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教科文艺>北京市区县教育科研人员第五届(2012)学术年会
北京市区县教育科研人员第五届(2012)学术年会

北京市区县教育科研人员第五届(2012)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2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2-12-12

主办单位: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会议文集:北京市区县教育科研人员第五届(2012)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学校自我评价是基于学校自主评价、促进自身发展一种评价方式,一般将其作为外部评价的基础,是实施外部评价前学校对自身发展的一种判断.但是由于学校自我评价来自内部,评价过程及结果的科学性还受到质疑,因此,为学校提供自我评价支持系统便显得尤为重要.鉴于国外的经验和做法,北京市在开展学校自我评价的过程中,专业研究机构为学校开展自我评价提供了支持系统,确保了学校自我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促进学校科学自我评价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学校自我评价的过程是“学习-对照-调节-改进-完善”的过程,它有利于学校及时看到成绩,受到激励和鼓舞,找到差距,及时改进和提高,有利于促进评价对象的自我认识、自我改进、自我提高、自我完善。
  • 摘要:多元智能理论诞生于信息时代,又契合我国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精神,已经广泛地影响着中国教育实践者.然而在运用该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时,教师们还遇到很多难题.其主要原因是对理论没有真正理解,也没有应用工具.笔者通过观看一线课堂的教学实践并研究文献,提炼出各种智能的教育和评价工具,探索了多种智能的组合应用规律,为教育实践者提供更多参考.多元智能理论在教育教学上倡导个性化与多元化,教师要千方百计开发学生的潜能。要不断转变教育教学方式,灵活运用这些工具,创设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情境,从而开发更多学生的潜能、学生的更多潜能。
  • 摘要:文献综述是综合分析评论某一专题研究的学术观点和进展,为后续研究建立出发点、立足点和突破口的文献信息资源.文献综述具有为科研人员提供研究框架、帮助读者系统认识研究现状、参考文献为他人研究提供检索来源、为学习研究方法提供途径等功能.按照不同划分方式,文献综述可分为不同类型,具有内容的综合性、语言的概括性、信息的浓缩性、评述的客观性特点.
  • 摘要:通过"区域科研管理者实践研究和交流研讨"活动,建立科学的适合本区的"科研管理实践研究"流程.流程中改进了传统的视导方式,实施了两次视导,充分发挥视导的指导、评价、研究、培训和服务功能,创新了区域培训机制,充分发挥了区域内部先进经验.提高了科研管理者自身素质和基层学校科研管理能力,整体提升了区域科研管理水平.在一年来的实践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建立了《丰台区学校科研管理发展性评估标准》,对区域科研负责人进行了不同主题的培训.
  •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而关注学生的学习投入状况,可以考查学生多大程度上在学习中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主动性,学生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发展情况如何.为了解昌平区高中学生的学习投入现状,课题组于2011年12月对昌平区8所公办高中校的高中学生进行整群抽样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对学习的行为投入、认知投入和情感投入等,并从昌平区高中学生学习投入的总体水平以及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和不同类型学校高中学生的学习投入差异得出结论,在分析成绩和问题基础上提出相应建议.
  • 摘要:数学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去感知、领悟和体验数学学习的整个过程,从而获得对数学知识的深刻认识和丰富的情感体验的一种教学观和教学形式.本研究认为体验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该具有以下特征:实践(活动)、反思、建构、应用四个特征.这四个特征相互联系,互相促进,缺一不可.依据以上内涵将体验式教学策略分为:生活体验策略、实验体验策略、游戏体验策略、探究体验策略.这些策略在课堂中围绕"问题引入(行为体验)—建立数学模型—应用模型(思维体验)—解决问题"研究思路开展研究.通过两年的研究,本研究认为体验式教学策略适合小学生数学课堂学习,生活体验策略架起了数学与生活的桥梁,有助于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游戏体验策略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探究体验策略、实验体验策略增强了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建立数学模型,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与建构,体验式教学策略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
  • 摘要:中英项目主要是指导中英项目实验学校进行交流互访,同课异构等.课例研究是重要的教学方式研究途径,项目组、区县教科所与实验学校组织研究共同体,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次的英国教师课例研究得启示共分三个层面:教学方式层面,从视频课例可以很直观地感受到的是:教师个人魅力、教学组织、学生反应和教学评价.透过教学方式,研究英国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教学的效果最终取决于教师对教育理论的理解。面对面的学术交流和教师培训将会进一步促进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专家型教师的生成与发展。英国教学方式和课程提供新的课程资源建设方式。
  • 摘要:针对当前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班主任评语实践现状,为了更好地利用班主任评语促进学生发展,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在北京市6个区县共18所高中学校进行了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了学生视角下的班主任评语观、班主任评语整体评价、评价内容针对性、班主任评语的实效性等内容.分析表明,学生重视班主任评语对自身发展的促进作用,学生认可当前班主任评语但喜欢程度相对较低,班主任评语与学生实际符合程度比例远高于评价内容的针对性.
