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社会风险

社会风险

社会风险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161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政治、社会学、财政、金融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45篇、会议论文60篇、专利文献23418篇;相关期刊972种,包括公安研究、法制与社会、瞭望等; 相关会议55种,包括2015应急管理研讨会、2014年水电移民政策 技术 管理论坛、中国人口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4年年会等;社会风险的相关文献由1932位作者贡献,包括童星、莫凡、吴忠民等。

社会风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45 占比:6.17%

会议论文>

论文:60 占比:0.24%

专利文献>

论文:23418 占比:93.59%

总计:25023篇

社会风险—发文趋势图

社会风险

-研究学者

  • 童星
  • 莫凡
  • 吴忠民
  • 姚亮
  • 张乐
  • 张海波
  • 石勇
  • 谢俊贵
  • 郑功成
  • 陈绍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李树茁; 王晓璇
    • 摘要: 随着人口结构显著变化,中国社会发展呈现复杂多样的特点,性别失衡后果和风险在不同人群中累积与扩散,需要进行针对性研究与治理。中国性别失衡社会风险是由人口性别结构失衡衍生出的多维风险,具有普遍损失性、系统性等显著特点,并且在整个社会的不同人群、场域和层面均有体现。加强新时代性别失衡社会风险治理工作,需要增强机遇和风险意识,转型治理理念,开发多种政策工具,并从建立健全性别失衡社会风险治理的政策体系、探索基层治理模式、营造健康有序的婚姻市场等方面入手推动性别失衡社会风险治理。未来中国在全球性别失衡治理中需要坚持“本土化—国际化—全球化”相结合的路径,以“中国之治”推进全球性别平等事业发展。
    • 许君; 范和生
    • 摘要: 近几年,中国农村留守群体总量在下降,但庞大的留守群体基数及其背后所彰显的乡村治理价值仍具有研究意义。作为乡村传统主体的留守人口在城乡关系的治理博弈中存在资本动力、人际情感、伦理精神、主体理性和价值认同的风险,并在集体行动中得以呈现。而化解留守群体集体行动的风险在于打造全县域治理共同体、完善社会支持帮扶机制、建立村级生态治理体系、锻造基层党组织组织力、重构乡村现代文化体认。
    • 肖祥; 郭云瑶
    • 摘要: 日趋严峻的全球社会风险警示我们风险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风险教育是在“全球风险社会时代”具有“工具性”和“价值性”双重教育目的,旨在提升风险应对能力和涵养人类关怀的教育实践活动。风险教育遵循着“我们如何变得更好”的主体性向度、“我们如何更好地在一起”的责任伦理向度、“我们如何更好地生活”的价值生成性向度和“我们如何更好地走向未来”的人类关怀向度,通过强化意识、转换思维、构建理论、健全制度以及优化实践等方面探寻风险教育实施的新路径,有效应对风险,走向美好未来。
    • 张洁
    •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网络信息技术已经走向了人们的生活,新媒体应运而生,其作为科技发展的重要代表,极大地改善了传统媒体的弊端,为社会搭建了更加便捷的舆论监督网络平台。利用新媒体平台,我们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花费较低的成本,将一些正能量的信息传递给社会大众,人们则可以利用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平台,在网络上了解到一些社会热点。尽管新媒体的出现给媒体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一项公共事件发生时,一旦我们启用新媒体作为舆论监督利器时,在加速舆论事件传播速度的同时也将导致一定社会风险次级效应的发生。倘若我们不能够及时控制好这种社会风险的次级效应,那么次级效应很可能成为直接导致社会风险放大的主要原因,进而造成更大的社会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同时也为了优化新媒体舆论监督环境,降低新媒体的社会风险放大效应,本文主要针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为例,以“新媒体舆论监督的社会风险放大效应研究”这一话题展开探讨,并就如何正确运用“反沉默螺旋”来引导网络舆论提出对策和建议。
    • 杨丹
