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肾小管

肾小管

肾小管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2年内共计1152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内科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35篇、会议论文69篇、专利文献48篇;相关期刊445种,包括中国病理生理杂志、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中华肾脏病杂志等; 相关会议28种,包括2015年糖尿病学术年会暨第十六次中医糖尿病大会、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会议、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内分泌暨方药量效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方药量效研究分会第五届研讨会、第四次中华中医药科技成果论坛等;肾小管的相关文献由2802位作者贡献,包括陈香美、丁国华、余学清等。

肾小管—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35 占比:89.84%

会议论文>

论文:69 占比:5.99%

专利文献>

论文:48 占比:4.17%

总计:1152篇

肾小管—发文趋势图

肾小管

-研究学者

  • 陈香美
  • 丁国华
  • 余学清
  • 傅博
  • 冯哲
  • 李晓玫
  • 樊均明
  • 王笑云
  • 贾汝汉
  • 邹万忠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培伦; 鲁万桥; 刘伟; 唐富江; 王继隆
    • 摘要: 【目的】探明大麻哈鱼不同生长阶段体肾的组织结构及功能特性,为大麻哈鱼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常规组织学方法,研究大麻哈幼鱼和成鱼体肾的组织结构及功能特性。【结果】大麻哈鱼的肾脏属A型肾脏,幼鱼的体肾由肾单位、拟淋巴组织和血窦组成,成鱼体肾由肾单位、拟淋巴组织和血管组成;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拟淋巴组织主要由淋巴细胞、粒细胞、血细胞和黑色素巨噬细胞等组成;肾小体数量较少,呈无规律分布,多为单个存在,偶见2个相邻聚集,具有海水硬骨鱼类肾小体特征;肾小管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分化为颈段、第一近曲小管、第二近曲小管、远端小管和集合管,其中颈段、第一近曲小管、第二近曲小管管腔内具有刷状缘,远端小管、集合管管腔内无刷状缘;幼鱼和成鱼体肾含有黑色素巨噬细胞,其中成鱼体肾的黑色素巨噬细胞数量较多,且聚集成黑色素巨噬细胞中心。【结论】大麻哈鱼体肾的肾实质中,除有肾单位外还有拟淋巴组织,包含血窦、淋巴细胞、粒细胞及黑色素巨噬细胞,其中肾小管有颈段,但未见具有微绒毛的间段结构;成鱼体肾的黑色素巨噬细胞数量较多,不仅具有排泄功能,亦能发挥少量免疫功能。
    • 摘要: [发布时间:2021-12-31]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1类新药脯氨酸恒格列净片(商品名:瑞沁)上市。该药为我国自主研发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适用于改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脯氨酸恒格列净是一种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通过抑制SGLT2,减少肾小管滤过的葡萄糖的重吸收,降低葡萄糖的肾阈值,从而增加尿糖排泄。该品种的上市为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 王佳欣; 周玲
    • 摘要: 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是慢性肾病的最常见病因之一,因此,为了延缓甚至逆转慢性肾病病情,需要更精确、更灵敏地早期诊断DKD。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蛋白质印迹等对DKD的生物标志物进行探究,在尿液、血液以及外泌体中寻求有利于DKD诊断、评估进展以及预后干预的新型分子标志物。DKD的发病机制较复杂,包括炎症反应、氧化应激以及纤维化等,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而肾小管损伤在DK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甚至早于肾小球病变,发生于DKD的早期,因此对不同来源的肾小管相关分子指标的研究已成为DKD领域的关注热点。
    • 王为先
    • 摘要: 经常有患者问“我的血肌酐高出这么多,要紧吗?”虽然患者并没有明说,但是笔者知道他想说的是“安不安全?会发展成尿毒症吗?”血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与体内肌肉总量关系密切,不易受饮食影响,临床上常用检测血肌酐了解肾功能。这是因为,肌酐是小分子物质,可通过肾小球滤过,在肾小管内很少吸收,每日体内产生的肌酐,几乎全部随尿排出,不受尿量影响。血肌酐的浓度主要由肾小球的滤过能力(肾小球滤过率)来决定,滤过能力下降,则肌酐浓度升高。
    • 宋立群
    • 摘要: 有的人一觉醒来,偶尔感觉眼睛酸涩红肿,睁眼困难,照镜子发现自己一夜过后竟然变得“胖头肿脸”的,尤其是眼睑浮肿明显。许多人认为,这可能是睡前大量饮水,加上睡眠质量欠佳造成的。但若眼睑浮肿频繁出现,须警觉起来,这极有可能是肾炎的早期预警“信号”。排不出的尿液跑到哪里去了肾脏是生成尿液的器官,尿液的产生主要依赖于肾小球与肾小管
    • 殷文贤(综述); 孙梦琦(审校)
    • 摘要: 慢性肾脏疾病是以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和(或)尿白蛋白排泄增加为表现的常见疾病,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BKCa)被认为是各种肾脏生理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该文就BKCa在肾小球系膜细胞、足细胞肾小管细胞,肾内脉管系统中对慢性肾脏疾病病理发展的作用进行阐述。
