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稀有鮈鲫

稀有鮈鲫

稀有鮈鲫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128篇,主要集中在环境科学基础理论、动物学、水产、渔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6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1319篇;相关期刊34种,包括四川动物、水生生物学报、中国实验动物学报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中国动物学会鱼类学分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第九届中国实验动物科学年会等;稀有鮈鲫的相关文献由359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剑伟、王子健、查金苗等。

稀有鮈鲫—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6 占比:6.73%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77%

专利文献>

论文:1319 占比:92.50%

总计:1426篇

稀有鮈鲫—发文趋势图

稀有鮈鲫

-研究学者

  • 王剑伟
  • 王子健
  • 查金苗
  • 殷浩文
  • 王绿平
  • 曹文宣
  • 张京佶
  • 刘汉伟
  • 吴本丽
  • 房彦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周俊亮; 王贤珍; 侯晓蕾; 杨琼; 陈越; 荣伟雅; 刘青; 王伟伟; 宋晶; 刘少贞
    • 摘要: [目的]以稀有鮈鲫雄鱼为研究对象,探讨17α-甲基睾酮(17α-methyltestosterone,MT)对稀有鮈鲫精巢甲基转移酶(DNMT)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MT(25、50和100 ng/L)处理稀有鮈鲫雄鱼7、14和21 d,处理结束时,每组随机解剖10条鱼,取精巢组织,Trizol一步法提取总RNA,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DNA甲基转移酶基因(dnmts)相对表达量。[结果]MT处理稀有鮈鲫雄鱼7 d,25 ng/L MT处理组(P<0.05)、50 ng/L MT处理组(P<0.01)和100 ng/L MT处理组(P<0.05)精巢dnmt3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25 ng/L MT处理组和50 ng/L MT处理组精巢dnmt5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P<0.05)降低;50 ng/L MT处理组精巢dnmt7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P<0.05)降低。MT处理稀有鮈鲫雄鱼14 d,100 ng/L的MT处理组dnmt3、dnmt5、dnmt6、dnmt7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P<0.05)升高;50 ng/L的MT处理组dnmt1基因相对表达量极显著(P<0.01)升高。MT处理稀有鮈鲫雄鱼21 d,50 ng/L MT处理组和100 ng/L MT处理组dnmt1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P<0.05)升高;100 ng/L MT处理组dnmt8基因相对表达量极显著(P<0.01)升高。[结论]MT可以干扰稀有鮈鲫精巢DNA甲基转移酶基因dmmts的mRNA表达。MT对DNMTs酶活性的影响以及是否可以通过改变DNA甲基化水平对稀有鮈鲫精子的发生产生影响有待研究。
    • 姜锦林; 吕建伟; 曹少华; 刘仁彬; 石佳奇; 龙涛; 单正军
    • 摘要: 采用半静态水体暴露方式研究了水中溴氰菊酯对稀有鮈鲫早期生命阶段的发育毒性与内分泌干扰效应.结果表明,影响稀有鮈鲫胚胎孵化的LOEC(最低可观察效应浓度)>3.0μg/L;影响稀有鮈鲫仔鱼发育畸形和死亡指标的LOEC和NOEC(无可观察效应浓度)分别为1.0和0.33μg/L.低至0.04μg/L的溴氰菊酯暴露便可显著下调稀有鮈鲫幼鱼体内雄激素受体基因(AR)表达量并上调甲状腺激素受体基因(TRβ)表达量;0.11μg/L的溴氰菊酯暴露可以下调稀有鮈鲫幼鱼体内雄激素受体基因(AR)、雌激素受体基因(ER1、ER2b)和芳香烃受体基因(AhR1a)的表达量,并上调甲状腺激素受体基因(TRβ)表达量;0.33μg/L的溴氰菊酯可以下调稀有鮈鲫幼鱼体内雄激素受体基因(AR)、雌激素受体基因(ER1、ER2b)、芳香烃受体基因(AhR1a、AhR1b、AhR2)的表达量,并诱导甲状腺激素受体基因(TRβ)表达量的上调.上述作用浓度水平已经处于多个天然水体中溴氰菊酯的检出浓度范围,因此,关于水体残留溴氰菊酯对鱼类的内分泌干扰效应必须予以重视.
    • 吕月凤; 王英英; 曾伟伟; 王庆; 李莹莹; 尹纪元; 杨广; 石存斌; 王雅慧; 李波
