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预防性用药

预防性用药

预防性用药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348篇,主要集中在药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29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486645篇;相关期刊221种,包括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基层医学论坛、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中国药学会第十三届青年药学科研成果交流会、2014年中国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十届中国临床药师论坛、《医院处方分析合作项目》2014年全国年会等;预防性用药的相关文献由781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永信、黄津芳、于剑等。

预防性用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29 占比:0.07%

会议论文>

论文:16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86645 占比:99.93%

总计:486990篇

预防性用药—发文趋势图

预防性用药

-研究学者

  • 张永信
  • 黄津芳
  • 于剑
  • 何亚新
  • 何芬芬
  • 刘勇华
  • 刘占斌
  • 卓霞
  • 吴静
  • 周浓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朱春梅; 陈晓兰; 朱建喜
    • 摘要: 目的了解我院骨科住院患者预防用质子泵抑制剂(PPIs)的情况,规范PPIs在骨科的预防性使用。方法从我院信息管理系统中抽取2021年1~3月的骨科住院患者病历1613份,其中预防用PPIs的病历887份,整理PPIs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我院骨科住院患者PPIs的预防使用率为54.99%(887/1613),其中无指征用药占66.52%(590/887),用药时间过长占21.98%(195/887),静脉给药占79.82%(708/887)。结论我院骨科质子泵抑制剂预防性使用存在诸多不合理现象,主要为无指征用药。医生应严格把握适应症,临床药师应加强用药干预,避免PPIs滥用,促进合理用药。
    • 黄际薇; 姜彩云
    • 摘要: [目的]观察和分析眼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为制定抗菌药物相关的管理制度提供相应的依据,进一步促进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的调查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眼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病例作为观察、分析的群体。采用随机的选择原则,每月选择5%眼科出院病人数,统计全身和局部抗生素的使用情况。[结果]眼科围手术期入选病例127例,共有29类眼科手术。全身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7例(5.51%),头孢呋辛选用率最高。给药途径包括静脉给药(6例)和口服给药(1例)。局部预防使用抗菌药物120例(94.49%),庆大霉素31例(24.41%),万古霉素14例(11.02%),红霉素27例(21.26%)。红霉素为点眼置于结膜囊,万古霉素和庆大霉素主要为冲洗。[结论]该医院眼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患者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以局部为主。不合理用药主要包括无需全身用药、药物品种选择不当、首次给药时机不适宜、用药疗程过长、无依据交替换药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规范。
    • 邱鸿杰; 陈春草; 肖溪; 郑立春
    • 摘要: 目的分析2020年某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由某院信息管理和统计中心导出2020年四个季度的Ⅰ类切口出院病历905份,对其手术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某院2020年四个季度的病例数依次为258例、219例、201例、227例,第一季度预防抗菌药应用率最高,第三季度的预防用药不合理发生率最高,其中四个季度的预防抗菌药应用率依次为44.96%、28.77%、34.33%、32.60%,预防用药不合理发生率依次为14.66%、25.40%、31.88%、13.51%。某院2020年第三季度药物选择不合理率、用药时机不合理率与给药方案不合理率最高,第二季度用药疗程不合理率最高,其中四个季度药物选择不合理率依次为12.07%、12.70%、15.94%、8.11%;用药疗程不合理率依次为0.00%、19.05%、14.49%、8.11%;用药时机不合理率依次为2.59%、6.35%、8.70%、0.00%;给药方案不合理率依次为0.00%、0.00%、2.90%、0.00%。结论总体上,某院2020年四个季度的Ⅰ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情况呈现改善,但后续仍需针对不足之处进行规范,充分利用信息系统完善管理体系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
    • 李伟勋; 欧阳宇; 廖义芳; 陈紫华
    • 摘要: 目的分析质子泵抑制剂在外科围手术期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合理性。方法200例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根据患者表现与临床经验给药,观察组实施临床药师宣传教育、处方点评、重点科室查房为主及行政干预为辅的干预方式。分析两组质子泵抑制剂使用情况及不合理用药原因,比较两组不合理用药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所用质子泵抑制包括奥美拉唑32例(32.00%)、泮托拉唑6例(6.00%)、雷贝拉唑37例(37.00%)、艾司奥美拉15例(15.00%)和兰索拉唑10例(10.00%),观察组上述用药例数分别为37例(37.00%)、8例(8.00%)、31例(31.00%)、23例(23.00%)和1例(1.00%)。对照组患者有32例不合理用药,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为32.00%;观察组患者有12例患者不合理用药,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为12.00%;观察组患者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合理用药原因包括无适应证用药、品种选择不适宜、给药剂量不当及用药疗程不合理。结论质子泵抑制剂在外科围手术期预防应激性溃疡中不合理用药现象较为普遍,类型多样,应加强干预,减少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为药物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保障。