    • 林湘东; 向茗; 陈新宇
    • 摘要: 目的探讨温阳振衰颗粒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状态下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tion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肾小管上皮(HK-2)细胞,将HK-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TGF-β1组(10 ng/mL TGF-β1)、TGF-β1+空白血清组(10 ng/mL TGF-β1)、TGF-β1+温阳振衰颗粒组(10 ng/mL TGF-β1+10%含药血清)、TGF-β1+U0126组(MEK1/2抑制剂,母液1∶10000)、TGF-β1+厄贝沙坦组(10 ng/mL TGF-β1+10%含药血清),处理时间为24 h。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改变,采用Western blot法和RT-qPCR法检测钙黏附蛋白E(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ERK1/2、磷酸化ERK1/2(p-ERK1/2)、STAT3、磷酸化STAT3(p-STAT3)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TGF-β1组和TGF-β1+空白血清组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呈长梭形或形态多样无规则,细胞排列稀疏,类似成纤维细胞形态,生长缓慢,贴壁差,多见漂浮细胞;与TGF-β1组和TGF-β1+空白血清组比较,TGF-β1+温阳振衰颗粒组、TGF-β1+U0126组、TGF-β1+厄贝沙坦组形态显著改善,大部分仍保持鹅卵石样,贴壁尚可,漂浮细胞明显减少。与空白对照组比较,TGF-β1组和TGF-β1+空白血清组E-cadherin蛋白和mRNA表达下调,Vimentin、α-SMA蛋白和mRNA表达上调,p-ERK1/2、p-STAT3蛋白表达上调(P0.05)。结论温阳振衰颗粒可能通过下调ERK1/2和STAT3蛋白的磷酸化,从而部分阻断ERK/STAT3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起到延缓作用。
    • 刘发明; 于金燕; 刘前; 杜庆迪; 尹金植
    • 摘要: 转移性钙化(metastatic calcification,MC)是由于全身性的钙、磷代谢障碍,引起机体血钙或血磷升高,导致钙盐在未受损伤的组织内沉积,随血液循环异位于肾小管、肺泡壁等软组织或血管壁。转移性肺钙化(metastatic pulmonary calcification,MPC)是钙在肺组织中沉积.
    • 齐东丽; 韦翠美; 胡豪飞
    • 摘要: 目的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与肾小管萎缩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200例IMN患者,按是否合并肾小管萎缩分为肾小管萎缩组和非肾小管萎缩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IMN患者肾小管萎缩的相关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0C)曲线分析血尿酸对诊断IMN患者肾小管萎缩的价值。曲线拟合分析年龄分层下血尿酸与肾小管萎缩的关系。结果与非肾小管萎缩组相比,肾小管萎缩组尿酸水平偏高(P=0.003)。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体重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三酰甘油、肾小球滤过率、血尿酸、小动脉壁增厚、肾小球硬化比例和肾小管间质炎症细胞浸润是肾小管萎缩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尿酸是肾小管萎缩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05,P=0.024)。R0C曲线分析血尿酸诊断肾小管萎缩的R0C曲线下面积为61.5%,最佳临界点360μmol/L。按照年龄中位数分层分析的结果提示在年龄≤42岁时,血尿酸是肾小管萎缩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15,P=0.038)。结论IMN患者血尿酸与肾小管萎缩密切相关,是肾小管萎缩的独立危险因素,但这种关系只有在年龄低于42岁的人群中。
    • 刘丹骐; 雷俊; 黄凯; 尹光明
    • 摘要: 目的:探讨细胞自噬在草酸诱导的人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K-2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 mmol/L的草酸干预HK-2细胞2 h建立细胞损伤模型,予以3-甲基腺嘌呤(3-MA)处理抑制细胞自噬,应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自噬标志蛋白质LC3II的表达,通过MTT法、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存活率和凋亡率.结果:经HE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HK-2细胞在1和5 mmol/L 3-MA处理后无空泡化现象出现,而在1 mmol/L草酸处理后,细胞出现空泡化现象.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草酸显著上调HK-2细胞LC3II蛋白表达水平(0.62±0.03 vs 0.35±0.02,P0.05),而5 mmol/L 3-MA明显下调草酸诱导HK-2细胞的LC3II蛋白表达(0.47±0.04 vs 0.62±0.03,P0.05).结论:草酸(1 mmol/L)可诱导HK-2细胞发生自噬,3-MA可通过抑制自噬减轻草酸对HK-2细胞的损伤,从而发挥保护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