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阿米替林

阿米替林

阿米替林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1803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药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45篇、会议论文26篇、专利文献32篇;相关期刊527种,包括中国民康医学、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临床精神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24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2014年度学术会议暨北京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2014年中国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十届中国临床药师论坛、国际中华应用新心理学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等;阿米替林的相关文献由3416位作者贡献,包括等、刘平、李静等。

阿米替林—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45 占比:96.78%

会议论文>

论文:26 占比:1.44%

专利文献>

论文:32 占比:1.77%

总计:1803篇

阿米替林—发文趋势图

阿米替林

-研究学者

  • 刘平
  • 李静
  • 杜彪
  • 王进良
  • 佟子林
  • 佟欣
  • 冷宗周
  • 刘勇
  • 宋景贵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林玉珠; 蒋运兰; 刘跃; 岳圆; 向婷
    • 摘要: 目的:分析盐酸多奈哌齐联合阿米替林治疗神经衰弱伴发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及维普数据库中有关盐酸多奈哌齐联合阿米替林治疗神经衰弱伴发认知障碍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0年11月,由2名研究者按照改良Jadad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运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92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MMSE评分[OR=2.42,95%CI(1.95,2.89),P<0.00001]、MoCA评分[OR=3.35,95%CI(2.54,4.16),P<0.00001]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OR=0.34,95%CI(0.17,0.68),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WAIS-R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4.09,95%CI(-0.01,8.19),P=0.05]。结论:盐酸多奈哌齐联合阿米替林在神经衰弱伴发认知障碍治疗中具有积极导向作用,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且用药安全性较高,总体疗效优于单用阿米替林治疗,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一定的循证医学证据。
    • 摘要: 抗抑郁症药如丙咪嗪、阿米替林。这类药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头晕,以及镇静、嗜睡、视力模糊等,这些不良反应易导致患者跌倒。抗高血压药如氯沙坦、特拉唑嗪。降压时人体血流动力学会发生改变,有时会出现体位性低血压,产生嗜睡、头痛、眩晕等不良反应。
    • 吕艳华; 武莉; 原雨阳; 贺培风; 卢学春; 于琦
    • 摘要: 目的:探讨阿米替林对自闭症谱系障碍(ASD)的潜在治疗作用。方法:从GEO数据库获取阿米替林作用于大鼠肾脏的全基因组表达谱数据和对照组数据,利用R、Venny和String等工具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并筛选关键基因,借助领域知识得分法和表观精准治疗预测平台进行结果有效性验证及预测。结果:筛选出差异基因331个,GO富集的反应大多参与蛋白质磷酸化、炎症反应、免疫反应等过程,KEGG通路富集主要和氧化磷酸化反应、MAPK信号通路等相关。结论:通过文本验证搜索到10篇与关键靶点相关的文献,结合EpiMed平台的计算结果,发现阿米替林对ASD、特发性肺纤维化、2型糖尿病等具有潜在治疗作用;阿米替林结合西药白藜芦醇、苯异妥因,中药皂荚、钩藤等具有潜在协同作用;阿米替林对ASD具有潜在治疗作用。
    • 郭晨
    •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采取多潘立酮结合阿米替林治疗消化不良的效果及对机体MTL、PG I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66例消化不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等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米替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观察组MTL、PG I水平更高,GAS水平更低(P0.05);观察组社会、心理、生理及物质水平等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化不良患者采取多潘立酮结合阿米替林诊疗效果可观,有益于缓解腹痛、灼烧等症状,改善胃动力学功能,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升,且联合用药未增加显著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 刘勤; 张强; 吴方雄; 闫蓉; 李蓉; 王佳; 牛春燕
    • 摘要: 目的 探讨阿米替林通过调节酸性鞘磷脂酶(ASM)/神经酰胺(CE)通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细胞模型脂质及生化代谢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HepG2和L02细胞构建NAFLD细胞模型,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率,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滴变化.实验分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Ami组、TNFα组、Ami+TNFα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细胞内TG、TC及细胞上清液ALT、AST水平,ELISA法检测细胞内总的CE、ASM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ASM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内ASM mRNA水平的表达.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Turkey检验.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AFLD模型组ASM蛋白和mRNA表达量以及CE、TG、TC、ALT、AST水平明显升高(P值均<0.05);与模型组相比,Ami组ASM蛋白和mRNA表达量以及CE、TG、TC、ALT、AST水平明显降低(P值均<0.05),TNFα组ASM蛋白和mRNA表达量以及CE、TG、ALT、AST水平明显升高(P值均<0.05);与TNFα组比较,Ami+TNFα组ASM蛋白和mRNA表达量以及CE、TG、TC、ALT、AST水平明显降低(P值均<0.05).结论 ASM/CE通路促进脂质积聚、导致脂肪变,阿米替林可通过抑制该通路改善NAFLD肝细胞的脂质沉积.
