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十二届东方心脏病学术会议
第十二届东方心脏病学术会议

第十二届东方心脏病学术会议

  • 召开年:2018
  • 召开地:上海
  • 出版时间: 2018-06-03

主办单位:上海市医学会

会议文集:第十二届东方心脏病学术会议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AHF)是指急性发作或加重的心力衰竭,严重者表现为心源性休克或心脏骤停,属于心血管急重症;同时它也是导致65岁以上人群住院的首要原因之一.然而近30年就AHF的诊治策略大多基于专家共识而非强有力的循证依据,致使AHF产生的疾病负担始终没有降低的趋势,为此2017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发布急性心力衰竭诊治指南,强调改善AHF患者预后至关重要的策略是展开及时且有针对性的治疗.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将超声心动图和肺超声联合标准的临床生化检验作为AHF诊疗流程中的重要一环.
  • 摘要:心搏骤停(SCA)是心脏性猝死(SCD)的常见原因,是主要的公共健康问题,其发生率占全部心血管病死亡的50%.心律失常性猝死是SCD的最直接原因,其中约80%为快速室性心律失常(VA),20%为心搏骤停及各类房室传导阻滞等缓慢性心律失常.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作为预防高危患者发生心脏性猝死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ICD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一级预防主要针对SCD的高危患者防治恶性心律失常及SCD的发生;二级预防是针对发生过致命性心律失常或猝死者防治其再发恶性心律失常事件.ICD二级预防循证医学证据包括AVID研究、CIDS研究、CASH研究,研究结果均显示对于心搏骤停幸存者及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患者,ICD比抗心律失常药物更有效.
  • 摘要:2012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发表上一版指南5年以来,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领域的争议主要集中在战术层面.然而一个严酷的事实是,尽管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STEMI患者的死亡率仍然很高,存活患者的心力衰竭发生率更高,因此有必要从战略层面更新STEMI的救治概念和体系.2017年8月25日适时发表的新版STEMI指南(包括网络增补版)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定义与流行病学、紧急与院前处理、再灌注治疗、住院期间与出院时的管理、长期治疗、并发症、无冠状动脉阻塞的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 with non-obstructive coronary arteries,MINOCA)、医疗质量评价以及尚缺乏证据的领域和未来研究方向等方面进行了详尽阐述.指南引用537篇权威文献,共计14章内容.该指南尤其体现了提高再灌注治疗率和降低死亡率这样一个STEMI救治的精髓,非常值得借鉴.为了帮助中国同行进一步理解ESC新版指南,在编译该指南《解读欧洲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指南2018》的基础上对2017ESC指南进行解读,供同道们参考.在借鉴指南时,要清楚指南的产生背景,理解指南建议的力度和循证学证据的质量,认识指南没有或还不能回答的问题,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 摘要: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可显著增加卒中及死亡风险.据估计,至2050年亚洲AF患者将达7200万,其中290万可能患有AF相关脑卒中,AF患者的卒中预防是亚洲亟待解决的问题.2017年亚洲太平洋心脏节律协会(APHRS)就心房颤动卒中预防达成多项共识,包括新的卒中和出血风险评分系统、新型口服抗凝剂(NOACs)的使用及左心耳封堵术等,对于临床实践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 摘要:已经公认,在所有心血管致死和致残的危险因素中,高血压占所有危险因素总体权重的50%~55%.随着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救治的进步,以及城市人口增加、体力活动减少,成品或半成品食物越来越多替代家庭制作食品而导致食盐摄入量增多,高血压所致的中国心血管疾病负担增加日益明显.
  • 摘要:相对于2012版,2017ESC/EACTS瓣膜病指南中三尖瓣关闭不全的管理没有较大修改,说明近年来三尖瓣关闭不全的诊治变化不大.而三尖瓣关闭不全大多是继发性功能性,其反映了右心功能不全的诊断治疗没有突破性进展.
  • 摘要:晕厥(syncope)是由于一过性全脑血流低灌注导致的短暂性意识丧失(transient loss of consciousness,T-LOC),特征为发生迅速、持续时间短暂并且能够自行完全恢复.T-LOC是一种临床综合征,可以由脑血流低灌注以外的其他多种疾病引起,例如外伤导致的脑震荡及癫痫发作、代谢异常(如低血糖症,低氧血症,通气过度伴低碳酸血症),以及中毒、椎-基底动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这些疾病并非通过减少脑血流灌注导致LOC,因此从定义上不列入晕厥的范畴.
  • 摘要:近年来,随着随着冠心病发病率的升高、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进展,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DAPT),如何优化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仍然是目前临床面临的重要问题.2017年8月在巴塞罗那,欧洲心脏病学大会(ESC)会议首次发布并同时出版了2017ESC冠心病的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DAPT)指南.该指南首先通过对35项RCT的临床研究分析,肯定了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在预防支架术后血栓事件及冠心病二级预防中的作用,突显了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基石地位,并就以下临床所关心的一些热点内容进行了讨论: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治疗时间长短问题;P2Y12受体抑制药的药物选择和初始给药时机;口服P2Y12受体抑制药的换药问题;不同诊断、不同治疗策略的DAPT疗程问题;有使用口服抗凝药(OAC)指征的PCI术后患者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策略;PCI术后择期非心脏手术的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管理;降低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出血风险的策略及出血后的处理问题.
  •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导管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技术尤其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的迅速发展,欧美发达国家心脏瓣膜病的治疗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转变.自2012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欧洲心胸外科学会(EACTS)心脏瓣膜病管理指南和2014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CC)/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心脏瓣膜病管理指南(以下分别简称为“2012年欧洲指南”和“2014年美国指南”)发布以来,短短几年间,多项重要的随机对照研究相继完成,随着关键循证医学证据的积累,指南更新的必要性日益凸显.因此,为保证与本领域当前发展水平相符的最佳诊疗方案得以及时惠及广大患者,ACC/AHA和ESC/EACTS分别于2017年3月和8月对其心脏瓣膜病指南进行了更新(以下分别简称为“2017年美国指南”和“2017年欧洲指南”).本文将对2017年美国指南和欧洲指南中更新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对比和解读.
  • 摘要:据估计,全球每年约有50万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是PCI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主要目的.然而在TCT2017上报道,同期在Lancet杂志上发表的ORBITA研究却让人瞠目结舌.该研究发现,对于单支病变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治疗后患者的运动耐力和心绞痛缓解程度与假手术的安慰效应相似,该研究结果的公布引起一片哗然.在PCI治疗出现40年之后,ORBITA研究似乎进一步挑战了PCI在稳定型冠心病治疗中的地位,但很多学者依然认为,PCI治疗的获益无可质疑,ORBITA试验没有必要,甚至是不合伦理的.
