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越鞠丸

越鞠丸

越鞠丸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32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内科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8篇、会议论文19篇、相关期刊144种,包括光明中医、河北中医、吉林中医药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一届中药化学年会、第二十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次中医方剂学学术年会等;越鞠丸的相关文献由632位作者贡献,包括陈刚、薛文达、龙惠珍等。

越鞠丸—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08 占比:94.19%

会议论文>

论文:19 占比:5.81%

总计:327篇

越鞠丸—发文趋势图

越鞠丸

-研究学者

  • 陈刚
  • 薛文达
  • 龙惠珍
  • 吴颢昕
  • 尉小慧
  • 徐嘉淦
  • 蔡红兵
  • 赵婷
  • 陶伟伟
  • 任荔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高丽丽; 吴成翰; 赵坚
    • 摘要: 中医学认为,郁者滞而不通之义,故郁病多由情志不畅阻滞气机所致。朱震亨在前人对郁证论述的基础上,把郁证分为气郁、湿郁、痰郁、热郁、血郁、食郁,首创“六郁”学说,认为郁证不仅为情志因素所致,还与五脏功能失调有关。五脏主五志,是人体精神活动的外在表现,五志变化影响五脏的功能,五脏功能失调发为六郁,故对于六郁的治疗,临床上应从五脏出发,调节七情,从而达到各郁得解的作用。越鞠丸是治疗六郁的经典代表方,其重在解气郁,从“气、火、湿、痰、血、食”6个方面,调节气机,气行则血行,气畅则痰、火、湿、食易解,最终使得五脏功能正常。古今对于越鞠丸的认识缺乏整体与系统的观念,未从脏腑的角度进行认识,文章基于中医整体观念,将六郁从五脏角度重新认识,为越鞠丸的中医临床运用提供新的思路。
    • 马世伟
    • 摘要: 目的:探究越鞠丸对经激素治疗的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经激素治疗的肾病综合征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越鞠丸治疗)及对照组(环磷酰胺治疗),各40例。对比临床疗效、副反应、实验室指标、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38/40)高于对照组(70.00%,2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胃溃疡、出血,以及加重感染、神经精神症状和肌肉萎缩等副反应总发生率(10.00%,4/40)低于对照组(30.00%,1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β_(2)-MG实验室指标低于对照组,但是Hb、BUN、Cr、Alb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生活质量相比,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升高(P<0.05)。结论:针对经激素治疗的肾病综合征,采用越鞠丸治疗,可显著减轻毒副反应,提升治疗效果,改善实验室指标,安全性较高,还能够改善生活质量。
    • 毛晨晗; 张蒙; 马文祺; 沈建平; 董其美; 王新东
    • 摘要: 总结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董其美宗越鞠丸之意异病同治心悸、胸痹、高血压等心系病证的经验。认为心系病的病机始于气郁,成于痰瘀,变于风火,同时重视湿浊病邪在心系病中的作用,提出宗越鞠丸方证之意,以解郁化湿统治心系病;临证运用越鞠丸治疗心系病的关键在于把握气郁为先、诸郁夹杂病机之同,细辨悸、烦、闷、痛、晕证候之异,方证以苔浊腻脉沉为要等学术思想。并通过典型病案介绍应用越鞠丸的临证体会,拓展该经典名方的临证运用思路。
    • 韩知言; 任青玲
    • 摘要: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生殖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此病属于中医学理论中“月经后期”、“闭经”、“不孕”等范畴。有研究指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生、发展与气郁密切相关。元朝名医朱丹溪认为,气郁为六郁之始。越鞠丸是临床上治疗六郁的常用方剂。相关的研究表明,用越鞠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主要是介绍基于气郁理论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体会。
    • 高丽丽; 吴成翰; 王谨敏
    • 摘要: 目的观察越鞠丸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医院100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观察组给予越鞠丸组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贝克抑郁量表(Beck depression rating scale,B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AMD、B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越鞠丸与帕罗西汀联合治疗抑郁症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抑郁情绪,且不良反应程度较轻。
    • 吕旭阳; 包宪霞; 马丽娟; 冯跃龙
    • 摘要: 越鞠丸出自《丹溪心法》,原方治疗因气郁为主所致的食滞痰阻诸症,沈元良根据谨守病机、异病同治的法则,运用此方治疗多种内科杂病,文中举验案3则以示疗效。不寐案中,以此方合半夏秫米汤,并选轻疏肝气、和胃安神之味,药力虽缓、可于平淡之中见神奇;嘈杂案中,以此方加入调和脾胃、降逆消痞之味,剂量宜轻,同时,应注意饮食和心态的调理;梅核气案中,以此方为主加入清热利咽、入络搜邪之味,守方服用,尽剂而愈。每个证型后并附按语,最后做用药小结,以期为越鞠丸运用于临床提供更多的参考。
