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438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96篇、会议论文41篇、专利文献115431篇;相关期刊196种,包括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中华现代护理杂志等; 相关会议26种,包括2016年《中国医院药学杂志》学术年会、第十七届全国小儿血液病学术会议、中华骨髓库第四届年会等;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相关文献由1423位作者贡献,包括冯四洲、石远凯、何小慧等。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96 占比:0.34%

会议论文>

论文:41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115431 占比:99.62%

总计:115868篇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发文趋势图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研究学者

  • 冯四洲
  • 石远凯
  • 何小慧
  • 刘林
  • 刘鹏
  • 朱军
  • 肖毅
  • 郭智
  • 韩明哲
  • 韩晓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孔黛; 王新凯; 裴晓杭; 连成; 牛晓娜; 白炎亮; 牛俊伟; 朱尊民; 刘忠文
    • 摘要: 背景:近年来单克隆抗体、小分子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等新药的应用显著提高了恶性淋巴瘤患者的近期疗效和长期生存,但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恶性淋巴瘤整体治疗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地位。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整个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预处理,但目前尚无标准的预处理方案。目的:探讨苯达莫司汀、依托泊苷、阿糖胞苷、美法仑(BeEAM)预处理方案用于淋巴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选择2021-07-05/2022-05-31于河南省人民医院血液科行BeEAM预处理方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11例淋巴瘤患者纳入研究,对患者的临床特征、预处理相关非血液学毒性、造血重建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①BeEAM预处理方案的非血液学毒性主要为口腔黏膜炎、腹泻、粒缺期发热,发生率分别为72.7%,63.6%,90.9%;②中性粒细胞植入中位时间9(8-11)d,血小板植入中位时间10(7-16)d;③BeEAM预处理方案用于淋巴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非血液学毒性可控,造血重建顺利,100 d移植相关死亡率为0%,截至随访期末移植相关死亡率为0%,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号ChiCTR2100048295。
    • 连嘉颖; 叶佩佩; 裴仁治; 刘旭辉; 陈冬; 张丕胜; 杜小红; 曹俊杰; 陈列光; 陆滢
    • 摘要: 目的分析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治疗老年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接受auto-HSCT治疗的老年NH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24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非特指型12例,NK/T细胞淋巴瘤6例,血管免疫母T细胞淋巴瘤(AITL)4例,其他类型2例。预处理均采用SEAM方案(司莫司汀-足叶乙甙-阿糖胞苷-马法兰)。所有患者均采集到足够的auto-HSCT,移植后均获得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植入、血小板植入中位时间分别为10(9~12)d、12(7~44)d。中位随访22.3(4.1~77.1)个月,2年预计总生存(OS)率为(77.6±6.9)%,2年预计无进展生存(PFS)率为(67.0±7.4)%,中位OS、PFS时间均未达到,100 d内移植相关死亡率为2.1%。移植前是否达到完全缓解是影响O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auto-HSCT治疗是经慎重选择的老年NHL患者安全有效的方法。
    • 明茜; 余秋霞; 张晓颖; 同茜雯; 徐金环; 王珏; 朱晓健; 王娜; 黄丽芳; 曹阳; 孟凡凯; 张东华; 张义成; 肖毅
    • 摘要: 目的:观察注射用盐酸美法仑应用于血液恶性肿瘤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及其序贯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前预处理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2021年5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接受含注射用盐酸美法仑(迈维宁,Evomela,用量120~200 mg/m^(2))的预处理方案进行auto-HSCT及auto-HSCT序贯CART细胞治疗的45例恶性血液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5例恶性血液肿瘤患者中,无植入失败病例;42例患者粒细胞植入良好,中位植活时间为12.6(7~23) d, 2例患者粒细胞植入不良;42例患者血小板植入良好,中位植活时间为12.4(5~26) d, 2例患者血小板植入不良;另1例血小板和白细胞均植入不良。37例(82.2%)患者发生口腔黏膜炎,25例(45.4%)为Ⅰ~Ⅱ级,12例(26.6%)为Ⅲ~Ⅳ级;32例(71.1%)患者发生恶心呕吐,26例(57.8%)为Ⅰ~Ⅱ级,6例(13.3%)为Ⅲ~Ⅳ级;37例(82.2%)患者出现胃肠炎,28例(62.3%)为Ⅰ~Ⅱ级,9例(20.0%)为Ⅲ级;7例(15.5%)患者出现肝脏毒性损害,6例(13.3%)为Ⅱ级,1例(2.2%)为Ⅲ级;5例(1.1%)患者出现心脏毒性损伤,4例(8.9%)为Ⅰ~Ⅱ级,1例(2.2%)为Ⅲ级;1例(2.2%)患者出现Ⅱ级中枢神经系统症状;45例患者中未出现肾脏毒性损伤。结论:注射用盐酸美法仑作为预处理用药应用于恶性血液肿瘤患者auto-HSCT及auto-HSCT序贯CART细胞治疗,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可控。
