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粘着磨损

粘着磨损

粘着磨损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197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机械、仪表工业、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2篇、会议论文22篇、专利文献23963篇;相关期刊117种,包括山东农机化、功能材料、机械工程材料等; 相关会议18种,包括第十二届全国塑性工程学术年会暨第四届全球华人塑性加工技术研讨会、2010年全国冷轧板带生产技术交流会、晋冀鲁豫鄂蒙川云贵甘沪湘十二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山西分册)等;粘着磨损的相关文献由486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家浚、吕钊钦、朱宝亮等。

粘着磨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2 占比:0.71%

会议论文>

论文:22 占比:0.09%

专利文献>

论文:23963 占比:99.20%

总计:24157篇

粘着磨损—发文趋势图

粘着磨损

-研究学者

  • 刘家浚
  • 吕钊钦
  • 朱宝亮
  • 许斌
  • 赵兴中
  • 伍俏平
  • 姚冠新
  • 孙乐民
  • 戴振东
  • 苗赫濯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欧瑞康巴尔查斯30多年的涂层经验和专业知识与METAPLAS.DOMINO的创新技术相结合是定制涂层的关键,Metaplas涂层改善了组件在广泛应用中的表现。它们可以提高耐磨性和/或粘着磨损性,减少摩擦或粘附行为,并提高抗侵蚀性和抗腐蚀性。同时还可以提高表面的抗氧化性,增强导电性,并可以设计出具有吸引力的装饰外观。
    • 翁盛槟; 陈晶晶; 周建强; 林晓亮
    • 摘要: 磨损常是宏观机械装备出现故障和产生噪音的关键诱因及微/纳机电传动装置的失效主因,伴随摩擦产生的粘着会使磨粒聚合为粘结点而影响机械服役期寿命。然而,碰磨中磨损产生内在机制和粘着诱导主因目前尚未被研究清楚。因此,本工作运用经典分子动力学法,对磨粒与金属Al基底碰磨刮擦中的亚表层磨损机理展开研究,并将温度、磨粒尺寸、刮擦速度分别对刮擦表面形貌与变形特征、切向力贡献度、磨屑数额、温度和应力分布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基底被磨粒刮擦时经历三个变形阶段,即刮擦初期弹性变形和刮擦中期弹塑性变形及刮擦稳定期塑性去除。其中,刮擦中期弹塑性变形阶段是诱导粘着产生的主要内因,且粘着犁沟力在整个粘着磨损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而磨屑原子对切向力的贡献度较小。另外,与磨粒紧密接触区的温度和应力分布都较其它部分要明显更高,且紧密接触区边缘两侧及被刮擦后表面会因温度升高而促使弹塑性变形阶段原子热运动迁移加剧,从而使小磨屑聚集为新粘结点并分布于被刮擦表面。高温下,基底内、外表面出现大量非晶态,这会诱导被刮擦表面出现加工硬化状态,其外部构型表现出与刮擦速度、磨粒尺寸改变所引起的表面形貌变化有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将为碰磨刮擦时的磨损运动行为和粘结点生成机理这两方面的认识提供原子水平见解,并为宏观机械装备、微/纳机械装置减少摩擦磨损提供重要参考价值,也对超精密表面加工技术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 张楠楠; 马永亮; 于惠舒; 郝德喜; 金冰倩
    • 摘要: 为了研究TiN含量对AlCoCrFeNi高熵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真空电弧熔炼方法制备了AlCoCrFeNi(TiN)_(X)高熵合金,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磨损试验机和压缩试验机对合金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AlCoCrFeNi(TiN)_(X)高熵合金以体心立方(BCC)结构为主,TiN使其发生严重的晶格畸变,致使BCC结构主峰向左偏移;晶界处析出纳米颗粒,致使其塑性降低,合金强度先升高后降低;随着TiN的添加,弥散强化增强,合金的磨损机理从粘着磨损转变为磨料磨损,合金硬度增加,耐磨性能增强;当TiN摩尔值为1.0时,合金具有最小摩擦系数0.28,最大硬度625HV.
    • 王志明; 李庆达; 汪昊; 王宏立; 胡军; 赵胜雪