  • 摘要:对于有顽固性症状或已证实存在心肌缺血的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目前常用是优化药物治疗(optimal medicine treatment,OMT)联合再血管化治疗、控制冠心高危因素.晚近,FAME和DEFER研究证实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可被用于评价冠状动脉血供是否造成心肌缺血,将OMT关合FFR检查提到了对患者精准治疗的新高度,唯一的不足在于FFR目前基本停留在有创检查阶段.
  • 摘要: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老年患者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且心房颤动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持续升高;冠心病亦是老年患者的易患疾病.所以,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在临床上非常普遍.2014ACC/AHA心房颤动指南中指出,在美国,超过60%的心房颤动患者伴发冠心病.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全球抗凝注册研究(Garfield)中国亚组研究基线数据表明,中国32.4%的心房颤动患者合并冠心病.研究提示,5%~15%的心房颤动患者需接受PCI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新发心房颤动的比例为2%~21%.
  • 摘要:即兴支架术(PS)是治疗左主干末端分叉病变的最常用的术式.与PS术相比,双对吻挤压支架术(DK crush)可改善非左主干分叉病变的预后.与裤裙双支架术比较,DK crush术可改善左主干分叉病变的预后.但目前尚缺乏比较DK crush和PS术治疗左主干末端分叉病变疗效的前瞻性随机研究.阐明DK crush在治疗左主干末端真性分叉病变时,是否优于PS技术.
  • 摘要:阿司匹林联合P2Y12受体抑制药——即双联抗血小板是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基石.目前临床使用的口服P2Y12受体抑制药有氯吡格雷、普拉格雷和替格瑞洛.临床研究证据已经明确,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无论是否接受PCI治疗,应用普拉格雷或替格瑞洛比氯吡格雷具有更大的临床净获益,各类指南也是优先推荐.但替格瑞洛和普拉格雷比较是否有差别尚缺乏证据.另外,临床工作中有多种情况可能会促使普拉格雷或替格瑞洛替换为氯吡格雷,比如临床情况改变、患者特点、合并症的治疗、出现不良反应、费用因素、社会因素、依从性及医生或患者意愿等,对这种替换的安全性也缺乏研究.最近,PRAGUE-18研究(prasugrel versus ticagrelor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treated with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对此进行了探讨,本文对此研究做一解读.
  • 摘要:2017年3月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科学年会杜克大学医学中心的E.Magnus Ohman教授公布了“低剂量利伐沙班或阿司匹林联合P2Y12受体抑制药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出血风险的双盲、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GEMINI-ACS-1研究)”最新数据,并在《柳叶刀》(The Lancet)杂志全文同步在线发表.GEMINI-ACS-1研究旨在评价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新抗栓策略的安全性,对当前ACS的抗栓方案提出挑战和新思路,是2017年心血管领域的重磅研究.本文就GEMINI-ACS-1研究进行解读及探讨.
  • 摘要:冠状动脉(冠脉)慢性完全闭塞(chronic total occlusions,CTO)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难点.随着介入技术和器械的发展,CTO已成为冠状动脉介入领域的热点.尽管目前CTO-PCI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有大量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回答.本文就2017年发表的CTO最新临床研究归类进行解读.
  • 摘要:2017年美国心脏学会科学年会上,上海瑞金医院的赵强医生团队发表了DECAB研究的初步结果,旨在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DECAB研究为一项多中心平行非盲的随机对照研究,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1∶1∶1随机分为3组,所有患者于旁路移植术后24h开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分别为阿司匹林100mg,每日1次;阿司匹林100mg/d联合替格瑞洛90mg,2次厌;单用替格瑞洛90mg,2次/天.于术后第12个月比较静脉桥血管通畅率.研究共纳入500名患者,单用阿司匹林组、替格瑞洛组及双联抗血小板组静脉桥通畅率分别为76.5%,82.8%及88.7%,显示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明显在保持静脉桥通常率方面明显优于单用阿司匹林.
  • 摘要:“ST段是否抬高”作为“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临床分型和诊断的标准,已经接近一个世纪,人们对AMI的“斑块破裂、血栓形成”机制已经根深蒂固.但是数据表明,仅仅1/3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与斑块破裂学说相关;在美国,约1/5的ACS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未见明显冠状动脉血栓形成,也启发了对于炎症新机制的关注.
  • 摘要: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是造影剂在临床应用中导致急性肾损伤的一种常见并发症.由于缺乏统一诊断标准,各研究者采取的诊断标准及研究人群不同,得到的CIN发病率也不尽相同.目前,欧洲泌尿生殖学会(ESUR)提出的诊断标准在临床中广泛使用,该诊断标准为:排除其他病因前提下,血管内注射造影剂后72h内肾功能发生损害,血肌酐(SCr)水平升高44.2μmol/L(0.5mg/dl)或比基础值升高25%.CIN的发生,不仅影响患者的肾功能,使患者预后变差,也延长了住院时间,增加了经济负担.
  • 摘要:心血管疾病(CVD)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群健康的常见慢性病.2013年全球疾病负担(GBD)研究的数据表明,心血管疾病是中国居民死亡的首位死因,2009年以来农村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持续高于城市.2013年心血管疾病导致372万死亡,这一数字在1990年为256万,增幅为45.3%.缺血性心脏病的死亡人数从74.5万增至139.4万,增幅为87.1%;死亡率从115.40/10万上升至115.89/10万,增幅为0.42%.中国心血管病最新报告估算,中国心血管疾病目前患病人数2.9亿,2009年以来农村心血管病死亡率持续高于城市,住院总费用也在快速增加,2004年至今年均增速远高于GDP的增长.中国心血管疾病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已成为影响中国居民健康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同时也是影响中国居民健康水平及健康寿命的最主要原因.
  • 摘要:全球第一家“胸痛中心”是1981年在美国巴尔的摩成立的,至今在美国的胸痛中心已经超过5000家,通过认证的胸痛中心就超过2000家,并成立了胸痛中心协会(后来加入ACC),主要从事胸痛中心的推广与认证,其工作在2010年后已经开始向国外发展,对中国的胸痛中心建设与发展也给予了很大的帮助.20世纪90年代,欧美一些国家也在医院内成立了胸痛中心,有的国家还根据各自国家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胸痛中心运行的标准与流程.这些国家胸痛中心的建设,以标准化的建设、规范化的流程和持续化的整改作为胸痛中心运行的基本制度,使得胸痛中心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其结果是显著降低了急性胸痛患者从发病到就诊、确诊乃至得到精准治疗时间,使得很多患致命性胸痛(如STEMI、主动脉夹层等)的患者能在黄金时间段内得到有效救治,从而大大提升了救治成功率、降低了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并且也显著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节省了医疗费用,改善了患者的预后和满意度.美国的胸痛中心建设强调规范和高效,在尽量缩短D-to-B的同时努力缩短首次医疗接触至血管开通的时间(first medical contact to wire导丝通过时间,FMC-to-Wire),目前在美国多数胸痛中心的FMC-to-Wire已经在120min之内.德国胸痛单元建设的标准和经验也对中国的胸痛中心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他们注重医院胸痛单元的建设,包括专用房间、专用硬件设施、专门人员,以及对胸痛单元构成的基本要求,并且要求对团队人员进行专门培训,以期提高工作效率.由于对胸痛单元建设的要求严格,加之要经过必需的专门培训,德国胸痛救治STEMI的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95%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了直接PCI治疗,平均D-to-B时间为30min左右.中国胸痛中心建设对基本要素的要求来源于德国这些方面的灵感.
