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维生素D3

维生素D3

维生素D3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1091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药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58篇、会议论文33篇、专利文献495595篇;相关期刊612种,包括中国老年学杂志、中国骨质疏松杂志、医学信息等; 相关会议29种,包括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禽学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家禽学术研讨会、第十届中国南方骨质疏松论坛暨重庆市医学会骨质疏松年会、第35次全国医药行业QC小组成果发表交流会等;维生素D3的相关文献由2574位作者贡献,包括吴铁、王安、张名爱等。

维生素D3—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58 占比:0.21%

会议论文>

论文:33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495595 占比:99.78%

总计:496686篇

维生素D3—发文趋势图

维生素D3

-研究学者

  • 吴铁
  • 王安
  • 张名爱
  • 李思明
  • 王宝维
  • 葛文华
  • 丛玉艳
  • 周定刚
  • 夏兆飞
  • 张学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邢月; 王宝维; 葛文华; 凡文磊; 孔敏; 张名爱; 王焕森; 刘晨龙; 汪超; 王巧莉
    • 摘要: 试验基于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维生素D_(3)对种鹅生产繁殖性能、血清激素等的研究,进一步探索其对种鹅蛋品质、血液生化指标、二者相关性及蛋壳超微结构的影响。选择体况相近的34周龄五龙鹅种鹅18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1只公鹅和4只母鹅。6组的维生素D_(3)添加量分别为0、100、200、300、400、500 IU/kg。预试期1周,正试期10周。结果表明:0 IU/kg组蛋壳强度低于其他各组(P<0.01);400、500 IU/kg组蛋壳厚度厚于0、100 IU/kg组(P<0.01);300、400 IU/kg组血清钙含量高于0 IU/kg组(P<0.05);200、300、400 IU/kg组血清磷含量高于0、500 IU/kg组(P<0.01);血清钙含量与蛋重和蛋壳强度、血清磷含量与蛋壳强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300、400、500 IU/kg组蛋壳乳突层厚度大于0、100 IU/kg组(P<0.01)。可见,适宜维生素D_(3)水平可显著改善蛋壳乳突层厚度;血清钙磷含量与种蛋的蛋重、蛋壳强度呈正相关。开放式饲养下种鹅饲粮中维生素D_(3)的建议添加水平为350~450 IU/kg。
    • 喻灏; 丁迎; 罗燕; 郭萍; 陈海英; 孙琳
    • 摘要: 目的:探讨维生素D3(VD3)辅助治疗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神经营养因子、氧化应激指标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且均给予利培酮治疗16周;在此基础上,干预组加服VD3(800 IU/d),对照组每日服用安慰剂。根据治疗前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来判断疗效;治疗前后检测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氧化应激指标,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16周治疗后,两组PAN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干预组PANSS总分、阴性症状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均<0.05);干预组血清中25-(OH)D3、NGF、GSH-PX、SOD、T-AOC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应用VD3辅助治疗能提高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25-(OH)D3、NGF水平、改善氧化应激状态;具有抗精神病药的增效作用。
    • 黎少琼
    • 摘要: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孕期补充维生素D_(3)对提高孕妇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所选取的研究对象是医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8年3月—2020年6月,共有80例孕妇被纳入此次研究。根据奇偶分配原则,以接受常规治疗的40例孕妇为对照组,以接受常规治疗联合维生素D_(3)治疗的40例孕妇为试验组。观察两组孕妇的治疗指标、免疫功能和妊娠结局变化。结果干预前,孕妇的甲状腺激素、血钙、25(OH)D_(3)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孕妇的治疗指标有明显改善,但试验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干预后,试验组的CD8^(+)T淋巴细胞比例同对照组比较低,其余各组免疫指标均有上升,试验组更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相比,试验组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预后角度来说,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维生素D_(3),能够有效改善孕妇的免疫功能,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对于提高生育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 周琦琦; 程丽颖; 袁文华
