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感染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的相关文献在1977年到2022年内共计4310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143篇、会议论文149篇、专利文献17366篇;相关期刊891种,包括基层医学论坛、中国急救医学、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等; 相关会议118种,包括2014年中国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十届中国临床药师论坛、山东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学术大会暨山东省医师协会急救医学医师分会第四届学术大会、《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十一届组稿会暨第四届急诊医学青年论坛等;感染性休克的相关文献由8424位作者贡献,包括郑瑞强、刘大为、邱海波等。

感染性休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143 占比:19.13%

会议论文>

论文:149 占比:0.69%

专利文献>

论文:17366 占比:80.18%

总计:21658篇

感染性休克—发文趋势图

感染性休克

-研究学者

  • 郑瑞强
  • 刘大为
  • 邱海波
  • 於江泉
  • 黄伟
  • 杜斌
  • 杨毅
  • 邵俊
  • 严静
  • 张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曹蒙; 王涛
    • 摘要: 目的 探讨凝血功能、炎性因子和细胞免疫功能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 以10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为对象,依据患者入组后28 d内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生存组(n=67)和死亡组(n=33).以同期10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凝血、炎症、免疫指标,分析其与感染性休克的关系.结果 对照组、生存组、死亡组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Fbg、D-D水平低于生存组、死亡组(P<0.05);生存组Fbg、D-D水平低于死亡组(P<0.05).对照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低于生存组、死亡组(P<0.05);生存组CRP、PCT水平低于死亡组(P<0.05).对照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生存组、死亡组(P<0.05);生存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死亡组(P<0.05).生存组APACHEⅡ评分低于死亡组(P<0.05).结论 感染性休克患者凝血功能紊乱、炎症反应活跃、免疫功能抑制,并且上述病理变化参与患者的预后转归.
    • 赵文超; 李燕; 钟振强
    • 摘要: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饱和度(ScvO_(2))、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_(2))双指标监测在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收治的64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通过监测ScvO_(2)指导液体复苏,研究组通过监测ScvO_(2)、Pcv-aCO_(2)双指标指导液体复苏,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ICU入住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去甲肾上腺素及多巴酚丁胺用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液体复苏后的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心脏指数(CI)、乳酸清除率、血肌酐(Scr)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研究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救治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过程中,通过监测ScvO_(2)、Pcv-aCO_(2)双指标指导液体复苏治疗,可收获更理想的治疗效果。
    • 杨宁; 王大伟; 赵雅彬; 常东歌; 何莹莹
    • 摘要: 目的探讨七叶皂苷钠对感染性休克所致急性脑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清洁级Wistar雄性大鼠75只适应性饲养7 d,随机取60只大鼠经尾静脉注射脂多糖(5 mg·kg^(-1))制备感染性休克模型,其余15只大鼠经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假手术组)。将造模成功大鼠(5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低剂量七叶皂苷钠组、高剂量七叶皂苷钠组和血必净组,每组14只。低剂量七叶皂苷钠组、高剂量七叶皂苷钠组大鼠分别腹腔注射2.5、5.0 mg·kg^(-1)七叶皂苷钠溶液,血必净组大鼠腹腔注射4 mg·kg^(-1)血必净注射液,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干预6 h后,对大鼠神经行为学改变进行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采用比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匀浆中一氧化氮(NO)水平,称质量法测定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p-p38MAPK、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模型组、低剂量七叶皂苷钠组、高剂量七叶皂苷钠组、血必净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低于假手术组(P0.05)。模型组、低剂量七叶皂苷钠组、高剂量七叶皂苷钠组、血必净组大鼠血清TNF-α、IL-1β、NSE水平高于假手术组(P0.05)。模型组、低剂量七叶皂苷钠组、高剂量七叶皂苷钠组、血必净组大鼠脑组织匀浆中NO水平高于假手术组(P0.05)。假手术组、低剂量七叶皂苷钠组、高剂量七叶皂苷钠组、血必净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低于模型组(P0.05)。假手术组大鼠大脑皮层无明显病变;模型组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肿胀,血管有出血现象;低剂量七叶皂苷钠组、高剂量七叶皂苷钠组及血必净组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及血管损伤较模型组有所恢复。5组大鼠脑组织中p38MAPK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低剂量七叶皂苷钠组、高剂量七叶皂苷钠组、血必净组大鼠脑组织中p-p38MAPK、iNOS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假手术组(P0.05)。结论七叶皂苷钠可能通过抑制p38MAPK信号通路发挥对感染性休克大鼠的脑保护作用。
    • 田焕焕; 田霞霞; 徐强; 徐海晓; 王涛; 宁方玉
