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跟驰模型

跟驰模型

跟驰模型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3年内共计311篇,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8篇、会议论文14篇、专利文献146476篇;相关期刊124种,包括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科学技术与工程、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决策论坛——企业行政管理与创新学术研讨会、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第21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等;跟驰模型的相关文献由649位作者贡献,包括秦严严、王昊、王炜等。

跟驰模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8 占比:0.17%

会议论文>

论文:1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46476 占比:99.82%

总计:146738篇

跟驰模型—发文趋势图

跟驰模型

-研究学者

  • 秦严严
  • 王昊
  • 王炜
  • 鲁光泉
  • 冉斌
  • 丁川
  • 孙棣华
  • 何兆益
  • 史忠科
  • 张俊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贺正冰
    •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进步以及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持续大量投入,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这项突破性的新技术将给微观交通建模研究带来怎样的机遇与挑战?围绕这个问题,首先从建模机理及人因角度回顾了具有代表性的微观交通模型,并从统一形式、分类、完整度、应用场景等多个角度详细评述了微观交通模型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耦合了“辅助系统-驾驶人-车辆-交通-驾驶场景”五元素的智能网联交通系统建模框架,认为采用符合客观世界本身逻辑关系的先分解后集计方式建立模型将更有利于处理和应对如此复杂的高维系统建模问题。针对该框架中驾驶人模型,提出了考虑驾驶人有限能力的包括“感知-决策-操作”全过程的通用模型框架,详细分析了智能网联环境下建立通用驾驶人模型需要考虑的关键参数与可能的行为理论框架,列举了开展相关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期望通过本文的梳理与讨论,帮助研究者更好地了解微观交通建模研究进展以及智能网联环境下微观交通建模研究的发展趋势与研究路线。
    • 邓红星; 胡翼; 王猛
    • 摘要: 通过引入驾驶员反应时间、反应车型特征的期望跟驰间距系数及前车加速度信息,提出了一种考虑前车加速度信息的改进智能驾驶员模型(AIDM)。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考虑前车加速度信息能进一步提高交通流的稳定性,有效抑制交通拥堵。利用城市道路的实车数据对模型中的前车加速度信息敏感系数进行标定,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与IDM相比,提出的AIDM的拟合精度提高了1.41%。改进后的模型能有效描述实际交通现象,可为智能网联驾驶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王嘉伟
    • 摘要: 为了提高微观交通仿真中车辆跟驰建模的准确性与泛化能力,将物理类模型与深度学习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双向GRU(门控循环单元)与残差拟合的跟驰模型框架。该框架使用双向GRU网络对物理类跟驰模型预测值与真实值的残差进行学习,并在NGSIM公开数据集上进行测试。通过对比IDM、GIPPS、GM三种跟驰模型下的残差拟合效果,表明双向GRU网络可以对原模型预测结果的偏差进行有效的修正。选用IDM作为本框架的物理类模型,提出了Bi-GRU-IDM模型,与现有SVR模型、BPNN模型、GRU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Bi-GRU-IDM在预测精度、泛化性能上明显优于其他三种模型。
    • 杨达; 杨果; 罗旭; 唐颜东; 徐利华; 蒲云
    • 摘要: 为使智能网联汽车(intelligent connected vehicle,ICV)在复杂交通环境下高效、安全地通过信号交叉口,在车联网实时获取信号灯和前车状态信息的基础上,建立了智能网联汽车通过信号交叉口的驾驶行为决策框架.通过跟驰模型推导智能网联汽车和前方车辆在未来的行驶状态,预测得到前方车辆是否要通过交叉口的行为,进一步分别对智能网联汽车是领头车和跟随车时通过交叉口停止线的条件进行判断;将换道加入到驾驶方式中来寻求更高的通行效率,用基于换道时间模型的方法判断智能网联汽车换道后的通过条件;仿真对比分析了所提出模型和现有模型的决策能力,讨论了影响决策过程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现有模型,综合信号灯和前车行驶意图的决策方法能够提高智能网联汽车对通行条件判断的准确性,从而进行更合理的行为选择,随着单位绿灯剩余时间的增加,车辆决策通过交叉口的概率可提高20%,当前车道的车辆位置对决策结果影响显著.
    • 吕炎明; 赵治宇; 郐世扬
