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497篇,主要集中在基础医学、中国医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50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396300篇;相关期刊265种,包括激光生物学报、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中药药理与临床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第六届中国建筑胶粘剂发展论坛、第十三届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学术会议、中国园艺学会桃分会第三届全国桃学术研讨会等;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相关文献由1605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春梅、张运海、林珏龙等。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50 占比:0.11%

会议论文>

论文:1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96300 占比:99.88%

总计:396765篇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发文趋势图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研究学者

  • 王春梅
  • 张运海
  • 林珏龙
  • 张玲霞
  • 李国平
  • 杨勇骥
  • 汤莹
  • 秦广雍
  • 陈耀文
  • 霍霞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会; 熊静; 梅翠; 王士源; 周洋; 李晓芬; 付贵花; 张阳; 程鹏; 何玉张; 陈红伟
    • 摘要: 旨在考察鼠源抗菌肽CRAMP的安全性、稳定性及其在清除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中的作用。采用兔血红细胞悬液的溶血性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RAW264.7)的细胞毒性考察CRAMP的安全性;采用不同温度、蛋白酶、金属离子和酸碱梯度对CRAMP抗菌活性的影响,考察其稳定性;通过在6孔细胞培养板中构建铜绿假单胞菌(PAO1株)成熟生物被膜,以人源抗菌肽LL-37和3种抗菌药为对照,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检测生物被膜量,平板菌落计数法对生物被膜活菌数进行计数,苯酚-硫酸法结合Folin-酚试剂法检测生物被膜胞外基质含量,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CLSM)观察CRAMP干预PAO1生物被膜形态学的变化。结果显示,CRAMP在所测试浓度下对兔血红细胞溶血率均<2%;在62.5~125 mg·L^(-1)时对RAW264.7没有细胞毒性。温度(25~100°C)、两种盐离子(Na^(+)、K^(+))以及pH为5~10时对CRAMP的抗菌活性没有影响;胃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均不同程度影响了CRAMP的抗菌活性。6孔细胞培养板中,4倍MIC的CRAMP极显著降低了PAO1生物被膜量(减少率为76.74%,P<0.01),极显著减少了生物被膜中的活菌数量(减少了1.2个CFU·mL^(-1),P<0.01),效果优于LL-37和3种抗菌药。CRAMP组的胞外基质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和LL-37组(P<0.05)。CLSM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4MIC浓度下,CRAMP组的细菌总荧光强度(PI+SYTO)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和LL-37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CRAMP组和LL-37组的死菌荧光强度/活菌荧光强度比值(PI/SYTO)均极显著增大(P<0.01)。综上表明,CRAMP具有低溶血性、低细胞毒性,除蛋白酶作用不稳定外,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对PAO1成熟生物被膜具有明显的清除作用,且效果优于LL-37,具有良好的药物开发前景。
    • 王凯旋; 李鹏飞; 赵宇; 李航; 李明; 张世渊; 吉宏明; 胡昌辰
    • 摘要: 目的分析人脑胶质瘤组织双色荧光染色的图像质量与诊断效能,并与HE染色进行比较。方法取新鲜人脑胶质瘤组织标本71例,将同一脑组织标本分别分成大小相同的两份。一份标本使用荧光染色剂BODIPY和DRAQ5分别染脑组织脂质和DNA,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进行双色荧光成像,采集荧光图像。另一份标本进行HE组织染色,用玻片扫描仪进行扫描成像。分别于染色后及染色90 d后由两名病理科医生对双色荧光染色和HE染色组织图像进行评估。对两位病理医生的评估结果进行Cohen'skappa一致性检验,评价双色荧光染色与HE染色的诊断一致性,计算双色荧光染色的诊断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结果人脑胶质瘤组织双色荧光染色图像具有与HE染色图像相似的组织学特征,且脂质保留完整。病理科医生A评估双色荧光染色图像得到低级别胶质瘤21例、高级别胶质瘤50例,病理科医生B分别为24、47例,将病理科医生A、B第一次诊断结果与HE染色诊断结果进行Kappa一致性检验,κ值分别为0.48、0.64。染色90 d后,两位病理科医生第二次评估双色荧光染色图像,病理科医生A评估低级别胶质瘤26例、高级别胶质瘤45例,病理科医生B分别为28、43例,将病理科医生A、B第二次诊断结果与HE染色诊断结果进行Kappa一致性检验,κ值分别为0.76、0.82。病理科医生A第一次诊断敏感度为88%、特异度为57%、诊断准确率为76%,第二次诊断分别为93%、82%、89%;病理科医生B第一次诊断敏感度为91%、特异度为71%、诊断准确率为83%,第二次诊断分别为93%、89%、92%。结论人脑胶质瘤组织的双色荧光染色图像具有类似HE染色的组织学特征,且能够完整保留脂质;同时与HE染色相比,诊断一致性基本满意,诊断准确率、敏感度及特异度高。
    • 李茹芳; 崔霞; 王丽梅; 李秋艳; 蓝海