    • 江飞; 李燕飞; 艾红; 王晓琴; 高敏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输注次数及预防性使用药物对输血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合肥市骨科医院收治的300例输血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的血液输注次数分为A组(0.05)。A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比B组和C组低,B组比C组低(均P0.05)。D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E组(P0.05)。结论输注次数和输血相关不良反应史均与患者输血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密切相关,而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未因预防性用药而降低,值得临床重视。
    • 沈佳坤; 董慧娟; 郑林; 李春艳; 颜静秀
    • 摘要: 目的研究血小板输注次数及输血小板前预防性用药对输血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通过调查2017年2月~2018年8月上饶市人民医院血液科170例患者血小板输注后输血反应的发生情况,根据同一例患者的输血小板次数分为M1组(0.05)。无输血反应史组与有输血反应史组的输血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血次数越多,出现输血不良反应的患者越多。有输血反应史的患者输血反应发生率高于无输血反应史者。预防性用药对多次输血者及有输血反应史者的输血反应发生率均无影响。
    • 沈佳坤; 董慧娟; 郑林; 李春艳; 颜静秀
    • 摘要: 目的 研究血小板输注次数及输血小板前预防性用药对输血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通过调查2017年2月~2018年8月上饶市人民医院血液科170例患者血小板输注后输血反应的发生情况,根据同一例患者的输血小板次数分为M1组(0.05).无输血反应史组与有输血反应史组的输血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血次数越多,出现输血不良反应的患者越多.有输血反应史的患者输血反应发生率高于无输血反应史者.预防性用药对多次输血者及有输血反应史者的输血反应发生率均无影响.
    • 李培培
    • 摘要: 目的:研究临床药师使用抗菌药物对白内障围术期预防效果.方法:临床药师分析2014年2月-2015年9月期间白内障术预防用药病人的资料,制定专门的《眼科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上,根据此对2018年2月-2019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白内障术病人的围术期预防性用药予以适当指导,比较了干预前后用药频度(DDDs)、继发感染情况、药敏结果等.结果: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后,白内障手术全身预防用药率、术后眼内炎发生率、平均药品费用与住院日都有所降低;依据临床药师的建议,喹诺酮类药物的预防用药的比率与年均DDDs有了显著的提高,干预后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的年均DDDs依次从13.28×104、29.97×104增加到25.89×104、71.58×104;后者的耐药率尽管比干预前提高(χ2=12.755,P<0.001),然而对结膜囊常见定植菌敏感性仍相对偏高(耐药率<30%).结论:临床药师按照药学信息情报与药效-药代动力学模型,以及微生物学等诸多领域的理论,充分体现了药师的作用.
    • 高军花
    • 摘要: 目前,我国蛋鸡养殖业发展迅速,很多蛋鸡养殖场呈现规模化、集约化,饲养密度越来越大,一旦发病,损失严重。因此,预防保健用药也越来越受到广大蛋鸡养殖户的认可和支持,主动采取"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方案,使鸡群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可避免治疗过程中由于用药不当带来的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
    • 李双华; 李振华; 刘春永
    •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输血前预防用药对发热及过敏性输血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收集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万方数据库,CBM建库至2020年10月所发表的有关输血前预防用药的临床对照试验,将其分为输血前预防用药组和对照组(输血前不进行预防性用药或使用安慰剂),由两名研究者按照系统评价质量评价标准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提取数据,并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2篇文献.结果 显示:输血前预防用药组较对照组发热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70,95%CI:0.55~0.88,P=0.002).输血前预防用药组较对照组过敏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87,95%CI:0.62~ 1.62,P=0.42).漏斗图显示纳入文献研究无发表偏倚.结论 输血前预防性用药能够降低发热反应的发生率,但不能降低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但结论尚需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支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