    • 谢光平
    • 摘要: 目的探讨阿米替林联合文拉法辛治疗产后抑郁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19年5月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16例产后抑郁产妇的资料,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产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仅进行文拉法辛治疗,观察组进行阿米替林联合文拉法辛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4、6周时的HAMD评分;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治疗2、4、6周时,观察组的HAMD评分[(21.34±5.31)、(15.60±6.67)、(11.46±5.93)分]均低于对照组[(25.33±5.62)、(20.42±6.49)、(17.25±6.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344、17.672、21.493,P0.05)。结论阿米替林联合文拉法辛治疗产后抑郁,其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单独使用文拉法辛未表现出显著差异,因此阿米替林与文拉法辛联合使用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文拉法辛治疗产后抑郁。
    • 李淑贤; 黄现平; 张玉冰; 张兴祥
    • 摘要: 目的观察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治疗工作现状,使用卡马西平与阿米替林联合治疗,分析该治疗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期间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4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4例,对照组使用卡马西平治疗,研究组使用卡马西平与阿米替林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心理状况、疼痛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心理状况、疼痛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心理状况、疼痛情况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临床使用卡马西平与阿米替林联合治疗可有效平复患者负性情绪,改善心理状态,缓解疼痛,疗效确切,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徐琴
    • 摘要: 目的分析马来酸氟吡汀联合阿米替林对脑卒中后丘脑痛患者抑郁及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北京丰台铁营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丘脑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盐酸阿米替林片治疗,30例)与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马来酸氟吡汀治疗,30例),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数字疼痛评分法(NRS)评分、生存质量量表(SF-36)评分及皮质醇、NE、5-HT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丘脑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NRS评分及皮质醇水平相较于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治疗后两组患者SF-36评分及NE、5-HT水平相较于治疗前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马来酸氟吡汀联合阿米替林可提高脑卒中后丘脑痛患者临床疗效,快速缓解患者丘脑痛并缩短住院时间,缓解患者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李淑贤; 黄现平; 张玉冰; 张兴祥
    • 摘要: 目的 观察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治疗工作现状,使用卡马西平与阿米替林联合治疗,分析该治疗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期间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4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4例,对照组使用卡马西平治疗,研究组使用卡马西平与阿米替林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心理状况、疼痛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心理状况、疼痛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心理状况、疼痛情况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临床使用卡马西平与阿米替林联合治疗可有效平复患者负性情绪,改善心理状态,缓解疼痛,疗效确切,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王旭生; 王爱芹; 朱欣茹; 张朝辉; 宋景贵; 张萍
    • 摘要: 目的 探讨阿米替林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和组织分布学,评估其脑靶向性.方法 40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静脉注射阿米替林阿米替林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测血液及组织中不同时间点阿米替林浓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纳米粒组中阿米替林在大鼠体内的半衰期、平均驻留时间、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分别是普通组的1.43、1.44、1.19倍;在大鼠靶向性评价中,脑组织相对摄取率为4.66;阿米替林组脑靶向效率均1,提示脑组织分布最多.结论 阿米替林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药动学参数改变明显,具有明显的脑靶向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