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肠道通透性

肠道通透性

肠道通透性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186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外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8篇、会议论文19篇、专利文献442939篇;相关期刊109种,包括中国中医急症、现代检验医学杂志、实用肝脏病杂志等; 相关会议18种,包括2014年北京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年会暨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纪念曾宪九教授诞辰100周年多学科临床营养论坛、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2011全国肠内肠外营养学术会议等;肠道通透性的相关文献由594位作者贡献,包括黎介寿、姚玉川、吴性江等。

肠道通透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8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19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42939 占比:99.96%

总计:443116篇

肠道通透性—发文趋势图

肠道通透性

-研究学者

  • 黎介寿
  • 姚玉川
  • 吴性江
  • 吴春明
  • 张军
  • 李宁
  • 李鑫
  • 熊德鑫
  • 王晨
  • 王继德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运苛政; 王玉玉; 刘颖; 王宝玉
    • 摘要: 目的:观察消胰止痛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伴肠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通透性和胰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伴肠功能衰竭82例,采用抽签法分为两组,每组4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禁食、抗感染干预。对照组给予醋酸奥曲肽注射液,0.1 mg/次,1次/d,皮下注射;人血白蛋白10 g/次,1次/d,静脉输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消胰止痛汤[芒硝(冲服)、厚朴、大黄(后下)、当归、牡丹皮、桃仁、赤芍、延胡索、陈皮、甘草],1剂/d,水煎,取药汁300 mL,分早晚2次口服。两组均于连续治疗1个月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5例,有效24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5.12%(39/41);对照组治愈7例,有效20例,无效14例,有效率为65.85%(27/41)。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内毒素水平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血淀粉酶(AMS)、脂肪酶(LPS)水平均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消胰止痛汤联合西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伴肠功能衰竭有较好疗效,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肠道通透性,保护肠黏膜屏障,促进胰腺功能恢复。
    • 彪雅宁; 储心乔; 刘晨旭; 韩雪; 张焱东; 韩一鹭; 张一昕
    • 摘要: 目的探讨当归芍药散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肠黏膜机械屏障的保护机制。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易善复组和当归芍药散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通过喂饲高脂饲料制备NAFLD大鼠模型,造模同时予相应药物干预,连续8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肝组织TC、TG含量;手动生化法检测肝组织游离脂肪酸(FFA)含量;ELISA检测血清脂多糖(LPS)含量;HE染色观察肝脏、回肠和结肠病理形态,测量小肠绒毛高度和宽度;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脂质蓄积;免疫组化检测回肠和结肠组织闭合蛋白(occludin)、闭锁小带蛋白-1(ZO-1)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C、TG、ALT、AST、LPS和肝组织TC、TG、FFA含量明显增加(P<0.01),肝脏脂肪变性明显,回肠和结肠黏膜上皮细胞出现水肿,小肠绒毛高度、宽度及回肠、结肠组织occludin、ZO-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当归芍药散各剂量组大鼠血清TC、TG、ALT、AST、LPS和肝组织TC、TG、FFA含量明显减少(P<0.05,P<0.01),肝脏脂肪变性和肠道病理损伤均减轻,小肠绒毛高度、宽度及回肠、结肠组织occludin、ZO-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当归芍药散对NAFLD大鼠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保护肠黏膜机械屏障、降低肠道通透性有关。
    • 洪雪珮; 庞书勤; 葛莉; 戴燕铃; 林心君; 李霞; 吴异兰; 王冠明; 张佳惠
