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体外释药

体外释药

体外释药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363篇,主要集中在药学、中国医学、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40篇、会议论文23篇、专利文献84968篇;相关期刊133种,包括中成药、西北药学杂志、中国新药杂志等; 相关会议18种,包括2015广东省药师周大会、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学术论坛等;体外释药的相关文献由1104位作者贡献,包括何文、张瑜、张志荣等。

体外释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40 占比:0.40%

会议论文>

论文:23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84968 占比:99.57%

总计:85331篇

体外释药—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王江华; 尹东锋; 滕勇; 乌日开西·艾依提; 王晓锋; 马热艳木·艾尼; 蒋厚峰; 帕提古丽·艾合麦提; 王晶
    • 摘要: 背景:万古霉素为骨髓炎治疗首选抗生素之一,局部给药不仅能发挥其抗菌作用,而且还能大幅减少全身不良反应。目的:优选万古霉素-聚富马酸丙二醇酯/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的制备工艺,并考察其体外释放行为及细胞毒性。方法: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W1/O/W2)制备万古霉素-聚富马酸丙二醇酯/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以微球的包封率和载药量为评价指标,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考察聚富马酸丙二醇酯和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质量比、聚富马酸丙二醇酯和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与万古霉素的质量比、二氯甲烷浓度对制备工艺的影响,对结果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式拟合,效应面法优选最佳工艺条件,测量微球的粒径、ζ电位、体外释放行为及细胞毒性。结果与结论:(1)成功制备了微球,优选聚合物微球的最佳制备工艺为:聚富马酸丙二醇酯与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质量比=2.41、聚富马酸丙二醇酯/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与药物质量比=3.56、CH2Cl2浓度为129.73 g/L,实测平均包封率为83.38%,与预测值相比偏差为0.63%;实测平均载药量为18.19%,与预测值相比偏差为0.55%;(2)最佳工艺制得微球的平均粒径为103.902μm,ζ电位为-21.5 mV;微球体外3 d后累计释药量为(22.90±0.55)%,28 d后累计释放量达(43.57±1.02)%,28 d后微球释药明显增快,42 d时累计释放量为(97.89±1.39)%;微球细胞毒性分级为1级;(3)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微球制备工艺预测性良好,所优化的制备工艺重现性好、简单易行,所制备的微球具有较好的体外缓释特性和生物相容性。
    • 蔡杰慧; 杨英全; 廖敏; 许建本; 曾振芳
    • 摘要: 以聚乙二醇引发ε-己内酯开环聚合得到聚己内酯-聚乙二醇-聚己内酯(PCL-PEG-PCL)共聚物,双乳化-有机溶剂挥发法制得载药磁性PCL-PEG-PCL微球,并对微球进行一系列表征及研究其磁响应释药行为。FT-IR结果表明PEG接枝上PCL;GPC结果表明共聚物分子量分布均匀;SEM结果表明微球呈球性良好;XRD结果表明微球包载且未改变纳米Fe_(3)O_(4)粒子晶型;TEM结果表明磁性PCL-PEG-PCL微球分散性较好,Fe_(3)O_(4)纳米粒子均匀分布在其中;TGA结果表明投磁量越大,磁余量越多;CLSM结果表明微球包载FITC荧光素,FT-IR进而表明微球能包载盐酸阿霉素。体外释药实验表明载药微球累积释药率随着磁含量的增大而增大,释药机理符合Ritger-Peppas模型。
