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线控转向系统

线控转向系统

线控转向系统的相关文献在2005年到2023年内共计504篇,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机械、仪表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3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4199683篇;相关期刊71种,包括农业机械学报、山东交通学院学报、机械设计与制造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第十七届中国电动车辆学术年会、2012年LMS中国用户大会、2009年四川省第九届汽车学术交流年会等;线控转向系统的相关文献由954位作者贡献,包括赵万忠、王春燕、郑宏宇等。

线控转向系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3 占比:0.00%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199683 占比:100.00%

总计:4199785篇

线控转向系统—发文趋势图

线控转向系统

-研究学者

  • 赵万忠
  • 王春燕
  • 郑宏宇
  • 宗长富
  • 周小川
  • 邹松春
  • 张寒
  • 徐坤豪
  • 栾众楷
  • 梁为何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高惠民
    • 摘要: 概述汽车线控技术(X-by-wire)起源于飞机的电传操纵系统,飞行员不再通过传统的机械回路或液压回路来控制飞机的飞行姿态,而是通过安装在操纵杆处的传感器检测飞行员施加在其上的力和位移,井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在电控单元中将信号进行处理,然后传递到执行机构,从而实现对飞机的控制。
    • 李展峰; 施卫; 刘斌; 常嘉伟
    • 摘要: 线控转向系统(Steer-by-Wire)可以根据不同的驾驶情景设计系统转向传动比,从而匹配更好的转向性能,用来提高车辆对驾驶员输入的响应速度,对汽车无人驾驶的实现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了实现方向盘对车辆前轮转角的实时控制,需要对转向电机的控制策略以及算法进行研究。该论文使用永磁同步电机作为转向电机,在电流环和速度环的基础上,增添位置环搭建电机的三闭环矢量控制,并用模糊控制补偿速度环的PI参数。位置环采用比例+速度前馈的复合控制,并对位置环的参数进行设计。最后在Simulink中搭建电机控制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验证控制策略以及算法优越性。
    • 高惠民
    • 摘要: (接2022年第6期)六、SBW系统的路感反馈控制汽车转向系统主要有两大功能:一是操纵转向,驾驶员通过操纵转向盘来控制转向轮绕主销转动;二是反馈路感,将整车及轮胎的运动状态、受力情况通过转向盘反馈给驾驶员,即路感。前者驾驶员是输入,实现转向系统的角位移功能;后者是将路感反馈给驾驶员,实现力传递功能。二者结台,构成了汽车转向过程中的“人一车一路”的闭环控制。
    • 朴文海; 曹雷; 冷搏; 刘登程; 张小乐
    • 摘要: 线控转向系统取消了转向机械连接,提高了转向系统设计的灵活性,被视为智能汽车的核心组件之一。同时,机械连接的缺失也导致其无法直接传递路面状态信息,即“路感”。路感是驾驶员获取路面信息与车辆状态信息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驾驶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线控转向系统必须进行路感反馈设计。同时,由于驾驶员之间的差异,单一的路感反馈难以满足不同驾驶员的需求,线控转向系统为路感反馈系统提供了更大的设计空间。本文旨在解决线控转向系统可调节路感反馈问题。根据线控转向系统的模型,参考传统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路感产生机制,使用动力学分析与仿真验证相结合的方法,提取路感重要影响因素,并基于分析结果搭建了可调节路感反馈模型:由回正力矩估计器与助力力矩共同产生路感主力矩,以反馈路面信息;由摩擦力矩、阻尼力矩、惯性力矩、等效刚度力矩作为辅助调节力矩,调节转向手感。同时,为了实现对路感的针对性调节,结合前文所建立模型,设计了联合仿真试验,结合路感客观评价指标,获得了各评价指标与客观评价指标的影响关系,为路感调节提供了参考。
