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
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

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

  • 召开年:2008
  • 召开地:上海
  • 出版时间: 2008-04-07

主办单位:;中国翻译协会;;

会议文集: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英语词汇在日益增多。计算机英语词汇主要利用普通英语既有的材料通过构词方式产生的,构成的主要方法有派生法、合成法、混成法、缩略法、转换法以及借用法等方法,这些构词法具有灵活、机动、善变,言简意赅的特点。翻译计算机词汇时,应认真分析其各个组成部分的含义,运用构词法知识,把握其语境,根据上下文,方能做出准确的判断。通常可以采用直译法、意译法、音译法等方法进行翻译。
  • 摘要:在口译训练中通常强调听力的必要性,每当提及听力能力的培养时,便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了造成英语听力障碍的语言因素-发音、语调、语法等和非语言因素-文化、环境等,而相对忽略了倾听的重要性以及倾听对于听力的所起的关键作用。本文通过仔细区别口译人员的英语听力和倾听技能的不同,确立积极倾听在交际与口译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引用国内外众多口译与交际领域的专家和知名学者对听力和倾听的精辟论述,分析了商务英语口译的特殊性,提出在商务环境中口译人员要特别注意培养倾听技巧,从而不断提高口译实践过程中的英语听力理解能力。
  • 摘要:本文借助双语平行语料库对英汉翻译中人称代词主语在文学和非文学两种文体类型中数量、频次和转换类型三方面考察发现:1)文学与非文学英译汉时,人称代词主语数量和频次均呈减少趋势;2)从转换类型看,人称代词主语转换以对应关系为主,语际显化和隐化均不明显;3)相对非翻译汉语文本,汉语翻译文本类比显化突出。研究表明:英译汉过程中,人称代词主语语际转换表现出源语迁移现象;语内类比显化突出,根本原因在于英、汉语对形式手段依赖程度的差异,以及语言相对社会地位和认知规律等因素的作用。
  • 摘要:本文从我国本科段翻译教学的培养目标出发,通过阐明概念与词语的关系、指出概念的动静态双层属性、分析影响概念形成的思维形态和思维的多方面的认知关联,力求实证性地对翻译过程中概念思维差异的原因作出理性的思考。认为翻译教学中对重新形成概念进行思维启迪不失为翻译思维的培养方法。这种词语概念思维的启迪旨在在翻译过程中积极恢复翻译实践所不可或缺的人的本性的特有品质。
  • 摘要:英诗是英国文学的精粹,更是世界文学的瑰宝,集中体现了诗歌形式美与非形式美的高度统一并传递了诗歌的美学价值。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有其独特的诗学和翻译原则。诗歌的灵魂在于诗歌的美学效果和艺术价值,据此,以审美属性为基本属性的的诗歌翻译就必须紧紧围绕审美效果的传达来进行。一般的文本翻译强调信息的准确性、表达的清晰性、对原文的忠诚性等,而文学文本翻译的基本目的却是审美。由此,英诗汉译的最高境界并不在于传递信息而在于传递诗歌带来的审美体验。本文主要以奈达“功能对等”“动态对等”理论和刘宓庆现代翻译美学为理论依据,兼评拜伦诗歌的汉译,重点审视英诗汉译中的“审美等效”问题。
  • 摘要:诗在理论上是不可翻译的,因为各种语言的语音系统、构词和语言结构系统都不相同。要想用另一种语言克隆出和原诗完全相同的诗是绝对不可能的。然而,从思果的“翻译不是翻译,是重写”和奈达翻译过程中重组的观点来看,译诗又是可能的。但翻译出来的决不是原诗的克隆,而是对原诗的阐释和重组,是译者的再创造。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翻译。我国几十为大家都作过尝试,从这些翻译大家的译文看,确有许多上乘之作。而各家的翻译说明,诗歌翻译有极大的的创作空间。一味模仿原诗的格律翻译出来都是不伦不类,读起来味同嚼蜡,而遵循汉语语言规律,跳出原文形式的束缚,创造就会出现一片新天地。
  • 摘要:随着中国进一步从全方位融入世界经济,各领域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不仅数量大而且素质更高。口译作为一种高级语言技能和笔译相比需要更高的认知策略和心理素质。通过对口译能力强的学生和口译能力差的学生的口译过程及其笔记的对比分析,作者发现他们的口译过程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直接影响最后的口译质量。心理因素对口译的表现也产生非常明显的作用。这些发现为口译教学提供更确切的理论根据,使口译教学更有针对性。