  • 摘要:近几十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人们整体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口老龄化和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使心血管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危害国民健康的首位原因,尤其脑卒中是中国居民死亡的第一位病因,患病率不仅高居世界首位,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脑卒中的致残率高,疾病负担巨大.同时,冠心病在农村地区大幅增加,已赶超城市地区流行态势,值得关注.因此,如何从根本上遏制中国心血管病的高发流行病学态势,是现阶段中国慢病防治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就2018年最新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进行解读,介绍心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在中国的流行趋势,重点关注中国心血管病的疾病特点.
  • 摘要:2017年HRS/EHRA/ECAS/APHRS/SOLAECE心房颤动导管和外科消融专家共识由60位专家代表11个学会完成.撰写该共识的主要目的,是为改善心房颤动患者的管理提供导管消融方面的知识,另外一个目的是为如何设计心房颤动导管消融相关的临床研究提供建议.首先,该共识对心房颤动的定义、分类和危害进行了讨论,并根据近来的研究进展梳理了心房颤动的可能发生机制及心房颤动导管消融的理论基础.自主神经功能与心房颤动的发生和维持关系确切,对神经丛(ganglionated plexi,GP)进行改良是否可提高心房颤动导管消融的成功率仍有争议,主要问题是目前没有确切的方法定位和评估神经丛的功能,通过高频刺激确定神经丛部位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不理想,有研究提示高频刺激只能识别传入神经作用,未来需要新的方法定位和评估神经丛、也需要新的神经丛改良方法来提高心房颤动导管消融的有效性.心房颤动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心房纤维化,但纤维化的发生机制仍有争论,是由心房颤动本身引起,即“心房颤动诱发心房颤动”,还是与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有关,如CHA2DS2-VASc积分高者易发生纤维化.另外的可能机制是,与以纤维化为表现的心房心肌病有关,心房颤动、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和窦房结疾病都可能是纤维化性心房心肌病的表现.心房电重构、解剖重构和心肌细胞外基质重构都在心房颤动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摘要: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PAD)通常是指除冠状动脉及颅内动脉以外的各种动脉病变总称,常累及上肢动脉、肠系膜动脉、肾动脉、下肢动脉、颈动脉和椎动脉颅外段,临床常见类型为肾下主动脉及下肢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是主要病因,其他还包括动脉管壁的炎症性病变(如血管炎)及非炎症性病变(如肌纤维发育不良).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球约2亿人罹患外周动脉疾病,其中欧洲4000万,美国850万,中国尚缺乏准确流行病学资料,估计发病人数达3000万以上.继2016年美国AHA/ACC发布外周动脉疾病防治指南(仅涉及下肢LEAD)、2016德国发布PAD防治指南更新和2017英国NICE发布外周血管病防治指南之后,2017年8月26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年会上,ESC联合欧洲血管外科学会发布了《2017ESC外周动脉疾病诊疗指南》.该指南是2011ESC第1版PAD指南的后续更新,并首次以心脏病专家和血管外科专家联合制定的形式推出.
  • 摘要:广义上讲,暴发性心肌炎(fulminant myocarditis)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起病急骤、进展迅速伴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心脏炎症临床表现.在中国,病毒感染(例如上呼吸道或肠道病毒感染)是当前暴发性心肌炎的主要病因,其致病机制主要为病毒对心肌的直接作用和免疫反应.本病发病急、来势凶,因此是一种心血管急症.患者的临床预后取决于疾病的严重性和治疗的有效性,临床医生对本病的早期正确诊断十分重要,以便迅速采取多种救治措施(包括大剂量激素、心肌营养、抗心力衰竭、机械辅助循环支持、多学科联合治疗其他脏器并发症等),有望挽救患者的生命.尽管本病的早期病死率较高,一旦度过急性危险期,其远期预后良好.2017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精准医学学组、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和成年人暴发性心肌炎工作组编写了《成年人暴发性心肌炎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这是中国心肌炎和心肌病诊治的又一个重要文件.本文阐述病毒感染引起的暴发性心肌炎(以下称为病毒性暴发性心肌炎)的病理生理和诊治策略进展,对上述中国专家共识作一解读,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有用的指导.
  • 摘要:为了制定冠状动脉血管收缩障碍性疾病的国际诊断标准,专门成立了冠状动脉血管收缩障碍国际研究组(COVADIS),该研究组并非依托任何学术组织.2013年9月4日至5日的第一次研讨会制定了血管痉挛性心绞痛的诊断标准,包括硝酸酯类治疗有效的心绞痛;一过性心肌缺血性心电图改变;经证实的冠状动脉痉挛,该标准于2017年正式发表并于欧洲心脏病杂志.采用此标准有助于该疾病的诊断病,并促进该领域的相关研究.
  • 摘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历经40年,从最初的球囊扩张(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到金属裸支架(bare metal stents,BMS),再到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s,DES)的常规应用,介入治疗在冠心病治疗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随着技术的发展,当前新一代DES的应用具有良好的临床预后,再狭窄和支架内血栓发生率不足1%.但是,金属支架置入后金属钢梁的持续存在,对血管舒缩功能和不良临床预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生物可吸收支架(bioresorbable vascular scaffolds,BVS)的优势在于为介入治疗的动脉提供早期骨架支撑作用,长期随访完全降解,使得血管舒缩功能恢复、促进血管重塑以及为将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提供血管条件等.然而,现有的以ABSORB(Abbott Vascular,Santa Clara,CA,USA)为代表的生物可吸收支架临床结果并未达到人们的期待,并且基于现有的临床数据,2017年9月ABSORB BVS宣布退出市场.尽管对ABSORB研究数据的争议和其他BVS的研发仍在继续,但BVS的临床应用前景无疑陷入低谷,人们对其未来充满了困惑.
  • 摘要:全球每年约有17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50%以上死于急性心肌梗死,其中25%~40%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对于STEMI患者而言,直接PCI(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可以及时、有效和持续地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有效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目前各国指南多数推荐STEMI患者P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DAPT)至少为12个月,但近年对于DAPT治疗时间仍存在争议.2017年TCT会议公布的“DAPT-STEMI研究”观察了STEMI患者PPCI术中置入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后缩短DAPT用药时间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引起广泛关注.