    • 摘要: 目的 探讨液体过负荷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应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入住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诊断为感染性休克患者。根据患者入重症监护病房(ICU)72小时的液体过负荷百分比(FO%),以5%为分界线将患者分为FO%<5%与FO%≥5%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情况,比较两组患者28天病死率、液体入量(包括复苏液体及非复苏液体),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感染性休克患者死亡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74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入选本研究,FO%≥5%组患者的28天病死率高于FO%<5%组患者(45.5%比21.2%,P<0.05)。入ICU第1天FO%≥5%组液体总入量、非复苏液体量大于FO%<5%组(分别为P<0.01,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应用机械通气、血小板<100×10^(9)/L、FO%≥5%为感染性休克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1.977、8.303和8.549)。结论 液体过负荷与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有关,非复苏液体可能成为感染性休克早期液体过负荷的主要促进因素,通过减少非复苏液体减轻液体过负荷可能减轻脏器功能损伤及改善预后。
    • 赵华; 刘大为
    • 摘要: 脓毒症一直是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脓毒症治疗指南推动了全球对脓毒症的认知,持续强化了医务人员对脓毒症发生发展的理解,不断规范临床治疗,为临床医疗行为标准的建立提供了依据,是“个体化”治疗实施的前提。当面对患者个体时,指南推荐意见不能完全代替临床医生的决策能力,所有诊疗决策需根据患者自身的病理生理特点进行定量干预。本文通过对2021年版《拯救脓毒症运动:脓毒症与感染性休克治疗国际指南》推荐意见进行分析,浅谈“个体化”治疗与指南之间的相关性,如何在临床干预中坚持“目标与目的”“连续与动态”“治疗与再损伤”三大原则,如何根据指南进行“个体化”治疗。
    • 邹红霞; 盛博; 达瓦; 强巴德吉; 杨凯雨
    • 摘要: 腹腔内感染(intra-abdominal infection,IAI)是腹部外科常见病,可继发于消化道穿孔、坏死与坏疽等,是感染性休克的第二大病因[1],IAI病人的病死率可高达20%,早期诊断及及时有效治疗至关重要[2],近年来全球剖宫产比率快速上升,术后并发症明显增多,腹腔感染是较为常见并发症之一[3]。
    • 顾建忠
    • 摘要: 阑尾炎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是基层社区常见病,注重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一经确诊,原则上应尽早手术,因一旦发生阑尾穿孔,轻则形成脓肿,重则发生弥漫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且穿孔后手术也常引起切口感染、腹腔残余脓肿、肠瘘、肠黏连、肠梗阻等一系列并发症。
    • 方明静; 陆晓燕
    • 摘要: 总结1例创伤弧菌感染致感染性休克并发腹腔间隙综合征病人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抗休克护理、抗感染护理、腹腔间隙综合征的护理、气道管理及镇痛镇静护理。该病人经过积极救治与护理,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于入院第18天病情好转出院。
    • 杜菽; 高海丽; 郭呈芳
    •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D4^(+)/CD8^(+)比值与感染性休克患者疾病转归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医院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14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血清PCT、CD4^(+)/CD8^(+)水平检测,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血清PCT、CD4^(+)/CD8^(+)水平与感染性休克患者疾病转归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分析影响患者疾病转归的相关因素,以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危险因素。结果:进展组年龄、PCT、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高于未进展组(P<0.05),CD4^(+)/CD8^(+)水平低于未进展组(P<0.05);经Logistis回归分析,年龄、PCT、CD4^(+)/CD8^(+)、合并后呼吸窘迫综合征、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均是影响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情进展的危险因素(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PCT水平与疾病转归呈负相关(r=-0.384,P<0.05),CD4^(+)/CD8^(+)水平与疾病转归呈正相关(r=0.412,P<0.05)。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PCT水平与疾病转归呈负相关,CD4^(+)/CD8^(+)水平与疾病转归呈正相关,是导致病情进展、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对于预后预测有一定价值。
    • 李少基
    • 摘要: 目的研究重症超声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管理精确调整中的价值,以期提高治疗管理质量。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10月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30例。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治疗与液体复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重症超声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 h血流动力学参数[中心静脉压(CVP)、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平均动脉压(MAP)]、治疗后3 h出入量情况(累计输注液体量、液体正平衡量及尿量)及预后情况[机械通气(MV)时间、ICU住院时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28 d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CVP、收缩压、舒张压、心率、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VP、收缩压、舒张压、MAP显著高于治疗前,心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MV时间、ICU住院时间及MODS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重症超声可有效提高精准液体管理效率,促进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水平稳定,改善预后。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