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曲线通过

曲线通过

曲线通过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3年内共计17656篇,主要集中在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8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7443篇;相关期刊73种,包括大连交通大学学报、西南交通大学学报、机械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铁道学会车辆委员会2008年特种货车技术发展与需求研讨会、2000年度转向架及动力学仿真学术会议等;曲线通过的相关文献由37838位作者贡献,包括王磊、王伟、李伟等。

曲线通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8 占比:1.18%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17443 占比:98.79%

总计:17656篇

曲线通过—发文趋势图

曲线通过

-研究学者

  • 王磊
  • 王伟
  • 李伟
  • 张磊
  • 刘伟
  • 王浩
  • 不公告发明人
  • 张涛
  • 张超
  • 张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崔潇
    • 摘要: 针对C_(0)-C_(0)米轨内燃机车建立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多种直线和曲线工况下机车平稳性和运行品质。结果表明:随着运行速度的增加,机车横向平稳性和加速度最大值呈上升趋势,指标在不同测量位置由大到小依次为前司机室、后司机室、车体中心;对于曲线工况,机车横向平稳性最大值逐渐增加,司机室大于车体中心,而横向加速度最大值在曲线半径为130m、800m、1200m时分别呈现线性增长、双线性增长和先降低后增长的趋势。
    • 张宝安; 虞大联; 李海涛; 梁鑫; 黄超
    • 摘要: 为研究高速磁浮悬浮架小曲线通过动力学性能,考虑高速磁浮悬浮架柔性振动,建立悬浮架有限元模型,并计算其弹性模态,建立高速磁浮整车车辆动力学模型;应用同济大学磁浮试验线线路条件、试验速度曲线及拟合的轨道不平顺,分析了悬浮架柔性振动对悬浮、导向电磁铁间隙、电磁力的影响;同时,建立了刚性悬浮架动力学模型与之对比.研究结果表明:R400小曲线通过时,电磁铁动力学性能受悬浮架柔性振动的影响较大,两种模型的导向力相差约12.5 kN,悬浮力相差约6.0 kN;通过试验仿真比较,考虑悬浮架柔性的计算结果更接近于实测结果;悬浮架垂向和横向振动的主频分别为10.4 Hz和13.2 Hz,分别与前后悬浮框相对点头、反相摇头模态频率相近;在研究控制参数优化、悬挂参数优化、运行稳定性等高速磁浮关键问题时应考虑悬浮架的柔性振动.
    • 王萌; 隋顺琦; 高贤波; 凌亮
    • 摘要: 为揭示形位误差对三大件式转向架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规律,建立某型敞车动力学模型,对比分析了4种不同种类形位误差对曲线通过性能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类形位误差对动态曲线通过的影响规律有所不同;前轮对偏转状态下,一位轮对顺时针偏转0.1°通过右曲线时更有利于转向架曲线通过;后轮对偏转状态下,二位轮对逆时针偏转通过右曲线时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轮轨横向力更小,二位轮对顺时针偏转0.3°轮轴横向力更小;前后轮对同向偏转状态下,前后轮对顺时针偏转通过右曲线,曲线通过指标相对更小,更有利于曲线通过;前后轮对反向偏转状态下,前后轮对反向偏转0°~0.1°范围内脱轨系数、轮轨横向力相对较小;一位轮对顺时针偏转、二位轮对逆时针偏转通过右曲线轮重减载率相对更小,一位轮对逆时针偏转、二位轮对顺时针偏转通过右曲线轮轴横向力相对更小。
    • 马凯; 徐洪德; 陈秉智; 刘昱
    • 摘要: 文章详细介绍了多编组铰接式胶轮电车的系统架构组成及主要技术参数,分析了车辆的运动学关系,利用MSC ADAMS动力学软件分析车辆最小半径曲线通过情况。样车试验结果表明,确认设计及计算结构满足车辆运行需求。
    • 杨春雷; 王开云; 黄运华; 丁军君