  • 摘要:有关心肌梗死围术期抗凝方案的选择,2017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上,来自瑞典的David Erlinge就VALIDATE-SWEDEHEART研究做了结果报告.该研究结果在9月份以题为“Bivalirudin versus heparin monotherapy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发表在《新英格兰杂志》上.研究结果显示,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心肌梗死患者中,与普通肝素相比,比伐卢定并未减少全因死亡、心肌梗死或大出血的联合终点.
  • 摘要:定量血流分数(quantitative flow ratio,QFR)是一种评估冠状动脉狭窄功能学意义的新方法,可用于在介入导管室中实时检测冠状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异常,无须压力导丝耗材与腺苷等微循环扩张药物,患者仅需接受常规冠状动脉造影,通过冠脉造影三维重建与血流动力学分析,便可以获得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与传统的冠状动脉造影相比,诊断精度有显著提高.
  • 摘要:全球糖尿病总体发病率将从2010年的6.4%提高为2030年的7.7%.在中国,糖尿病更是处于迅速上升周期,日益成为人群致残和致死的重要原因并给社会医疗系统带来巨大的负担.以胰岛素抵抗为基础的系统性细胞代谢紊乱是糖尿病的核心病理生理基础,最终导致机体处于持续的脂质代谢异常和高凝、高炎症反应状态,极易诱发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障碍甚至凋亡,从而引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因而,糖尿病被认为是冠心病的“等危症”,有超过2/3的糖尿病患者最终死于心血管并发症.由于糖尿病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更加富含脂质和炎症细胞,斑块常趋于不稳定,容易引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等临床危象.另一方面,在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其常表现为高危复杂形态的冠状动脉病变,除了左主干病变、小血管病变,严重钙化性病变和慢性闭塞病变外,多支血管弥漫病变是临床最为多见的情况.在大型注册研究中,这种复杂冠状动脉病变可占到接受造影检查的糖尿病冠心病患者的50%以上比例.如何对这些患者做出最优处理策略是心血管医生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需要面对的棘手挑战.
  • 摘要:传统的冠状动脉造影和新近流行的冠脉腔内影像学检查如血管内超声、光学相干成像均只能对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或斑块性质做出评价,无法对病变的功能学意义做出指导,而在临床决策上,冠脉病变的功能学意义的评估也非常重要.
  • 摘要: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最严重的类型.在美国,平均每年约有12万人死于急性心肌梗死,每年花费在心血管疾病方面(包括药物、医疗服务及劳动力丧失等)的相关费用约为3000亿美元.在中国,根据2015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冠心病和急性心肌梗死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更为严峻的问题是,虽然药物及介入治疗迅猛发展,但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再灌注比例并没有提高,院内死亡率也没有下降.
  • 摘要:药物涂层球囊(drug-coated balloon,DCB)自问世以来,适应证正在逐步拓展,但目前最广泛的适应证仍然为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毫无疑问,与普通球囊扩张相比,DCB对治疗ISR无论从影像学参数还是临床事件来讲都具有明显优势.但与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相比,DCB治疗ISR的优势存在某些不一致的结果.特别是随着最新型第二代DES的广泛临床应用,对DCB在ISR的治疗方面提出了挑战.下面对最新的有关DES与DCB治疗ISR方面的临床试验进行适度盘点和解读.
  • 摘要:长久以来,冠状动脉血供重建一直基于冠状动脉病变的解剖学特点,然而,最近20年围绕冠状动脉生理学的研究结果,主要是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提示冠状动脉血供重建应该基于可诱导的心肌缺血的客观依据,目的应该是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症状及临床预后.因此,最近的各国指南均推荐FFR用于在无客观缺血依据的冠心病患者.
  • 摘要:近年来,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消蚀术(excimer laser coronary atherectomy,ELCA)作为一种新的辅助技术广泛应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随着激光导管和操作技术的改进,新一代激光具有热效应局限、导管通过性能好、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极大地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对于富含血栓的病变(如急性心肌梗死),准分子激光可以快速清除血管内血栓和局部斑块碎末化切除,无复流/慢血流发生率低,同时对于支架内再狭窄、支架膨胀不良的病变、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钙化病变、球囊难以通过或旋磨失败的病变、分叉病变和外科冠状动脉术后的移植血管病变等也具有潜在的优势.本文就最新临床证据,对于准分子激光消蚀术的最新进展,包括基本原理、技术和方法和临床适应证和局限性进行了总结.
  • 摘要:迄今,阿司匹林在冠心病二级预防研究中的证据最为充分,故而一直作为稳定型冠心病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石.然而,即使接受长期且规律的阿司匹林治疗,仍有部分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而人们也在不断探索双联抗栓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以期进一步降低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CHARISMA研究曾观察了稳定型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用进行抗血小板治疗,结果显示双联抗血小板并未能获得明显益处;而在一项1~3年前曾患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研究中,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尽管能降低心血管事件,但明显增加大出血风险,并且不减少全因死亡率.对于不合并心房颤动(以下称房颤)的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联用华法林也因出血风险明显增加而被认为不优于阿司匹林单药治疗.因此,鉴于双联用药并未在稳定型冠心病二级预防中显示出更多获益,目前仍推荐阿司匹林单药抗栓或阿司匹林不耐受时予以氯吡格雷替代.
  • 摘要:为临床实践和研究标准化需要,2000年欧洲心脏病学学会(ESC)、美国心脏病学学院(ACC)联合专家委员会就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进行全球统一定义,迄今已经历3次修订,逐渐得到业内公认.2000年第1次MI全球定义为:心肌标志物[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cTn)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anise-MB,CK-MB)]是主要诊断指标,症状、心电图变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次要诊断指标,主要指标加一项次要指标即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此诊断标准取代之前广泛使用的WHO定义,即症状、心电图、心肌酶三项指标有二项阳性即可符合AMI诊断.此定义首次强调特异性和敏感性高的心肌标志物对MI诊断的重要性.2007年ESC、ACC联合美国心脏学会(AHA)和世界心脏联盟(WHF)颁布第二次全球MI统一定义,首次将急性心肌梗死的分为5种临床类型:1型是指由原发冠状动脉事件(如斑块侵蚀/破裂、裂隙或夹层)引起的与血栓性缺血相关的自发性心肌细胞缺血坏死,与既往定义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相同;2型是指由继发于耗氧增加或氧供减少(如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栓塞、贫血、心律失常、高血压或低血压)导致缺血的心肌缺血坏死;3型为没有心肌标志物检查的心脏性猝死;4型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相关性心肌梗死;5型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相关心肌梗死.