    • 谢程雯; 张琳
    • 摘要: 目的分析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后的预后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52例AML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AHSCT治疗,治疗后随访1年,统计其预后情况并分析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52例AML患者中,预后良好45例(86.54%),预后不良7例(13.46%)。预后不良、预后良好患者移植前状态未达到CR、LDH偏高、无维持治疗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P<0.05)。结论移植前状态未达到CR、LDH偏高、无维持治疗是导致AML患者AHSCT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临床可针对上述因素制定防治方案以改善患者预后。
    • 叶媛媛; 巴菲; 王静静
    • 摘要: 目的分析恶性淋巴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后的生存与预后因素。方法选取恶性淋巴瘤患者57例,统计生存率,收集患者治疗时间、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乳酸脱氢酶(LHD)水平等资料,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57例恶性淋巴瘤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2年生存44例,死亡13例,生存率77.19%(44/57);IPI评分、有无骨髓侵犯、有无B症状、移植前状态、LDH水平、移植后有无巩固治疗是患者预后死亡的影响因素(P2分、骨髓侵犯、B症状、移植前状态部分缓解、LDH水平>245 U/L、移植后未巩固治疗是患者预后死亡的危险因素(P2分、骨髓侵犯、B症状、移植前状态部分缓解、LDH水平>245 U/L、移植后未巩固治疗是恶性淋巴瘤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后死亡的危险因素,临床应据此实施干预措施,以降低死亡率,提高预后效果。
    • 杨华; 朱知梅
    • 摘要: 普乐沙福(Plerixafor)是一种小分子趋化因子受体CXCR4的阻断剂,可促进CD34^(+)造血干细胞释放入血,是一种强效造血干细胞动员剂。临床上主要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联合应用,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和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造血干细胞动员,为采集足够的造血干细胞,使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顺利完成。本文对普乐沙福的作用机制、药效学、药代动力学、药物相互作用、临床评价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综述。
    • 冯丽娜; 贺瑾; 冯莉霞; 刘金嫚; 朱晓萌; 孙莎莎
    • 摘要: 目的构建针对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护理问题评估体系。方法以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为理论框架,通过文献回顾及临床调查,结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特点,应用德尔菲法构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护理评估体系。结果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护理评估体系包括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35项、三级指标125项。2轮专家咨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100%和93.3%;专家权威系数为0.90与0.89;协调系数为0.322~0.510,协调系数检验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从权重来看,环境领域“卫生”和“收入”权重值较高(0.2798、0.2757);心理社会领域“准备水平”权重值最高(0.1623),其次是“照顾”(0.1599)和“心理健康”(0.1551);生理领域“移植并发症”和“中心静脉导管维护”权重值最高(0.0669),其次是“骨髓功能”(0.0660);健康相关行为领域“感染预防”权重值最高(0.1319),其次是“用药方案”(0.1300)、“随访及复发监测”(0.1281)。结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护理评估体系具有可靠性,有利于临床移植护士全面有效评估患者护理问题及科学合理的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
    • 金正明