  • 摘要:新闻标题是对通篇内容的高度概括,属于纽马克界定的“信息型”文本。另外,新闻标题一般具有简约、醒目、概括、风趣的特征,以打动读者,唤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这使得文本同时具有一定的“呼唤型”功能。新闻标题的翻译既要注重信息的传达,又要强调对目的语受众的“鼓动”效果,力求实现英汉两种文本的“功能对等”。新闻标题的翻译一般采用直译、替换、增减词、套用和意译等方法。
  • 摘要:结合葡语和葡汉翻译教学的现状以及实际工作的需要,探讨当前葡汉翻译教学在文体和题材选取等方面的思路,强调葡汉翻译教学的实用性;针对葡汉两种语言的巨大差异,以及中国学生在葡汉翻译教学中表现出来的特点,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 摘要:2005年底,澳门理工学院语青暨翻译高等学校对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部分机构中的葡语翻译员现状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其结果表明这些机构翻译员的总人数与澳门回归中国前的人数大致相同,并有逐渐增长的趋势。澳门《基本法》规定中文和葡文同为澳门的官方语言,根据这一原则,澳门特区政府在尊重澳门语言的历史及现状基础上,继续保持和推动葡语在公共行政运作中的使用,这充分说明政府对作为少数族群的土生葡人和长期旅居澳门的葡国人的尊重,为澳门这个多种语言及多元文化社会的和谐及安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 摘要:拟声词做为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和构词法,在藏汉修辞学和构词法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通过对藏汉学者们一直以来对拟声词的指称和归属问题的不同介定进行的总结和评析,以及对藏汉拟声词使用上的异同和藏汉拟声词汇的一般对照情况进行的分析,从修辞学、语言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剖析和落实了藏语拟声词的语言属性,并且探讨和归纳出了藏语拟声词的组词规律。
  • 摘要:藏语文是中华民族语言文字中具有悠久历史,表达功能完备的古老语言文字之一,它承载着藏民族的历史和文明,代表着藏民族的特定思维方式和习惯,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占92%以上藏族的重要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西藏自治区的通用语言文字之一。本文介绍了藏语文和编译工作队伍的建设情况,分析了藏语言文字政策制定和立法的情况,阐述了藏语文的学习、使用、和发展情况。
  • 摘要:双关语中语音、语义特征本身作为了信息内容加以传达,而英汉属非亲属语言,双语间表层(音、形)缺乏意义的信息转换通道,从而造成了双关语英汉转换的可译性限度。据此,本文从“双关语”具有“双”层相“关”意义的基本特征出发,提出双关翻译的“三层次策略”:一.通过对应双关,忠实再现原双关的表层、深层概念意义及其“关联”,仅限于极少数的语义双关。二.通过模仿用相近双关翻译或在直译的基础上采用注释等手段点明原文双关,译文中仍然出现双关的两层意义及其关联。三.舍弃关联,仅分别译出表里二义、或单译表层意义或单译深层意义。双关语的翻译离不开审美过程,论述中强调翻译审美的“移情”过程和作用,并借用了刘宓庆教授提出的文学翻译的四平面“审美图式”。
  • 摘要:有人认为建立翻译学只是个梦想,但本文作者认为,时至今日,该梦想正逐步变成现实。作者通过大量事实证明了翻译学正在形成。此外,作者还认为,在我国,翻译学还处在“初级阶段”。翻译学的完善需要一个过程。翻译学这个美梦的圆满,有待于翻译界同仁的努力。
  • 摘要:全国翻译准业资格(水平)考试(2003),统一了口、笔译能力与水平的认定标准:《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2007)的通过,使翻译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日渐清晰,标志着翻译教育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然而,翻译师资的捉襟见肘的匮乏问题也日渐显露,教师学习将成为院校翻译专业建设的根本。学习观是“外语教师应有的专业素质”(吴一安,2005),终身学习是信息时代教师职业提升的不二之选。教师作为学习者,其知识主动建构的过程,即是对新信息、新知识的学习过程。本文从3个方面论述这一主题:1.国内翻译教学的教师情况分析;2.翻译教师学习和职业发展的问题和解决方式;3.翻译教师学习养成的必须性。