    • 查云飞; 于淼; 马芳武; 郑寻
    • 摘要: 针对搭载线控转向系统的智能驾驶车辆路径跟踪问题,基于汽车动力学仿真软件分析车辆转向特性,推导出横摆角速度对转向盘转角的稳态增益曲线,并获得了仿真稳态增益与理论稳态增益之间的修正系数,以此搭建单点预瞄模型和变角传动比线控转向系统模型.通过预瞄式横向运动控制与线控转向变角传动比控制相结合的方式,完成智能驾驶车辆路径跟踪控制策略的设计,并与搭载固定角传动比线控转向系统的智能驾驶车辆进行仿真对比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路径跟踪控制方法具有更高的跟踪精度和行驶稳定性.
    • 赵林峰; 陈会义; 付靖轩; 马冠举; 朱志文; 陈皖湘
    • 摘要: 文章以建立的七自由度非线性车辆模型、线控转向模型、轮胎模型和转向阻力矩模型作为动力学研究基础,基于LabVIEW PXI开发了汽车线控转向(steer-by-wire,SBW)系统硬件在环试验台,其总体结构包括转向盘总成、转向执行总成、控制器、信息采集系统以及阻力模拟系统;通过LabVIEW中建立的数据传输模块将CarSim输出数据与传感器采集数据快速传递给控制器,实现对路感电机和阻尼模拟伺服电机的转矩控制.对转向盘和转向轮分别进行的路感模拟试验和负载模拟试验结果表明,转向盘转矩和转向轮负载力矩都能较好地模拟出车辆实际的变化情况,且力矩变化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通过转向盘能够间接感知前轮转向负载的变化情况.
    • 王晓峰; 汪选要
    • 摘要: 变角传动比设计及路感模拟是线控转向系统的核心部分.根据车辆的转向灵敏度和车速确定了变角传动比的设计方案.通过分析不同路感模拟的策略,考虑到"人-车-路"闭环系统各个环节间的相互关系,并结合不同驾驶员的偏好与转向系统对道路信息的反馈,基于权重法进行转向路感的模拟.通过Carsim/Simulink仿真双移线和双纽线工况,结果表明该转向系统不但减轻了驾驶员操作负担,而且还兼顾了驾驶员的偏好,并且能够及时响应道路变化,提高了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和转向轻便性.
    • 钟晓斌; 张志文; 张光琛; 崔靖; 潘雁彬
    • 摘要: 针对传统汽车机械转向系统转向特性差的特点,利用线控转向系统传动比灵活变化的优点,提出以变传动比为基础的主动转向控制策略,以提高汽车的操纵稳定性.首先分析稳态工况的转向特性,通过固定转向增益值的方法,设计随车速变化的理想转向传动比,从而改善汽车的转向特性.同时,为了提高瞬态工况下汽车转向时的响应速度,增加横摆角速度反馈的控制环节,采用模糊PID控制的方法处理反馈信息,实时补偿前轮转角,实现主动转向.对各控制方法建立Simulink模型,并与CarSim中的整车模型联合仿真,结果表明,以变传动比为基础的主动转向控制策略可以改善汽车转向过程中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的响应结果,提高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 谭光兴; 王雨辰; 符丹丹; 丁颖
    • 摘要: 线控转向(SBW)系统是发展无人驾驶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线控转向系统路感电机输出的力矩如何能较好的跟踪传统转向系统目标力矩的问题,研究了转向盘转角和车速对路感力矩的影响.围绕路感电机展开,搭建了路感电机数学模型,分析了路感电机的动力特性.对电压传感器采集的电压信号采用中值滤波算法和最小二乘法做出对比处理,使路感电机进入相对稳压的状态;引入匹配路感电机的模糊PID和模糊免疫PID控制策略,并进行了仿真验证.验证结果证明免疫算法结合模糊PID控制器可以让路感模拟值更准确的跟踪目标力矩,而且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表明了在正弦输入信号下,所设计的模糊免疫PID控制器模拟精度更高,帮助驾驶员获得理想的路感.
    • 汪双柱
    • 摘要: 对某自动驾驶客车线控转向系统,提出一种其响应性能的台架测试方案,并开展测试评价,结果符合设计要求.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