    • 摘要: 目的探讨维生素D_(3)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沙丁胺醇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永城市人民医院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86例CVA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试验组43例、参照组43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抗感染治疗,参照组接受丙酸氟替卡松、沙丁胺醇治疗,试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维生素D_(3)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呼气峰值流速(PEF)、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水平,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5(IL-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及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结果与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1.40%)相比,试验组(95.35%)较高(P<0.05);与参照组相比,治疗1个月后试验组FVC、FEV_(1)、PEF、MMEF较高,血清IL-5、TNF-α、IgE水平较低,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试验组、参照组FVC、FEV_(1)、PEF、MMEF较高,血清IL-5、TNF-α、IgE水平较低(P<0.05);与参照组相比,治疗1个月后试验组CD4^(+)、CD4^(+)/CD8^(+)水平较低,CD8^(+)、25-(OH)-D_(3)水平较高,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试验组、参照组CD4^(+)、CD4^(+)/CD8^(+)水平较低,CD8^(+)、25-(OH)-D_(3)水平较高(P<0.05)。结论维生素D_(3)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沙丁胺醇治疗CVA患儿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肺功能及免疫功能,抑制机体炎症因子释放。
    • 王一冰; 张盛; 陈志龙; 范秋丽; 陈芳; 丁发源; 程忠刚; 蒋守群
    •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维生素D_(3)对黄羽肉种鸡生殖性状及其后代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器官发育、胫骨性状和肉品质的作用。选用720只岭南黄羽肉种母鸡(快大型,46周龄),根据体重和产蛋率一致原则随机分为6个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800、1600、2400、3200和4000 IU/kg维生素D_(3)的饲粮,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试验期8周。雏鸡出生后,根据体重一致原则每组选取120只后代肉鸡开展饲养试验,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公母各占1/2);后代肉鸡饲喂添加1000 IU/kg维生素D_(3)的饲粮,试验期63 d。结果表明:1)饲粮维生素D_(3)添加水平显著影响黄羽肉种鸡的输卵管长度、输卵管和卵巢基质相对重量(P0.05)。种鸡饲粮维生素D_(3)添加水平对后代肉鸡21和63日龄腿肌和胸肌相对重量无显著影响(P>0.05)。3)种鸡饲粮维生素D_(3)添加水平显著影响后代肉鸡1日龄肝脏、脾脏相对重量以及21日龄胸腺相对重量(P0.05)。5)种鸡饲粮维生素D_(3)添加水平显著影响后代肉鸡63日龄宰后24 h胸肌肉色亮度(L*)和黄度(b*)值以及pH(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种鸡饲粮维生素D_(3)添加水平显著影响黄羽肉种鸡生殖性状以及后代肉鸡的生长性能(生长初期)、免疫器官发育、胫骨性状和肉品质。综合试验观测与回归分析,种鸡饲粮添加1600~2000 IU/kg维生素D_(3)即可获得较优的后代肉鸡生长性能,但若要获得黄羽肉种鸡最优生殖性状,饲粮维生素D_(3)添加水平需为2600~3800 IU/kg。
    • 欧永昌
    • 摘要: 目的:探讨维生素D_(3)联合碳酸钙D_(3)在25羟维生素D[25-(OH)D]低水平合并低骨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12月在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治的25-(OH)D低水平合并低骨量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碳酸钙D_(3)治疗,联合组给予维生素D_(3)联合碳酸钙D_(3)治疗,两组都持续治疗观察9个月。结果:两组患者经药物治疗后,骨密度呈每月上升的趋势,且联合组患者治疗第3个月、第6个月、第9个月的骨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25(OH)D_(3)含量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联合组患者的血清25(OH)D_(3)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骨保护素(OPG)、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水平明显上升(P<0.05),且联合组患者的OPG、PINP、BMP-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人数为52例(94.55%),明显较对照组满意人数43例(78.18%)高,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维生素D_(3)联合碳酸钙D_(3)在25-(OH)D低水平合并低骨量患者中的应用取得较好的疗效,能提高血清25-(OH)D_(3)含量,患者的骨密度、骨形成标志物水平等,从而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 李媛; 范芳芳; 张敏娟; 张利娟; 康婕