  • 摘要:文章对翻译批评及其相关的几个概念作出甄别,对这一命题的国内外研究状况予以梳理与描述,在此基础上,作者得出如下结论:总体说来,国内的研究是直觉、印象式偏多,系统、理论性构建偏少:相比之下,西方的探索,虽然也存在不少问题,但共性的一点是有明确的理论依据,对翻译批评的阐述一般较为系统和全面。
  • 摘要:本文从翻译批评的原则与标准、目的与功能以及翻译批评的研究框架和研究层次等几个方面,对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翻译批评理论研究进行了回顾和综述,并试图指出翻译批评理论研究的不足,以对其发展方向做出展望。
  • 摘要:如何在准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正确转达信息是从事科技文体翻译面临最现实的问题。作者从多年积累的例句中,从词汇及句子结构的角度分析翻译技巧的运用。
  • 摘要:翻译是国家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纽带和桥梁,是源语文化在目的文化语境内获得“再生”的途径之一,是目的文化变迁的主要力量。翻译中对文化差异的研究非常广泛,涵盖了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而以魏特海墨、苛勒和考夫卡等为代表的格式塔心理学柏林学派认为:人们能感知到的完整的单位的组成部分之间有着相互的联系,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因此,翻译中的文化研究也应该关注文化的总体特征,即“文化格式塔”,研究其总体特征对翻译的影响:如文化的可习得、可传承、可变性、整体性、种族中心和适应性等,以此来解释和指导翻译中处理文化因素的策略选择。
  • 摘要: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向天上窃取火种,传给人世,因此触怒了天帝宙斯,身受严惩而坚强不屈。鲁迅先生曾以此来比喻翻译工作的重要。翻译工作者正是传播火种的普罗米修斯。纵观许多先进思想的火种,正是通过翻译这个普罗米修斯传播到中国来的。要向世界打开窗户,流通空气,扩大视野,自救于愚昧与孤陋,任何时代都不应低估翻译工作(包括我们的影视翻译工作)的重大意义。本文浅谈影视翻译的信、达、雅问题。
  • 摘要:本文首先指出翻译语境的定义、功能,简论其研究现状,并将其分类,说明主要内容。作者认为将翻译语境分为言内语境、言伴语境和言外语境比较恰当。接着旁征博引,论述具体语境和词义的多维性,阐明二者的相互关系。作者强调词语的静态意义在语境中就变成了动态意义。词语在语篇中的各种动态意义,包括具体的引申意义,联想意义,情感意义等等,都一般只能通过具体语境才能把握住,也只能通过具体语境才能正确地翻译出来。然后结合丰富多彩的实例,详细论证言内语境与词语的引申意义和联想意义之理解及其翻译的密切关系。旨在证明:翻译语境与词语选用密不可分,只有在了解翻译语境的基础上,才能透彻理解原文,准确选用词语和句式,保证译文忠实而流畅。
  • 摘要:中医药较为正规的翻译工作开始于建国以后。 1950年代,中国中医研究院组织专家翻译出版了《中国针灸学》英文版和其他语种的版本,本书一直是外国学生学习针灸的教科书。改革开放以来,中外学者翻译出版的多语种中医药书籍日益增多。由于中医药翻译的历史较短和种种因素,中医术语翻译达不到统一,误译错译不少,这些情况已成为中医药走向世界的一道障碍。作者认为,提高中医药翻译质量是当务之急。作者通过实例指出当前翻译上存在的问题,同时对于中医术语翻译标准化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 摘要:1814年12月底,贡唐丹贝仲美大师用藏、汉、蒙、梵四种文字(记音)编写了藏戏剧本《四僧戏说正行道》。本文通过对相关问题的仔细考证,认定该剧本是中国第一部使用多语种编写翻译的文学作品,作品从一个侧面有血有肉地记录了中华兄弟民族血脉相连、团结友爱、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真实生活,弥足珍贵,有极高的翻译学术研究和文学欣赏价值。第一段确定分析写作年代及剧作用语:考证了该作品的写作与翻译两个阶段的时间,并指出该作品是先用藏文创作,然后以藏文作品蓝本为翻译成多语种的特殊翻译文学作品;第二段分析各文种在剧情中使用的情况及特点:较详细地介绍了各语种鲜明的角色特点和独特的民族文化特征;第三段介绍各文种的还原情况:初步探讨了汉语和蒙古语的还原问题,提供了部分词汇的还原实例;第四段分析介绍演员和剧情:剧情梗概为:演员——四位名叫“智慧”的不同民族的僧人,各自操自己的母语(行文中各母语译成藏文)谈论正行道(佛法),以求达成共识。印度僧人扮演裁判角色,汉地僧人扮演主持人角色,藏族僧人扮演前攻角色伺机发难,蒙古族僧人扮演后攻角色沉着应对,最终蒙古僧人以微弱优势取胜结束;第五段分析评论社会背景及作品的社会重大意义。
