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史笔

史笔

史笔的相关文献在1955年到2022年内共计19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信息与知识传播、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2篇、专利文献32180篇;相关期刊160种,包括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贵州文史丛刊、文史知识等; 史笔的相关文献由202位作者贡献,包括吴万里、周玉清、宋初健等。

史笔—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2 占比:0.59%

专利文献>

论文:32180 占比:99.41%

总计:32372篇

史笔—发文趋势图

史笔

-研究学者

  • 吴万里
  • 周玉清
  • 宋初健
  • 李乔
  • 王吉鹏
  • 瞿林东
  • 邹然
  • 陈麟德
  • 霍虹
  • 丁一航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占杰
    • 摘要: 孙犁的小说创作重视叙述的历史真实性,着眼于心灵、人性的探索,具有强烈的历史意识.他在抗战小说的创作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文体",这在主流叙事里显得另类,"我"是造就这种文体的"神",抒情性是其文体表征."芸斋小说"是孙犁写"我"之思的极致,他以个人视角对文革期间的种种世相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形成了"文革十年"表现上的个人话语方式.孙犁的小说从古代白话小说传统中借鉴了创作方法和叙事方式,在民间文化的潜移默化中,其部分小说与"寒窑"母题形成了互文关系,晚年又从史传文学传统中吸收了更多的养分,借鉴了列传、志异的写法以及《史记》《聊斋志异》的形式因素,拓展了小说艺术的表现空间.
    • 宋呈祥
    • 摘要: 《史记》有“不拘史法,不囿字句,发于情,肆于心”的文笔特点,也有“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的史笔特点。文笔是指文章的行文法则,注重作者主观意愿;史笔是指文章的史实法则,注重历史客观现实。仔细研读《史记·李将军列传》中司马迁对李广的溢美之词,结合《汉书》及相关背景,可以推断司马迁在书写李广时,更侧重文笔的抒写而淡化了史笔的抒写。正是因“一家之言”“春秋使命”“个人遭遇”三方面原因,司马迁在建构《史记》的文史笔法经典时,在个人感情与历史真实中取舍,造就了李广的丰富人物形象。
    • 刘霄
    • 摘要: 近日,著名美术史学者、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薛永年受邀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览,展览以“史笔诗心”为题,精选了薛永年书法、绘画、篆刻等各类作品100余幅,学术文献300余件。通过“学与艺融知行”“师与友相砥砺”“史与论通古今”“尊承变教与学”4个单元,系统展示了薛永年的学术成就和诗书创作,以大量文献、手稿、书信、照片勾勒其治学历程和研究方法,以诗书画印共美展现其人文艺术修养,此外还呈现其师道传承和艺学交往。
    • 大梁如姬
    • 摘要: 被誉为“鬼神的好史官”的东晋人干宝(?一336)认为,世界上一定是有神怪的。如果你准备反驳,干宝随手丢出了自己的亲身经历:话说,干宝家颇有财资,父亲纳了一位年轻貌美的小妾,俩人情深意长,日常你依我依,说不出多甜美。可是,爱也是“能量守恒”的,父亲的心思全花在了小妾身上,千宝母亲如何落寞,自然就顾不上了。
    • 林家骊; 何玛丽
    • 摘要: 墓碑文是中国古代文人重要的应用类文体之一,自两汉以来不断发展,其稳定而长久的创作实践蕴藏了重要的文学价值,尤其是发展的前期,是厘清其文学化进程的重要阶段。两汉时期,碑在物质意义的基础上确立了文体意义,并在史传的文体渗透下确立了前传后铭的体制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史笔倾向。自建安末曹操禁碑政策重新确立墓碑刊立的官方权威后,碑文渐渐失去了两汉时期的补史功能,门阀制度下的社会文化也迫使墓碑文放弃了实录属性,转向对形式美的追求,并逐渐形成了"文"的自觉。墓碑文于两晋南北朝时期呈现出独立的篇章布局、工整的程式结构与骈俪的语言特征,这一转型揭示了碑文从两汉"史笔"到南北朝"文笔"的文学化进程。
    • 丁一航
    • 摘要: 将《史记》称为“谤书”,自东汉至唐都有这种说法。那么《史记》是不是发泄私愤的“谤书”呢?“发愤著书”与篇篇发愤刺讥而作显然不能等同观之,应当辨清两个“愤”字之间存在着的微妙差别;同时,“发愤著书”是“成一家之言”的思想动机,而“成一家之言”背后体现的则是“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实质上,与“谤书”相反的评价正是这种“实录”精神。
    • 毛佩琦
    • 摘要: 史学是中华文化传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历史是写人的,不论采用什么体例,或编年,或纪传,或纪事本末,其核心都是人,都是各色人物扮演的故事。孔夫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他老人家的史笔褒贬,令违礼悖德的人胆寒。司马迁作史记,春温秋肃,以“太史公曰”评骘人物,臧否故事,让国人对历史充满了敬畏。
    • 曾宪章
    • 摘要: 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故乡》纪实色彩浓厚,从思想内涵、情节结构、人物形象以及语言叙事多个方面表明其真实性与诗性并存,具有较为突出的传记文学特征,可以视作小说性传记或者传记性小说。小说呈现出跨文体系统和多文本倾向,彰显出鲁迅先生卓越的史识和精妙的史笔
    • 徐依楠; 卓光平
    • 摘要: 与众多的王阳明传记不同,作家梅寒的《知行合一:王阳明传》是以女性特有的视角对王阳明的一生进行的历史还原和想象书写。在女性视角下,作家通过“史笔”和“文笔”的相互交融,对王阳明一生的传奇故事进行了叙写,对其心学思想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最终为读者描写了一个真实可触的王阳明形象。
    • 李桂奎
    • 摘要: 在传统认知视野中,长于抒情之"诗"与长于叙事之"史"既各司其职,又不离不弃,互通互补。自唐代杜甫诗善于叙事,别开境界,被时人誉为"诗史"以来,后人不断地拿各种诗体与编年、列传、纪事等史传交叉匹配,以增强诗歌的纪实性与叙事性。宋代以纪实性、叙事性为内含的"诗史"说再度辉煌。明代嘉靖年间的孔天胤曾将这种笔法概括为"以史为诗""情事合一",尤其是明清易代之际经历社会动荡、天下大乱的那批诗人在继承"以史为诗"传统过程中推动了叙事诗进展。期间,也伴随着关于"诗史"说的质疑和争论,直至清代"心史"说出现。一方面,"心史"说在强调诗歌抒情本质的同时,又兼顾了叙事性能,融合了"诗心"观念与"史笔"观念;另一方面,将以"情"为内核的"心"视为特殊叙事的一种,强调了诗歌叙述"心事"的功能,使之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心态史、心灵史、心事史,其实质是强调"情事合一"。因此,"心史"诗学与"诗史"诗学并行不悖,并影响及史学建构,至今人钱钟书便有了所谓的"诗具史笔""史蕴诗心"之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