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扶正化瘀方

扶正化瘀方

扶正化瘀方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139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内科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3篇、会议论文36篇、专利文献36885篇;相关期刊49种,包括世界中医药、中国中医药科技、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等; 相关会议22种,包括第六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学术论坛、第二十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2013年第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医学专题研讨会等;扶正化瘀方的相关文献由247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成海、刘成、刘平等。

扶正化瘀方—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3 占比:0.28%

会议论文>

论文:36 占比:0.10%

专利文献>

论文:36885 占比:99.62%

总计:37024篇

扶正化瘀方—发文趋势图

扶正化瘀方

-研究学者

  • 刘成海
  • 刘成
  • 刘平
  • 徐列明
  • 胡义扬
  • 陶艳艳
  • 姜哲浩
  • 崔红燕
  • 谭善忠
  • 季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黄辉; 徐列明; 平键; 周扬
    • 摘要: 目的观察应用扶正化瘀方后急性肝损伤小鼠模型肝脏CD8^(+)T淋巴细胞对共培养的肝星状细胞的影响,探讨扶正化瘀方预防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18只SPF级雄性C57BL/6NCrl V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扶正化瘀方组,每组6只。扶正化瘀方组提前给予扶正化瘀方灌胃5 d。实验前12 h以2 mL/kg体质量的剂量腹腔注射10%的CCl_(4),腹主静脉取血,留取血清并检测ALT、AST,留取部分肝脏做病理观察;应用流式细胞术分选小鼠肝脏CD8^(+)T淋巴细胞,预先小鼠体内用药,再与小鼠肝星状细胞株(JS 1)以2∶1比例共培养于96孔板中24 h、48 h,使用qPCR方法检测各组Col.ⅠmRNA和α-SMA mRNA表达变化。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SNK-q或LSD-t检验。结果模型组的ALT和AST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值均<0.0001)。扶正化瘀方组小鼠的ALT升高的幅度明显小于模型组(P<0.001)。HE染色显示,扶正化瘀方组小鼠肝细胞变性、坏死程度较模型组有所减轻。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总淋巴细胞、CD45、CD4-CD8^(+)T、CD8^(+)CD28-T显著上升,而扶正化瘀方组与模型组相比较,上述淋巴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值均<0.001)。自各组小鼠肝脏分离的CD8^(+)T淋巴细胞与JS 1共培养48 h,模型组与对照组(JS 1单培养)和正常组相比α-SMA mRNA的表达明显增加(P值均<0.01);Col.ⅠmRNA表达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正常组(正常小鼠肝脏CD8^(+)T淋巴细胞与JS 1共培养)(P值均<0.001)。扶正化瘀方组α-SMA mRNA和Col.ⅠmRNA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值均<0.01)。结论扶正化瘀方能通过改变小鼠肝脏CD8^(+)T淋巴细胞功能表型间接抑制活化的肝星状细胞。
    • 景菲; 胡旭东; 彭渊; 邢枫; 陶艳艳; 刘成海
    • 摘要: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小鼠肺纤维化实验,探讨扶正化瘀方治疗肺纤维化的潜在关键靶点和信号通路。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取扶正化瘀方各味药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数据库获取肺纤维化疾病相关靶点,二者取交集后,利用STRING平台对交集靶点进行蛋白相互作用(PPI)分析,构建PPI网络并采用Cytoscape3.8.0软件分析获得核心蛋白信息,通过R语言对交集靶点进行KEGG富集分析以获取关键信号通路信息。制备博来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小鼠模型,采用HE、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炎症及胶原沉积情况,qRT-PCR验证网络药理学富集分析结果。结果通过网络药理学筛选得到扶正化瘀方药物靶点与肺纤维化疾病相关靶点的交集基因191个,通过PPI网络分析发现AKT1是扶正化瘀方治疗肺纤维化的最重要靶点,KEGG富集分析显示PI3K-Akt信号通路可能是扶正化瘀方治疗肺纤维化的潜在作用通路。动物实验表明,扶正化瘀方可明显减轻小鼠肺纤维化,并显著下调PI3K、AKT1、NF-κB、CASP9、Bcl2基因的表达。结论扶正化瘀方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发挥抗肺纤维化的药理效应。
    • 王玉婷; 梁诗雨; 谢宇娟; 李舒展; 徐怡; 王佳慧; 赵铁建; 郑洋
    • 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扶正化瘀方抗肝纤维化分子机制研究。方法:利用OMIM、GeneCards等数据库获得肝纤维化相关靶点,采用Venn图对扶正化瘀方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和肝纤维化相关靶点进行交互处理;利用String数据库和metascape数据库对交互靶点进行基因和信号通路注释,明确扶正化瘀方抗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结果:选择了扶正化瘀方中的抗肝纤维化成分:有桃仁中的苦杏仁苷、丹参中的丹酚酸B和虫草菌丝中的虫草等。其中丹参主要化学成分为水溶性成分(丹参素、丹酚酸A及B、迷迭香酸、原儿茶酸、原儿茶醛等)和脂溶性成分(二氢丹参酮I、丹参酮IIA等)。丹参酮类是丹参的主要脂溶性成分,主要包括TanⅡA、隐丹参酮(cryptotanshinone,CPT)、丹参酮Ⅰ、二氢丹参酮等。TanⅡA是含量最多、目前研究最为深入的丹参酮。TanⅡA属二萜醌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肿瘤、心血管保护等多种活性。通过TCMSP数据库对扶正化瘀方的这些活性成分进行筛选,并获得扶正化瘀方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将获得的作用靶点,通过UniProt数据库将其转换为基因名,并将其导入String数据库获得作用靶点互作数据,利用Cyctoscape3.4.0构建互作网络。通过OMIM、GeneCards数据库获得肝纤维化相关靶点蛋白,对化合物靶点与肝纤维化靶点进行交互处理,获得重叠靶点。结论:体现了扶正化瘀方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特点,其所作用的多条通路均存在关联性,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 陈黎旭; 熊佳; 谢昆; 朱挺德; 钟志英; 官亮; 潘永平