    • 赵宁; 李伟泽; 付丽娜; 王小宁; 马秀; 任菲菲
    • 摘要: 制备表柔比星固体脂质纳米粒(EPI-SLNs),并考察其体外释放、透黏膜行为。采用复乳法制备EPI-SLNs,并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优化其处方及工艺;采用平衡透析法研究EPI-SLNs的体外释药行为;立式扩散池法考察其透黏膜行为。结果表明,在m(表柔比星)=1 mg、m(单硬脂酸甘油酯)=5 mg、m(大豆磷脂)=3.5 mg,V(油相)∶V(内水相)=5,初乳涡旋为30 s、初乳超声为40 s、复乳超声为60 s的条件下,所得EPI-SLNs呈橘红色、有光泽,平均粒径为148.6 nm,电位为-30.8 mV,包封率为72.4%;体外释药过程中,t=8 h累积释放度达65.02%;透黏膜实验中,t=8、12、36 h,EPI-SLNs的黏膜累计透过百分率分别为48.4%、55.12%、62.08%,为水溶液的2、1.96、1.79倍;t>36 h,EPI-SLNs的黏膜滞留百分量为13.84%,是EPI水溶液的0.504倍。表明EPI-SLNs不仅具有显著的缓释行为,且具有更好的黏膜透过性。
    • 侯甲福; 刘世娟; 耿艳萌; 杨琦; 胡泽香; 谢舒; 张颖
    • 摘要: 文章论述了采用热熔乳化超声法制备达沙替尼(DST)纳米结构脂质载体(NLC)的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固-液比、乳化剂用量、药脂比、超声时间因素进行了考察,采用高校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含量,以包封率为指标,筛选最佳工艺,体外透析法模拟药物释药情况。实验结果显示,制备的DST-NLC最优处方为,单硬脂酸甘油酯与新癸酸甘油酯比为8∶2,乳化剂用量为6%,药/脂比为1∶30,超声时间为4 min,DST-NLC在体外释药具有显著的缓释特性。实验制备的DST-NLC工艺简单,重复性好,体外释药具有缓释特征,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 罗国平; 任硕; 陈加诺; 陈格; 闫梦茹; 王蓉; 闫弘扬; 郭龙
    • 摘要: 以壳聚糖和聚乙烯醇为成膜材料制备空白膜并考察成型性和黏附性,筛选成膜材料;分别采用匀浆制膜法制备单层药膜和双层药膜并测定其体外释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甲硝唑的含量.制备的双层药膜厚度均匀,外观为无色半透明,成模性、延展性和起膜性均较好,遇水t<1min可以产生黏性,且黏附持续时间达106min.在相同时间点单层药膜中甲硝唑累积释放度大于双层药膜,且t<3min前者的累积释放度大约为后者的2倍,说明双层药膜具有单向释药的作用.双层药膜t<15min的累积释药量达到80%,具有较好的释药性能.甲硝唑单向释药口腔溃疡贴膜外观和成型性良好,可较长时间覆盖于口腔溃疡面,且具有单向、快速释药的性能.
    • 程义成; 孔祥伟; 梅盛林; 尹伟; 王晨辰; 刘向辉
    • 摘要: 目的 以聚L-乳酸为载体材料制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纳米微球.方法 采用复乳法制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聚L-乳酸纳米微球,检测微球特征,并观察微球表面形貌,最后研究微球体外释药特性.结果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聚L-乳酸纳米微球平均粒径为(376.5±18.2)nm,包封率为(68.62±1.34)%,载药量为(34.26±0.73)μg/mg.微球呈现良好的球面形貌,表面圆整无明显裂纹和孔隙.该微球释药特性表现为前12 h的药物快速释放和随后30 d的药物缓慢释放.结论 该研究制备出来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聚L-乳酸纳米微球是应用于牙科种植体基台表面的理想微球,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李楠; 李旭; 程鹏; 孔令钰; 冯仁蕊; 谭淞文
