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教师政策

教师政策

教师政策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142篇,主要集中在教育、劳动科学、政治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9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2131篇;相关期刊92种,包括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海教育科研、世界教育信息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四届中国幼儿园园长大会、2014年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术年会、第二届“中国·长三角”教师教育联盟研究生学术论坛等;教师政策的相关文献由169位作者贡献,包括梁慧娟、高慧斌、于丰园等。

教师政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9 占比:6.12%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13%

专利文献>

论文:2131 占比:93.75%

总计:2273篇

教师政策—发文趋势图

教师政策

-研究学者

  • 梁慧娟
  • 高慧斌
  • 于丰园
  • 曾艳
  • 何李来
  • 傅雅琦
  • 刘彦文
  • 华丹
  • 吕杰昕
  • 孙芫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佳; 卢佳勤
    • 摘要: 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关键在于教师均衡发展.为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出台,提出了"优化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政策举措.这些举措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推动城乡教师流动、加强乡村教师培养、实施乡村教师补充计划.各省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以落实中央要求,围绕上述三个方面内容,提出了本地优化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的实施方案.各省的实施方案属于公共政策再生产的文本,是政策实施的重要环节,关系着政策执行成效.对各省实施方案进行内容分析发现:总体上,各省并未较好地细化国家"优化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政策,仅部分省份在有关方面进行了政策突破与创新.基于当前实施方案现状,各省要重点推动政策目标有效实现:一方面围绕国家规定和举措做好政策细化与创新工作,另一方面进行政策内容补充与完善工作.具体包括:加强紧缺学科教师的城乡流动;重视定向师范生小班化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提升;细化"银龄讲学计划"教师的选聘标准,提升教育质量;依据乡村学校偏远与落后情况进行师资精准配置;聚力"数字赋能",实现城乡教师交流常态化.
    • 于丰园
    • 摘要: 以CSSCI期刊收录的国内教师政策研究论文412篇为样本,借助Maxqda、Citespace、COOC6.7、Science Evolution3.0等计量软件与可视化软件,从文献计量、知识生产与知识应用三个维度对样本的本质特征、内容要点与发展趋势展开分析。文献计量方面,具有年度发文逐步增长、教育核心期刊保持领先地位、核心作者团队意识逐渐增强、发文机构以教育智库为主等趋势;知识生产方面,具有从思辨到实证的研究方法范式转型、从重管理到促内涵的研究主题重心转移、从宏观到中微观的研究层次转变等趋势;知识应用方面,体现为教育智库在政策过程阶段发挥重要作用,政策议题、政策解读的期刊载文将有所下降,政策实施与政策评估将成为研究的重要领域。
    • 刘卓雯
    • 摘要: 新时期再次提振尊师重教具有新的时代内涵。教师地位待遇的提高作为新时代建设高质量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重要保障,实质是将教育的公共性要求和维护教师权益的尊师重教要求有机结合起来,二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尊师重教回归与重构的过程面临系列困境,外在表现为积蓄负向舆论张力职业形象受损,内在矛盾集中于获得感实现受阻。尊师重教机制的有效落实主要措施有:确立教师职业专业性与公共性统一的法律地位、维持教师工资合理增长保障教师待遇、不断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水平、提高专业化水平重塑教师专业权威,同时合理引导舆论导向、形成良好的舆论共振。
    • 刘骥; 黄少澜
    • 摘要: 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是各国吸引优者从教的重要政策手段,不仅影响教学品质,还关乎教育结果提升,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一环。如何有效实现优教、优学、优酬的三赢优质教育均衡是关键。区别于现有文献基于单一国别教育情境的研究论述,采用由国际学业评估项目(P I S A)与经合组织(OECD)教师绩效工资制度追踪数据整合而成,涵盖37个国家、111327所学校,共232124名学生的跨国大规模样本开展实证分析,依托教育生产函数,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探究教师绩效工资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实际关系,对教师绩效工资科学实效的平均效应量、异质化影响、管理形式差异分别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学生、学校、国家三层自变量因素可能存在的偏误影响下,执行教师绩效工资政策的国家相较未执行教师绩效工资政策的国家,学生成绩高出12.87分,或相当于0.4个学年的学习增量,从证据层面提供了科学实效依据;并且,执行教师绩效工资对学生成绩的影响还与学校、学生层变量间存在可观的异质性影响,且因绩效工资决策层级、发放形式情况产生差异,从证据层面提供了管理实现建议。基于上述结论,建议强化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的“优教优酬”激励效应、构建符合实际教育教学场境的教师评价与激励体系、灵活安排教师绩效工资的管理方式与发放形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与政策实践研究的实证导向。
    • 杨盼; 王沐阳