    • 摘要: 目的探讨扶正化瘀方含药血清对肝星状细胞(HSC)激活素A(activinA)/smad信号通路活化的影响。方法20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扶正化瘀(Fzhy)-低、中、高剂量含药血清组,每组5只,分别以蒸馏水,0.75、1.5、3.0 g/kg扶正化瘀溶液(扶正化瘀胶囊药物粉末与蒸馏水配制)灌胃1次/d,连续3 d,取血制备空白血清(对照组)和含药血清。以大鼠HSC-T6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用5%、10%、20%体积分数的各组含药血清培养细胞。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选取细胞存活率在50%左右的体积分数重新分为对照组及Fzhy-低、中、高剂量组。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率、线粒体膜电位变化和活性氧(ROS)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细胞中activinA、smad3、samd7、核因子(NF)-κB的mRNA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activinⅡA受体(ActRⅡA)、smad3、NF-κB p65、胱天蛋白酶(caspase)-3的蛋白水平。结果各扶正化瘀含药血清组的细胞存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选择体积分数为10%的含药血清进行后续实验。对照组和各扶正化瘀方含药血清组细胞周期和凋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及Fzhy-低、中、高剂量组细胞内ROS水平及线粒体膜电位水平降低比例逐次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Fzhy-中、高剂量组smad3 mRNA表达水平降低,smad7 mRNA升高,Fzhy-低、中、高剂量组NF-κB、activinA mRNA,smad3、NF-κB p65、ActRⅡA蛋白表达水平降低,Fzhy-低剂量组、中剂量组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Fzhy-低剂量组相比,Fzhy-中、高剂量组smad3 mRNA表达水平降低,Fzhy-中剂量组activinA及smad7 mRNA升高(P<0.05)。结论扶正化瘀方含药血清可通过影响HSC-T6细胞增殖、参与细胞的氧化应激以及调节细胞activinA/smad信号转导通路来实现抗纤维化作用。
    • 关茜; 刘伟; 陈佳美; 慕永平; 刘平; 徐莹
    • 摘要: 扶正化瘀方由上海中医药大学研制,具有活血化瘀,养精益肝功效,是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纤维化、肝硬化及肝癌等慢性肝病的有效验方.该方已临床应用多年,在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肝纤维化程度及并发症等方面疗效显著.近年来,不少学者对扶正化瘀方治疗慢性肝病的临床效果和作用机制开展了深入研究,并取得满意成果,现作一总结,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 王虹; 王余民; 孙文善; 沈丽萍
    • 摘要: 目的 观察微创埋线联合扶正化瘀方治疗肺肾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8年9月—2020年1月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中医科收治的90例肺肾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和扶正化瘀方内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微创埋线治疗(每周1次),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2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的肺功能、体质指数(BMI)、6 min步行距离(6MWD)、呼吸困难指数(mMRC)评分及血清IgM、IgA、IgG、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17(IL-17)、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41/4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6%(34/4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6 MWD、mMRC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6 MWD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增加(P均0.05),治疗组IgM、IgA、IgG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05),2组IL-17、TGF-β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微创埋线联合扶正化瘀方治疗肺肾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肺功能,增加患者运动耐量,且可明显抑制气道炎症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 张娟; 翟传夫
