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1765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临床医学、教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02篇、会议论文56篇、专利文献36497篇;相关期刊654种,包括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心理科学、护理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47种,包括2016年《中国医院药学杂志》学术年会、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等;认知行为疗法的相关文献由3734位作者贡献,包括蒋晓江、殷军波、刘娟等。

认知行为疗法—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02 占比:4.45%

会议论文>

论文:56 占比:0.15%

专利文献>

论文:36497 占比:95.40%

总计:38255篇

认知行为疗法—发文趋势图

认知行为疗法

-研究学者

  • 蒋晓江
  • 殷军波
  • 刘娟
  • 刘欣欣
  • 张宁
  • 张颖
  • 王敏
  • 王晓雪
  • 侯莉
  • 冯斌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周苗; 郭晓岚
    • 摘要: 背景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较易出现焦虑、恐惧情绪,进而诱发"双心疾病".因此,双心护理对AMI患者至关重要.认知行为疗法是目前临床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的首选心理疗法.目的 探讨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双心护理在AMI术后焦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改善AMI患者的身心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焦虑的AMI患者100例,按照住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双心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心功能指标〔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6MWD)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SAS评分、AIS评分、NT-proBNP水平、LVEF、6MW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干预后SAS评分、AIS评分、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6MWD长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双心护理可有效缓解AMI术后焦虑患者的焦虑情绪,改善心功能,进而提高睡眠质量、运动耐量及护理满意度.
    • 徐珂; 张会敏; 孙羽燕; 高杰; 马君妍; 张肖艳; 王华; 王宏茹
    • 摘要: 目的通过Meta分析来评价认知行为疗法对卒中后疲劳的干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INAHL、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9月30日。根据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后,提取纳入文献的资料并进行质量评价,运用Review Manager 5.4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项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认知行为疗法可以缓解卒中后疲劳程度[SMD=-0.95,95%CI(-1.29,-0.62),P<0.00001],改善患者睡眠质量[SMD=-0.90,95%CI(-1.72,-0.08),P=0.03],改善患者抑郁情绪[SMD=-1.07,95%CI(-1.44,-0.71),P<0.00001],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结果具有稳定性。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明显缓解卒中后疲劳、改善脑卒中患者睡眠质量、抑郁情绪,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吴丽珍; 陈运完; 邢芳坛; 陈燕曼; 李俊驹; 廖薇薇
    • 摘要: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在帕金森病病人脑深部电刺激术(DBS)应激障碍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帕金森病病人3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20例和对照组1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疗法。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后的认知功能、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干预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及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39项PD调查表(PDQ-39)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应用于帕金森病病人DBS中,能有效改善病人的认知功能,缓解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 覃尚红; 梁丽; 周成华; 陆梅春; 宾洋雁; 文小芳; 梁洁; 梁冰; 吴青霜
    • 摘要: 目的探讨胃肠起搏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老年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的疗效及对负性情绪、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IBS-D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胃肠起搏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干预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IBS专用生活质量量表(IBS-QOL)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清生长抑素、血管活性肠肽、胃动素水平。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IBS-SSS量表的各因子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个月后,两组患者IBS-SSS量表的各因子评分均显著降低,研究组患者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显著降低,IBS-QOL评分均显著升高;研究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IBS-QO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清生长抑素、血管活性肠肽水平均显著降低,胃动素水平均显著升高;研究组患者的生长抑素、血管活性肠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胃动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起搏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老年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蒋成娣; 乔兴菊; 路多
    • 摘要: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疗法在强迫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河南省洛阳荣康医院2018年4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86例强迫症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3例。在常规干预的同时,给予对照组患者舍曲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认知行为疗法,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疗效、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Y-BOCS)评分、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35%(41/43)]高于对照组[81.39%(35/43)](P0.05)。结论在舍曲林基础上增加认知行为疗法,对强迫症患者疗效较好,可有效缓解患者强迫症状,调节其应对方式,提高其生活质量。
    • 胡岳
    • 摘要: 网络游戏成瘾是指一种无法控制的、过度的以及带有强迫性并会导致社会或情绪功能受损的网络游戏行为。网络游戏成瘾的主要发作对象是大学生和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网络游戏成瘾的成因包括神经生理与遗传因素、人格因素和环境因素。针对网络游戏成瘾的成因,使用认知–行为疗法、正念疗法、家庭治疗等方法可以有效地治疗网络游戏成瘾,帮助青少年摆脱网络游戏成瘾带来的心理问题。
    • 曹璐; 周滢鑫; 任鹏; 王薇; 赵信科; 刘凯
    •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认知行为疗法(CBT)对心血管疾病病人失眠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base)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7月发表的CBT治疗心血管疾病病人失眠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项研究,涉及823例研究对象,其中干预组416例,对照组40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降低心血管疾病合并失眠病人的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MD=-3.09,95%CI(-4.04,-2.14),P<0.00001]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MD=-2.92,95%CI(-3.72,-2.12),P<0.00001]更有效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证据表明,通过CBT干预可以改善心血管疾病合并失眠病人的睡眠状况。此结论需进一步在更多高质量研究中予以验证。
    • 林盛
    • 摘要: 【设计理念】2021年初,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成为各级各类学校校园手机管理的依据。建立在理性认知上的“理性生活”“理性消费”是学校心理辅导课的主要内容之一。本课以认知行为疗法为理论指导,帮助高中生在认知调整的过程中找到管理手机的有效方法。
    • 李燕平
    • 摘要: 目的观察病程相宜式认知行为疗法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防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1月—12月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摸球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精神分裂症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针对自杀风险防范的病程相宜式认知行为疗法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杀意念评分及应对行为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自杀意念评分和积极应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消极应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病程相宜式认知行为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自杀防范干预,可显著减少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意念的产生,积极改善其应对方式。
    • 张慧芳; 郭华; 贾金鼎; 张绿凤; 祁博
    • 摘要: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CBT)联合低频经颅磁刺激(LF-TMS)治疗失眠症的临床效果。方法98例失眠症患者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n=51)和对照组(n=47),对照组行LF-TMS治疗,研究组行CBT联合LF-TMS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睡眠质量以及不良情绪。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72%(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PSQI评分、HAMD评分、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BT联合LF-TMS治疗失眠症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减轻患者不良情绪。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