    • 摘要: 目的:探讨薯蓣粥对2型糖尿病(T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鼠肠道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将35只雄性Wistar随机分为空白组8只和造模组27只。空白组大鼠饲喂普通饲料,造模组使用高脂喂养加腹部注射链脲佐菌素法制备T2DM大鼠模型,成模后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薯蓣粥组、二甲双胍组;空白组、模型组每日以生理盐水灌胃5 mL,薯蓣粥组每日以薯蓣粥灌胃5 mL,二甲双胍组每日以二甲双胍水溶液灌胃5 mL,共6周;每周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干预后观察各组大鼠结肠组织学形态,检测结肠组织的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ZO-1的表达;以及血清连蛋白(Zonulin)、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水平;血清TNF-α、IL-6、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模型组大鼠的肠绒毛断裂不全且间隔稀疏,同时伴有中性粒细胞渗出,薯蓣粥组、二甲双胍组大鼠的上述情况优于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结肠TNF-α、IL-6蛋白表达增加(P<0.05),Occludin、ZO-1蛋白表达减少(P<0.05),血清中Zonulin、LPS、TNF-α、IL-6、FINS水平上升(P<0.05),FBG、HOMA-IR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薯蓣粥组大鼠结肠TNF-α、IL-6蛋白表达减少(P<0.05),Occludin、ZO-1蛋白表达增加(P<0.05);血清中Zonulin、LPS、TNF-α、IL-6、FINS水平下降(P<0.05),FBG、HOMA-IR下降(P<0.05)。结论:薯蓣粥能够降低T2DM大鼠肠道通透性,进而达到减轻全身炎症反应,缓解胰岛素抵抗、改善血糖代谢的效果。
    • 庄国栋; 汤丹; 陈永生
    • 摘要: 食品中富含种类丰富的酚类化合物,并且酚类化合物是天然的抗氧化剂和重要的功能因子。结合态多酚是酚类化合物的一种存在形式,其存在于提取过游离态多酚的残渣中,通过酯键、糖苷键、醚苷键等形式与其他物质相结合。肠道作为人体免疫防御的最前线,易遭受外源性和代谢性氧自由基损伤,诱发肠道氧化应激。肠道氧化应激会通过多种途径破坏肠上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状态,导致肠上皮屏障功能受损和肠道通透性增加,进而诱发各种疾病。结合态多酚作为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在肠道中具有较完整的结构和稳定的活性,并通过调节免疫功能,以及影响炎症因子、抗氧化酶和屏障蛋白的表达,对肠道氧化应激以及肠道屏障功能的受损均有着改善作用。
    • 王佳贺
    • 摘要: 肠道菌群的相关代谢产物和疾病间的联系逐渐受到临床的重视,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 N-oxide,TMAO)为肠道菌群的常见代谢物质,其通过增加DNA损伤、加速线粒体受损、增加氧化应激、影响能量代谢等多种途径促进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多种疾病的发生,特别是在老年病人中,由于胃肠功能的减退,肠道通透性增加,菌群移位等,TMAO对老年常见疾病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促进了疾病的进展,进而影响疾病的预后。
    • 摘要: 慢性热应激下饲粮额外添加含硫氨基酸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梁文琪译朱勇文校摘要:慢性热应激可导致活性氧增加造成氧化损伤,补充含硫氨基酸(SAA)可被机体代谢为重要的抗氧化剂谷胱甘肽,缓解慢性热应激的不利影响。因此,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添加SAA对热应激条件下28~35日龄肉鸡生长性能、体温、肠道通透性和氧化状态的影响。试验按2×2二因子试验设计,温度处理分别为慢性热应激组(HS组:每天高温33.3°C应激6 h,高温27.8°C应激18 h)和热中性(TN组:每天保持22.2°C,24h);饲粮处理分别为100%SAA水平组(育雏期、生长期和育肥期饲粮中分别为0.95%、0.87%和0.80%)和130%SAA水平组(育雏期、生长期和育肥期饲粮中分别为1.24%、1.13%和1.04%),共4个试验处理组,每个处理9个重复,每个重复栏18只。
    • 郭广振; 陈佳怡; 彭苏; 邱晓媛; 牛志力; 吴卓明; 兰瑞霞; 高振华; 赵志辉; 尹福泉
    • 摘要: 本试验旨在探讨代乳粉添加岩藻多糖对断奶羔羊小肠通透性、组织形态、消化酶活性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择24只平均体重为(7.32±0.37) kg的30日龄健康川中黑山羊公羔,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Ⅰ组(对照组)饲喂不含岩藻多糖的代乳粉,Ⅱ组、Ⅲ组和Ⅳ组分别在代乳粉中添加0.1%、0.3%和0.6%的岩藻多糖。试验预试期7 d,正试期30 d。结果表明:1)Ⅲ组和Ⅳ组羔羊血清二胺氧化酶活性和D-乳酸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2)Ⅲ组羔羊小肠各肠段绒毛高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以及肌层和黏膜厚度显著高于Ⅰ组(P0.05)。3)Ⅲ组和Ⅳ组羔羊空肠α-淀粉酶和乳糖酶活性显著高于Ⅰ组(P0.05)。4)随着代乳粉中岩藻多糖添加水平的提高,羔羊小肠抗氧化酶活性呈先升后降趋势,小肠丙二醛(MDA)含量则呈先降后升趋势。Ⅲ组和Ⅳ组羔羊十二指肠、空肠总抗氧化能力(T-AOC)、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Ⅰ组(P<0.05);Ⅱ组空肠T-AOC、CAT活性显著高于Ⅰ组(P<0.05);Ⅲ组十二指肠、空肠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以及Ⅲ组和Ⅳ组空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Ⅰ组(P<0.05);岩藻多糖添加组小肠各肠段(Ⅱ组回肠除外) MDA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综上所述,代乳粉中添加岩藻多糖能有效降低断奶羔羊血清D-乳酸含量和二胺氧化酶活性,提高小肠黏膜厚度、肌层厚度、绒毛高度及V/C,并提高空肠α-淀粉酶和乳糖酶活性以及小肠抗氧化能力,改善小肠肠道屏障结构与功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断奶羔羊的肠道健康;在本试验条件下,代乳粉中岩藻多糖的适宜添加水平为0.3%。