  • 摘要:本研究是依据北京市普通高中学校现状2011-2012学年度形成性评价中学生自我评价数据撰写而成的.本报告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健康素质、心理健康素质、审美意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的调查结果的赋值得分给予了呈现.从学校所在区域分析了城内外学生素质的差异;从学生性别的角度分析了男女生之间素质的差异;从学生干部、团干部和非干部学生角度分析了他们之间在素质方面存在的异同.针对学生素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城外高中学校应该加强教育教学资源的配备,学校干部和教师要提高心理学知识水平,学校党组织要重视学校团组织建设,加强团干部培养工作,提高教师的审美修养,从而提高学生审美意识素质的发展等建议。
  • 摘要:学生的发展需要适当的学习负荷,但学习负荷过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负荷包括:认知负荷、情感负荷和体能负荷.减负应该掌握新的视角,从学生的认知负荷、情感负荷和体能负荷三个维度去努力做出调整,减负并非一味地只做减法不做加法,也绝不是少留家庭作业就可以了.需要教师立足课堂教学,转变教育观念,掌握必要的教育策略.减负需要社会、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 摘要:"数学能力"是国内外学者比较关注的研究内容之一,什么是"数学能力"?"数学能力"包括哪些要素?目前还没有统一说法.通过对国内外数学课程标准中对数学能力的要求、国内外学者对数学能力结构和数学能力评价的研究现状以及数学能力培养相关内容进行梳理和述评,根据文献研究发现,在研究内容上,特别是学生数学能力的结构,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交流能力将是关注的主要内容;在研究方法上除了仅用单一的测验方式对其做评价是不够的,需要探索多种评价方式,特别是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如何通过评价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值得关注;在评价应用上,还缺乏系统的策略、方法和途径。数学能力评价的研究最终要落在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目标上,通过评价发现问题,同时解决问题,即如何通过实践研究出系列的培养策略供教师借鉴也需要思考。以期对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和支撑.
  • 摘要:本文对"为理解而教"的核心理念及其教学模式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分析了当前在我国推进该教学模式所面临的限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域推进"为理解而教"教学模式的策略建议:基层科研部门要加强对新理论的应用研究;以"项目工作坊"的模式开展教师培训;组织教科研部门依据课标梳理学科核心概念;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推进"为理解而教".
  • 摘要:本课题以指导农村家长的教育方法为主要切入点,通过群体研究和个案研究,对大兴地区城镇、城乡接合部、纯农村的27所中小学家长进行指导,从中筛选出适合不同层面家长的教育方法,如与孩子沟通技巧、对待成绩的态度等;并探究出了相应的最佳指导途径,其中群体指导途径包括家长会、家校协会、主题班会、家访、家教报、校讯通、家校联系方式(家校联系本、联系卡、学生日记本)等.个体指导途径主要是依学生的特点如单亲家庭的子女、独生子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儿童等进行个案跟踪.
  • 摘要:本研究在国内外教育学者把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聚焦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专业知识的核心是什么".在借鉴舒尔曼等学者有关"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简缩为PCK)"观点的基础上,运用教学案例的实证研究方法,首先探讨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知识PCK的内涵结构与展示建构图示,并依托教学案例反思,结合实践层面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到评价反思,描述教师PCK的"厘清确认——辨析修正——内化重构"过程,探讨了本土小学数学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的建构和发展过程,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做了积极的探索.