  • 摘要: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技术的广泛开展,已成为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手段.据国外学者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300万心血管疾病患者接受PCI术,然而近来研究表明,约有4%的患者在PCI术后1年内需接受非心脏手术(noncardiac surgery,NCS),而在5年的随访期内这一数字最高可达25%.PCI术后规范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DAPT)使不少患者在接受非心脏手术治疗时面临两难抉择,围术期中断DAPT将增加患者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风险,诱发心肌梗死,而继续DAPT则无疑增加术中或术后的出血风险,缺血与出血事件均可致死亡率增加.在这方面,可缩短DAPT时限的裸金属支架(BMS)和新一代药物洗脱支架体现出了优势.而对于既往有PCI病史顺利度过DAPT治疗时限,仅需服用单联抗血小板药物而拟行NCS的患者,临床医生依然要纠结于防出血还是防血栓的问题.虽然各国学者提出了几种不同的非心脏手术围术期抗血小板方案,但多年来一直缺乏可靠的随机临床研究做验证.
  • 摘要: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介入治疗(PCI)一向被认为是最为复杂和挑战,很多初学者面对复杂的解剖结构、名目繁多的器械、技术和技巧时常无所适从,单纯模仿某专家的技术及参加一些纯理论的教学往往又不得要领.为了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手术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规范CTO介入治疗,欧美专家在2011年提出了联合治疗策略流程图(hybrid algorithm),该流程图第一次把复杂的CTO介入治疗过程“公式化”,非常直观的解释了CTO PCI治疗策略的选择和各种技术的转换.但是这个流程图在一定程度上并不符合亚洲太平洋地区(尤其是东亚地区)临床医生的实际工作情况:多年传统PCI教育,使得在进行CTO介入治疗时,更多依靠导引钢丝技术,如平行导引钢丝技术、血管腔内超声(IVUS)引导下的导引钢丝技术等,而这些技术在欧美流程图当中并没有得到反映,为了提高手术效率,欧美流程图中提倡当导引钢丝进入假腔后,更多依靠器械例如Crossboss导管和Stingray球囊进行介入CTO介入治疗;由于欧美患者CABG的比例远高于亚洲太平洋地区,患者病变特点的不同也决定了这两个地区手术方式的不同;欧美流程图里面并没有包含新型的导引钢丝,如GAIA导引钢丝系列,因此,这个流程图在一定程度上不太符合当前的临床实践.在这样的背景下,亚太CTO俱乐部(AP CTO Club)在2015年成立后的第一件工作就是制订一个更能符合临床实际工作的流程图.
  • 摘要:自2001年首次报道了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应用于人体冠状动脉动脉,实现在体诊断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以来,OCT凭借其极高的分辨率(轴向10~20μm),在评估冠脉内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判别可能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的高危斑块特征,揭示ACS发生机制、评价介入失败原因(包括支架内再狭窄和支架内血栓)以及优化介入诊疗策略等方向扮演重要的角色.本文将结合OCT最新的临床研究证据,为大家展示OCT技术在冠心病介入诊疗领域的重要临床意义.
  • 摘要:二尖瓣反流(mitral regurgitation,MR)作为瓣膜性心脏病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类疾病,其发生率随着年龄增加而上升,在大于75岁的老年人群中,中度及重度MR的发病率甚至可达9.3%.本中心基于医院的流行病学调查同样提示,MR在瓣膜性心脏病中发病率最高.外科手术目前仍是严重MR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外科手术存在风险高、并发症多、再住院比例高等缺点.因此,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少的经皮二尖瓣反流治疗近年来发展迅速,已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
  • 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性心脏病尤其是瓣膜退行性改变逐年增多,这类患者处于高龄高危状态,常伴有心功能减退及多项严重合并症,传统有创的现代外科换瓣手术往往难以实施,且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较高.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在造影引导下应用导管置入人工主动脉瓣,无须开胸及进行体外循环,为患有主动脉瓣狭窄但外科手术风险过大无法开胸治疗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自2002年法国Cribier等实施首例人体TAVR以来,TAVR在欧美国家迅速发展,并相继发布了TAVR的专家共识和指南,2010年中国第一例人体TAVR实施.随着介入技术的进步和医疗器械的不断改进优化,瓣周漏和永久起搏器的置入率不断下降,中危患者已作为TAVR适应证写入2017年指南,TAVR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与此同时,TAVR相关的放射影像学也迅速开展起来,TAVR即依赖于放射影像学,又对放射影像学有极高的临床要求.
  • 摘要:数十年来,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技术不断进步,复杂发绀型心脏病如法洛四联症(TOF)等在国内小儿或成年人心脏中心已常规开展,这些患者在成功施行外科根治术后,无论生存率或主观症状均明显改善.但随着年龄增长,纠治术后一些远期并发症逐渐显现,其中肺动脉瓣反流(pulmonary regurgitation,PR)及右心室流出道(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RVOT)和肺动脉瓣残余梗阻正日益得到重视.一般而言,术后存在肺动脉瓣中重度反流患者,早期仅增加右心容量负荷,多无临床症状,但至病程后期,往往临床表现呈多样化和个体化,如心电图QRS间期延长,三尖瓣反流加重,严重心律失常,右心容量负荷增加,右心逐渐扩大,左心受压后容量减小,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右心功能失代偿,心排血量降低,最终导致心力衰竭,严重者可致死亡.对肺动脉瓣反流的治疗,药物仅为对症姑息.外科开胸植入肺动脉瓣则因为二次以上手术,术中切口粘连严重,部分患者还需外科同时处理三尖瓣反流,故创伤大,技术难度高,围术期右心功能恢复困难,远期来看,尚存在植入瓣膜退化等因素,故相对治疗棘手.
  • 摘要: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作为近10年来心血管介入领域的里程碑式新技术,已成为高危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外科手术的有效替代方案.随着新型瓣膜的改进,操作技术的提高,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适用人群有望进一步扩大.本文对目前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应用现况、存在的机遇与问题及其发展前景进行了阐述.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自2002年首次应用以来,为心血管介入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已成为心血管病学中发展最迅猛的方向之一.目前,全球已有1000余家医疗中心开展了该技术,超过35万例患者成功接受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
  • 摘要:心房颤动是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心房颤动患者占整体人群的1%~2%.心房颤动患者卒中风险是正常人群的4~5倍.已有临床研究表明,外科手术缝扎左心耳、经导管套扎左心耳及经导管封堵左心耳均可以有效减少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封堵左心耳预防脑卒中的疗效不劣于华法林.因此,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left atrial appendage closure,LAAC)逐渐被接受为一种预防心房颤动并发脑卒中的治疗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及更多临床证据的出现,左心耳封堵术的适应证将逐渐扩大和完善.尤其是存在出血高风险或反复脑梗死、不能耐受抗凝治疗及不愿意口服抗凝剂治疗的患者,都可能成为从这项技术中获益的潜在人群.本文回顾最新文献,针对其循证医学和适应证的扩展进行探讨.
