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课程政策

课程政策

课程政策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292篇,主要集中在教育、信息与知识传播、常用外国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7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2801篇;相关期刊173种,包括当代教育科学、现代教育管理、比较教育研究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分会2016年学术年会暨第八届全国优秀中青年学校体育工作者研讨会、2017年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年会等;课程政策的相关文献由261位作者贡献,包括胡东芳、靳玉乐、彭彩霞等。

课程政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87 占比:9.28%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16%

专利文献>

论文:2801 占比:90.56%

总计:3093篇

课程政策—发文趋势图

课程政策

-研究学者

  • 胡东芳
  • 靳玉乐
  • 彭彩霞
  • 秦玉友
  • 何杰
  • 屠莉娅
  • 汪霞
  • 王玲
  • 翁贤锋
  • 高天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成尚荣
    • 摘要: “双减”政策是中央关于教育改革的战略部署,实施以来已取得了重要进展。“双减” 政策的深入与持续实施还需要多方的保障与支持。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自觉回应、积极落实“双减”政策精神和要求,并以科学的设计和具体的安排,为“双减”政策落实提供了课程政策依据和专业支撑。其一,方案和课标的修订始终将中央有关新决策、新部署作为根本遵循,坚决落实“双减”工作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当前,青少年儿童的成长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问题、新挑战。
    • 陈庆合; 邓泽民; 王剑锋
    • 摘要: 职业教育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课程目标是一致的,但肩负着不同的教学目的,在国家三级课程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作用.随着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出,职业教育校本课程的治理也迫在眉睫.分析职业教育校本课程的本质特征、校本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从治理理论的角度提出课程治理的特征:治理主体共同参与决策,不同决策层的不同主体权利不同;课程治理的对话以多主体间的互动和协商为基础;治理主体之间为协作关系,是对权力和资源更为公平的分配与再分配;与课程相关多元利益主体的责任通过治理过程进行分配.分析我国当前职业教育校本课程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出职业教育校本课程治理策略:建立明确的职业教育校本课程治理标准;构建多层次职业教育校本课程治理机制;改善职业教育校本课程治理权力运作方式;明确职业教育校本课程的管理与开发主体;凸显职业教育校本课程鲜明类型特点.
    • 摘要: 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创办于2007年,坐落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西湖路5号,是一所由常州市武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投资兴建的高定位、高起点的现代化民办学校。14年来,在武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全力支持和武进区教育局的课程政策支持下,学校实施了一系列课程改革并取得显著成效。近年来,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德育先进学校”“全国现代教学艺术研究实验学校”“全国新教育实验优秀学校”“全国校园影视教育研究实验学校”“江苏名校俱乐部会员学校”“常州市优质学校”等荣誉称号。
    • 刘茜; 周可心
    • 摘要: 教师作为课程的实践者自然地成为课程政策执行的关键主体.教师所具备的课程政策执行力是推行课程政策实施、保障课程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解读教师课程政策执行力的内涵,明晰其产生过程与作用范围是巩固教师课程政策执行主体这一关键地位的必要环节.以探寻教师课程政策执行力的影响因素为基点,发现目前教师课程政策执行力存在理解与判断力的偏差、情意与认同感的匮乏、实施与协调力的缺位三方面问题,进而提出着眼政策修订、落实增权赋能、指向理解与判断力、围绕情意与认同感、聚焦实施与协调力的提升策略.
    • 李保强; 郝利强
    • 摘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基础教育校本课程政策的发展经历了迂回曲折中幸存的起步期、雨后春笋般滋长的发展期、全面推进下反思的改革期三个阶段.整个发展过程的演绎逻辑表现为在政策目标上由"兴国"走向"强国",在政策路径上由"粗放"转为"集约",在政策主体上由"一元"变为"多元",在政策客体上由"被动"转向"主动".为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基础教育校本课程政策的未来发展导向应坚持立德树人,政策价值一脉相承;坚持效能优先,政策工具灵活运用;坚持合作治理,政策主体协同配合;坚持收放自如,政策客体合理配置.
    • 曲铁华; 张妍
    • 摘要: 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课程政策历经了初步创建、探索建构、恢复发展、改革深化、创新完善五个阶段.纵观各个历史时期的劳动教育课程政策发展,其演进轨迹呈现了演进逻辑由工具理性转向价值理性,关注点从外延式转向内涵式,实施方式由单一化到多样化等特征.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政策应该明确劳动教育发展目标,引导课程变革的基本走向;拓展劳动教育课程空间,创建立体化课程实施渠道;明晰劳动教育发展趋势,打造具时代特质的课程体系;倡行劳动教育特色发展,构建因地制宜的课程实践指向.
    • 曲铁华; 张妍
    • 摘要: 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课程政策历经了初步创建、探索建构、恢复发展、改革深化、创新完善五个阶段。纵观各个历史时期的劳动教育课程政策发展,其演进轨迹呈现了演进逻辑由工具理性转向价值理性,关注点从外延式转向内涵式,实施方式由单一化到多样化等特征。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政策应该明确劳动教育发展目标,引导课程变革的基本走向;拓展劳动教育课程空间,创建立体化课程实施渠道;明晰劳动教育发展趋势,打造具时代特质的课程体系;倡行劳动教育特色发展,构建因地制宜的课程实践指向。
    • 郝雅丽
    • 摘要: 生活化、游戏化和整体性一直是多年来幼儿园课程建设与改革发展历程中重要的研究内容,也是近年来学前教育发展的核心主题,成为了当今课程努力的方向,课程政策与课程改革的重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十四五"规划也都提出要"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因此,游戏作为最基本、最有效的形式和抓手,对于构建高质量的学前教育.
    • 陈武元
    • 摘要: 一、重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面向2040高等教育总体规划报告》指出教学管理系统与大学内部质量保障密切相关,国家需要进一步支持建立教学管理系统,由于“三项政策”是教学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每所大学都应该在校长的领导下根据自身理念、优势和特点制定适当的“三项政策”(即文凭政策、课程政策和入学政策)。该报告着重强调在建立教学管理系统时,大学必须准确掌握和衡量与学生学修成果及教育成果有关的信息,政府还应该制定与教学管理有关的指导方针。
    • 黄汝倩
    • 摘要: 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融合教育发展各具特色,但均呈现出致力于融合教育课程建设的特征.以课程来支持融合教育发展是确保融合教育质量的关键.内地(大陆)可借鉴港澳台地区融合教育发展经验,进一步扩大融合教育覆盖对象范围,着力构建符合融合教育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