    • 摘要: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HSCT)是高度侵袭性和复发/难治性淋巴瘤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可为患者带来生存获益。近年来,小分子靶向药物、单克隆抗体、细胞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新药给淋巴瘤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AHSCT在淋巴瘤治疗中仍占据重要地位。对AHSCT适应证和治疗时机进行概述,进而详细介绍AHSCT治疗流程、移植后管理及注意事项。AHSCT的适应证和治疗时机与疾病亚型、危险分层及移植前疾病状态紧密相关。行AHSCT前,需对患者进行移植前诱导及疗效评估,诱导方案根据淋巴瘤亚型不同而有所差异,可参考相应指南推荐进行选择;目前临床中广泛使用的疗效评价标准为影像学缓解(CT/MRI评价)和代谢缓解(PET/CT评价)。AHSCT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与预后密切相关,整体流程包括干细胞动员及采集、移植前预处理、干细胞回输、合并症管理、植入情况评估。制定良好的动员策略以保证动员效果是最关键的一步,对于淋巴瘤患者,应根据诱导治疗后患者的疾病缓解状态来选择最佳的动员方案,以提高干细胞动员成功率。参考国外造血干细胞动员经验,在疾病稳定状态下,如达到CR1/CR2的患者,可优选稳态动员;针对活动复发的患者,建议优选疾病特异性的非稳态动员。针对干细胞采集目标,过往国内外临床经验多推荐外周血干细胞(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s,PBSC)的最佳目标采集量为5×10^(6)个CD34^(+)细胞/kg,近期新发表的研究结果提示,骨髓瘤患者PBSC为4.5×10^(6)~8×10^(6)个CD34^(+)细胞/kg具有更好的生存获益,淋巴瘤患者PBSC最佳阈值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自体移植物质量评价也打破了传统仅评估CD34^(+)细胞数量的模式,已有研究显示,可将自体移植绝对淋巴细胞计数(autograft absolute lymphocyte count,A-ALC)纳入到自体移植物评估中。AHSCT预处理应采用清髓性预处理方案,BEAM(卡莫司汀、依托泊苷、阿糖胞苷、马法兰)方案在淋巴瘤的AHSCT预处理中较为常用。在干细胞回输上,应提前做好准备以避免出现细胞聚集现象,输注过程中还需加强临床质量控制管理,出现不良事件时应及时进行对症处理。植入后定期监测全血细胞计数等指标直至移植后100 d,以评估植入情况。移植后部分淋巴瘤亚型需行维持治疗以减少复发和治疗失败风险,提高生存率;针对不同淋巴瘤亚型,可采取不同的维持治疗方案,对于移植后复发高危患者,现已有BTK抑制剂、免疫调节剂等多种不同作用机制的新药上市,目前针对新药开展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也在进一步探索中。淋巴瘤患者接受AHSCT治疗后造血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移植后应采取措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植入成功后也应定期进行疗效评价及随访。对于适合移植的淋巴瘤患者,建议尽早转诊到移植中心行AHSCT治疗,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 摘要: 作为最为经典和成熟的干细胞临床应用方案,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至今已经历了60余年的发展,是治疗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及急性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具有不受供者限制、年龄限制少、移植后恢复较快、合并症少、移植后生活质量高等诸多优势。因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不仅可以用于血液系统疾病,还可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性疾病等的治疗。目前,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已在国内外广泛开展。
    • 平措卓嘎; 左旭盈; 王剑利; 何爱丽; 张鹏宇
    • 摘要: 目的:探讨化疗序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对淋巴瘤患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09月至2020年12月于我科接受大剂量化疗(HDC)序贯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患者,并进行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结果:40例患者,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34例,霍奇金淋巴瘤6例;男性27例,女性13例,中位年龄44(15-65)岁。除2例早期死亡患者外,其余38例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血小板中位植入时间10(6~15)d;中性粒细胞中位植入时间9(7~14)d。40例患者中移植前完全缓解(CR)25例(62.5%),部分缓解9例(22.5%),未缓解6例(15%)。移植相关死亡(transplantation related mortality,TRM)为2例(5%)。中位随访27(0.2~64)个月,移植后1年、3年的总生存(OS)率分别为92.3%、85.4%;移植后1年、3年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81.6%、66.9%。移植前是否为完全缓解是影响化疗序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淋巴瘤患者疗效的预后危险因素(P<0.05),也是影响P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大剂量化疗序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淋巴瘤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移植前疾病达完全缓解状态有利于提高疗效。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