    • 摘要: 目的提高65Mn钢的固体粉末渗铬层厚度和耐磨性能。方法对65Mn钢进行超声冲击(UI)和固体粉末渗铬(SPC)相结合的复合工艺处理。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研究UI+SPC复合工艺处理后65Mn渗铬层的物相结构、厚度及元素分布。通过显微维氏硬度计、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渗铬层的显微硬度和摩擦磨损性能。结果SPC处理试样的渗层厚度约为45μm,UI+SPC复合工艺处理试样的渗层厚度约为58μm,相比SPC试样,渗层厚度提高了13μm。渗铬层表面均匀致密,主要相组成为(Cr,Fe)_(23)C_(6)、(Cr,Fe)_(7)C_(6)、Cr_(2)C。UI+SPC试样渗层表面硬度达1659HV,约为基体表面硬度的6倍,且硬度从表面至心部呈梯度下降。UI+SPC试样表面渗铬层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能,平均摩擦系数为0.170,磨损量约为基材的1/4,其主要磨损机理为粘着磨损和氧化磨损,伴随着磨粒磨损。结论UI可有效提高SPC工艺的Cr原子扩散性能,提高渗铬层厚度。相比于单一的SPC处理试样,UI+SPC复合工艺处理试样渗铬层的耐磨性显著提高。UI处理的加入,使SPC试样的磨损机理由“磨粒+粘着”转化为“粘着、氧化+磨粒”。
    • 李海飞
    • 摘要: 某款新研制的掘进机,其截割臂采用纵轴式悬臂的结构形式,为煤矿巷道和工程隧道掘进专用重型掘进机。此新型掘进机掘进巷道时,其截割臂齿轮箱太阳轮限位副存在着不正常磨损现象。经由对掘进机截割臂齿轮箱太阳轮限位副受载荷和润滑状况分析的基础上,得知掘进机截割臂齿轮箱太阳轮限位副失效的主要原因为太阳轮限位副接触表面存在粘着磨损。掘进机截割臂齿轮箱第一、二级传动太阳轮输出端限位副接触面滑动摩擦消耗动能转化成热能,通过限位副的接触面分别传入第一、二级传动太阳轮输出端的限位板、限位销。在求得掘进机截割臂齿轮箱第一、二级传动太阳轮输出端限位板-限位销接触面相对转速的基础上,利用SolidWorks Simulation软件对太阳轮限位副进行温度场分析,求得其温度场分布,为下一步掘进机截割臂齿轮箱太阳轮限位副粘着磨损寿命预测提供有关太阳轮限位副材料硬度的依据。
    • 李继宏; 全琼蕊; 张国军; 谢善; 韩载虎; 陈秋敏
    • 摘要: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K465涡轮叶冠断口、金相组织进行了观察,通过对设计、加工工艺、装配、叶片工作过程的复查,分析和探讨了叶冠磨损的性质及原因.结果 表明:装配未设定合理的初始紧度,叶片间接触面的磨损产生间隙,同时材料地面试车服役温度明显高于850°C,使得材料抗拉强度急剧下降,在振动冲击下对接触面的磨损起到促进作用,最终形成粘着磨损.
    • 陈贺贺; 姜涛; 刘昌奎; 刘春江; 王金南; 刘砚飞
    • 摘要: 为获得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和缘板阻尼块的摩擦磨损性能,对DD6单晶高温合金与GH3536高温合金在750°C下进行干滑动摩擦磨损性能研究.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C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等方法,考虑温度、载荷、频率等因素,从体积磨损率、磨损深度、变质层/变形层厚度等角度对材料磨损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DD6/GH3536摩擦副磨损形式以粘着磨损为主,对材料造成的损伤以表层组织变形和材料转移特征为主;360~600 N载荷范围内,载荷对DD6/GH3536摩擦副摩擦系数的影响不大,但随载荷增大,磨损严重程度增大.
    • 卢玲
    • 摘要: 由于低速重载齿轮的齿面磨损计算通常都是基于准静态条件下进行的,无法充分考虑不同转速下动态啮合力,针对该问题提出动态啮合力条件下的齿轮粘着磨损计算方法.齿轮单-双齿交替时会产生齿面冲击,导致齿面啮合力变化,为准确求解齿轮齿面动态啮合力,建立了齿轮啮合动力学模型,利用最小势能原理求解齿轮动态啮合刚度,进而得到齿轮动态啮合力.结合Archard磨损理论,计算得到了不同转速下齿轮齿面动态磨损分布,通过对比可以看出,齿轮齿面啮合力是齿面磨损的主要原因,转速提高会有效减小齿面冲击,抑制磨损的发展.
    • 陈烨; 戴文笠; 张穗斌; 洪云辉
    • 摘要: 通过对韶钢棒二冷剪主轴咬死轴瓦拔出力的计算实例,提出主轴咬死轴瓦拔出力由过盈配合压出力和轴瓦表面撕脱(或咬死)粘着磨损产生的阻力两部分组成,后者等于轴瓦材料的屈服强度乘以发生撕脱(或咬死)粘着磨损的面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