    • 摘要: 本文采用了一种深度学习模型——时序卷积神经网络(TCN),模拟车辆跟驰这一基本行为。通过数据筛选,我们从下一代仿真(NGSIM)数据集中提取了i-80路段的192307段车辆跟驰事件用于网络模型的训练。实验结果表明,TCN网络模型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在单一车道跟驰情况下能够准确的模拟车辆跟驰。与其他经典网络模型相比,TCN网络模型具有高于LSTM、GRU、RNN等网络模型的训练效率,其能在更少的训练轮数下实现更高精度的车辆跟驰行为的模拟。为了研究该网络模型的泛化性,我们利用了HighD数据集数据及NGSIM数据集中us-101路段数据对网络模型进行评估,结果得到了比LSTM、GRU、RNN等网络模型更好的泛化性。
    • 刘卫平; 化存才
    • 摘要: 本文在无人驾驶(Unmanned Driving, UD)环境下研究车辆跟驰模型。在双速度差模型(Two-Velocity Difference, TVD)的基础上,考虑无人驾驶汽车后视效应和前车加速度信息对车辆跟驰行为的影响,提出一种改进的跟驰模型(BL-ATVD)。利用线性稳定性方法得到了BL-ATVD模型的稳定性条件,并分析了稳定区域的扩大情况和占比率;利用约化摄动方法导出了BL-ATVD模型分别在稳定区域和不稳定区域内的Burgers方程、mKdV方程,给出相应的孤立波解、扭结–反扭结波解。数值模拟结果表明,BL-ATVD模型的交通流稳定性好于全速度差(Full Velocity Difference, FVD)模型,且稳定性随后视效应权重的减小或前车加速度敏感系数的增大而增强。因此,BL-ATVD模型适合用于描述无人驾驶车辆的跟驰特性。
    • 赵辉
    • 摘要: 针对人类驾驶车辆和智能网联车辆(CAV)混合的交通流,基于智能网联汽车跟驰特性,提出了一种灵敏度、平滑因子均可调的数学模型,用一个引理和一个定理来支持交通流稳定性标准,进行了一系列仿真模拟来分析车流量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在一定密度范围内,智能网联汽车交通流的稳定性强于混合交通流,且随着参数的增加,存在一个临界值。不同的灵敏度和平滑因子会影响交通流的稳定性,在一定边界条件下,随着灵敏度和平滑因子的增大,智能网联车流和混合交通流的稳定性均得到了增强。
    • 陈龙; 刘孟协; 蔡英凤; 刘擎超; 孙晓强
    • 摘要: 针对现有跟驰模型因未能综合考虑道路坡度与多前车信息的协同作用,从而无法准确刻画车路协同环境下车辆跟驰行为的问题,提出了车路协同环境下考虑坡度与双前车信息的跟驰模型.首先,通过分析车路协同交通环境与传统交通环境之间的差异,解析了车路协同环境下道路坡度与多前车信息对车辆运行的影响机制,建立了综合考虑坡度与双前车信息的跟驰模型;随后,基于微扰动法对模型进行了线性稳定性分析,分别获取不同道路坡度和前车权重系数时的稳定性临界曲线,进而得到了上坡和下坡2种工况下相关系数对交通流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最后,为验证模型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分别对车辆启动过程和微扰动场景进行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模型不仅能准确刻画车辆在坡道上的跟驰行为,还能减小速度、加速度和车头间距波动,缩短交通流恢复稳定状态的时间,增强交通流的稳定性.
    • 倪捷; 张凯铎; 刘志强; 葛慧敏
    • 摘要: 为满足智能车辆的个性化需求,提高智能车辆人-机交互协同的满意度和接受度,构筑双层驾驶人跟驰模型框架,提出自适应驾驶人期望跟车间距和行为习惯的个性化驾驶人跟驰模型。首先,提取个体驾驶人跟驰均衡状态的数据,采用高斯混合和概率密度函数(Gaussian Mixture Model and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GMM-PDF)建立第1层模型,即驾驶人期望跟车距离模型。然后,将期望跟车距离参数引入模型,基于高斯混合-隐马尔可夫方法(Gaussian Mixture Model and Hidden Markov Model,GMM-HMM)学习驾驶习性,建立第2层模型预测加速度,即个性化驾驶人跟驰模型。其次,研究不同高斯分量个数对模型效果的影响,对比双层模型与Gipps模型、最优间距模型(Optimal Distance Model,ODM)、单层模型及通用模型的性能。最后,8位被试驾驶人的自然驾驶行为数据验证结果表明:高斯分量数量与模型性能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在最优高斯分量数量下,8位被试驾驶人在训练集上预测误差均值为0.101 m·s^(-2),在测试集上为0.123 m·s^(-2);随机选取其中1位驾驶人的2个跟车片段数据进行模型计算,结果显示,加速度的平均误差绝对值分别为0.087 m·s^(-2)和0.096 m·s^(-2),预测效果优于Gipps模型、ODM模型、单层模型及通用模型30%以上,与驾驶人实际跟驰行为的吻合度更高。
    • 王道意; 宇仁德; 闫兴奎; 胡婧晖; 朱燕华; 崔淑艳
    • 摘要: 对车辆跟驰理论进行概述,分析车辆在非自由状态行驶下的跟驰特性。跟驰模型在近70年的发展历程中,吸引了交通工程学、统计物理学、心理学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参与研究,建模时考虑因素由单一到多元、由简单到复杂,随着模型的不断发展,逐渐贴合于实际交通状况;分析了刺激-反应类模型、安全距离Gipps模型、优化速度FVD模型、元胞自动机模型,重点剖析了四类模型的建模思路和改进过程,对经典跟驰模型进行总结对比;展望了跟驰模型未来发展的趋势,指出在无人驾驶和智能网联的大环境下,基于机器学习的安全跟驰状态辨识方法研究、基于机器学习的跟驰特性研究及基于多元信息融合的跟驰模型构建等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