如今美国教师招聘制的主流,理论依据是学术自由.终身教职制度萌芽于中世纪,1915年美国大学教授协会(AAUP)的成立标志着该制度正式成立.而后经过终身教职制度的不断完善,曾鼎盛一时.20世纪80年代是终身教职制度的转折点,终身教职存废之争自此拉开帷幕,长期合同制、限额制、终身教职聘后评议制等改革措施纷纷涌现,美国大学的终身教职制度自出现开始,褒奖与批判并存。历经成型期、矛盾期与改革期的终身教职体系在历史的见证下不断改善,对世界各国的教师聘任制度产生影响。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引进“终身教职制度”、“非升即走”制,在大学设立一定数量的终身教职,留住顶尖人才,反映良好;“非升即走”制也规定在学校内部教师在一定期限内如若不能晋升,便不能获得学校方面的续聘,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尽管终身教职制度不可避免的存在自身的缺陷,却不失为一种教师聘任的策略。在终身教职制度的问题上,需要的是一场改革,针对缺陷进行弥补,而不是抹杀终身教职存在的价值,成为一场革命。
  • 摘要:教育场所指的是各类与教学相关的人或事物所占有的环境的特定部分,它不仅包括最为常见的建筑空间以及信息技术革命催生下的虚拟空间,当把教育系统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来考虑,教育场所可以看作是在社会关系中的一种网络化呈现,在教育场所的演变过程中,看到的不仅是教育形态的发展和变更,还是人类生存环境的一个蜕变.历史的经验表明,每一次科学技术的变革都会造成教育本身革命性的变化,教育空间的变革也必会带来教育的革命。异质空间正以不可挡之势逐步侵入人的生活及教育中,成为人的一种新的生存方式。在网络技术的催化下,整个教育的系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进行着深层次的整合与重构。
  • 摘要:什么是教育目的,教育目的究竟是谁的目的.这一系列的问题的提出不得不让人们深究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教育目的所扮演的角色是否正如其被表述的那样“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抑或只是理想中的教育目的.对教育目的的主体的不同拟定也会形成教育领域中不同的教育目的,教育究竟该朝着什么目的前行,其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究竟是什么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教育目的在教育中发挥的作用是方向性的指南,但是是否教育目的切切实实地适用于不同的教育环境.本文将对教育目的理想状态和现实情况进行分析,指出当今的教育目的首先应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再实现从素质教育到创造教育的发展。而不是像现在一样说的是理想中的教育目的,实施的却是另一套标准的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正真的的着眼点是千千万万个学生,无论是成文的教育目的还是不成文的教育目的,教育目的的制定的归宿在于学生的成长和完善,这一点不仅需要老师不断完善自身的素质也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为了人、发展人、生成人是教育的全部内容。但是,人的成长与发展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因此,教育必须具有前瞻性,教育目的不仅要体现教育的现实价值,而且应体现出教育的未来价值。教育目的的表述不仅要考虑到当前社会或个体发展的需要,而且还应反映出未来社会和个体的需要。这些特点决定了教育目的这一名词不是死板的概念,是活生生的一步一步改革着教育现状。目前可能并非尽善尽美,却也不能磨灭它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中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社会,因而教育目的也是在时间的不断推进中也相应的进行着变革。理想和现实终归是一段漫漫长路,但是目标都是希望国家、家庭和学校的实质上的教育目的可以得到整合,从而真正意义上使受教育者得以受益。
  • 摘要:燕大新闻学系是民国时期新闻教育的急先锋,其通过专业教育、文字教育与通识教育齐头并进,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增强学术研究能力三种途径使燕大新闻人才培养获得了巨大成功,探析这三种途径实施的具体方式,分析燕大新闻人才培养途径的成因,不难看到这首先离不开办学者对“新闻教育对其他部门的大学教育的依赖性特别大”的特点的清醒认识;其次离不开办学者把新闻人才的培养同报界及社会的需要紧密的结合起来;再次离不开办学者能用独到的眼光分析新闻学由“技术化”向“学术化”发展的趋势。正是由于以上三点,燕大新闻学系才会采取专业教育、文字教育与通识教育齐头并进,注重专业技能培养,增强学术研究能力三种途径促进新闻人才的培养,从而使燕大新闻教育处在了时代优越的地位,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
  • 摘要: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师生关系的单向性、功利性和间离性受到挑战和重压.时代赋予了师生关系更为丰富的内涵,它不仅是一种业务关系、伦理关系、情感关系,也是一种对话关系和反思关系.因此,应该从以上几个方面着手,采取有效措施,建立符合时代发展的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出要树立教育民主思想,寻求师生间的沟通与理解,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合法权益,真诚对待学生,对学生充满爱与期望,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要学会谨言慎行,学会宽容,提醒学生,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等建议。