    • 张芯悦; 梁坤; 沈国晴; 冯清源; 李光建; 傅丹敏; 胡安冉; 汪萌芽; 黄宏平
    • 摘要: 目的:观察越鞠丸对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CUS)导致抑郁样行为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28只雄性SD大鼠(160~190 g)分成正常组(n=9)、抑郁组(n=10)和越鞠丸组(n=9)。其中正常组大鼠不予任何处理,对其余两组进行3周的CUS刺激。通过比较正常组与抑郁组、越鞠丸组旷场和糖水偏爱实验的行为学指标差异检测模型是否制备成功,采用Y迷宫和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对越鞠丸组大鼠给药后,观察行为学指标和迷宫实验的指标差异。结果:①抑郁组与越鞠丸组体质量、糖水偏爱率、旷场实验得分均低于正常组(P<0.05)。在Y迷宫实验中,抑郁组与越鞠丸组自主交替率较正常组降低,新异臂停留时间缩短、新异臂潜伏期延长(P<0.01)。②给药21 d后,越鞠丸组的旷场实验得分较抑郁组提高(P<0.05)。在Y迷宫实验中,越鞠丸组较抑郁组自主交替率、起始臂进入次数和总进臂次数均增加(P<0.05)。③Morris水迷宫实验中,在空间探索阶段,越鞠丸组较抑郁组穿越虚拟平台次数增加(P<0.01),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延长(P<0.05)。结论:越鞠丸在缓解CUS模型大鼠抑郁样行为的同时,能改善大鼠因应激导致的空间学习记忆障碍。
    • 刘浩
    • 摘要: 目的:观察越鞠丸合旋覆代赭汤治疗非糜烂性食管炎(气郁痰阻证)的疗效及对胃泌素、胃蛋白酶原和食管动力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非糜烂性食管炎(气郁痰阻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按照西医标准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越鞠丸合旋覆代赭汤。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胃脘胀满、呃逆嗳气、吞咽不利、胸胁胀满和苔白腻、脉弦滑)积分、胃泌素-17(Gastrin-17,G-17)、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Ⅰ、PGⅡ和PGⅠ/PGⅡ和食管动力指标(下括约肌静息压、下段蠕动波压力、卧位反流时间百分比和立位反流时间百分比),记录情绪和生活质量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emorial University of Newfoundand Scale of Happiness,MUNSH)和生活质量量表(36-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 Questionnaire,SF-36)评分],并统计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后胃脘胀满、呃逆嗳气、吞咽不利、胸胁胀满和苔白腻、脉弦滑的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上述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PGⅠ和PGⅠ/PGⅡ数值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G-17和PGⅡ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下括约肌静息压和下段蠕动波压力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卧位和立位反流时间百分比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上述食管动力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S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MUNSH和SF-36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上述情绪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越鞠丸合旋覆代赭汤可有效改善非糜烂性食管炎气郁痰阻证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调节胃泌素、胃蛋白酶原的异常分泌和食管动力失衡状态,并缓解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改善治疗结局。
    • 李梦
    • 摘要: 笔者运用丁香柿蒂散合越鞠丸加味治疗肝胃不和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GERD)患者30例,临床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9月~2021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56例RGER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6例。观察组30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26~64岁,平均年龄(39.6±12.8)岁;病程6~43月,平均病程(20.4±6.3)月。
    • 江明洁; 贺劲松; 李铭舜; 钟培玲; 蔡红兵
    • 摘要: 六郁学说认为凡郁皆在中焦。临证治疗总以调畅气机为根本,又兼以化痰、除湿、行血、清热、消食,朱丹溪独创名方——越鞠丸越鞠丸方药组成:香附、川芎、苍术、山栀子、神曲。主治六郁(气、血、痰、火、湿、食),善治胸腹满闷、吞酸呕吐、食后腹胀等。朱氏有云:“气郁者,胸胁痛”。方中君药为香附,辛香入肝,具有行气解郁之效[1,2]。“血郁者,四肢无力,能食便红”。方中川芎,为血中气药,性味辛温,入肝胆经。其既可活血祛瘀治血郁,又可助君药行气、解郁[1,2]。“热郁者,瞀闷,小便赤”。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