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教养方式

教养方式

教养方式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1375篇,主要集中在教育、心理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16篇、会议论文59篇、专利文献30022篇;相关期刊634种,包括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大众心理学、父母必读等; 相关会议31种,包括2015全国药物滥用防治研讨会暨第九届内地与港澳地区药物滥用防治研讨会、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行为医学学术会议、第十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等;教养方式的相关文献由1922位作者贡献,包括程灶火、李霞、俞国良等。

教养方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16 占比:4.19%

会议论文>

论文:59 占比:0.19%

专利文献>

论文:30022 占比:95.62%

总计:31397篇

教养方式—发文趋势图

教养方式

-研究学者

  • 程灶火
  • 李霞
  • 俞国良
  • 张敏
  • 边玉芳
  • 佚名
  • 周晓琴
  • 张洛奕
  • 李丹
  • 李颖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戈静怡; 覃子怡; 史秋霞
    • 摘要: 基于对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抚养家庭的质性分析,本文尝试总结归纳祖辈教养方式的类型及与父辈间的冲突。研究发现,从教养观念与行为两个维度考量,可将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抚养家庭的祖辈教养方式分为乐观引导型、担忧保护型、高盼管控型、消极放任型四种。此外,祖辈不同的应对方式能够调节与父辈间的冲突,其中有效的沟通是消解教养冲突的重要方式。
    • 帅澜; 张劲松; 邱美慧; 王周烨; 何山; 郑宏
    • 摘要: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的父亲和母亲的教养方式,并分析其与儿童情绪问题、电子产品使用、学习动机及家长教养效能之间的关系。方法以190例ADHD儿童作为被试,通过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分别评价父亲和母亲的教养方式;采用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儿童焦虑性情绪筛查问卷、青少年手机使用依赖自评问卷、网络成瘾测试和学生学习动机问卷,对抑郁和焦虑情绪、电子产品使用情况和学习动机进行自我评定。结果父亲和母亲的教养方式各项相同因子间均呈显著正相关(r=0.26~0.54,P<0.001)。儿童的抑郁和焦虑情绪、手机依赖、网络使用、学习动机匮乏均与父母教养方式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干涉保护呈显著正相关(r=0.18~0.40,P<0.05或P<0.01)。儿童的抑郁情绪和学习动机匮乏均与父亲的温暖理解呈显著负相关(r=-0.29,P<0.01;r=-0.20,P<0.01)。家长教养效能,与父母的温暖理解呈显著正相关(r=0.17,P<0.05),与母亲的惩罚严厉(r=-0.15)和拒绝否认(r=-0.20)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结论对于ADHD儿童,父亲的教养方式与母亲的教养方式显著相关;家长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和干涉保护的教养方式与儿童抑郁和焦虑情绪、电子产品使用和缺乏学习动机匮乏呈显著正相关。家长自我评价的教养效能与儿童评价的教养方式仅存在程度微弱的相关性。
    • 王媛媛
    • 摘要: 家庭作为个体步入社会的第一场所,对每个人的成长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生理和心理发展处于关键期的中学生。家庭教育与学业压力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父母的教育理念、家庭环境、父母期望和教养方式等会对学生的学业压力产生不同影响。家长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变化,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找到“减压”措施,为学生创造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
    • 张妍萃; 王敬欣; 付春野