  • 摘要:金女大作为教会女子大学的典型代表之一,不论在教育史上,还是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在德本康夫人和吴贻芳两位校长的睿智领导下,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女性人才.通过比较她们的治学内容,分析总结各相同点和不同点,将有助于更清楚把握当时金女大的教育概况,指出金女大作为教会女子大学的典型代表,不论在中国教育史上,还是在妇女解放的历史上,甚至在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中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金女大在德本康夫人和吴贻芳两位校长的领导下,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女性知识分子,让女性知识群体开始慢慢在社会上崭露头角,打破了传统社会“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对于女性地位的提升,意义重大。对于这两位女校长的治学内容,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她们都提倡“厚生”的办学理念,追求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普世价值,重视特色专业和师资队伍,体现了金女大追求高层次的办学质量和标准,并通过体育锻炼增强女子体质,参与竞争,从而更有利地追求男女社会地位的平等。两位校长对金女大鞠躬尽瘁的精神,值得后人敬仰和学习。但本身的价值观念和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使其治学内容有差异性,吴贻芳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结合实际不断调整,对我国现如今中西方合作办学,校长如何有效治校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摘要:近代以来,仁人志士一直在探索如何在国民中形成“国民意识”,培养“理想国民”.张之洞和福泽谕吉都是19世纪末亚洲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两者在19世纪末都写了名为《劝学篇》的书籍,并都在当时社会引起了较大影响.虽然他们的书旨在救亡图存、文明开化和国富民强,但书中有许多观点对于今日国民意识之培养,仍有许多借鉴之处.启蒙教育对于国民意识培养至关重要,国民意识强则国强,国民意识弱则国弱.这一时期的儿童最需要教育,而且此时教育所留下的印象最深,影响最远。启蒙时期的教育,不仅要注意智力的发展,身体的养护,更应有民族、国家、道德、人伦的教育。无论是以前的战争年代,还是现在的和平时期,国民意识教育都必须从小开始,使民知有国,国知有民,每一个人都和国家结成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荣辱共同体,筑起国家与民族新的血肉长城,保卫自己的国家。
  • 摘要:颜元是明清之际著名的实学教育家,他执教四十七年,对于教师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他重视教育,赋予教师极高的地位,倡导尊师重道;他严格要求为师资格,认为教师要兼具道德、知识、技能与实践四项素质;还有他对于师生关系的处理,更显民主与平等.
  • 摘要:中国近代高等师范教育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清末新政,优级师范学堂呼之欲出,民国肇始,高师纳入学制.从“师范区制”到“师改大”,再到“师范独立”,“学”、“术”之辩始终伴随着高师教育的发展,“学与术”的关系一直为关注之焦点.本文旨在对“学”、“术”词义的爬梳基础上,对中国近代高等师范教育的实然之路上的“学”与“术”的存在及实施进行探究,我国近代高等师范教育制度的发展可谓“跌宕起伏”,有继承和发展,也有衰落和重建,其中饱含着学者们对高师教育的执着信念与追求。他们在探索高师教育的“学、术”之路上,有着冲动的狂热,更有理性的回归;他们探究高师教育的发展规律,开辟高师教育的科学之径,他们无畏而前行;在经历了“学”、“术”相长,“学”、“术”分立,“学”、“术”重构之后,高师人对高师教育的“学与术”的理解和追求趋于理性。那就是,高等师范教育有着自身的独特的发展规律,高师教育必须从国家和社会发展之需要出发,根据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授之以符合一定标准的知识和技能,以满足人性和社会对教育的需求。高师教育应注重学生高尚人格的养成和专业性、实用性技能的培养。高师教育应注重课程内容的学理研究,确立和界定高师教育理论研究的目的和范围。要探究教育学科的“纯正理论”研究与高师教育“专门教授”研究的联系与区别。学术无高低之别,唯有领域之分。
  • 摘要:陶行知的教学论思想不仅是中西方教育思想结合的产物,更是中国教育发展催生的时代结晶.他立足中国教学实践,在对传统教学论的剖析与批判中,构建了系统具体的教学论思想.陶行知教学论思想的基本内涵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培养“真人”的教学目标论、立足生活的教学内容论、师生共进的教学过程论和三维一体的教学方法论.深入研究陶行知的教学论思想,对于当今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 摘要:梁漱溟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国学大师、爱国民主人士.他学术研究兴趣十分广泛,涉猎领域众多.他学术研究的教育思想往往含有生命教育的意义,对启迪人们正确看待生命问题以及当代的生命教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梁漱溟近一个世纪的生命历程中,经历了数次的大起大落,人生几多波折,但他始终自强不息,为社会大众奔波忙碌,孜孜不倦,多领域取得杰出成果,并形成了丰富的生命教育思想。然而,信息时代的今天,社会伦理道德观念趋于模糊,人们的价值观混乱,自杀率节节攀升,各种吸毒、斗殴、谋杀事件几乎每天见诸于报,人们的生命健康发展及对生命价值观的认识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和挑战。学习梁漱溟的生命教育思想对于当代人生命意识淡薄、人生价值颠覆、社会责任淡漠、生计能力薄弱等等都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 摘要:中国师范教育自创立之日起,教师聘用政策便引起广泛重视.中外教师史研究表明,教师聘任制度政策本身的科学性与适切性,直接影响着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和发展趋势.本文从师范教育萌芽阶段着手,沿历史发展轨迹,力图清晰展现清末至民国时期的师范学校教师聘用政策的发展历程,以期实现对当代师范学校教师聘任政策的历史借鉴与现实关照.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