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文学传播

文学传播

文学传播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39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信息与知识传播、文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91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8524篇;相关期刊313种,包括贵州社会科学、学习与探索、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国古代散文国际学术研讨会(北京)暨中国古代散文学会第十届年会、“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文学与形式”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年会等;文学传播的相关文献由401位作者贡献,包括焦宝、曹萌、罗执廷等。

文学传播—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91 占比:4.38%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8524 占比:95.55%

总计:8921篇

文学传播—发文趋势图

文学传播

-研究学者

  • 焦宝
  • 曹萌
  • 罗执廷
  • 张荣翼
  • 陈水云
  • 曹怀明
  • 李承
  • 王世立
  • 刘丽昕
  • 刘晓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田恩铭; 陈雪婧
    • 摘要: 宇文所安的中国影响有以下四端:一是以文学文化史观引领文学史研究促动中国文学传播;二是试图中西融合并站在中国文化立场上对中国经典进行文本细读,从而建立中国文学批评话语;三是完成《诺顿中国文学选集》《杜甫诗》《中国文学思想读本》的翻译,完成中学西渐;四是研究中国文学获得世界范围的认可,构建中国文学全方位研究的独特体系。作为汉学家的宇文所安在中国文学传播领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与钱锺书、许渊冲、叶嘉莹等学者一起构成了中国文学传播的四维视角。
    • 芦洁
    • 摘要: 自20世纪末以来,互联网等数字技术的引入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聚焦到文学领域之中,数字技术的加持使得传统文学传播格局在一定程度上被颠覆。因数字传播生态的形成,文学作为独立的场域,与社会其他场域之间的互动环境与模式也相应发生了变革,进而也将导致文化传播范式出现变革。
    • 田野
    • 摘要: 在变异学确立前,跨文明研究实践大多以异质文明中产生的文学理论或作品之间的类同性作为比较的基础。其偏重类同性而忽略异质性的做法使该类研究难以揭示文学传播发展的深层文化机制。变异学与跨文明研究的融合,开创了对不同文化圈之间的文化传播与变异现象的研究。其以异质性为核心的方法论扩大了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这种新型跨文明研究充分包容异质性,有利于促进东西文明的对话融通,拉近人类与世界文学理想的距离。
    • 齐瑞星
    • 摘要: “互联网+”模式的应用是信息化应用发展的必然,高校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观念及教学手段也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更新。高校汉语言文学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存在着诸多弊端,这些弊端在时代的不断发展中日益凸显。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如何在新时代进行有效的创新是一大难题,在新型教学环境下探讨对教师及学生双主体皆有帮助的教学策略尤为重要。
    • 张积玉
    • 摘要: 文学经典既是文学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关系到文学史的编撰、文学批评、文学教育、文学传播等一系列文学实践领域中重要问题的解决。新世纪以来,关于这一课题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不同领域的学者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其中,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在这样的研究背景下,想要在文学经典的研究中开辟新的领域、提出新的观点并不容易。近日,张颖所著的《中国文学经典建构的理论与实践(1976-2016)》一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12月版,以下简称《经典建构》),从文学传播学的角度另辟蹊径,在四十年媒介文化嬗变的视野中对文学经典的理论建构和批评实践给予了颇具启发的研究,是文学经典理论研究的一部力作。
    • 钟志辉
    • 摘要: 从主动性、积极性、持续性、规模性四个维度去衡量中唐文学,可以抽绎出"文学交游的自觉"这个命题。文学交游的自觉渗透到中唐文坛的诸多新现象中。首先是诗文唱和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扩展,文学互动表现出跨地域、长时段的特点,文学传播因之呈现网络状。其次是在文人交游过程中,书信被大量运用,书信讨论的内容更丰富多元,以书信论文的现象尤其值得注意;联句唱和在文人交游中呈复兴之态,其形式、风格上发生了新变。最后是文人心态与动机表现出强烈的辩论、竞争色彩。文学交游的自觉与科举制度的发展有关,它为中唐文学的繁荣提供了内在动力。
    • 林静
    • 摘要: 词的传播主要倾向案头化的明末清初时期也是清代女性词繁荣的初步的时期。明末清初闺秀词人不同于男性词人和青楼、方外女尼等身份的女词人,她们的活动空间属于一种私域而非公共的空间。这决定闺秀词的传播不同于男性词人和青楼词人可通过公共空间传播。闺秀词从私域走向公域传播并流传后世,主要依赖于书面传播。词作唱和书信往来、家人对其诗词作品的收集整理以及选集、词话词评和地方志对她们作品的收录帮助闺秀词的传播并流传后世。
    • 廖小红
    • 摘要: 唐人韦庄《秦妇吟》没有传世本,在敦煌遗书中发现了相关写本14件。保存形制有卷轴装、册子本以及残片。在这些写本中,除抄写《秦妇吟》以外,还有其他并抄内容甚至杂写,抄写者、抄写时间等各有不同。从写本的功用来说,可以将其分为文士写本、学郎写本与讲唱写本。《秦妇吟》在唐末五代时期的广泛流传,与诗歌内容、传抄人群、社会环境以及传播方式等密切相关。
    • 徐姗姗
    • 摘要: 在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多媒体技术的普及改变了国民的生活,其改变了国民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生活习惯,尤其是对国民阅读习惯的养成与改变有着深刻的影响。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文学作品的传播依赖于纸质媒体,报刊、杂志、单行本是文学传播和国民阅读的关键载体,然而新媒体技术背景下,文学传播和国民阅读不再局限于纸媒载体,国民能够通过音频听书、通过视频看书、通过网络读书,甚至还能够通过线上聊天、视频直播说书、评书、谈书。概括来说,就是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和普及改变了文学存在的形式,丰富了文学传播与国民阅读的方式,改变了文学创新与发展的模式。那么在新媒体背景下文学教育也需要作出相应调整,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和文学传播特征、国民阅读习惯的变化。
    • 焦宝
    • 摘要: 在智能传播时代,人工智能与人的智能成为人类传播活动的两大主体,极大地改变了文学传播生态的基本面貌。文学传播的主体变化,催生了新的文学样式。文学传播的基本逻辑从以文本为中心转向以媒介为中心,媒介本身作为文本和文本的存在形式,以交互的方式改变着文学生产,以算法的逻辑改变着文学传播。在虚实交融的状态下,文学传播的现实时空关系逐渐崩解,虚拟时空关系和现实时空关系交错完成了文学传播在智能传播环境下的时空建构,以虚实、身体与时空为核心,文学传播重归身体,以再身体化的方式实现了虚实时空中的全感官文化转向,最终以一种“元宇宙”状态的异托邦现实化了文学传播的乌托邦。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