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冠状动脉瘘

冠状动脉瘘

冠状动脉瘘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424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外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94篇、会议论文27篇、专利文献19526篇;相关期刊202种,包括医学影像学杂志、中国超声医学杂志、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等; 相关会议25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介入心脏病学分会成立大会、第一届全国中西医介入心脏病学论坛暨第六届长城国际中西医心脏病学论坛、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全国第十三届心脏学会、第十六届心功能学会和《心脏杂志》编委会联合学术会议等;冠状动脉瘘的相关文献由1334位作者贡献,包括朱鲜阳、侯传举、蒋世良等。

冠状动脉瘘—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94 占比:1.98%

会议论文>

论文:27 占比:0.14%

专利文献>

论文:19526 占比:97.89%

总计:19947篇

冠状动脉瘘—发文趋势图

冠状动脉瘘

-研究学者

  • 朱鲜阳
  • 侯传举
  • 蒋世良
  • 邓东安
  • 徐仲英
  • 韩秀敏
  • 史冬梅
  • 张维君
  • 郑宏
  • 张玉威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周世菊; 吕亮亮; 谢家和
    • 摘要: 冠状动脉瘘是一种少见的解剖畸形,指冠状动脉主干或其分支与心腔、血管结构之间的异常通道,患者年轻时可无任何不适,随着年龄增长,瘘管增大,血液分流量大小、瘘管走形的不同,心脏可在舒张期因血流分流而使远端冠状动脉灌注压下降,出现“冠状动脉盗血”现象,本例患者通过冠状动脉造影、超声心动图、心脏增强磁共振、左室测压术等多方面检查,明确诊断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冠状动脉-左室瘘,目前肥厚型心肌病与冠状动脉瘘关系的报道甚少,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1例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并冠状动脉瘘的临床资料并文献学习,探讨肥厚型心肌病并冠状动脉瘘诊治体会,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 王爱霞; 朱向明; 钱红波; 李娜娜; 胡国兵
    • 摘要: 患者女,72岁。近1个月胸闷不适,活动时明显,休息后稍缓解,夜间平卧偶感不适,于外院诊断为主动脉瓣重度反流,予以控制心率、抗凝等对症治疗后好转,患者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患者神志清,精神良好,活动力良好,大小便正常。
    • 吕锋; 全军民; 陶袁
    • 摘要: 巨大倒置T波在临床上少见,通常与急性心肌梗死、肥厚型心肌病等危重疾病有关,在冠状动脉瘘患者中较为少见。本文报道嵊州市人民医院2020年11月24日收治的巨大倒置T波的冠状动脉瘘1例。该患者入院时心电图检查提示胸导联巨大倒置T波,后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提示为前降支冠状动脉瘘
    • 王永德
    • 摘要: 冠状动脉瘘多是因先天畸形所致,即心脏发育不良,致患者心肌窦状间隙仍保留胚胎发育早期的状态。经相关临床调查研究可知,虽然冠状动脉瘘会对患者的心功能造成一定影响,但多数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因此在冠状动脉瘘的临床检查诊断中,易出现漏诊、误诊等问题,且由于此病症较为罕见,多数医师缺乏临床诊断经验,所以此病症的临床确诊率普遍较低。为进一步提升冠状动脉瘘的临床确诊率,确保冠状动脉瘘能获得及时有效且有针对性的救治,本文主要针对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方式在冠状动脉瘘疑似者中的临床检查诊断情况进行阐述分析,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在此病症中的应用价值。
    • 王俊斌; 马添宏; 李宇鹏
    • 摘要: 目的探讨成人冠状动脉瘘的CT血管造影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20年11月在洛阳市中医院进行诊治的9例成人冠状动脉瘘病人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病人全部进行CT冠状动脉造影,开展增强扫描,按照病人心率通过扇区重组方式获取最佳图像,对原图像开展多平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容积再现操作,其结果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冠状动脉瘘的CT血管造影影像学特征。结果9例冠状动脉瘘病人中,6例为多发瘘道,3例为单瘘道,共计15支瘘血管,CT冠状动脉造影除了多检出一支左锁骨下动脉(LSCA)外,另外14支瘘血管与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的瘘血管诊断结果相同。在瘘血管入口方面,容积再现的确诊率为93.33%,最大密度投影的确诊率为73.33%,平面重组的确诊率为86.66%,容积再现的确诊率高于最大密度投影(P0.05);在瘘血管出口上,容积再现的确诊率为88.89%,最大密度投影为33.33%,平面重组为88.89%,容积再现确诊率高于最大密度投影(P0.05)。结论成人冠状动脉瘘病人经CT血管造影诊断可获得与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相近的诊断准确率,可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参考。