  • 摘要:在汉语和英语中存在大量习语。其不仅有固有语言特征不同,也在其内容,结构和语用上存在着相似点。本文意在通过讨论两种语言在内容,起源,背景,语用,表述,和作用的异同而进行对比分析。作者将通过大量有代表性的例子来阐述观点。
  • 摘要:本文以认知心理学程序性知识表征三个阶段为理论基础,遵循示例理论,通过比较英汉语句式的不同并结合同声传译按意群顺译的特点,把英汉语顺序具有典型差异的句子称为问题句,并将这些问题句分成九个类别,探讨了为适应顺译原则的解决技巧,同时为视译教学及同声传译教学提供循序渐进的操作建议。
  • 摘要:诗歌翻译是一种艰难的艺术,译者要使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而且还要使之臻于完美。这种努力犹如长河流水,已经成为文学史的一部分。本文力图根据等效翻译的原则,以贵州省几个世居民族的6首诗歌为例,阐述对诗歌翻译的个人见解。
  • 摘要:音译是用一种语言的音去传达另一种语言的音,是跨语言的重新命名,主要用于其他国家或民族的人名、地名和术语的翻译。藏文有些音译多少会产生一些联想,译词的读音与被译词的读音非常相近,做到了音意兼顾。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与纷繁复杂的习惯差异是由于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民族历史、社会制度、道德信仰、文学艺术、心理特点、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地域风貌等等差别。了解不同文化的背景知识,掌握特殊专有词汇在两种语言中的深层含义,才能进行更好的翻译。
  • 摘要:大型涉外工程项目的翻译工作如何解决,这是摆在国内许多建设单位面前的很现实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由建设单位自行组织翻译和推行翻译咨询总承包进行分析和比较,并结合该公司的成功实践,说明了在涉外工程领域推行“翻译咨询总承包服务”模式的积极意义。
  • 摘要:《The Macquarie Dictionary》由澳大利亚麦夸里大学Macquarie University编辑出版,这是一本综合性辞典,重视澳大利亚本国语言的地区性变化,并收入亚洲地区常用英语。词语释义许多来源于澳大利亚作品。《The Macquarie Dictionary》是澳大利亚国家指定的澳大利亚英语标准词典。本文对澳大利亚《麦夸里词典》中译版的失误进行了分析。
  • 摘要:大学英语教育涉及到非英语专业的学生。理工科的学生善于逻辑思维,喜欢用数学公式来解决一些形象思维的问题。不妨把逻辑思维的方式运用到语言学习的翻译中。本着以上的思路,作者尝试性地用代数法从以下四个方面用译例来解析一些英语难句的汉译问题:1、用代数法剖析句型复杂涵义精深的哲人铭言;2、用代数法“化整为零”、“化繁为简”;3、用代数法简化一些有难度的比较级句型;4、用代数法简化重复的并列句式。
  • 摘要: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形势很好,但任务很艰巨。翻译中医文献难度大、速度慢、争议多。海量的中医文献有待于翻译出版。鉴于手工翻译效率太低,机器翻译高不可攀,CAT软件价格昂贵,故在实践中采用分步实施的简易的电脑辅助中医翻译法,简称中医CAT。TCM-CAT的原理是将收集的大量语料加工成中英文逐句对照的形式,从而减少语料库标注和复杂的电脑处理规则。
  • 摘要:本文从句型特点,词汇选择,文化差异,语序差异,以及原稿删改等方面出发,在电视新闻汉英翻译实践中,探讨影响电视英语新闻汉英翻译的三个问题,即报刊和电视英语新闻的差异;中英文的文化差异和语言习惯的差异;以及原稿质量,从而对电视新闻汉译英的规律进行摸索。
  • 摘要:本文将中医脉象的各种英语翻译形式分门别类,探索其翻译规律,供同道参考,实现脉象英译的标准化,扭转其翻译形式的混乱状态。