    • 摘要: 以多主体协同治理机制有效防范化解社会风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理论和实践共同关注的话题。信访事项体现了社会矛盾的汇聚焦点,可能引发涉访群体性事件、涉访突发事件、缠访闹访或以极端手段为代表的恶性事件,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场域。L市村(居)民议事会公开评议信访事项是促成多主体协同治理、防范化解社会风险的基层探索。以SFIC协同治理模型为参照,对L市的探索实践进行分析研判,并从治理理论创新、政策体系支持、平台建设完善和资源保障到位四个方面提出优化基层社会风险协同治理的路径,对于实现基层社会风险的防范化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梅帅
    • 摘要: 从本质上看,智能算法推荐是以数据收集为基础,以决策运作为机理,通过数据运算,为用户提供决策参考的技术,其主要有协同过滤推荐、基于内容的算法推荐和混合算法推荐三种主要类型。它具有智能化、便利化和个性化特点的同时,也可能带来权益侵害、秩序妨害、技术异化、责任模糊等社会风险。因此,应以风险社会的法律理念为引领,按照公平原则、公开原则和社会利益原则的要求,加强对算法推荐合法性的前置审查,建立健全具体化的算法推荐场景规范,强化算法的行业监督与第三方评估,完善算法推荐的责任认定分担机制,更好地发挥智能算法推荐的积极功效,构建适应算法技术发展的法治秩序。
    • 徐千惠; 顾宣娅; 陈玉立
    • 摘要: 人脸识别技术是现代以来在人工智能的热潮下逐渐兴起的一项高科技技术。人脸识别技术的高效便捷性、低成本性、非接触性、开放性,使得其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是在带来便利的同时,其快速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接踵而至。在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中,隐私侵犯、人群歧视、技术滥用等社会风险不断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影响着人们正常的生活。针对以上问题,应当深入探析面临的社会风险,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人脸识别技术应用进行法律规制研究,进而促进人脸识别技术的正向发展,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 李杰
    • 摘要: 为全面认识我国风险社会研究的态势,本文基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中的493篇风险社会论文,使用科学计量与知识图谱的分析方法,对风险社会的研究产出、知识载体与耦合以及主题演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1年,我国风险社会研究呈显著增长趋势;2011年之后,风险社会研究则急剧下降;新冠疫情背景下,2020年比2019年有较大幅度增长。风险社会研究的核心机构为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等涉及社会学、公共管理以及法学等相关院系。风险社会研究中的高产学者主要为张康之、庄友刚以及刘岩等;核心产出载体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江海学刊》等;风险社会的研究热点主要分布在现代性、社会风险、风险治理、个体化等方面。在新冠疫情背景下,合作行动、新冠疫情、风险治理和国家治理等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 施志荣
    • 摘要: 基于可接受风险基准,利用CASST-QRA风险评价软件,对某公司生产装置和储罐进行泄漏事故后果模拟评估,确定个人风险、社会风险和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研究结果表明,风险等值线内涉及到一般防护目标中的一类目标和三类目标,个人风险不可接受,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提出对A村实施搬迁、B公司实施搬迁或收购的建议。本研究可对企业在项目设计阶段的选址提供参考。
    • 陈瑜; 马永驰
    • 摘要: 新兴技术这柄“双刃剑”虽然给国家带来新发展动能,但也同时引发诸多社会风险,如何化解新兴技术社会风险成为新兴技术治理面临的难题。前瞻性治理研究为新兴技术社会风险化解提供了一些思考,但是相关研究较为分散和模糊,相关经验难以奏效。运用文本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聚焦治理主体、过程和结果3个要素,提炼新兴技术社会风险化解的前瞻性治理特征,并在中国情境下检验其适用性。结果表明,公众参与结果纳入既定政策议程、否决权、新兴技术公众参与法律法规等前瞻性特征得到专家一致认同,认为它们是新兴技术社会风险化解的必要条件。研究结论对提高新兴技术社会风险治理绩效具有一定理论启示。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