  • 摘要:区域科研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激发干部、教师的研究热情、提高研究质量,出高水平的成果.本文在分析了西城区"十一五"科研管理工作,通过对激励概念和激励理论的梳理,得到以下启示:管理的本质是激励,激励的目标与管理目标要一致且明确,具有积极的导向性。同时由于激励存在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协调问题,区域科研管理的激励机制要能够促进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一致,以够达到激励促进内化和自觉的目的。每一种激励理论都有其合理的要素,但没有哪一种是适合于任何时代、任何人的万能激励方法,管理工作中也不能只采取单一的激励方法,必须根据不同的人及人的变化,采取适宜的激励手段。因此,对激励对象的需求分析必须准确。基于西城区的实际,西城区的区域科研管理激励机制主要包括以下要素:需求要素,关注干部教师的发展需要,解决研究动力问题。目标要素,激励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目标,因此目标一定要清晰。环境要素,良好的区域研究环境是使激励作用能够有效发挥的重要保证。现代管理强调人是管理的核心,而“激励”是“以人为本”管理的核心问题之一,它被认为是现代管理中最重要、最基本的职能。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一项系统性强的复杂的任务,需要逐步完善。
  • 摘要:基于对北京市2864名教师的问卷调查,本研究考察了中小学教师心理素质的结构与现状特点.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心理素质的五个方面,即教育人际关系与适应性、创造力、个性心理品质、角色认同、情绪调控,能够较好地解释教师心理素质的结构;职业生涯周期对男教师心理素质的影响更大,在6~10年这个教龄段,男教师的心理素质发展水平高于女教师,在26年及以上这个教龄段,女教师的心理素质发展水平高于男教师.
  • 摘要:目前正在探索一种适合小学班主任牵头、学科教师参与、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形成性评价的一种新模式——"评价课".借鉴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利用一节课的教学时间完成,通过师生对话、交流,生生交流、互动的形式完成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此活动设计遵循整体性、发展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原则,推出"评价课"的基本模式,即创设情境,激趣引入。重温标准,明确目标。自评互评,典型引路。主体参与,分项评价。学生汇报,思想升华。教师点评,鼓励进步。教师上好“评价课”应该首先选择评价课的主题,注重过程积累,还要关注对非学业内容(关注情意水平)的评价,为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做好前期准备。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将评价与考试作为促进学生学习的环节有意识地做到通过评价,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
  • 摘要: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教育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丰台区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得到了重视,在推进随迁子女教育的科学发展,提升随迁子女教育的理性水平,增强随迁子女教育的人文力度,夯实随迁子女教育的精神厚度方面作了实践和探索,并取得一定的实效.
  • 摘要:新课程下的初高中物理教学已开展多年,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不畅现象日益突显,严重影响着高中物理教学的质量.高中与初中相比,学生在知识、能力以及学习方法等方面都被要求较高,多数学生感到难以适应.如何使高一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高中物理学习,是很多中学物理教师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高一学生物理学习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通过对初、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进行对比并分析,通过对初、高中学生特点进行对比并分析等,对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不畅的具体表现提出了一些施教策略.首先教材衔接,初中教材内容少,教师有充足的时间详细讲解物理概念和规律,充分突出重点和难点。为了使学生很快渡过学习的难关,也要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师的衔接。提出了对初中教师和高中教师的具体要求。还要做好知识的衔接,基础到位降低起点,对知识上有连接点的问题宜深不宜浅,在首次接触的知识点上宜细不宜粗。最后要做好师生情感的衔接。
  • 摘要:本调查报告以不同学段教师为评价主体,对石景山区小学、初中、高中"2011-2012学年度学校发展评价"数据进行分析.调查结果发现:体育卫生工作得到不同学段教师的充分肯定;小学教师对学校各方面工作均高于初中和高中学段;教师队伍专业发展是不同学段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各学段教师均认为学校重视德育工作,教师们重视学科渗透德育,能够把自己作为德育工作者,德育活动的时间能够得到保障。认为学校干部能够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学校领导班子能够分工明确、团结协作,学校领导的主要精力能够放在教育教学管理上。本文还提出了不同学段应重点关注的工作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首先关注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业务能力。其次各学段明确工作重点,实现工作突破。小学应关注学生的审美素质,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初中学生文化素质低,学校文化需要改进。高中学生心理素质薄弱,需要改进心理健康工作等。