    • 摘要: 罗非鱼湖病毒(TiLV)感染引起的罗非鱼湖病毒病(TiLVD)对全球的罗非鱼养殖业造成了严重威胁。TiLV不仅可感染罗非鱼及其变种,也可感染其他鱼类。稀有鮈鲫是一种优良的小型实验鱼,为探究TiLV对稀有鮈鲫的感染特性,用毒株 TiLV-2017A 对稀有鮈鲫进行腹腔注射感染,对感染后稀有鮈鲫的临床症状、病毒载量、组织病理和免疫基因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iLV-2017A可感染稀有鮈鲫,死亡率约为10%,病毒载量在第13天达到峰值,为1.582×10;拷贝数·μL^(-1);对相关免疫基因进行检测,发现稀有鮈鲫白细胞介素-8(IL-8)、NK细胞增强因子(NF-κB)、白细胞介素-1β(IL-1β)、Mx蛋白(Mx)、Toll样受体3(TLR3)、髓样分化因子(MyD88)、α-干扰素(IFN-α)和 Toll 样受体 5(TLR5)等免疫相关基因在各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调,在肠中上调较为显著。H.E染色结果显示肝脏中肝细胞肿大、脾脏和肾脏中噬铁血黄素增加、鳃组织中鳃丝部分断裂等病理症状。
    • 陈越; 杨琼; 王贤珍; 吕晓洁; 荣伟雅; 李宇星; 刘青; 王伟伟; 宋晶; 王宪宗; 刘少贞
    • 摘要: 17α-甲基睾酮(17α-methyltestosterone,MT)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具有雄激素效应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为了探究MT通过KISS/GPR54系统及其相关miRNAs干扰稀有鮈鲫性腺成熟作用机制,采用0、25、50和100 ng·L^(-1)MT暴露稀有鮈鲫7、14和21 d。石蜡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MT对稀有鮈鲫性腺组织学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雌、雄鱼脑中kiss1、kiss2、GPR54α和GPR54β基因mRNA的表达量以及kiss1相关miRNAs(miR-25-3p、miR-92a-3p、miR-137-3p、miR-199-3p和miR-324-3p)的表达量。结果显示,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和暴露浓度的升高,性腺退化的程度逐渐严重,成熟卵细胞和成熟精子比例逐渐降低。MT处理雌鱼7 d,各处理组GPR54β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降低。处理14 d,高浓度组kiss1、kiss2、GPR54α和GPR54β基因mRNA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暴露雌鱼21 d,各处理组kiss1和GPR54α表达量均显著降低。MT处理雄鱼7 d,中浓度组kiss1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高浓度组kiss1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MT(25、50和100 ng·L^(-1))处理组kiss2基因表达量均显著升高。MT处理雄鱼14 d,kiss2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降低。MT处理21 d,3个处理组雄鱼kiss1表达量均显著升高,GPR54β表达量则显著降低。低浓度MT处理雌鱼7 d,脑中miR-25-3p、miR-92a-3p、miR-137-3p和miR-199-3p表达显著升高,kiss1基因表达显著降低,呈负相关。MT处理雄鱼21 d,各处理组miR-92a-3p和miR-137-3p表达量均降低,与kiss1表达量呈负相关。MT通过干扰稀有鮈鲫脑中miR-25-3p、miR-92a-3p、miR-137-3p、miR-199-3p和miR-324-3p表达量,调控kiss1基因mRNA表达,进而干扰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上游刺激因子KISS/GPR54系统,导致类固醇激素分泌异常,性腺发育受阻。
    • 谢丹; 王明丽; 王秀海; 胡泓; 李正炎; 赵晓明; 沈佳峰
    • 摘要: 为了探究高浓度下布洛芬对水生生物的宏观毒性效应,本文选择中国本土鱼类稀有鮈鲫(Gobiocypris rarus)为受试生物,研究了高浓度下布洛芬对稀有鮈鲫胚胎的96 h急性毒性效应和早期生命阶段的21 d慢性毒性效应,以评估布洛芬对稀有鮈鲫的毒性大小和对作用机制的认识。结果表明:急性实验中,布洛芬对稀有鮈鲫胚胎孵化率的毒性效应值(LC_(50))为112.7 mg/L,基于死亡率96 h的半数致死浓度(LC_(50))为77.73 mg/L,基于畸形率和异常率的半数抑制浓度(EC_(50))分别为77.73和66.7 mg/L;慢性实验的无可见效应浓度(NOEC)和最低可见效应浓度(LOEC)分别为5和8 mg/L。各浓度组对稀有鮈鲫的全长和体重均无显著影响,LOEC均大于52.43 mg/L。急慢性毒性效应浓度均为mg/L级别,远高于环境检测浓度;根据急性毒性结果,初步确定布洛芬为低毒类化学品。稀有鮈鲫对布洛芬的敏感性表明,该生物可以作为模式生物进行早期生命阶段毒性效应研究,研究结果能够为布洛芬水质基准制定和生态风险评估提供科学支撑。
    • 钱佳铭; 张显波; 董然然; 曾圣; 李建光; 陈飞雄