    • 摘要: 目的:制备一种新型的纳米多孔花形乳糖(FL)装载姜黄素(Cur)干粉吸入剂(DPI),为难溶性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提供一种安全、高效的肺内递药方式.方法:采用溶液吸附法制备FL微粒装载Cur(Cur-FL)复合粉末.以载药量和吸附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优选Cur投药浓度、Cur与FL的投药比例(m/m)和吸附时间,以确定Cur-FL复合粉末的最佳制备工艺.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法等技术对以最优工艺制备的Cur-FL复合粉末的理化性质进行表征;测定其含水量并考察其空气动力学性质;通过体外模拟人工肺液环境,探讨其体外释药行为.结果:Cur-FL复合粉末的最佳制备工艺为Cur投药浓度5 mg/mL、Cur与FL的投药比例1:4、吸附时间1 h.所得复合粉末的载药量为(23.37±0.43)%、包封率为(91.64±0.44)%、吸附率为(30.50±0.72)%.Cur-FL微粒呈花形外观;Cur被物理吸附在FL微粒孔隙内,未发生化学变化.Cur-FL复合粉末的松密度为(0.21±0.02)g/cm3、振实密度为(0.33±0.01)g/cm3、休止角为(24.07±0.31)°、平均粒径为(3.96±0.80)μm、空气动力学粒径为(3.33±0.99)μm、含水量为(5.63±0.24)%、排空率为(92.53±0.87)%、体外有效部位沉积率为(45.93±1.77)%;其在人工肺液中的24 h溶解度[(358.93±1.67)μg/mL]为Cur的3.28倍、48 h累积体外释放率(90.21%)为Cur的1.63倍,而Cur+FL物理混合物不能提高Cur在人工肺液中的溶解度和释放度.结论:所制Cur-FL复合粉末的体外释药性能较好,且其粉体学性质、溶解性、水分、流动性及空气动力学性能等均符合《中国药典》对DPI的要求.
    • 李光英; 龙晓燕; 许德; 严全; 张普香; 唐志康
    • 摘要: 以盐酸环丙沙星为模式药物,采用不同浓度乙醇纯化白及,通过测试白及纯化物/氧化魔芋葡甘聚糖胃漂浮片的漂浮性能和释药性能优化白及纯化物和氧化魔芋葡甘聚糖的配方比例,通过测试载药材料孔隙率、形貌、分子量和胃漂浮片的溶胀率、溶蚀率分析其体外释药机制.结果表明:用体积分数70%乙醇纯化得到的白及纯化物,其多糖质量分数最高,为84.88%,表观黏度最大,为22.25 mPa·s,分子量为2.372×105 g/mol;当氧化魔芋葡甘聚糖与白及纯化物质量比为8:2时,其孔隙率为77.40%,制备的胃漂浮片立即起漂,续漂时间大于12 h;2 h的药物累积释放率最小,为22.80%,12 h药物累积释放率为89.05%;药物释放指数为0.64,其释药机制为Fick扩散和骨架溶蚀协同作用.在氧化魔芋葡甘聚糖与白及纯化物质量比为8:2时可获得漂浮性和释药性最佳的白及纯化物/氧化魔芋葡甘聚糖胃漂浮片.
    • 史巧; 黄星月; 吴凯; 陆洋; 杜守颖; 韩宁
    • 摘要: 目的:制备载姜黄素(Cur)的介孔二氧化硅(MSN)和中空介孔二氧化硅(HMSN),并考察其体外释药行为.方法:采用溶胶-凝胶法、选择性刻蚀法分别制备MSN和HMSN,并采用溶剂挥干法制备载药体系Cur-MSN、Cur-HMSN,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载药量.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X射线衍射法(XRD)表征药物的存在状态.以0.10%SDS溶液、0.25%SDS溶液为释放介质,对原料药以及不同载药体系的体外释放率进行比较.结果:Cur-MSN、Cur-HMSN的载药量分别为22.71%、38.15%.DSC和XRD试验结果表明姜黄素在MSN和HMSN中结晶度下降,以微晶状态存在.体外释放试验结果表明与姜黄素原料药相比,Cur-MSN和Cur-HMSN均表现出明显的缓释特征.结论:HMSN相比MSN具有更高的载药量,MSN和HMSN作为载体均能发挥药物缓释作用,有望成为理想的姜黄素缓释载体.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