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交往行为理论

交往行为理论

交往行为理论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283篇,主要集中在哲学理论、欧洲哲学、教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9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31345篇;相关期刊237种,包括理论探索、学理论、甘肃社会科学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国民族学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暨“一带一路视域中的民族、文化、国家”学术研讨会、2010年全国高校对外汉语专业建设研讨会、全国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会议暨国际贸易学科发展论坛等;交往行为理论的相关文献由304位作者贡献,包括陈卓、丁岚、冯信兴等。

交往行为理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79 占比:0.88%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31345 占比:99.11%

总计:31628篇

交往行为理论—发文趋势图

交往行为理论

-研究学者

  • 陈卓
  • 丁岚
  • 冯信兴
  • 唐静
  • 张雯雯
  • 马艳华
  • 丁照
  • 于永军
  • 刘伟
  • 刘明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茹月; 郝诗雯
    • 摘要: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主体之间进行理性交往提供了有效依据,它对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往有重要指导意义。根据交往行为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分析网络教学中的师生交往行为,双方之间存在交往缺失的两大主要缘由是本质偏离和原则不敷。为了构建网络教学中的有效师生交往,可采取转工具性为交往性、建立主体间性和强化师生平等性三种策略支持。
    • 姜晖
    • 摘要: 重述标记语是用来引导重述言语行为的元层面话语资源,它不是用来传递新的信息,而是用于对当前讨论话题的内容和表征方式的解释、澄清和调整。本文基于交往行为理论所倡导的交互主体之间在相互理解和共知的基础上构建话语意义,实现主体间互动的观点,通过对ELF学术研讨会中重述标记语的分析,发现说话人在研讨会中为了真实有效地传递话语内容、语用意图和语力,使用自我发起重述标记语来增强信息的可理解性和可领会性,为听话人提供足够的背景知识,达成共知和共识。听话人在研讨过程中也会通过使用他人发起的重述标记语,结合一些礼貌策略如模糊限制语、问句和条件句等来降低询问的面子威胁风险,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实现主体间性的构建。研究结果对于ELF语境下的英语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叶荣国; 孙娜
    • 摘要: 话语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只有被大学生认同、接受,他们才有接受话语背后的思想与价值观念的可能性与现实性。交往行为理论提出的话语主体间性关系、生活世界的语境、话语有效性主张等核心思想启示我们:要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接受效果,话语双方需要建立“主体间性关系”,形成“话语共同体”;回归“生活世界”,促进话语的“视域融合”;满足“有效性主张”,提高话语的“可接受性”。
    • 陶虹旭
    •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科学技术极大程度的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和思维方式。但是当科技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科学技术也演变为一种意识形态,吞噬着人的主体性,异化着人类社会。哈贝马斯有别于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的思想家,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角度去进行极具张力的批判,以语言为基础,以生活世界为背景,以主体间性为核心,提出了交往行为理论来对“技术理性”做具体的扬弃。虽然技术理性批判已经不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但是这一思想在当今社会仍然能够警示着当下社会的种种现状,从此基础出发,对进一步探索哈贝马斯的技术理性批判在如今与中国的现实国情和与他国的广泛伙伴关系的联系,彰显技术理性批判思想的现实意义有着重大作用。
    • 王玉洁; 乔进宇
    • 摘要: 合理交往,作为一种个体与世界或其他个体间的交互和往复行为,在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看来是消解现代人类危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剂良药。据此作为切入点,以唐德里罗的后现代小说《白噪音》中杰克的家庭及社群为单位,剖析各主体之间借助语言表达的人际交往活动的异化,从而为小说中映射出的不合理后现代交往行为寻求出路。
    • 蒋晓萍; 张嘉洛
    • 摘要: 中西方伦理规范之间的差异是导致跨文化交际产生误解和冲突的重要因素。跨文化交流、凝聚文明共识,需要探寻适用于所有文化的普遍伦理规范及德性伦理的核心内涵,进一步分析人类交际伦理的共性。结合中国传统儒家伦理思想和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可构建动态的跨文化交际伦理规范。根据自律向善的自由和去霸权的权利平等的原则性规范,辅以善、诚信、义利双成作为交际理念的程序性规范,以此来建立原则性规范的动态模型和程序性规范的总体性视域模块,为跨文化交际提供伦理规范导向及评价指导。
    • 陈思艺; 胡中锋
    • 摘要: “双减”政策下,中小学师生关系面临新的挑战。以往的师生交流偏向教师主导的单向输出,缺少对学生心理的关注以及师生的双向互动,这种师生关系不利于“双减”政策目标的实现。基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针对师生地位非主体间性、师生交往去生活化、师生关系虚假异化的现状,应坚持主体间性原则,实现师生平等对话;让师生交往回归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师生加强双向交往融合,重视学生兴趣培养。
    • 付婧璇
    • 摘要: 社会共识的形成包含实践基础、思想前提、目标指引三大要素,对于新闻实践而言,社会共识的形成对新闻实践的日常化和规范化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在交往行为理论视域下,对新闻实践中的社会共识进行剖析,探索共识缺失的原因以及新闻实践中社会讨论的作用。并从理念共塑和模式搭建两个维度进行分析,明晰新闻实践中提高社会共识的发展路径,以期为今后的新闻实践提供借鉴。
    • 董国忠; 吴锦辉; 瞿平
    • 摘要: 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多部作品中把疾病和苦难体验作为重点书写对象,新创了许多隐喻型复合词,借助外部世界有形的物体,将患者无形的内在痛苦、情绪进行具象化的表达。呈现了疾病世界苦难者的痛苦体验,提示生命中疾病世界受到的忽视和所处的困境。将患者从诊疗过程中的纯粹客体地位上升为主体地位,体现出强烈的患者主体性意识。帮助医护人员跨越主客对立界限,激发医生职业悲悯情怀的天然属性,打破医生唯一主体的生物医学模式痼疾,接纳医患双主体的新型医患模式,获取和谐共融的医患共同体格局。
    • 黄晨光
    • 摘要: 尤尔根•哈贝马斯是德国当代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也被誉为“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他的代表性著作之一,《交往行为理论》促进了现代西方哲学“语言学转向”向实践层面的深入发展,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被用于研究探讨教育学,心理学,翻译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但通过查阅资料,笔者发现关于其译本在中传播与接受的研究十分欠缺。因此,作者认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译本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从社会背景、译者身份、接受与传播对《交往行为理论》三版译本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进行了研究。从而得出了结论:在三个译本中,曹卫东2018年出版的译本接受情况更好。这与译者的履历背景,先前译文的参照以及学界对于用词准确、翻译质量高译本的迫切需求都有一定关系。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