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海外汉学

海外汉学

海外汉学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32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中国文学、文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9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37篇;相关期刊164种,包括文史哲、学术研究、云梦学刊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十二届诠释学与中国经典诠释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等;海外汉学的相关文献由257位作者贡献,包括张西平、季进、余夏云等。

海外汉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19 占比:69.65%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44%

专利文献>

论文:137 占比:29.91%

总计:458篇

海外汉学—发文趋势图

海外汉学

-研究学者

  • 张西平
  • 季进
  • 余夏云
  • 曹顺庆
  • 李凤亮
  • 任大援
  • 何敏
  • 卢婕
  • 孟庆波
  • 崔华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永
    • 摘要: 在中国近代,来华西人与中国音乐界的互动交流,形成了海外汉学中的中国音乐文化“共同体”。此“共同体”的学术基础及其研究进展,是中国近代音乐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引起音乐史学界的充分重视。近年来,国内音乐学界对这一“共同体”的学术研究,有所关注,但只是一些不成系统的零星作业,尚待推进和深入。本文借助海外汉学学科的学理基础,对中国近代中外音乐交流史研究的必要性、学术基础和学科构建等问题,进行了概略性探讨,以期探索实践“以中释中”→“以西释中”→“阐释和合”→“和而不同”的学术范式,推动中国近代中西音乐交流史学科研究的迈进和完善。
    • 宋奇论
    • 摘要: 美国汉学家周蕾以由女性主义、视觉主义和族裔理论发展而来的女性族裔观者的理论视角,对中国近现代文学进行了多方位的批评,尤其是对鸳鸯蝴蝶派文学的重读占据核心的位置。周蕾的鸳鸯蝴蝶派文学研究建立于对已有批评模式的批判,从而发展出一套女性的批评方法,关注鸳鸯蝴蝶派作品中女性占据绝大部分的叙事结构不对称的现象、叙事模式的分裂与戏仿以及作者情感态度的暧昧性三点女性面向,并对部分经典文本展开批评实践,最终得出鸳鸯蝴蝶派文本中传统的裂解消亡这一关于中国现代性的结论。
    • 姚军玲; 张西平
    • 摘要: 新时期海外汉学的开创者和领军人物张西平教授围绕“海外汉学的定义和学科设置”“年轻学者怎样进入学科?”“中年学者怎样突破思维和视野瓶颈”等问题以及外国语言文学师生关于“典籍翻译”的若干疑问,引导青年学者理解自己的工作和岗位,把个人的职业发展和新时代国家赋予外语系“讲好中国故事,把中国介绍给世界”的使命结合起来,深入到具体工作去继承和传承中国文化。
    • 李鹏辉; 高明乐
    • 摘要: 本文从翻译外与翻译内两个层面考察英国人邓罗的译者行为,结合他生活的时代背景和人生经历,从他的中国小说观和官员学者的双重身份揭示其译介《三国演义》的深层动机。通过将邓罗于1888-1892年发表在《中国评论》上《三国演义》的片段译文与1925年全译文对比,研究发现,译文由编译、改写、阐释的归化方式逐渐转变为贴近源语意义与风格的异化方式。在汉学与翻译史勃兴的今天,考察清末民初时期的译者行为是题中应有之义。
    • 卢婕
    • 摘要: 扬雄作为一代汉赋大家,其文学成就吸引了众多海外汉学家的关注。然而,由于时代背景、文化模子和诗学传统的不同,海外汉学家与中国学者在对扬雄汉赋中的儒家思想、扬雄汉赋创作中的模仿手法以及扬雄赋论中的“悔赋”言论等问题上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充分认识海外汉学界对扬雄的研究视角、范式和观点,有利于国内学界以扬雄汉赋为桥梁实现中西文明的交流与互鉴,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助推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
    • 刘江凯
    • 摘要: 明确提出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的学科问题,是因为这一问题不仅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科建设构成了事实上的边界与问题意识的拓展,也与其他如比较文学、翻译学、传播学、海外汉学(中国学)等相关学科或研究领域形成了丰富的对话可能。如果我们将这一问题纳入近年来国家推出的“双一流”、新文科建设和交叉学科设置与管理办法的视野中,尤其是在国家加强国际传播工作,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总体背景下,这个问题就不仅仅是单一的学科建设问题,也可能对当代中国文化与教育发展等更为宽广的问题产生特殊的示范意义和重要的参考价值。
    • 摘要: 为了促进国内外海外汉学(中国学)研究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对话,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拟自2022年起每年定期出版《国际汉学译丛》辑刊。《国际汉学译丛》主要刊发与海外汉学(中国学)相关的翻译类文章,字数一般在2万以下,体例格式参考《国际汉学》体例与格式要求。作者投稿前须征得原作者和出版社的授权。
    • 孙若圣
    • 摘要: 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受容中国新时期文学时,产生了四种对新时期文学“文学性”的言说。高岛俊男采用“二元对立”的评价框架,以与政治是否呈现对立姿态来定义文学性的高低。相浦杲从文学形式的实验看到了政治风向的变化与“中国气派”的文学现代化的可能。辻康吾认为新时期文学需要培养对人类普遍情感的关怀,此外还需提升写作技法。而更多的民间译者却认为反映事实,激昂民族的魂魄也是文学性的重要表达之一。但随着时事变迁,高岛的评价标准逐渐成为日本学界的较主流认知,并切实影响了日本学界对新时期文学的批评。梳理上述围绕新时期文学“文学性”言说的发生与变迁,将为中国文学在东亚的传播提供学理支撑。
    • 胡锐
    • 摘要: 本文围绕道教学术翻译的现状、特点以及方法展开讨论,认为西方的道教研究是西方与中国知识跨时空的对话,而道教学术论著的翻译则是东方与西方理论范式跨时空的交流。目前道教学术翻译存在翻译方法和翻译规范上的问题。道教学术论著的翻译应本着文本批判的态度,使用多维还原的方法,对汉学家的研究过程进行还原,以获得对西方汉学研究及其知识体系更为全面和系统的认识。
    • 王玮棣; 周睿
    • 摘要: 海外汉学(Sinology)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6世纪欧洲传教士对儒家经典的学习和研究,其学科特点是以历史语文学(Philology)和文本为基础,对中国典籍进行解读与翻译。之后汉学在欧洲诸国(以法国、德国、英国为甚)持续发展,渐成气候,涌现出一大批知名汉学家并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并在20世纪上半叶达到顶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汉学研究的地理中心逐渐从欧洲迁至美国,学术风气上也完成了从区域研究(Area Studies)到中国学(Chinese Studies)的“范式转移”,对东方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的批判和反省也在经历不断的审查和自我审查。近年来,域外研究者的相关成果越发得到国内学界的重视,汉译本在中国陆续出版。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