    • 摘要: 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根据27 t轴重C80E型重载货车和重载铁路曲线轨道的结构特点,建立重载货车-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和曲线轨道参数化模型。通过分析各悬挂刚体部件受力及其相对位移,推导出相应悬挂力/力矩的表达式,对重载货车通过曲线时的悬挂力、斜楔摩擦力和轮轨力进行仿真计算,并比较分析摇枕侧滚运动对货车悬挂及轮轨动力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直缓点、缓圆点等曲线连接点附近,曲线点头角和侧滚角的突变会引起货车垂向冲击振动;货车以80 km/h速度通过R800 m曲线时,垂向悬挂力和轮轨力增载率分别为5.94%和8.53%;摇枕侧滚运动对货车纵向和横向悬挂力的影响较小,可一定程度上衰减货车垂向冲击振动,但对其最大峰值影响不大。
    • 李苗; 尚贤洪; 李铁; 陈晓昊; 罗世辉; 马卫华; 雷成
    • 摘要: 为研究桥梁柔性对中低速磁浮车辆在曲线半径为70.0 m的平曲线上运行时的动态响应影响,对通过柔性桥梁和刚性轨道时的车辆动态响应开展了对比分析.首先,建立了122个自由度的车辆空间动力学模型,模型中考虑了具有主动悬浮与被动导向特性的二维磁轨关系;其次,利用三维铁木辛柯梁参数化建模方法,建立了由柔性桥梁组成的平曲线有限元模型;最后,通过悬浮力的联系形成了车辆-曲线桥梁系统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7.0 m跨径的圆曲线桥梁的自振特性和动位移响应满足相关标准要求;与车辆通过刚性轨道相比,柔性桥梁作用下的车辆系统动态响应更为剧烈,这种差异在车辆系统的横向动态响应上体现明显,而悬浮间隙和车体垂向加速度的响应差异较小,考虑刚性轨道时将高估车辆的曲线通过能力;柔性桥梁和刚性轨道两种模型计算得到的电磁铁最大横向位移不超过6.0 mm,悬浮间隙可在额定值的±4.0 mm内波动,表明在开展对比计算的工况下车辆具有良好的曲线通过性能.
    • 高雅; 时瑾; 焦彬洋; 杨飞
    • 摘要: 基于三角概率分布研究了速度分布的不均匀性对曲线轨道钢轨磨耗演变的影响。采用Archard材料磨耗模型,结合基于虚拟渗透的非Hertz滚动接触理论进行钢轨磨耗预测仿真;建立曲线区段车辆与轨道动力相互作用模型,对不同速度条件下的钢轨磨耗按权重进行累积计算,结合B-spline函数对磨耗后的钢轨型面进行平滑更新,对比分析了地铁B型车以单一速度和非均匀速度通过曲线钢弹簧浮置板区段时的钢轨磨耗演变情况。结果表明:钢轨磨耗在圆曲线上较大,磨耗光带基本平行于轨道纵向,磨耗深度沿轨道纵向分布不均匀;钢轨磨耗范围随钢轨型面更新次数的增加逐渐增加,磨耗速率随钢轨型面更新次数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非均匀速度通过有效提高了钢轨磨耗分布沿轨道纵向的均匀性;第10次更新时采用非均匀速度通过和优化钢轨型面与采用单一速度通过和磨耗钢轨型面相比车辆累计通过数量增加了近一倍,显著减缓了曲线段钢轨磨耗速率,极大地增加了车辆运行稳定性;在地铁实际运营中可通过在高峰和低峰时段采取非均匀速度控制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减缓钢轨磨耗速率。
    • 肖襄雨
    • 摘要: 针对列车行驶的安全性、舒适性及可靠性问题,基于某地铁的动力学参数进行建模,运用SIMPACK动力学软件完成模型的建立与分析。结合列车实际运营时遇到的线路不平顺、重载、曲线半径过小等问题,分析其动力学性能。试验中根据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轮轴横向力等指标参数,对列车运行的平稳性及稳定性进行评估。
    • 侯本虎; 孙光奇
    • 摘要: 从贯通道踏板的翻转特性和侧墙回转机构安装结构等方面,分析了在无需拆除侧护板安装座和回转机构的前提下,对某B型地铁车辆贯通道踏板实施结构优化的方案,优化结构踏板可将上踏板翻转90°,有效解决了地铁车辆贯通道折棚底部运维和检修不方便的问题。同时文章基于优化结构踏板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曲线线路通过计算和AW3超员工况承载模拟试验,结果显示,优化结构贯通道踏板满足地铁车辆曲线通过和承载的性能要求。
    • 徐鑫; 杨化林; 陈磊; 管凯凯
    • 摘要: 针对轮轨型面磨损问题,首先,对青岛地铁3号线现有的轮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报告了轮对存在偏磨现象且轮对镟修损耗占轮对寿命比值较大的现状.然后,对轮对异常磨耗进行研究,指出轮对缺少润滑、线路曲线分布不对称和列车长时间不掉头运行是导致轮对产生异常磨耗的主要原因.最后,根据线路实际情况,提出了采用轮缘润滑或小半径曲线外轨轨侧涂油等方式降低轮轨摩擦系数、车辆定期掉头运行和采用薄轮缘镟修的方式对轮对进行镟修等解决措施,降低轮对的损耗速率,增加轮对的使用寿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