    • 摘要: 目的 比较苏木乙醇、乙酸乙酯、正丁醇以及水提取物对牛切牙脱矿牙釉质的再矿化作用。方法 选择新鲜拔除的牛切牙制备成釉质块,形成早期人工龋,随机分为脱矿组、阴性组、阳性组及苏木乙醇、乙酸乙酯、正丁醇、水提取物组,每组6颗,在体外进行pH循环后,分别用偏光显微镜、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苏木4种提取物对牛切牙脱矿牙釉质的再矿化作用。结果 偏光显微镜观察,苏木4种提取物处理后均有龋损减弱并呈现负性双折射的再矿化带。激光扫描共聚焦观察,苏木4种提取物再矿化作用生成的晶体使荧光染料进入牙组织脱矿釉质微孔中的量减少,龋损程度降低。结论 苏木4种提取物都有促进脱矿牙釉质修复的作用,其中正丁醇和水提取物的效果更好。
    • 郭玉玉; 于海燕; 赵晓敏; 王森
    • 摘要: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是生物、医药、化学等科学领域成像研究的一个重要工具,也是目前大型仪器平台不可或缺的成像设备。LSM900 with Airyscan2是目前市面上较新的一款多功能、快速、高分辨率的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对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原理、其运行的环境要求、管理人员职责、开放共享管理以及设备维护保养注意事项几方面做详细地介绍,供相关管理人员与使用者参考。
    • 许佳玲; 罗剑文; 钟创光; 陈云凤; 龙钊; 张以顺
    • 摘要: 仪器共享平台可为用户提供多种实验技术服务,是高校和科研院所必不可少的教学科研支撑部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是生命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大型精密光学仪器,具有使用频率高、功能多、操作复杂等特点.仪器共享平台结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共享使用情况尝试多种相关人员培训方式,探索出一套适用于多用户的培训模式以供仪器共享平台工作人员参考.
    • 刘双双; 肖桂凤; 洪晓黎; 沈逸
    • 摘要: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具有高分辨率和高光学切片的成像能力,是生命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通常采用的XY或者XYZ扫描方式成像速度慢,限制了生物研究中快速现象的追踪.本文介绍了实时快速成像的XT线扫描模式,并建立线扫描方向的识别方法.制作荧光小球样本,经过荧光小球划出不同方向的线段,使线段的一端接近荧光小球的中心而另一端远离,对线段进行XT线扫描,根据荧光信号与两端距离的远近判断扫描方向.阐述了XT线扫描在Zeiss、Nikon和Olympus共聚焦显微镜中的具体操作方法,并比较了其线扫描方向的差异.本研究建立了一套确定线扫描方向的实用方法,该方法简便易操作,具有普遍适用性,可为显微成像从业者和研究者提供借鉴.
    • 周怡波; 段玉; 赵寒霜
    • 摘要: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可用于细胞及亚细胞器微观结构分析,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等研究领域,但此类大型仪器在本科实验教学中尚未得到普及.通过对本科生进行分组教学,了解仪器工作原理,初步掌握仪器使用方法,可在理论教学之外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在本科实验教学中引入大型仪器,可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使学生尽早明确未来科研发展方向,为推动创新型本科实验教学的稳步发展奠定基础.
    • 李娟; 张岚岚; 吴珏珩
    • 摘要: 双光子显微镜是结合了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双光子激发技术的一种新精密仪器,具有低光毒性、高时空分辨率、高信噪比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脑科学、免疫学、肿瘤、胚胎发育等生物医学相关研究领域.但双光子显微镜操作较复杂,对于新用户而言对设备的选用存在一定困惑.通过阐述双光子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样品前期准备、成像难点及设备使用和日常维护要点,梳理双光子显微镜与其他同类成像类设备在成像原理、配置参数、成像特点及应用领域等方面的区别,总结双光子显微镜的应用特点及优势,为从事医学临床、教学及科研提供参考.
    • 梁炎婷; 蒋文琼; 邓敏; 陈海波
    • 摘要: 目的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比较不同涂布方式下两种粘接系统处理牙体粘接面产生纳米渗漏的差异性.方法 按照纳入标准选取近一个月内拔除的35颗第三磨牙,分别在其颊舌侧制备尺寸一致的箱状洞形,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0组),自酸蚀粘接剂涂布1、2、3次组(B组),全酸蚀粘接系统涂布1、2、3次组(C组),共7组.24 h后观察并检测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后纳米渗漏的长度和形态的变化.结果 B2、C2组产生的纳米渗漏值最低(P<0.05);在相同涂布次数下,自酸蚀的纳米渗漏值均低于全酸蚀粘接系统(P均<0.05).结论 涂布数量是影响牙体粘接界面封闭性的因素之一,推荐涂布粘接剂2次,有助于减少纳米渗漏.
    • 李贻珍; 牛珂平; 曹瑛瑛; 王莹; 文鹏程; 乔海军; 张卫兵; 张忠明
    • 摘要: 为研究温度对地衣芽孢杆菌D3.11凝乳酶凝乳性能的影响,以脱脂乳为底物,并以商品凝乳酶为对照,分析凝乳过程中黏度、浊度、持水力、OD值及流变学特性的变化规律,观察凝块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随着凝乳温度的升高,2种酶体系的黏度值逐渐增大,温度较高时,长时间凝乳会导致体系黏度值下降;在30~45°C时2种酶体系的浊度分别随温度升高显著增大(P<0.05);流变学特性表明,商品酶体系所能达到的储能模量(G′)的峰值为269.01 Pa,大于地衣芽孢杆菌D3.11凝乳酶体系的峰值232.91 Pa,且随着凝乳温度的上升,2种酶体系的G′不断下降,商品酶体系比地衣芽孢杆菌体系的G′下降更快;2种酶体系持水力均随温度的上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35°C时2种酶体系的持水力均达到最大;2种酶体系的乳清OD值随温度升高显著增大(P<0.05),地衣芽孢杆菌凝乳酶体系的乳清OD值均大于商品酶体系;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微观结构,发现40°C条件下2种酶体系的凝乳效果最好.该研究发现温度对地衣芽孢杆菌D3.11凝乳酶的凝乳性能影响显著,实验结果可为地衣芽孢杆菌凝乳酶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