    • 牛旭; 刘靖; 张冬茜
    • 摘要: 目的探讨丙氨酰谷氨酰胺(Ala-Gln)治疗对胰腺癌切除术后患者免疫功能和肠道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10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术后采取的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两组患者术后均接受营养和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1 d开始给予Ala-Gln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安慰剂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5 d外周血谷氨酰胺双肽(Gln)、总淋巴细胞计数(TLC),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尿乳果糖/甘露醇(L/M)比值和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水平;对比两组患者术后7 d的血糖控制情况、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和院内病死率。结果术后1 d两组患者外周血Gln、TLC,血清IgA、IgG、IgM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1 d比较,术后5 d观察组患者外周血Gln及血清IgA、IgG、IgM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术后1 d比较,术后5 d观察组患者尿L/M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浆DAO水平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均为脂肪泻、腹胀、腹痛、肠外营养支持相关肝病等,两组均未见患者因并发症导致的休克、死亡等事件发生,且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3.64%vs.41.82%,χ^(2)=12.017,P<0.001)。两组患者院内疾病全因素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45%vs.7.25%,χ^(2)=1.032,P=0.695)。结论Ala-Gln注射液治疗能维持胰腺癌切除术后患者血浆Gln水平,并改善免疫指标,维持肠道通透性且安全性良好,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
    • 陈治徽; 陈林; 张力莉; 刁其玉; 李胜利; 毕研亮; 徐晓锋
    • 摘要: 试验旨在探究犊牛断奶前后血液生化指标和肠道通透性的变化规律。选择50日龄的中国荷斯坦母犊牛12头,于60日龄断奶,分别于断奶前2 d及断奶后1、2、3周采集血液。结果表明:断奶前2 d犊牛血中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高于断奶后1、2、3周(P<0.01),血液碱性磷酸酶(ALP)含量高于断奶后1周(P<0.01),而断奶前2 d犊牛血液总蛋白(TP)、球蛋白(GL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含量低于断奶后1、2、3周(P<0.01),断奶后3周血液ALP含量高于断奶前2d(P<0.01);断奶前2d犊牛血液白细胞介素-1(IL-1β)含量低于断奶后1、2、3周(P<0.01),结合珠蛋白(HP)含量低于断奶后1、2、3周(P<0.05),而Toll样受体(TLR4)含量则低于断奶后3周(P<0.05);断奶前2 d和断奶后1、2、3周闭锁小带蛋白(ZO-1)以及乳酸(D-LA)无显著差异,但断奶后3周犊牛血液二胺氧化酶(DAO)含量高于断奶前2 d(P<0.01)。由此可见,断奶应激使得犊牛营养和能量摄入不足,会增加自身脂肪动员和体蛋白分解,从而影响其自身对营养物质的代谢,也会引发机体炎症反应,进而影响犊牛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应激也会造成D-LA、DAO水平上升,这也证明了犊牛断奶应激会造成肠道屏障受损,进而对其肠道通透性产生影响。
    • 陈奕颖; 张楠; 田圆; 王宇; 李侠; 王玉华
    • 摘要: 目的:研究植物乳杆菌Lp2对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从中国传统发酵食品中分离到植物乳杆菌Lp2,研究其改善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肝脏炎症的作用机制。将3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LPS组)和干预组(LPS+Lp2组)。每日对干预组小鼠补充植物乳杆菌Lp2,4周后,对模型组和干预组小鼠腹腔注射LPS,构建急性炎症模型。通过对生化指标和肝组织病理学的评价,观察小鼠肝损伤情况。采用RT-PCR和免疫印迹分析肠道mRNA水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植物乳杆菌Lp2可降低LPS诱导的急性炎症小鼠血清、肝脏和回肠组织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一氧化氮(NO)、环氧合酶-2(COX-2)、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和LPS水平,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水平,明显改善LPS诱导的急性肝损伤。RT-PCR和免疫印迹分析表明,LPS引起小鼠肠道上皮紧密连接蛋白表达显著下降,植物乳杆菌Lp2明显上调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和Claudin-1的表达,改善LPS炎症小鼠的肠道通透性,肝脏LPS显著降低。结论:植物乳杆菌Lp2通过抑制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调节肠道通透性对LPS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