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159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内科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3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66093篇;相关期刊81种,包括生物技术通报、微生物与感染、基础医学与临床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江苏省第十二届传染病学学术会议等;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的相关文献由503位作者贡献,包括叶丽虹、张晓东、成军等。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3 占比:0.08%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66093 占比:99.92%

总计:166227篇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发文趋势图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

-研究学者

  • 叶丽虹
  • 张晓东
  • 成军
  • 刘妍
  • 谢幼华
  • 刘晶
  • 杨盛力
  • 潘少坤
  • 刘利平
  • 张万广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贺潇瑾; 李丹; 周青; 欧阳静; 田玉球; 谭英征
    • 摘要: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影响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1(SOCS-1)基因水平的可能机制。方法收集22例乙型肝炎相关肝细胞癌(HCC)手术后癌组织和癌旁肝组织,采用RT-PCR法检测组织HBx、DNMT3A、DNMT3B和SOCS-1 mRNA水平。通过脂质体法构建表达HBx的L02细胞和空质粒L02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对L0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采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细胞HBx、DNA甲基转移酶(DNMT)3A、DNMT3B和SOCS-1 mRNA水平及其蛋白表达。结果肝癌组织HBx和DNMT3A mRNA水平分别为(65.2±3.5)和(77.2±3.8),显著高于癌旁肝组织【分别为(22.5±4.0)和(42.1±2.9),P<0.05】,而SOCS-1 mRNA水平为(33.1±3.0),显著低于癌旁肝组织【(75.6±2.6),P<0.05】;与对照细胞比,表达HBx的L02细胞活力随5-Aza-c作用浓度增高而下降(P<0.05);过表达HBx的L02细胞DNMT3A mRNA水平及其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空载质粒组(P<0.05),而SOCS-1 mRNA水平及其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空载质粒组(P<0.05);在5-Aza-c干预表达HBx的L02细胞,DNMT3A mRNA水平及其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SOCS-1 mRNA水平及其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结论HBx通过上调DNMT3A表达使SOCS-1基因表达下调,表明HBx可能通过调控DNMT3A影响抑癌基因SOCS-1表达从而促进肝癌的发生。
    • 邵一鸣; 苏力德; 郝睿; 王茜茜; 那仁满都拉
    • 摘要: 乙型肝炎病毒(HBV)诱导肝细胞癌(HCC)的发生是一个多阶段、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HBV促进HCC发生、发展的途径主要包括HBV DNA整合至宿主肝细胞基因组从而影响整合位点的基因功能、形成致癌作用的截短蛋白、造成宿主基因组的不稳定,HBV基因组S、C、X区基因突变,HBV X基因编码的HBx蛋白激活原癌基因、抑制抑癌基因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HBV诱发HCC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HCC预防、早期预测及术后辅助治疗提供理论指导.
    • 张晶; 毕利泉; 曹瑞雪; 姜贝贝; 张自成; 刘晓红
    • 摘要: 目的 探讨肝细胞肝癌(HCC)中自然缺失突变型乙型肝炎病毒X(HBx)蛋白介导的丙酮酸脱氢酶激酶2(PDK2)的差异表达情况以及可能参与调控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的机制.方法 将Huh7细胞随机分为空载体pcDNA3.1组和HBx-128w组,分别转染pcDNA3.1和pcDNA3.1-HBx-128w.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HBx蛋白的表达.使用lncRNA芯片对两组稳转细胞进行检测,明确pcDNA3.1-HBx-128w转染的Huh7细胞的mRNA表达谱和lncRNA表达谱,筛选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利用RT-qPCR方法在稳转细胞中进行验证.利用生物信息学预测可能参与调控的lncRNA,并利用RT-qPCR方法在稳转细胞中进行验证.结果 PDK2在HBx-128w组Huh7细胞中呈上调表达,Fold Change为3.219.HBx-128w组Huh7细胞中PDK2的浓度比pcDNA3.1组升高(P<0.05),两组间差异倍数为3.591.HBx-128w组中的lncRNA ENST0000511361表达量较pcDNA3.1组升高(P<0.05),两组间差异倍数为3.742.结论 自然缺失突变型HBx-128w转染的Huh7细胞中,PDK2呈上调表达;LncRNA ENST0000511361可能参与HCC发展过程中PDK2表达的调控.