  • 摘要:本文为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重点课题"在融合教育思想引领下的义务教育阶段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教师专业成长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目的是通过对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干部教师开展问卷调查,了解随班就读工作的现状,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调查数据及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反映出当前随班就读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基本问题,包括干部教师思想认识问题、随班就读教师培训问题、随班就读工作的考核评价问题,并对今后随班就读工作的整体推进提出相应建议.即成立由区教委、区残联及区妇联等相关部门领导牵头的领导小组。成立特殊教育研究机构,负责全区业务指导,统筹随班就读师资培训。修改完善学校随班就读管理细则,明确责任,细化落实。为随班就读学校干部教师提供专业理论书籍辅助学习。建立完善各级考核评价体系,尽快建立随班就读特教津贴制度。在具备条件的学校建立资源教室,培训资源教师。每年定期组织开展全区中小学随班就读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在全区范围内定期开展随班就读征文活动,引导干部教师重视与思考。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关注特殊教育”,“十八大”报告中更进一“支持特殊教育”。作为特殊教育重要存在形式的随班就读工作,前途光明,但任重而道远。
  • 摘要:科研主任是学校科研管理机构的主要成员之一,其管理能力强弱直接关系到学校科研工作开展的质量.尝试将学校科研室督导与区内各校科研主任培训相结合,把被督导的一些学校作为一个个案例,通过组织主任们到实地学校考察、观摩,丰富科研主任开展学校科研工作的经验,提高科研主任科研管理能力.实践取得很好的效果。
  • 摘要:在北京市大兴区城乡接合部地区进行调查显示,未成年人教育现状总体情况良好,该地区在解决外来务工子女入学问题、学校硬件建设、规范办学等方面均取得可喜成绩,但是部分学校在周边环境治理、家庭教育、学校安全教育等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学校德育及师德建设尚待加强.在调研问题的基础上,应该在周边环境治理、家长教育工作、学生德育和师德建设方面切实采取措施。
  • 摘要:学校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关乎全局的工程.在实践中强调尽可能的全员参与,让学校的文化理念转化成师生乃至家长的言行.校本课程建设、德育研究、课堂教学改革、小课题研究等都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与方式.
  • 摘要:高中阶段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也是学生未来人生发展定向的关键期.一方面,高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处世能力不断增强;另一方面,由于高中学生价值观尚未形成,在审视社会、认识职业、规划未来等方面还不够成熟,因此常处于矛盾与冲突中,所以高中阶段是开展人生规划的关键时期.开展人生规划教育,是根本实施素质教育、有效推进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开展高中人生规划教育的途径多种多样,而通过与学科教学结合来开展人生规划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且不可忽略的途径.北京一零一中学以政治学科为例,做出了很好的示范,因此笔者对其进行了研究与分析,证实学科教学与人生规划教育相结合是完全可行且有价值的,高中各学科教材教学内容的设置处处都显示了人生规划教育的素材,高中教师综合素养的提升使得在学科教学中渗透人生规划教育成为一种可能。学科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尝试在学科教学中开展人生规划教育。分析本学科的教学,找出可以渗透人生规划教育的教学素材。利用学科教材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对本学科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为学生提供学业上的支持,同时也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职业指导。借助于原有的教材,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让学生潜移默化中学会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身处的环境,定位自己的目标并开始为达成目标采取行动。
  • 摘要:人的任何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激发并指向一定的目的的.学习动机在学习过程中作用很大.学习诊断及其相应的教育策略目的是让学生、家长和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为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提供依据,有助于教师在了解学生态度和能力的条件下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做出相应、合理的评价,最后达到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效果,从而使教育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教育工作中必须依据学习需要的发展规律和根据学习积极性水平高低的注意状态、情绪状态与意志状态来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方式和手段多种多样,只要教师们有效地利用上述手段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就有可能学得积极主动,并学有成效。
  • 摘要:国际理解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扩大、延伸,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际经济、科学、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教育逐渐走向国际,通过中英合作项目、模拟联合国、与国际学校日益频繁的交流互访活动等,中国部分学校在国际理解教育方面进行了很好的尝试.国际理解教育研究项目是"十二五"时期教育发展规划中重点改革试验之一,是教育国际化改革试验的重大研究项目.围绕国际理解教育分层培训计划、义务教育阶段地方课程实施计划、项目研究基地校建设计划、实施年度"主题展示交流周"计划、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学科渗透计划等五项重点工作,以区域整体推进、与高校合作研修、学校主体实践的方式进行项目研究,取得了丰硕的实践效果.