    • 摘要: [目的]为鱼类生殖生理学和繁殖生物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稀有鮈鲫为试验动物,采用mTOR通路抑制剂雷帕霉素处理3月龄雌性个体至4月龄,正常饲养至5月龄,以同时注射等量不合雷帕霉素的稀释剂和二甲基亚砜(DMSO)为对照,测定不同阶段性腺指数(GSI)和卵巢发育情况,Real time PCR检测卵子发生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3、4、5月龄对照组和3月龄处理组卵巢具有IV时相卵母细胞,4月龄处理组只具有I、II时相卵母细胞,5月龄处理组卵巢中观察到III时相卵母细胞;处理组GSI显著低于对照组;处理组中oxl2、fshr、cyp11a1、cyp19a1a和bmp 15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figlα在处理组中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雷帕霉素处理导致稀有鮈鲫卵母细胞发育停滞在II时相,推测mTOR通路可能通过调节类固醇发生和TGFβ信号通路促进卵母细胞的发育和成熟.
    • 李婧实; 靳晓敏
    • 摘要: 鮈鲫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小型鲤科鱼类,其具有饲养方便、性成熟快、产卵周期短、卵大、卵膜透明,对重金属、农药等化学品非常敏感等特点.鮈鲫的胚胎发育过程,是遗传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等多领域科研工作的良好素材.国内已经有许多科研人员在做其胚胎发育研究工作,而且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果.本文对稀有鮈鲫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及其发育的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 刘少贞; 杨琼; 周俊亮; 曹信瑜; 陈越; 刘青; 王伟伟; 宋晶
    • 摘要: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环境影响十分严重,绝大部分进入水环境,危害水生生物健康,进而影响人类健康。17α-甲基睾酮(17α-methyltestosterone,MT)是一种常见的环境雄激素,但在鱼体内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为了探究MT对鱼类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的MT(0、25、50和100 ng·L^(-1))处理864尾稀有鮈鲫(Gobiocypris rarus),分别在7、14和21 d取肝脏样品。用石蜡组织切片(H-E染色)研究MT对稀有鮈鲫肝脏组织的影响;用RT-qPCR检测4个内参基因的稳定性及5个脂质代谢相关基因(acaca、acacb、fasn、gpat1和cpt1α)的mRNA表达;用ELISA法测定肝脏中甘油三酯的含量。结果表明,MT会对稀有鮈鲫肝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50 ng·L^(-1)MT处理14 d,肝脏组织损伤最明显。25 ng·L^(-1)和50 ng·L^(-1)MT处理14 d,相关基因的表达均显著变化(P<0.05)。mRNA表达与组织学结果均表明50 ng·L^(-1)MT对稀有鮈鲫肝脏影响最为显著。100 ng·L^(-1)MT处理21 d,acaca、cpt1α和gpat1基因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MT对雌鱼肝脏甘油三酯影响较雄鱼大。综上,MT通过影响肝脏脂质代谢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干扰了稀有鮈鲫肝脏脂质代谢过程,进而对肝脏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由于MT在不同性别鱼体内的代谢途径不同,推测MT在稀有鮈鲫体内可能被芳香化为雌激素(ME),从而发挥部分雌激素作用。
    • 王绿平; 张京佶; 赵华清
    • 摘要: 通过验证稀有鮈鲫在鱼类胚胎急性毒性试验中的敏感性,评价其在鱼类替代试验中的应用潜力,为相关化学品测试国家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选取3,4-二氯苯胺(3,4-DCA)、五水硫酸铜(CSP)、2,3,6-三甲基苯酚(2,3,6-TMP)、二甲基亚砜(DMSO)、七水硫酸锌(ZSH)、三甘醇(TEG)、氯化钠(SC)、十二烷基硫酸钠(SDS)、重铬酸钾(PD)、甲基异噻唑啉酮(MIT)、二苯甲酮(BP)、二氯苯氧氯酚(TCS)、1,2-苯并异噻唑啉-3-酮(BIT)、三唑酮(T)、多菌灵(C)和N-(4-氯苯基)-N’-(3,4-二氯苯基)脲(三氯卡班,TCC)16种化学品,按照《OECD化学品测试准则No.236鱼类胚胎急性毒性试验》,分别进行稀有鮈鲫胚胎急性毒性试验,将结果与稀有鮈鲫成鱼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比较,评价稀有鮈鲫在不同生命周期对同一化学品的敏感性差异;同时与已有的或试验所得的斑马鱼胚胎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比较,评估稀有鮈鲫胚胎与国际标准试验鱼种胚胎间的敏感性差异。稀有鮈鲫胚胎急性毒性试验96 h半数致死浓度(96 h-LC_(50))值与其成鱼及斑马鱼相比,敏感性类似,毒性值差异均未超过一个数量级。稀有鮈鲫作为一种中国本土的标准试验鱼种,其胚胎生物学特征与斑马鱼类似,其胚胎敏感性不亚于成鱼和其他国际标准鱼种,适宜进行鱼类胚胎急性毒性试验的应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