  • 摘要:心房颤动(AF)与栓塞性卒中的风险相关.卒中预防是AF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华法林或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NOACs)长期治疗可降低这种风险,但这一有效预防措施并没有得到充分落实,不规范治疗的安全性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经导管左心耳封堵(LAAC)是一种新的、可替代长期口服抗凝治疗的方法,随机临床试验的长期随访结果证实,与持续华法林治疗相比,LAAC能够显著降低出血性卒中、心血管和全因死亡、术后药物治疗周期结束后大出血发生率.本文综述目前LAAC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相关数据,以及临床研究证据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存在的差距.
  • 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患有严重主动脉瓣狭窄(AS)的患者越来越多.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是一种治疗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的新选择,也是当前介入医学发展最迅速的技术之一.TAVR的手术适应证范围从高危逐步向中、低危扩大.2017AHA/AHC瓣膜性心脏病患者管理指南指出,TAVR也适合外科手术的中危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将TAVR治疗的中危患者升为Ⅱa类推荐.而2017ESC年会上公布的瓣膜病指南,更是对中危患者的治疗将TAVR的推荐升级为和外科手术同一级别,均为Ⅰ类推荐.
  • 摘要: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危险因素的增加及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据推测中国目前的心房颤动患者已逾1000万.心房颤动以心房快速无序的收缩为特征,使心室率(律)紊乱、心功能受损且增加心房附壁血栓形成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可引起心力衰竭、脑卒中及猝死等并发症,是全球心血管疾病领域面临的严峻挑战.
  • 摘要: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简称房颤,是一种极速而不规则的房性快速心律失常,也是临床上常见的致病死率增加的心律失常,在人群中的发病率1%~2%.一、沉默的心房颤动,严峻的现状心房颤动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显著增加,80岁以后发病率高达8%~15%.2010年,全球约有3350万名患者被诊断为心房颤动,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090万和1260万人,预计这个数字将在21世纪中叶翻倍.
  • 摘要: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由于容易形成心源性血栓导致栓塞事件,尤其是脑卒中,以及促进心力衰竭的发生和进展等原因,对患者的远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造成重大影响.2016年,欧洲心脏病协会颁布的心房颤动诊疗指南中提到,目前估计全世界心房颤动患病率约为1%,高龄患者更高.由于心房颤动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显著攀升,因此,随着社会老龄化,心房颤动的患病人群在快速壮大.近年来心房颤动的治疗进展迅猛,尤其是抗凝治疗领域、手术消融领域有了长足的进展,但是心房颤动消融的复发率仍较高,抗凝治疗是末端治疗,心房颤动的治疗亟待突破.控制心房颤动发病的高危因素,减少心房颤动的发生是值得探讨的治疗途径.自从2010欧洲心脏病协会颁布的心房颤动指南提出“上游治疗”的概念以来,心房颤动上游治疗方面的研究不少,但结果却并不一致,因此,2016年的欧洲指南中明确提出不推荐单纯为了心房颤动上游治疗而使用ACEI/ARB及他汀等药物,至此上游治疗的热度下降.2017年欧洲心脏病年会发布RACE3研究结果,再次推出心房颤动上游治疗的高潮.本文试图通过解读心房颤动上游治疗的几个重要研究,探讨心房颤动上游治疗的重要性.
  • 摘要:Brugada综合征是一种以V1~V3导联持续性ST段抬高、右束支传导阻滞和非心脏结构异常的心脏病,显著增加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发生风险,是导致青壮年猝死的重要原因.自Brugada兄弟第一次报道这一恶性心律失常综合征距今已近20多年,虽然研究者在该领域的兴趣浓厚,但是目前仍然没有更多的治疗手段供患者选择.Brugada综合征的主要治疗策略有两种.其一:置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其二:长期的奎尼丁药物治疗.目前,ICD置入仍然是Brugada综合征治疗的基石,ICD虽然对预防心脏性猝死有效,并Ⅰ级推荐用于经历猝死生还,或具有晕厥、抽搐或夜间濒死呼吸等心室颤动症状的1型Brugada综合征患者,其严重心律失常的预防.遗憾的是,许多ICD置入患者常伴随恰当或不恰当的电击,多次器械更换与潜在的设备感染,驾驶、剧烈运动受限,导致患者精神紧张、承受心理社会压力,生活质量下降;奎尼丁药物疗效并不理想,除难以忍受的不良反应外,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和ICD放电预防效果不确切.此外,高危Brugada综合征患者多次发作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导致ICD频繁放电,甚至电风暴,危及患者生命.近年多个临床研究发现,经导管射频消融可有效治疗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对置入ICD后反复放电的Brugada综合征患者可以明显减少ICD的放电治疗事件.随着对Brugada综合征电生理机制认识的加深,导管消融治疗Brugada综合征已有了诸多进展,本文结合最新的资料阐述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
  • 摘要:自从1958年第一台人工心脏起搏器问世以来,心脏起搏器仍然是目前唯一能够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有效手段.目前全世界每年起搏器置入超过70万例.经过60年的技术发展,心脏起搏器的尺寸在稳步缩小,精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其现代化的诊断及治疗功能更是经历了惊人的技术革新.经静脉电极导线和置入囊袋的脉冲发生器依然是目前置入式心脏电子装置的基本结构,而导线、囊袋相关的并发症是困扰临床医生的重要问题,包括导线脱位、导线断裂、静脉血栓形成、三尖瓣反流、囊袋血肿、导线与囊袋感染等仍严重威胁患者健康.因此,挣脱导线和囊袋的束缚进而完成起搏器的“无线”革命,是近年来起搏器技术发展的热点.
  • 摘要:置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是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或心室颤动(室颤)患者重要的治疗手段,然而ICD频繁放电会给患者带来疼痛并与致残率和致死率的增加相关.近年来,一大型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导管消融在降低死亡、室性心动过速风暴和ICD放电等复合终点方面优于药物治疗.2015年,来自国际室性心动过速中心合作组(IVTCC)的一项超过2000例的室性心动过速注册研究也进一步证明了室性心动过速导管消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证实了成功的室性心动过速导管消融可以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然而,对于非猝死性风险相对较高及更多的合并症的老年室性心动过速患者来说,有关导管消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仍然缺乏足够的临床证据.尽管IVTCC过去曾有几项研究结果表明,室性心动过速导管消融在年轻和老年患者中得到了相似的结果,但是,这些研究中因行导管消融的老年室性心动过速患者样本量太小而仍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因此,临床医生对老年患者室性心动过速的消融有时存在顾虑.有鉴于此,Vakil K等对来自IVTCC12个医疗中心的2061例室性心动过速导管消融数据进行分析,以探讨年龄≥70岁患者室性心动过速导管消融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与生存率之间的关系,并且与非老年组患者室性心动过速导管消融进行了对比.该研究结果全文发表在2018年3月的Circulation:Arrhythmia and Electrophysiology杂志上.为此,对该研究的相关结果进行了解析.