  • 摘要:施瓦布的实践课程理论强调课程的实践价值和动态过程,主张用集体审议的方式解决课程问题,主张审议主体由多方代表参与、审议方式采用对话和协商、审议主题是针对课程的实践问题、审议结果是要维持课程四要素之间的动态平衡.根据施瓦布的这种课程理论来审视目前的校本课程审议,不难发现校本课程审议确实面临着一种困境即实践取向的缺失.为此,作者呼吁要回归实践的校本课程审议重构.
  • 摘要: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对初中生物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调查和分析,发现初中生物学科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不足.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适合于当地实际情况的课程资源研究、开发、利用的管理机制。在课程资源的利用、开发、管理、评价等方面制度化、合理化和高效化。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是学校,是教师,是学生。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应是一种常规的教学行为,应是教师、学校、学生一种自觉主动的行为。还要拓宽课程资源开发渠道,即学科内部和学科间的资源重组,校内外开发相结合,媒体资源的有效开发,教具学具制作和实验改进,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性。
  • 摘要:为全面了解和把握顺义区教育研究考试中心业务人员的教育科研现状,明确中心科研发展态势和业务人员的科研需求,为中心"十二五"科研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顺义区教科室对中心业务人员的教育科研发展现状及实际需求进行问卷调查,综合“十五”科研工作的总结和此次调查结果的分析,总体看来顺义区教育研究考试中心的教育科研有了长足的进步,具体表现在:中心业务人员教育文化素养比较高,从事教育工作的年限比较长,具有较为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从领导到各业务人员都意识到并期待通过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明确的教科研工作规划、规范的建章立制,促成了中心教科研工作的有序开展;业务人员积极申报承担各级课题,组织开展研究活动;一线教师参与研究形成了一定的科研氛围;科研成果质量不断提升,形成了教学与科研共生的良好局面。应该投入优质教育资源,建立健全科研组织机构,逐级加强科研的管理与指导,形成“教育科研要研究真问题,真的研究和解决问题”的价值取向,顺义区教育研究考试中心的教育科研将会呈现出新局面,科研创新必将有助于顺义教育质量再上新台阶。
  • 摘要:对于什么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这个问题,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和表述.从整体上来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系统的价值判断的过程,随着其发展的不断深入,将日益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在区域内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最关键的要具备五点:一是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机构;二是要加强对评价主体的培训工作;三是要结合实际,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保障制度;四是要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日常教育教学结合起来;五是要为评价者的交流与沟通搭建平台。
  • 摘要:本文以"西城区科研骨干教师研修项目"为例,从培训课程建设的角度出发,分别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与实施、课程评价五个方面阐述了教师教育科研研修课程开发与应用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
  • 摘要:科学的决策必须依据事物的本性及其变化发展的规律.责任教育模式体系的制定不可能是任意的,必须依据道德教育的本性及其变化发展的规律.这是责任教育科学决策的前提,也是保证教育实效性不可缺少的根本条件.依据品德形成、发展的内化说原理,品德是通过各种社会规范的学习及内化而实现的.当代有关德育心理学研究表明,社会规范的内化由规范的依从、规范的认同与规范的信奉三阶段组成.每个阶段均有不同的特点与作用以及产生条件.必须与不同阶段上规范内化的不同要求相适应,才能提高教育的实效.因此,责任教育的实施必须依据品德的形成规律即规范的内化规律.
  • 摘要:校本培训最初是针对院校培训而产生的.但校本培训在基础教育阶段的一些学校不堪重负,区域化校本培训助推项目应运而生,由师训部门牵头,通过集管理、服务、科研、教研、培训为一个系统整体的项目助推,以其创造性行动而成为市区教师培训的延伸.变革最初都是从渠道开始,校本培训项目助推基本程式是校本培训管理过程客观规律的反映,是基层学校校本培训科学决策和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从"一箱一包"程式理论创新,到七个里程碑助推行动的探索,即政策照应,特征掌握,目标定位,培训课程开发,资源整合,项目联动,规范视导,解决培训效果评估。作者呈现的是地方师训部门"管理组织文化"的创新与"生态环境"的营造.