    • 韩宁; 严丽波; 杜凌遥; 黄飞骏; 唐红
    • 摘要: 目的 构建乙型肝炎病毒(HBV)C启动子近端肝富集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突变的重组HBV复制型质粒,以期阐明其在HBx增强HBV复制中的作用. 方法 利用定点突变技术在野生型HBV复制型质粒和HBx表达缺失的HBV复制型质粒基础上构建HBV C启动子近端肝富集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突变的重组质粒.随后在HBV肝癌细胞复制模型和小鼠复制模型中进行质粒转染,提取细胞和小鼠肝组织的HBV复制中间体进行检测. 结果 在HBV复制型质粒的基础上成功构建HBV C启动子近端肝富集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突变的HBV复制型质粒.在HBV肝癌复制模型和小鼠复制模型中均发现HBx增强HBV的复制.突变HBV C启动子肝富集转录因子结合位点以后,HBx对于HBV复制增强的作用并未受到显著影响. 结论 HBx增强HBV复制可能不通过肝富集转录因子和与HBV C启动子近端的结合位点而起作用,其他肝富集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在HBx增强HBV复制中的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
    • 曹永成; 张晶; 王翠翠; 辛萱; 曹瑞雪; 姜贝贝; 刘晓红
    • 摘要: 目的 采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芯片检测HBx转染的肝癌Huh7细胞中的mRNA和lncRNA,筛选差异表达mRNA和lncRNA,并分析其功能.方法 培养Huh7细胞,分为野生型HBx(HBx-FJ)组和pcDNA3.1组,分别转染pcDNA3.1-HBx-FJ、pcDNA3.1.采用lncRNA芯片检测两组Huh7细胞中的mRNA和lncRNA表达谱,以折叠倍率≥2.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错误发现率<0.05判定为差异表达基因;用散点图和分层聚类分析差异表达的mRNA和lncRNA,结合GO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探讨差异表达mRNA参与的生物过程.选择6个关键mRNA在HBx转染的Huh7细胞中进行RT-qPCR检测,与芯片检测结果进行比对.结果 与pcDNA3.1组相比,HBx-FJ组表达上调mRNA 253个,表达下调mRNA 321个;表达上调lncRNA 1108个,表达下调lncRNA 1182个.散点图及分层聚类分析结果显示,HBx-FJ组细胞存在显著差异表达的mRNA和lncRNA.GO和KEGG通路分析显示,差异表达的mRNA主要参与离子通道、跨膜转运、抗原的处理和呈递及蛋白加工的调节等过程,参与转录失调、信号转导、钙信号通路等途径.RT-qPCR检测HBx转染Huh7细胞中的6个关键基因(ASAP3、CFTR、POSTN、CAM?TA1、ESRRG、ROBO1),结果与芯片检测结果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结论 HBx转染的肝癌Huh7细胞中存在大量差异表达的mRNA、lncRNA,其中ASAP3、CFTR、POSTN、CAMTA1、ESRRG、ROBO1可能参与HBx对肝细胞肝癌的调控并发挥重要作用,主要参与离子通道、跨膜转运、抗原的处理和呈递及蛋白加工的调节等过程,以及转录失调、信号转导、钙信号通路等途径.