  • 摘要:随着对心律失常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进展,经导管消融已成为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患者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射频能量是目前最常用的消融能量,通过导管产生的热量使与导管直接接触或邻近导管周围的组织坏死,消除心律失常赖以发生或维持的基质,进而有效治疗室性心动过速.但对于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动过速,多项研究表明,导管消融术后6个月复发率可高达50%.与成功消融的患者相比,导管消融术后室性心动过速复发患者死亡率风险增加4~6倍.室性心动过速复发与多种因素相关,如存在多个室性心动过速折返环路、室性心动过速折返环路位于心肌深层消融能量无法到达、新的折返环路形成等.近年来,诸如外科心外膜消融、冠状动脉内乙醇注射消融、外科去交感神经术等方法为导管消融术后复发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但如果能够通过非介入方法消融该类室性心动过速,将极大减轻患者介入消融风险、提高生活质量及远期预后.晚近出现的体外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法为复杂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
  • 摘要:追求最佳的生理性起搏一直是心脏起搏研究的热点,无论是保持房室同步性,减少心室起搏比例,改变右心室起搏部位,优化双室起搏的CS电极位置,研发左心室心外膜到左心室心内膜起搏,或是多位点起搏,每一步的进展都引发了热议,并持续不止.而作为最生理的最接近正常心脏传导的希氏束起搏,自20世纪60年代在动物研究中初试之后,就一直停留在实验室和电生理检查中,未能走向临床.
  • 摘要: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VT)简称室速,是一种严重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可发展为心室颤动,是临床上导致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部分情况下室性心动过速可呈难治性,即应用常规方法,室性心动过速难以被有效控制;或室性心动过速暂时得到控制,却难以维持正常窦性心律,室性心动过速反复发作.因室性心动过速有晕厥、猝死等风险,对生命造成极大威胁,故难治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心脏交感神经切除术在治疗难治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对心脏交感神经切除术在难治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应用做一回顾.
  • 摘要: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房颤)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原因,而一旦诱发缺血性脑卒中,可显著增加患者的致残、致死风险.近10年来心房颤动消融在国内外迅速发展,方兴未艾.目前以左心房为基础的导管消融本身就可能增加血栓栓塞风险,然而各大电生理中心围术期抗凝策略不尽相同,如何应用达比加群优化抗凝治疗,进一步降低血栓风险,同时保证安全性成为研究的热点.
  • 摘要: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近来研究认为炎症和氧化应激参与房颤发生发展,影响心房的结构重构和电重构.中国房颤患者超过1000万,房颤可诱发并加重心力衰竭,引发脑卒中,显著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可导致死亡.目前预测房颤发生发展的指标主要包括心脏超声指标左心房直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浆指标脑钠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左心房扩大与房颤的发生有关,而LVEF因其测定受操作者的影响,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对于房颤患者的测定值可能存在一定误差.hs-CRP作为非特异性炎性标志物,虽可以预测房颤发生和心血管事件风险,但应避免在感染、创伤及存在炎症的条件下测定,以上情况也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从而可能低估hs-CRP在房颤患者中的真正预测价值.脑钠肽(BNP)在心力衰竭的诊断、治疗、预后判断以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危险分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研究显示房颤患者血浆BNP水平升高,提示BNP水平与房颤的发生存在一定相关性.
  • 摘要: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心血管危险因素负担逐年增加,未来数十年,房颤的患病率将会继续攀升.心房颤动是一种复杂的心律失常,除了局部触发因素外,心房电生理改变及心房结构异常导致的心房重构对房颤的发生和维持发挥重要作用.近年研究评价了氧化应激信号通路在房颤病理生理机制中的作用.由于大部分心血管疾病与氧化应激有关,探究氧化应激与心房颤动的关系更为复杂.事实上,某些氧化还原信号通路参与心房重构的过程,抗氧化剂抑制心房重构的实验性研究和临床研究正在探索中.
  • 摘要:起搏依赖患者是否应该升级CRT,何时升级,一直是临床讨论的热点,本文就起搏依赖患者的CRT升级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理解与经验.
  • 摘要: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简称“房颤”)是心血管学科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从早期传统的药物治疗到新型口服抗凝药,到近年来发展并广泛使用的非药物治疗技术;从单项治疗发展到涉及多个亚专业和多个学科的综合治疗.在技术上更是堪称日新月异,从导管消融(射频或冷冻球囊)到左心耳封堵,从单纯消融或单纯左心耳封堵到封堵+消融“一站式”治疗的尝试,尽管每项技术都积累了一定的证据,但其中也有不少困惑、质疑、甚至挑战.笔者针对卒中高危的房颤患者,是选择单纯消融、单纯左心耳封堵或消融+封堵“一站式”联合治疗,进行以下分析和解读.
  • 摘要:在过去20年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在临床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疗效评价产生了巨大影响,逐渐成为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诊疗方法和金标准.与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相比,TEE能够从心脏后方近距离观察心脏的结构和功能,避免了胸壁和肺气等因素的干扰,操作简便.该技术主要应用于以下疾病:瓣膜病、血栓、感染性心内膜炎、先天性心脏病,心脏肿瘤等,尤其对心脏外科围术期的诊疗,提供了决策性依据.与此同时,各种以TEE为基础的新的影像技术不断得到改进和发展,使其在心血管疾病结构、功能、血流动力学的定性和定量的精确评价进一步提升.
  • 摘要:血浆利钠肽(B型利钠肽,BNP)或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是最常用的心力衰竭标志物,可用于心力衰竭的诊断、鉴别诊断、危险分层和预后评价.2014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发布的《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中推荐BNP/NT-pro BNP用于因呼吸困难而疑为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Ⅰ类,A级推荐),以及评估慢性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和预后(Ⅰ类,A级推荐).2016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急性心力衰竭指南更新中,更是将BNP>35pg/ml和(或)NT-pro BNP>125pg/ml作为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和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的必要诊断标准之一,并且对疑似心力衰竭患者增加了NT-pro BNP切割值排除法,这些最新的指南更新彰显了BNP/NT-pro BNP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重要地位.然而,用BNP/NT-pro BNP来指导射血分数降低慢性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患者的治疗目前仍有争议.利钠肽的动态监测在降低心力衰竭患者住院率和病死率中的意义尚不明确.
  • 摘要:心脏和肾是维持循环系统稳定性最重要的两个器官,当一个器官受损时常会累及另一个器官.心脏和肾疾病常同时存在,急性心力衰竭会导致肾功能损害,而肾功能减退伴随着心血管疾病危险的显著增加和病死率升高.2008年Ronco等提出了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CRS)的临床分型概念,受到大家普遍认同.2010年改善全球肾病预后(Kidney Disease: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KDIGO)和急性透析质量指导组(Acute Di-alysis Quality Initiative group,ADQI)专家共识将CRS定义为心脏和肾其中一个器官的急性或慢性功能障碍可能导致另一个器官的急性或慢性功能损害的临床综合征.