  • 摘要:本研究以8所小学特色校为案例校,通过查阅文献、深度访谈的方式,追溯学校特色建设的过程,对于学校特色形成过程,笔者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孕育阶段、过渡阶段和成熟阶段。分析8所案例校的特色建设过程,也是大致经历了这三个阶段。梳理了学校特色形成的历史因素,学校地域、环境特点,时间跨度,历任校长办学思想的沿承,政策推进和硬件条件等。
  • 摘要:《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建设方案》中明确指出:"社会大课堂建设工作以区县为主,区县职责为:辖区管理,资源应用,创造特色."为此,丰台区在深入分析区域资源、全面总结课程建设工作的基础上,确定了"资源服务课程建设,服务学生成长"的工作理念,三年多来丰台区抓住工作契机,建设社会大课堂;以课程为载体,让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重视指导与培训,努力形成优秀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建立资源网站,丰富社会大课堂服务方式;注重管理,开展社会大课堂建设评价工作.为更加准确地了解社会大课堂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和做法、问题与困惑,为教育行政部门工作决策、学校工作开展提供事实依据,特开展丰台区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建设工作的调研.
  • 摘要:撰写顺义区小学学校发展现状总结性评价——学校干部分报告,其主要目的:一是,通过将本次总结性评价(2011-2012)结果与(2006-2007)、(2008-2009)、(2009-2010)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以评价结果的变化为事实依据,从学校干部评价的视角切入,肯定学校发展中取得的成绩,明确存在的主要问题;二是,从学校干部反馈现状的视角出发,对小学学校发展现状作全面总结,更清晰地认识学校发展的优势和不足,体现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给学校带来的发展和变化;三是,为学校和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制定进一步推进小学学校发展的决策提供信息。
  • 摘要:本文自行编制了《青年教师胜任力现状及培训需求调查问卷》,对东城区(南片)某所完整中学的45名青年教师进行了调查,从专业能力、管理规划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人格特质四方面全面了解青年教师胜任力现状,发现青年教师胜任力发展水平总体处于中等,但专业能力相对较低.本文从教育管理角度提出了对青年教师加强培训、加强科研活动及各学校要为教师胜任力发展提供环境等建议.
  • 摘要:从目前教科研活动来看,教师们的参与热情越来越高,但主动性欠佳.为此,在区域教科研活动中进行了互动策略的实践探索,运用讨论策略、对话策略、探究策略组织区域教科研活动,促进培训者、受训者、受训者之间的有效互动,提高活动效果.在区域科研培训、科研视导与观课议课中,变革形式,恰当运用互动策略,使培训教师经历了主动参与、自主建构与自能发展三个阶段。在三个阶段中,教师们在互动中成为研究的主人,在互动中提升自我,在互动中享受教育的乐趣与生命的意义。
  • 摘要:智障学生的智力低下,学习时注意力难以集中,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困难,学习的迁移能力差,学习兴趣缺乏,对他们采用普通的教学方法是行不通的,必须给予适当的教学资源支持.本文从教材内容支持、信息技术支持、助学伙伴支持、分层检测支持等方面论述教学资源支持的一般方法,提高随班就读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事物的一致性是相对的,而差异性是绝对的。随班就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一切教学资源按照学生的差异实施教学,使随班就读学生能够全程地、有效地参与学习,尽可能地减少他们受排斥的现象,这样儿童的个性特点才能被真正重视,受教育个体才能得到自由发展,个体的价值和差异才能得到尊重,每一位学生才能得到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这不仅体现了教育机会均等,还体现了教育过程中的平等,做到了教育公平的实现。教学资源支持是随班就读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手段。
  • 摘要:2006年年初,县教委对初中教育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分析,并与全市教育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比较,得出了制约延庆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有:教育总量相对不足且布局分散;基础设施条件整体较差,部分资源配置失衡;干部教师教育思想与教学方法比较传统,缺乏张力与活力,高水平教育人才短缺;区域内校际间发展不平衡,优质学校对办学薄弱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以及延庆教育发展要求和生源变化趋势,"十一五"期间,县教委加强了整合教育资源力度,加快学校布局调整步伐,进一步加强了初中校建设工程和两支队伍建设及德育等方方面面工作.从而,延庆县初中教育发展迅猛,办学条件、教师分配逐渐趋于均衡合理;经费投入逐年提高;干部、教师的学历、管理、教学水平逐年提高;校长办学理念不断更新、执行力不断加强;中考成绩高分段人数逐年增多,低分段人数逐年缩小;县级以上骨干教师、市学科带头人、延庆名师人数逐年增加.
