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多发创伤

多发创伤

多发创伤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93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2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6521篇;相关期刊59种,包括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中国急救医学、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2011军队重症医学论坛、第二届全国急救与灾难救援高峰论坛等;多发创伤的相关文献由246位作者贡献,包括郝江、何金凤、刁培胜等。

多发创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2 占比:1.24%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12%

专利文献>

论文:6521 占比:98.64%

总计:6611篇

多发创伤—发文趋势图

多发创伤

-研究学者

  • 郝江
  • 何金凤
  • 刁培胜
  • 吴铁军
  • 张丽娜
  • 张音
  • 彭晨
  • 王志强
  • 田辉
  • 赵希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凯涛; 徐进宇; 冯朝霞
    • 摘要: 目的 研究创伤中心远程指导型急救模式在多发创伤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无锡市急救中心2017年4月—2018年4月创伤中心远程指导型急救模式实施前收治的47例多发创伤合并MODS患者纳入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另外选取本中心2018年5月—2019年5月创伤中心远程指导型急救模式实施后收治的47例多发创伤合并MODS患者纳入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院外急救,观察组开展创伤中心远程指导型急救模式对患者进行院外救治.对比两组患者急救相关指标(急诊处理时间、受伤至入院时间、住院时间、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入住率)、急救结果(急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急诊处理时间、受伤至入院时间、住院时间、ICU入住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院期间共计死亡23.40%(11/47),其中观察组死亡10.64%(5/47)对照组死亡12.77%(6/47),两组患者死亡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随访期间未出现失访,两组患者随访期间未出现失访,观察组远期预后良好率57.45%与对照组56.1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多发创伤合并MODS患者开展创伤中心远程指导型急救模式可减少急诊处理时间、受伤至入院时间、住院时间、ICU入住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医师关注.
    • 王金辉; 葛宇峰; 王振中; 崔廷润; 高峰; 吴新宝
    • 摘要: 骨盆骨折多由高能量损伤导致,发病率约占所有骨折的3%,患者创伤严重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偏高(25~48分),病死率高达8%~32%,尤其是其中伴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因存在难以纠正的急性失血和多发创伤,病死率往往更高[1]。对于后一类患者,早期急诊救治意义重大但存在一定难度。在此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的急诊救治措施进行总结。
    • 杨超; 张旭; 李潭; 孙树
    • 摘要: 目的 研究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njury severe score,ISS)对多发创伤患者住院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创伤中心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2月28日收治的148例多发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依据超声检查结果将其分为DVT组及无DVT组,并计算DVT的发生率.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能影响患者DVT发生率的人口学特征、创伤严重程度及血液学指标,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ISS评分对多发创伤患者DVT形成的预测价值.结果 在148例多发创伤患者中,28例(18.92%)患者出现DVT.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ISS评分、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D二聚体(D-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SS评分升高能够显著增加DVT的发病风险(OR=3.60;95%CI:1.33~9.71,P=0.012).ROC显示ISS评分预测DVT形成的AUC为0.723,其敏感性为0.714,特异性为0.725.结论 ISS评分是多发创伤患者D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ISS评分对多发创伤患者DVT的形成具有预测价值.
    • 曹丹; 赵春红
    • 摘要: 目的分析对于严重多发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本院60例严重多发伤并发ARDS患者,总结患者的护理方法并观察预后。结果本组60例患者经急救与精心护理,呼吸机平均应用时间(14.2±0.3)d;53例患者康复出院或者转入至普通病房;7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11.67%。结论严重多发创伤并发ARDS患者的病情较重且病死风险较高,通过强化病情监测及优质护理有助于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并改善预后。
    • 蒋晓依
    • 摘要: 目的:分析在急诊多发创伤患者护理工作中采用预见性复温护理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8年4月~2020年4月期间医院急诊收治的多发创伤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选取常规方法 进行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预见性复温护理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质量.结果:在体温指标方面,研究组患者体温高于对照组;在不良事件方面,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于患者数据差异,以P<0.05,证明其存在统计价值.结论:在急诊多发创伤患者护理工作中,通过预见性复温护理的应用,有利于实现患者护理综合质量的提升,该护理模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Ye Sheng; Xu Dan
    • 摘要: Hypovolemia is the most common cause of shock in children with multiple trauma. Early detection and treatment of hypovolemia is very important in the process of trauma resuscitation. Compensatory shock occurs when large amounts of blood are lost, and blood pressure is maintained by tachycardia and vas‐oconstriction. Hypobaric shock is characterized by hypotension and tachycardia. The fluid resuscitation of multiple trauma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cases, when the bleeding is under control or not under control. In addition,massive transfusion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multiple trauma.%在儿童多发创伤患者中,低血容量是休克最常见的原因,在创伤复苏过程中,早期发现和治疗低血容量是十分重要的.已大量失血时会出现代偿性休克,血压会通过心动过速和血管收缩而得以维持.低压性休克表现为低血压及心动过速.多发创伤的液体复苏分出血已控制时、出血未控制时两种情况.此外,大量输血方案也与多发创伤密切相关.
    • 孙旭杰
    • 摘要: 目的 探讨严重多发创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47例严重多发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急诊外科护理,加强护理服务质量持续性改进,记录患者的转归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47例患者的平均抢救时间为(43.6±17.2)min,其中1例因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死亡,1例因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1例因上消化道大出血死亡,病死率为6.4%,其余42例均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93.6%.护理满意度调查显示,十分满意28例,一般满意14例,不满意5例,满意度为89.4%.结论 加强严重多发创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重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对抢救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 董尧
    • 摘要: 目的:本文主要对伤害控制骨科学原则应用在骨科严重多发创伤患者治疗中所取得的治疗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16年9月 ~2018年9月本院进行治疗的骨科严重多发创伤患者80例作为纳入本次研究之中,患者均需要遵循DCO原则进行一期手术、二期手术进行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展开分析.结果:在本次一期手术、二期手术的研究之中,一期手术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64±18)min、(200±68)ml,二期手术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39±40)min、(416±89)ml,一期手术、二期手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存有显著的差异,组间结果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接受一期手术进行治疗,其中1例患者死亡,并发症共9例.在存活的患者随访之中,并未出现远期并发症,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骨科严重多发创伤患者按照伤害控制骨科学原则进行治疗,其早期的手术风险可降至最低,可取得理想的远期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郭金亮; 郭友福
    • 摘要: 目的 探讨外固定架在多发创伤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以本院骨科为单位,在2016年5月-2017年5月间,选取多发创伤患者50例,将其依据固定方法 不同分为两组,对比两组失血量、手术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治疗优良率.结果 观察组失血量、手术时间、凝血酶原时间与优良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对多发创伤患者,采用外固定架治疗效果突出.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