  • 摘要: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简称心衰,是多种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经典的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循环淤血等心力衰竭症状,但对于心力衰竭患者远期生存率并没有显著的疗效,所以心力衰竭患者平均5年病死率依然在50%居高不下,甚至高于恶性肿瘤患者.同时,心力衰竭患者数量也呈逐步升高趋势——中国目前心力衰竭患者约1100万人,且每年新增心力衰竭患者50余万人,70岁以上人群平均每10人就有一个心力衰竭患者.因此,亟须从新的角度开发心力衰竭治疗,改善患者远期生存率.
  • 摘要: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ngiotensin receptor-neprilysin inhibitors,ARNI)的是近年来心力衰竭治疗上最重要的发现,本文就ARNI的研发背景、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结果等方面做一全面阐述.心力衰竭的神经内分泌发病机制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发现,针对交感神经(SNS)激活的β受体阻滞药和针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醛固酮拮抗剂能够显著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已成为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石.但即使给予了“最适治疗”,心力衰竭的死亡率、致残率仍很高,还需要继续研发新的治疗靶点.
  • 摘要:在高收入国家中,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rteriosclerotic cardioascular disease,ASCVD)的负担主要来自于老年人.随着预期寿命的延长,需要有一个合理使用他汀类药物来预防严重的ASCVD首发事件的明确指导,这对于确保老龄化人口的健康至关重要.自2013年以来,北美和欧洲地区关于ASCVD一级预防中他汀的使用先后发布了5项指南,包括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英国国家健康与保健研究所(NICE)、加拿大心血管协会(CCS)、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协会(EAS).指南中关于老年人群(>65岁)ASCVD一级预防中他汀的使用存在显著差别.本文就指南推荐的差异、证据来源作一讨论,从而鉴别出阻碍老年人他汀应用不确定性的因素.ASCVD的短期风险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在老年人群中,ASCVD有着最高的发病率和事件发生数,不但盛行,还有最高的治疗费用.鉴于老年人口越来越多,如何适当应用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以降低老年人的ASCVD负担,一个给予明确建议的指南显得尤为重要.在广泛种群中,他汀类药物表现出普遍良好的耐受性,且能改善ASCVD的结局,其在老年患者(>65岁)的ASCVD一级预防中同样具有安全、有效、费用低等巨大潜力.然而,在北美和欧洲现有的指南中,关于老年人群预防性他汀治疗的潜在益处褒贬不一.
  • 摘要:2013年,ACC/AHA公布了高脂血症治疗指南更新聚焦众多关于降低LDL-C水平研究,新的版本强调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并推荐他汀作为一线治疗.他汀可降低LDL-C和三酰甘油,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而LDL-C水平治疗达标已被新的指南移除,取而代之的是强调LDL水平较基线降低幅度.目前亚洲国家治疗策略基于成年人胆固醇教育计划指南(NCEP-ATPⅢ),是对ACC/AHA指南修正更加适用于亚洲人群,针对高剂量他汀治疗仍存在争议,因为指南针对亚洲人群的研究有限,建议亚洲人群初始使用低剂量他汀足矣.与2011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ESC/EAS)相比较,2013ACC/AHA考虑到了高危人群的评估和治疗差异,而东亚特定人群中也应在评估冠心病的危险分层上制定相应的治疗策略,而并非单纯参照西方血脂指南.然而目前东亚人群仍缺乏大规模临床研究,本篇将现有的研究进行综述.
  • 摘要:ACC2017年会现场公布了ORION-1研究Ⅱ期临床结果,并同步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结果令人鼓舞.该研究为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试验,旨在探究单次或双次注射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抑制剂Inclisiran(新型siRNA复合物)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方面的疗效与安全性.借此研究探讨一下PCSK9合成的药物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潜力.
  • 摘要:近年来,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type9,PCSK9)为代表的新型降脂靶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前期多项随机双盲对照短期降LDL-C疗效评价研究证实,对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他汀不能耐受或最大耐受剂量他汀治疗仍不能降脂达标的患者,PCSK9抑制剂均能降低LDL-C水平50%以上,让人们对PCSK9抑制剂降脂治疗充满期待.
  • 摘要: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在高血压的发生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相当多的动物实验和人类治疗实践均表明肾去神经支配术(renal denervation,RDN)降压效果令人振奋,且安全性良好.但这些研究也暴露出降压结果不一致、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尤其SymplicityⅢ试验的阴性结果,一度使得RDN陷入低谷.但近年来随着消融技术的突飞猛进,研究设计的更趋合理,治疗经验的逐步累积等,RDN再次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和良好的前景.本文重点就消融技术的进展及最新发表的RDN研究做一介绍,并对其未来发展做一展望.肾去神经支配术已成为高血压的介入治疗选项之一.该技术已朝着微创或无创、高选择性、高效、良好的安全性等方向获得巨大进展,同时,已有很多针对RDN治疗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数据.总体而言,该治疗安全性良好,相当部分研究显示其降压效果明显,同时也有很多报道表明其也存在较明显的异质性,提示在大范围临床推广前,还需要更严格、审慎的评估及验证,并形成规范.本文主要针对消融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近期比较重要的研究做一介绍,并对RDN的未来发展做一展望.
  • 摘要:血栓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是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特指≥1支DVT)最常见的一种长期慢性并发症,通常发生于累及肢体的DVT.80%的DVT患者远期可能出现或多或少的PTS症状,其中10%的DVT患者远期可能出现静脉性溃疡.尽管已经使用了抗凝药物治疗,但对于中央型(包括髂、股、腘段)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PTS在2年内的发生率可高达50%.
  • 摘要:心血管疾病的常见危险因素包括体重指数(BMI)、年龄、吸烟、高血脂、高血糖等,这些风险因素大多可以控制并因此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但是,基于这些常见危险因素建立的风险评分模型(Framingham评分,PROCAM评分和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SCORE4等)并不能完全预测所有心血管疾病,有相当一部分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当前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模型下不能诊断.
  • 摘要:随着介入治疗的普及开展,近年中国冠心病介入手术例数正以指数级别增长.在2017年4月22日举办的第二十届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的新闻发布会上,霍勇教授等专家发布数据显示,2016年度中国大陆地区的介入治疗数量达到666495例,较2015年度增加了17.4%.随着疑难复杂手术的开展和介入治疗频度的增加,患者和术者在介入治疗过程中受到的辐射剂量可能显著增高,冠心病介入治疗的辐射防护问题已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 摘要:合理的降压目标值是高血压治疗中的重要临床问题.降压目标值的设定主要依据大规模临床试验,而各临床试验因治疗方案及受试者基本条件等存在明显差异,难免出现分歧.2017AHA/ACC高血压指南重新定义高血压诊断标准的同时,将降压目标值调整为<130/80mmHg,这一变更在国内外心血管领域引起极大的反响,本文就降压目标值及一些争议焦点进行再讨论.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