  • 摘要:现代教育的显著特点之一是高效,集中在课程上具体表现为将无限的课程精中选优,以整合的方式进入有限的课时并有效实施.北京市西城区经过十多年坚持不懈的实践探索,形成了国家课程校本化、地方课程精品化、校本课程特色化、三级(国家、地方、校本)课程整合化、优质资源共享化、课程研发集约化的区域特色,促进了本区域三级课程的纵深发展,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旨在做精规定动作;地方课程精品化建设旨在做活传统动作;校本课程特色化建设旨在做亮自选动作;三级课程整合后整体推进旨在做好当下动作;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化和课程研发集约化旨在做大发展动作;西城区三级课程建设的特色既继承了老城区厚重的文化积累所固有的稳健扎实的优良传统,又在时代潮流的引领下与时俱进,体现了现代化都市在课改理念指导下对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人才的需求。
  • 摘要:区教委根据近年来小学教学质量现状,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从2010年尝试由班主任包教语文、数学改为分科教学(即一个教师教两个班的语文或数学,且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本文主要是在对教师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对两年来的尝试效果做的一个回顾.此调研报告分别从调研的内容和方法、调研的数据结果分析,分科制教学对学校来说是一次新型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其中的人员配置方式、评价方式、班级管理方式、教研方式等方面的问题都将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分析学校的分科教学改革现状,解决好分科教学带来的问题,将是改革全面推行的重要保障。针对分科教学带来的问题,应该关注师资的配置,完善课程管理系统,确定改革的起始年段,做好分科教学改革的适应性引导,以及加强教师培训。
  • 摘要:为促进学校发展,进一步增强学校自我评价的实效性,并适应学校在开展自我评价时对外部专家评价的需求,需要在学校自我评价中引入外部专家评价.引入外部专家评价的条件是学校已经建立了自我评价机制,专家是评价主体的重要成员.引入外部专家评价的具体策略有:从评价理论、实践和方法技术支持的角度引入专家评价;在探索学校发展现状中的基本规律时引入专家评价;根据区域数据修订学校自我评价标准时引入专家评价;学校开展对自我评价的再评价时引入专家评价.需要注意:专家由学校自选;加强区域学校评价研究;以典型引路、完善机制,促进学校间、区域间和专家间的交流.
  • 摘要:本报告从研究背景、理论依据、目标和内容、对象和方法、原则与步骤等方面对"怀柔区中小学教育科研评价研究"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首先,研制出具有区域特色的教育科研评价指标体系;其次,探索出常态化的教育科研评价工作机制;再次,进行了区级教育科研评价应用研究.此项研究促进区域性教育科研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使教育科研成为推进新课程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强劲动力,促进学校发展.
  • 摘要:随着教育的发展和综合办学水平的逐步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越来越多,住宿生管理已经成为当前农村山区中学日常管理的重要部分.本文针对住宿生管理——学校管理的新难题,结合县城实际,对农村山区中学住宿生管理问题出现的必然进行了论证,综述了国内关于住宿生管理研究的现状,并结合实际调研了农村山区中学住宿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即管理制度不健全,经验管理占主位;管理层次不清,管理针对性缺乏;缺乏家校合力,教育效果不明显.针对住宿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农村山区中学住宿生管理相应的对策,如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住宿生管理体系;强化细节和落实,加强住宿生生活管理;丰富课内外活动,充实住宿生的学习;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住宿生的心理适应;共建家校联系网,发挥教育合力,以期加强农村山区中学的住宿生管理.
  • 摘要:数学被誉为"自然科学之母",在义务教育阶段中,特别是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在小学数学学科的教与学中,将可持续学习能力培养作为学科教学的立足点,进行实践层面的探索尝试,这不仅是贯彻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落实新形势下可持续发展教育育人功能的务本之举.小学数学学科的可持续学习能力培养,应充分认清本次课程标准修订特别强调能力培养的突出特点,结合数学新课标丰富了能力培养内涵的现实基础,抓住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预习、新授、巩固等环节,寓可持续学习能力培养于小学数学教与学的关键节点之中,开展具有创新性的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实践.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