    • 摘要: 采用大五人格问卷(简版)和父母教养方式中的父亲问卷,对345名大一学生及其父亲进行问卷调查,目的是基于父亲人格和子女特征探讨中国文化背景下父亲教养方式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父亲人格与教养方式显著相关,父亲宜人性和开放性显著预测父亲关爱,开放性显著预测鼓励自主,宜人性显著预测控制;父亲教养方式在子女性别和是否独生方面差异显著;子女特征在父亲人格和教养方式之间存在显著调节效应。因此,中国文化背景下,父亲人格和子女特征显著影响父亲教养方式,且子女特征在父亲人格和教养方式之间起调节作用。
    • 边亚华
    • 摘要: 孩子从出生起,就能运用语言、表情、肢体等行为向父母传递情感、认知、态度等方面的讯息。但随着孩子的成长,因父母的教养方式、孩子的年龄和性格特点、成长环境等因素,导致孩子和父母的沟通方式陷入复杂境地。我们发现,有些家庭的交流氛围轻松而愉快,孩子会主动和父母聊幼儿园里发生的事情;而在有些家庭孩子则不太愿意跟父母沟通,甚至对父母产生厌烦情绪。
    • 李雅楠; 朱志胜
    • 摘要: 家庭教养方式是影响子女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因素。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16年四期调查数据分析了收入不平等对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研究发现,收入不平等显著提高了家庭教养方式的密集度。异质性分析发现,收入不平等对子女是男孩、母亲受教育程度高中以下、低收入及农村家庭的教养方式影响明显。机制分析表明,收入不平等的扩大通过提高家庭的教育期望来影响教养方式的密集度。另外,在控制代答人特征、更换教养方式指标及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的情况下,结果依旧稳健。研究结论表明,收入不平等增加了家庭对子女未来经济状况的担忧,提高了教养方式的密集度;对该群体教养方式提供指导和帮助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因家庭教育投入差异引致的教育不平等扩大。
    • 努尔署瓦克·托列别克; 张玉红; 张君
    • 摘要: 目的探究父母不同教养方式对听障中学生同伴关系的影响。方法运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和同伴关系量表对152名听障中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听障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在不同年级、残疾程度、是否为独生子女及父母文化程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同伴关系在不同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P=0.001)。结论听障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以情感温暖型、信任鼓励型居多,溺爱型、专制型、忽视型依次减少,父母教养方式情感温暖型对听障青少年同伴关系的建立具有积极影响,溺爱、专制和忽视型教养方式对学生同伴关系的建立有消极影响。
    • 李玉如
    • 摘要: 父母的家庭学习参与行为主要有安排、督促和辅导孩子学习,与孩子沟通学习问题等。“双减”政策出台后,家长督促和辅导孩子学习的作用将更加凸显。学界关注到父母学习参与越来越普遍,且参与程度普遍加深,但效果参差不齐。为全面了解该概念与学生学业的关系,梳理了相关文献,发现父母学习参与对学生的学业投入产生有比较大的影响,并且这些影响是通过一系列调节变量和中介变量实现的。其中,系统综述了文献中广泛研究的学业自我效能感、自我决定动机、掌握目标取向三个中介变量,以及父母教养方式、亲子关系两个调节变量,并提出了父母学习参与的具体化建议。
    • 蔡丹; 徐洁; 夏添
    • 摘要: 为了考察初中生心理韧性的发展特点及家庭生态系统对其的影响机制,该研究使用心理韧性量表对1107名初中预备年级学生进行为期两年三次的追踪测查。结果发现:(1)三年间,初中生心理韧性呈先上升再下降的发展趋势。(2)家庭生态系统与初中生心理韧性关系密切,其中,良好的家庭气氛、丰富的家庭活动、父母的情感温暖、信任、沟通、亲子依恋、家人支持等保护因素可以减少过度保护、拒绝、疏离、亲子争吵等风险因素对青少年心理韧性发展的消极影响,促进初中生心理韧性的发展。
    • 张耀元
    • 摘要: 接纳承诺疗法通过干预父母养育心理灵活性已然改善了父母的育儿行为及儿童的心理行为结果,本研究采用养育心理灵活性问卷、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和Rutter儿童问题行为量表对天水市某小学低年级段754名学生的家长进行在线问卷调查探讨养育心理灵活性、教养方式和儿童问题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父亲受教育程度的不同与不同的家庭形态会使养育灵活性总分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PPFQ对问题行为有显著的负向预测性,而溺爱和不一致的教养方式对问题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