    • 刘月; 朱荻绮; 李奋; 傅立军; 刘廷亮; 郭颖; 高伟; 黄美蓉; 沈捷
    • 摘要: 目的总结儿童先天性冠状动脉瘘(CAF)的介入治疗效果、并发症及随访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先天性CAF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纳入46例CAF患儿,男22例、女24例,中位年龄36.0(24.5~49.5)月,中位体重14.9(12.2~20.0)kg。瘘管引流口直径大小为3.4(3.0~4.4)mm;受累冠脉有不同程度增宽,开口处内径6.1(4.5~7.8)mm。46例CAF患儿中,9例行冠脉造影后评估为介入封堵困难,最终37例施行介入封堵术,其中35例成功封堵。建立动静脉轨道(A-V LOOP)逆向封堵者15例,经主动脉端正向封堵者20例;使用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8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2例,弹簧圈3例,血管塞22例。35例封堵成功患儿术后出现即刻残余分流10例,8例随访中微小残余分流消失,2例末次随访时仍有残余分流。术后血栓形成2例。结论介入封堵是治疗儿童先天性CAF安全有效的手段,但需充分评估CAF的走行、开口以及侧枝血管情况,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对于存在血栓形成风险的患儿,可能需延长术后常规抗凝疗程。
    • 白杨; 周强
    • 摘要: 患者,女,16岁。因“反复发热4个月”入院。患者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畏寒、发热,体温最高达39°C,下午较重,口服“消炎药”后缓解,间隔3天后再次发热,发热1天后可缓解,伴髋关节、膝关节疼痛,疼痛与发热无关,疼痛时双手活动受限,其他关节无不适症状,活动时胸闷、心慌,至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链球菌感染、肺部感染等,予以甲氨蝶呤片、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洛索洛芬、木瓜风湿丸等治疗后,症状无明显缓解,遂自行停药。
    • 高勇; 方茂源; 宋剑非
    • 摘要: 冠状动脉瘘(CAF)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亦可继发于心脏介入治疗或心脏手术.CAF是冠状动脉与心腔或全身或肺循环任何部分的异常血管沟通.由于体检时持续杂音或影像学上的意外发现,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TA)和冠状动脉造影是首选的诊断成像方式.瘘管的解剖结构和患者年龄、有无并发症等特点决定经导管或外科治疗策略.我们在此报告一例41岁男性胸痛患者,经超声心动图发现并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存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至肺动脉瘘管合并动脉瘤,经外科手术治疗,术后顺利康复出院.
    • 高勇; 方茂源; 宋剑非
    • 摘要: 冠状动脉瘘(CAF)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亦可继发于心脏介入治疗或心脏手术。CAF是冠状动脉与心腔或全身或肺循环任何部分的异常血管沟通。由于体检时持续杂音或影像学上的意外发现,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TA)和冠状动脉造影是首选的诊断成像方式。瘘管的解剖结构和患者年龄、有无并发症等特点决定经导管或外科治疗策略。我们在此报告一例41岁男性胸痛患者,经超声心动图发现并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存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至肺动脉瘘管合并动脉瘤,经外科手术治疗,术后顺利康复出院。
    • 王永彬; 管甲亮; 李菁; 徐宝丽; 李喆; 王旖旎; 秦桥基; 术超
    • 摘要: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通常是指冠状动脉主干或其分支与心腔或某一大血管之间存在的异常血管交通,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发病率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0.3%。冠状动脉瘘会影响正常冠脉的血流动力学,因此较易出现诸如心功能不全、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并发症。本文报道了一例临床上较为罕见的右冠状动脉–冠状静脉窦瘘合并右冠状动脉–右房瘘的病例,期望该病例能为临床医生的诊疗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患者本人了解并同意本病例报道。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