    • 摘要: 目的:为了准确测定乳粉中的维生素D含量,简化国标方法的前处理过程,建立了乳粉中维生素D_(2)和D_(3)含量的测定方法。样品经皂化—正己烷提取—浓缩后,与标准溶液均用正相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净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外标法定量。结果:维生素D_(2)和D_(3)在0.01~0.50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7μg/100 g,定量限为2.0μg/100 g;维生素D_(2)和D_(3)的6次测定结果均在特征值范围内,重现性RSD分别为1.07%和2.38%;维生素D_(2)的加标回收率为89.50%~98.70%,维生素D_(3)的加标回收率为88.17%~95.90%,相对标准偏差均不高于8.81%。结论:经测定多种市售乳粉的维生素D含量,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测定结果准确,可以为乳粉中维生素D_(2)和D_(3)含量的测定提供依据。
    • 摘要: 2022年5月23日,英国John Innes Centre的Cathie Martin课题组在《Nature Plants》上发表了“Biofortified tomatoes provide a new route to vitamin D sufficiency”一文,他们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改造了番茄,食用这种“超级番茄”所获得的维生素D相当于食用2个鸡蛋或28 g金枪鱼。鸡蛋、奶制品和油性鱼类都是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然而,对于那些素食者或易过敏体质的人来说,很难选择这类饮食。此外,蘑菇和酵母也可作为维生素D2的来源,但在一些流行病学研究中,维生素D2的生物效应远远低于维生素D3。7-脱氢胆固醇(7-DHC)是维生素D3生物合成的前体,7-DHC也存在于包括番茄在内的一些植物的叶片和未成熟的绿色果实中。
    • 傅世能; 贺竞哲; 宋莎丽
    • 摘要: 目的观察固脊通督方辅助治疗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1月安阳市中医院93例老年OVCF患者,简单随机化分为两组。两组均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对照组46例予以鲑降钙素、维生素D3治疗,研究组4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固脊通督方。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再骨折发生率、手术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腰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骨代谢[骨密度(BMD)、骨钙素(BGP)、I型前胶原肽(CTX)、β-胶原降解产物(β-CrossLaps)]情况、血清细胞因子[瘦素(Leptin)、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结果研究组研究组整体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局部肿痛、压痛、胸背后突畸形、叩击痛评分优于术前(P<0.05),且研究组局部肿痛、压痛、胸背后突畸形、叩击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VAS、JOA评分优于术前(P<0.05),且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01)。两组术后3个月BMD、BGP、CTX、β-CrossLaps优于术前(P<0.05),且研究组BGP、CTX、β-CrossLaps低于对照组,BMD高于对照组(P<0.001)。两组术后3个月血清Leptin、IGF-1水平优于术前(P<0.05),且研究组血清Leptin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IGF-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随访6个月,研究组再骨折发生率4.44%(2/45)低于对照组21.43%(9/42)(P<0.05)。结论固脊通督方联合鲑降钙素、维生素D3通过改善血清Leptin、IGF-1水平,调节骨代谢水平,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减轻老年OVCF患者PKP术后腰椎疼痛,促进腰椎功能恢复,改善中医证候,降低再骨折发生风险。
    • 余梦丽; 虞朝辉
    • 摘要: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组病因不明的慢性复发性胃肠道免疫疾病的统称,临床上主要分为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两种类型。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是细胞核激素受体超家族的一员,在体内由配体维生素D_(3)(vitamin D_(3),VD_(3))激活后调控多种不同的信号通路。研究发现,肠道VDR的表达在IBD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VDR可以通过影响肠道炎症稳态、肠上皮屏障功能、肠道免疫反应与肠道菌群调节等多方面影响IBD的发生发展。临床上给予IBD患者一定剂量的膳食VD补充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降低复发率。因此,VD/VDR通路与IBD的相关基础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