    • 陈燕; 童天夫; 许立新; 田志明; 吴培
    • 摘要: 目的 探讨白杨素对乙型肝炎病毒(HBV)X蛋白(HBx)诱导肝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 实验分为HepG2组(HepG2细胞),HBx-HepG2组、20μmol/L白杨素组、40μmol/L白杨素组、80μmol/L白杨素组,CCK-8法及平板克隆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采用Hoechst33258荧光染色及流式Annexin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通过Western印迹检测增殖相关蛋白Ki67、凋亡相关蛋白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3及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蛋白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细胞miR-103表达水平.结果 与HepG2组相比,HBx-HepG2组细胞48 h OD值显著升高(P0.05),20、40、80μmol/L白杨素组对HBx-HepG2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增加,且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后续选择20μmol/L、40μmol/L、80μmol/L白杨素处理48 h.与HepG2组细胞克隆数目相比,HBx-HepG2组显著增加(P<0.05);与HBx-HepG2组相比,20、40、80μmol/L白杨素组(P<0.05).与HepG2组、HBx-HepG2组相比,20、40、80μmol/L白杨素组细胞形态变化显著,发生核固缩、核裂变等改变,正常形态细胞明显较少,凋亡细胞明显增加,与HepG2组细胞凋亡率相比,HBx-HepG2组显著降低(P<0.05),20、40、80μmol/L白杨素组细胞凋亡率依次升高(P<0.05).与HepG2组相比,HBx-HepG2组Ki67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Caspase-3蛋白表达降低(P<0.05),20、40、80μmol/L白杨素组Ki67蛋白表达依次下降(P<0.05),Caspase-3蛋白表达依次升高(P<0.05).与HepG2组相比,HBxHepG2组miR-103表达显著升高(P<0.05),PTEN mRNA、PTEN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20、40、80μmol/L白杨素组miR-103表达依次降低(P<0.05),PTEN mRNA、PTEN蛋白表达依次升高(P<0.05).结论 白杨素可能通过miR-103/PTEN轴抑制HBx-HepG2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
    • 潘怡霞; 林亚云; 刘妍; 郭凡凡; 张文涛; 白桂芹
    • 摘要: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X(HBx)蛋白与内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启动子的关系,明确HBx蛋白激活EGFR/PI3K/p-Akt信号通路抑制滋养细胞凋亡及相关机制.方法 构建EGFR启动子质粒,通过荧光素酶活性检测HBx蛋白对EGFR启动子的调控作用;通过感染慢病毒颗粒构建EGFR过表达滋养细胞,使用shRNA转染EGFR过表达滋养细胞构建EGFR敲低滋养细胞,Western blotting及激光共聚焦成像分析EGFR/PI3K/p-Akt蛋白表达及定位,并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滋养细胞凋亡情况.将HBV野生型质粒、HBx缺失突变型HBV质粒及HBx质粒瞬时转染至胎盘滋养细胞内,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内HBx、PI3K/p-Akt蛋白表达,并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滋养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在JEG-3细胞及HTR-8细胞中共转染HBx质粒与EGFR启动子质粒时,EGFR启动子荧光素酶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EGFR过表达组JEG-3细胞及HTR-8细胞的PI3K/p-Akt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细胞凋亡比例显著降低(均为P<0.05);敲低EGFR组的结果相反.HBx蛋白表达组JEG-3细胞及HTR-8细胞PI3K及p-Akt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均为P<0.05),细胞凋亡比例显著下降(均为P<0.05).结论 在胎盘滋养细胞内,HBx蛋白作用于EGFR启动子,从而激活EGFR/PI3K/p-Akt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凋亡.
    • 马艳; 黎蓓; 李盈; 程志祥
    • 摘要: 目的 探究肝癌组织乙型肝炎病毒(HBV)x蛋白(HBx)、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表达与临床病理、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2017年3月手术切除的HBV相关性肝癌组织98例,另择50例癌旁组织.分析肝癌及癌旁组织中HBx、ANGPTL4的表达及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预后的关系.结果 与癌旁组织比较,肝癌组织HBx表达阳性率降低,ANGPTL4表达阳性率升高(P<0.05).肝癌HBx和ANGPTL4表达与肝癌患者包膜侵犯、门静脉浸润、远处转移相关(P<0.05,P<0.01).肝癌包膜侵犯、门静脉浸润、临床分期、远处转移、HBx、ANGPTL4表达是影响预后的因素(P<0.05,P<0.01);HBx、ANGPTL4阳性肝癌患者生存率低于阴性患者(P<0.05).结论 肝癌组织HBx和ANGPTL4表达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相关,临床可通过检测其表达情况判断患者病情及预后.
    • 吴晓颖
    • 摘要: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促进甲胎蛋白表达分子机制;方法:检验评估肝癌患者HBV感染与AFP表达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总结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促进甲胎蛋白表达;结果:HBV与AFP相关性明显;HBV阳性患者血清AFP值为296.8ng/ml,阴性患者AFP为71.5ng/ml,阳性患者AFP指标水平高于阴性患者;P53能够对AFP表达进行抑制,P<0.05;HBV和HBx均能抑制P53表达,促进AFP表达,P<0.05;AFP基因为沉默子区域,HBV和HBx能够作用其中,并加速基因转录,P<0.05;P53与AFP结合作用,会将HBx削弱;结论:HBx可实现P53抑制表达,同时抑制AFP结合,加速基因转录,促进AFP蛋白表达.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