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肛肠疾病

肛肠疾病

肛肠疾病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2452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中国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01篇、会议论文296篇、专利文献35783篇;相关期刊526种,包括内蒙古中医药、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肛肠病杂志等; 相关会议79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2015年学术年会暨全国流调行业发布会、豫、冀、鲁、陕四省肛肠专业学术交流会暨高端论坛、2013年中医肛肠学术年会等;肛肠疾病的相关文献由3757位作者贡献,包括杨向东、王立柱、袁学刚等。

肛肠疾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01 占比:5.25%

会议论文>

论文:296 占比:0.78%

专利文献>

论文:35783 占比:93.97%

总计:38080篇

肛肠疾病—发文趋势图

肛肠疾病

-研究学者

  • 杨向东
  • 王立柱
  • 袁学刚
  • 陈平
  • 陆金根
  • 唐学贵
  • 张昱
  • 曹永清
  • 李国栋
  • 田振国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艾世鹏; 王胜文
    • 摘要: 目的探讨痔疮患者术后应用苦参地肤子汤熏洗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痔疮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苦参地肤子汤熏洗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肛肠功能、术后疼痛、水肿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6.25%)高于对照组(85.00%),术后肛管静息压、直肠静息压高于对照组,术后水肿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肛肠患者术后应用苦参地肤子汤熏洗治疗效果较佳,对恢复肛肠功能、减轻肿痛具有积极的作用,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使用。
    • 吕虹; 王军省
    • 摘要: 在我国,中医治疗肛门疾病已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各个时代都已经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理论,本文主要是通过介绍中医治疗尿潴留的方法,为肛门疾病术后尿潴留的治疗提供依据,以期能够大幅度地降低手术后肛门疾病尿潴留的发生,从而加快患者的康复。
    • 房志学; 肖志刚; 黄忠诚
    • 摘要: 慢性便秘是临床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手术是慢性便秘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而围手术期处理是影响慢性便秘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由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肛肠疾病专家委员会和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临床指南工作委员会共同牵头,组织国内32位便秘诊治领域专家成立工作小组,在检索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和临床经验,经过多次讨论,制定了《慢性便秘围手术期处理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1]。
    • 赵雪松; 于海洋; 王红禄; 吴宝音
    • 摘要: 目的:基于系列肛肠检测设备技术对医联体社区居民进行肛肠疾病筛查,评估肛肠疾病谱分布情况以及患者年龄、性别等因素与常见肛肠疾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对符合入组医联体的1230名社区居民进行肛肠疾病筛查,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集社区居民肛肠疾病检查前病史,通过直肠指诊、肛门镜检查和电子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筛查出肛肠疾病患者高危人群,对比肛肠疾病患者性别、年龄及疾病谱的分布特点,评价其生活因素的相关性。结果:1230名社区居民中正常249名,发现肛肠相关疾病981例,占比79.8%;肛肠相关疾病排名前5种为痔、肛裂、肛瘘、肛乳头肥大和肛周湿疹,年龄因素在总发病率中无明显差异;疾病谱显示直肠癌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痔发病集中在40~59岁,肛瘘发病集中在30~39岁;肛肠疾病发生人群的运动情况与疾病发生存在关联,与饮食因素相关性不明显。结论:肛肠疾病总发病率无性别差异,疾病谱中男性以痔、肛瘘和肛裂为主,女性以痔、肛裂和肛乳头肥大为主。
    • 游金苹; 许圳鹏; 蔡而玮
    • 摘要: “煨脓长肉”法是中医外科学特色换药法之一,在促进创面愈合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陈民藩教授重视肛肠疾病术后创面换药的重要性,认为术后换药亦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煨脓长肉换药法是陈教授推崇的理念之一,认为其应用得当,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同时可使创面修复更加良好。笔者总结其经验,以期肛肠同仁临床应用有所启发。
    • 高海; 高翔; 李明
    • 摘要: 目的观察增液行气方治疗肛肠疾病术后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肛肠科常见疾病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乳果糖口服,治疗组予以增液行气方口服,观察对比2组患者术后排便时肛门疼痛程度、费力情况、排便时间以及便后肛门坠胀不尽感等症状评分。结果在服药12d后,2组患者在排便费力、排便时间及腹胀等症状评分比较上,治疗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术后第3 d疼痛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第6、9 d,2组患者疼痛症状评分均较前降低,且治疗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安全性比较上,2组患者在服药治疗过程均未发生严重的胃肠道反应及其他不良事件。结论肛肠常见疾病术后应用增液行气方较乳果糖口服液可更有效缓解肛肠疾病术后便秘及肛门疼痛等常见并发症。
    • 高一飞
    • 摘要: 目的探究中医外治综合疗法缓解肛肠疾病患者术后换药疼痛及创面愈合的效果。方法本次试验选取了本院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60例肛肠疾病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平均的分配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则采用中医外治综合疗法,并针对两组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疼痛程度(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6 h以及术后5 d的疼痛度得分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医外治综合疗法治疗肛肠疾病可有效缓解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患者的创面愈合效果显著,且用药安全性较高,能够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 席琳图雅; 于立军; 付海琪; 斯琴巴特尔
    • 摘要: 《山海经·西山经》是记载痔最早的古籍[1]。痔是肛门、肛管及直肠下端出现的局部突起,有的形成团块,临床中会有疼痛、出血、坠痛等表现。痔疮目前属于肛肠疾病中占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2],任何年龄都有患病的可能,成年人、中老年人较常见,故有“十人九痔”的说法。根据痔疮的特点及临床诊断,通常分为3种类型,即内痔、外痔和混合痔,无论是哪种类型,一旦发展到后期都会变得非常严重,治疗也比较复杂,并发症相对较多。本文总结中医、西医、蒙医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痔疮的情况,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徐统球
    • 摘要: 痔疮在所有肛肠疾病中占80%~85%,各个年龄段均有发生,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便血、肛门肿胀、肛门疼痛等,且容易反复发作[1-2]。本文采用消痔方熏洗联合痔疮栓治疗痔疮30例,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9年6月—2020年12月收治的痔疮患者60例,按治疗方法分为2组。观察组30例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20~66岁,平均(42.54±4.63)岁;病程2~5年,平均为(3.37±0.16)年;疾病类型:内痔13例,外痔7例,混合痔10例。对照组30例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2~67岁,平均(43.12±4.67)岁;病程2~6年,平均(3.41±0.20)年;疾病类型:内痔12例,外痔7例,混合痔11例。经统计学检验2组间具有可比性(P>0.05)。
    • 邵玉艳
    • 摘要: 痔疮是临床常见的肛肠疾病,数据统计我国城市居民中痔疮的发病率占肛肠疾病的50.28%,随着我国人群生活方式的变化,痔疮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增加趋势[1]。该病主要表现为肛周肿胀、疼痛、瘙痒甚至脱坠,可伴有便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轻中度痔疮临床多采用药物治疗,部分严重的内痔和混合痔如Ⅲ、Ⅳ度内痔患者需手术治疗,术后易出现疼痛、水肿、出血等并发症[2]。西医主要以1:5000高锰酸钾溶液熏洗及对症支持治疗为主,效果尚不理想。研究显示传统中医药在痔疮术后的恢复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治疗有外敷、内服、熏洗、坐浴等多种干预方法[3]。笔者运用中药坐浴治疗痔疮术后患者,现总结如下。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