    • 摘要: 目的 探讨扶正化瘀方对原发性肝细胞癌(PHC)行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临沂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3例TACE术后PH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术后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扶正化瘀方,3个月后评定两组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肝功能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中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99(CA199)、组织多肽抗原(TPA)、α-L-岩藻糖苷酶(AFU)、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述指标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扶正化瘀方能降低行TACE术后PHC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肝功能.
    • 肖准; 张华; 慕永平; 王晓柠; 陈佳美; 刘平; 付亚东; 胡永红; 田小亭; 高思琦; 嵇强; 刘伟; 胡义扬; 陈高峰
    • 摘要: 目的 基于均匀设计法探索扶正化瘀方(Fuzheng Huayu,FZHY)有效成分组合及配伍效应.方法 以扶正化瘀方提取物中含量最高的丹参化合物成分F-01及主要入血桃仁活性成分F-02及五味子成分F-03为研究对象,运用均匀设计法,以肝组织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含量和天狼猩红(Sirius red,SR)染色胶原半定量为筛选指标,采用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和胆管结扎(bile duct ligation,BDL)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经回归分析获得"最佳配方",并进行再验证.结果 ①均匀设计方案中的JY5组合可显著降低CCl4和BDL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天冬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活性,提高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含量,降低肝组织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含量及胶原面积半定量;其回归方程则提示配方P(F-01(32 mg·kg-1)+F-02(0.5 mg·kg-1)+F-03(0.5 mg·kg-1))是三者降低CCl4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Hyp含量和BDL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胶原沉积从而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的最佳配比.②验证实验表明配方P对CCl4和BDL肝纤维化大鼠血清ALT、AST、ALB及肝组织Hyp含量及胶原面积半定量并无显著改善作用,而JY5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在CCl4和BDL肝纤维化大鼠实验中均得到再证实.结论 ①F-01(16 mg·kg-1)+F-02(0.5 mg·kg-1)+F-03(2 mg·kg-1)组合可显著改善CCl4和BDL大鼠肝纤维化,疗效与FZHY原方相当.②均匀设计对量效关系呈非线性的中药复方效应成分的研究可能有其一定局限性.
    • 张恺; 赵庆华; 杨静; 高庆轮; 葛树龙
    • 摘要: 目的:观察扶正化瘀方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细胞癌(HCC)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α-烯醇化酶(ENO1)、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水平的影响.方法:HCC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行TACE治疗,观察组行TACE+扶正化瘀方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ALT、AST、肿瘤标志均水平等肝功能指标,以及血清PIVKA-Ⅱ、ENO1、AFP-L3等肿瘤标志物水平和中医症状积分变化,评价两组临床疗效.随访1~3年,比较两组总生存率(OS)及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Alb均较前升高,血清TBIL、ALT、AST、肿瘤标志物水平及中医症状积分则较前降低(P0.05),观察组2、3年OS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扶正化瘀方联合TACE治疗HCC有助于杀灭肿瘤细胞,抑制其分泌肿瘤标志物,增强肝功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近远期疗效,安全性较高.
    • 栾玉玲; 花东明; 陈相波; 王芳; 孔晓妮; 冯煜
    • 摘要: 目的 观察扶正化瘀方药物血清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增殖、迁移及旁分泌能力的影响.方法 贴壁法分离HUCMSCs,流式细胞术鉴定HUCMSCs表型并检测其分化能力;取第5代HUCMSCs,随机分为空白血清组及5%、10%、15%药物血清组,CCK-8法检测HUCMSCs增殖能力;克隆形成实验检测HUCMSCs增殖能力;划痕实验检测HUCMSCs迁移能力,测量划痕宽度并计算细胞迁移率.Transwell实验检测HUCMSCs迁移能力,统计迁移细胞数目.ELISA检测HUCMSCs旁分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能力.结果 分离培养的HUCMSCs高表达标志物CD90(99.8%)、CD105(97.1%)、CD73(99.9%)、CD44(100%),符合HUCMSCs表型特征并具有成脂/成骨分化功能.CCK-8结果显示,5%、10%、15%药物血清干预HUCMSCs后,均能促进HUCMSCs增殖(P<0.05).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血清组比较,5%、10%、15%药物血清组HUCMSCs克隆形成数量增加.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血清组比较,5%、10%、15%药物血清组干预后,HUCMSCs迁移率明显升高(P<0.01),且随药物血清浓度增加,细胞迁移率呈上升趋势.ELISA结果显示,与同一时点空白血清组比较,5%、10%、15%药物血清组HUCMSCs旁分泌bFGF能力明显增强(P<0.05).结论 扶正化瘀方药物血清对HUCMSCs增殖、迁移和旁分泌bFGF能力有明显促进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