    • 摘要: 全球教师治理是优化国际教师政策的重要路径,也是提高教师队伍质量的有效方法。20世纪60年代,以对教师培训的关注作为起点,世界银行在全球教师治理中经历了初步关注、逐渐探索和深入开展三个阶段。世界银行参与全球教师治理的主要原因在于提高发展中国家的教师质量,从而为其经济增长提供关键助力。具体来说,发展中国家提供教育服务的低效性、高素质教师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以及知识经济对教师培训要求的转变这三方面的动因共同推动了世界银行参与全球教师治理。为了确保全球教师治理的顺利推进,世界银行强调以提供政策建议、开发有效工具和强化外部支持作为主要策略,以重视教师的招聘与分配、支持教师的发展与提升、加强教师的领导与监督、完善教师的激励与问责作为行动路径。然而,世界银行在参与全球教师治理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在治理活动的开展中过度推崇对教师的问责、在价值理念的选择上过多强调要为经济服务、在最佳实践的推广中忽视了各国的文化背景。我国在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应总结世界银行在参与全球教师治理过程中所取得的经验教训,并在世界银行开展的教师项目中做好角色转变,以实现国际话语权的进一步提升。
    • 张布和
    • 摘要: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其薄弱环节在农村,短板在于乡村教师队伍.《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简称《计划》)颁布实施5年来,乡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局面得到初步好转,乡村教师队伍整体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政策实施成效显著.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2020年7月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制定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简称《意见》),使得政策措施持续发力,继续释放政策红利.从《计划》到《意见》,乡村教师政策不仅带来了乡村教师队伍数量的增加,更是促进了其质量的提升.深入了解政策变迁的时代背景和内在逻辑,有助于正确理解和贯彻落实乡村教师政策,促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党的十八大是乡村教师政策历史性转折点,而党的十九大则开启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新时代.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理路在于:加强党的领导是根本保障;形成合力、坚决贯彻是基本要求;化解矛盾、突破瓶颈是关键;因地制宜、创新发展是新的增长点.
    • 李宜江
    •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教师的地位与价值、初心与使命,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主要内容、根本保障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党和国家的教师政策强调: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教师的初心是立德树人,使命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主要内容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专业素质、完善管理制度、提高地位待遇,根本保障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 李兴洲; 潘嘉欣
    • 摘要: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乡村教师作为乡村教育的主力军,在促进乡村教育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呈现出点面结合、标本兼治、因势利导、乘势而上之态.一系列政策持续发力,使得乡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等问题得到了显著改善.与此同时,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中仍存在教师数量结构不合理、工资福利偏低、个人与专业发展受阻以及社会地位不高等突出问题,成为制约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为此,合理调配编制,落实阶梯化补助和福利保障政策,建立更加合理的职评标准,加强县域培训本土化建设,加强各部门的协同合作,应当是今后一段时间改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取向.
    • 张布和
    • 摘要: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其薄弱环节在农村,短板在于乡村教师队伍。《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简称《计划》)颁布实施5年来,乡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局面得到初步好转,乡村教师队伍整体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政策实施成效显著。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2020年7月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制定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简称《意见》),使得政策措施持续发力,继续释放政策红利。从《计划》到《意见》,乡村教师政策不仅带来了乡村教师队伍数量的增加,更是促进了其质量的提升。深入了解政策变迁的时代背景和内在逻辑,有助于正确理解和贯彻落实乡村教师政策,促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党的十八大是乡村教师政策历史性转折点,而党的十九大则开启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新时代。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理路在于:加强党的领导是根本保障;形成合力、坚决贯彻是基本要求;化解矛盾、突破瓶颈是关键;因地制宜、创新发展是新的增长点。
    • 李兴洲; 潘嘉欣
    • 摘要: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乡村教师作为乡村教育的主力军,在促进乡村教育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呈现出点面结合、标本兼治、因势利导、乘势而上之态。一系列政策持续发力,使得乡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等问题得到了显著改善。与此同时,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中仍存在教师数量结构不合理、工资福利偏低、个人与专业发展受阻以及社会地位不高等突出问题,成为制约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为此,合理调配编制,落实阶梯化补助和福利保障政策,建立更加合理的职评标准,加强县域培训本土化建设,加强各部门的协同合作,应当是今后一段时间改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取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