  • 摘要:佛教在其产生、发展和传播的过程中形成了非常丰富的文献,除现存梵文、巴利文典籍外,数量更多的是汉译和藏经典籍。藏文翻译佛典忠于原文,翔实可靠;而汉文翻译佛典译出的年代往往远早于大多数始于十一世纪的现存梵语残卷,所以对于探讨佛教经典的源流特别重要。认为:应该对汉译佛典的用词、语汇、语法与文体进行认真考察,并与梵语、俗语和各种中亚语言的佛典进行系统对比,然后在此基础上,编出详尽的佛教汉语词典,以推进中印佛教史、中印文化交流史、中国翻译史、汉语史和佛教语文学研究的进展。
  • 摘要:随着福建省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翻译为主要手段的对外宣传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其重要性日益彰显。大到政府文件、、招商宣传、经贸洽谈会,小到街头标牌,广告、电视、报纸,各行各业几乎都有对外宣传的任务和要求。但是,作为率先实行对外开放的省份,目前福建在对外宣传翻译质量方面还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翻译质量问题不容乐观。不合格或是错误的译文不仅达不到对外宣传、告知的目的,还极易造成混乱和误导,直接影响福建省的对外形象,甚至可能产生涉及面广、难以弥补的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对第一手真实翻译资料进行分析,围绕各类错误的表现形式,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思考错误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探讨应对原则、策略和方法,提出福建省乃至我国外宣翻译的深层次问题是要对汉英民族的语用修辞习惯和差异有所了解。唯有如此,才能有的放矢地根据具体语境进行必要调整,甚至重新建构,有效利用语言,达到预期目的。
  • 摘要:本文是全国第十二届科技翻译研讨会(乌鲁木齐)一等奖论文“试论科技翻译质量定量评估指标体系”的继续和深化扩展。指出科技翻译首先是理解,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有可能正确表达它。提高科技翻译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是:研究怎样理解的学问——人类思维的科学。一切事物都是以某种方式相互关联的全息系统。一个科学研究对象、实验课题或工程设计项目也就是一个全息系统;完成研究、实验、设计工作的全过程我们称它为思维系统。在同一个思维系统中,人类的思维活动是一根连续曲线。连续曲线上任取一小段线段△L(称为思维单元),它接近一条直线,思维单元中任何已知或未知必然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因此,便可根据己知求解出未知,这便是线性逻辑推理法。这种方法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已经相当成熟,具有了科技翻译方法论意义。论述科技翻译方法论与外语、母语和专业知识这三大翻译工具之间的关系,指出认为“外文好、中文好、懂专业,翻译质量也必定会好”是一个严重的认识论误区,长期影响着科技翻译质量。文章用实例反复说明线性逻辑推理法。
  • 摘要:科技翻译工作是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关键环节,其翻译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再创新水平。文章通过案例分析了科技翻译在我国技术引进和创新中的价值和作用。根据新世纪科技翻译工作的特点,提出政府有关部门应该重视科技翻译工作和科技翻译队伍建设:全社会应当提高对科技翻译工作价值的全面认识;努力促进科技翻译工作产、学、研的紧密合作,即加强科技翻译产业的经营管理,构建科学的科技翻译职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深入科技翻译工作与经营管理的理论研究,从而提升科技翻译工作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
  • 摘要:从文献上看,已经有很多学者关注英汉形合与意合这个课题,但用来指导英汉科技翻译实践的研究,目前并不多见。英语科技文体中存在大量的形合现象,也存在意合现象。对这些现象进行总结、分类,并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有助于提高英汉科技翻译水平。本文通过大量译例,对英汉科技文体中的形合与意合现象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英汉两种语言存在形合与意合的区别,但这一区别并不是绝对的。译者在英汉科技翻译中应辩证地把握形合与意合的特征,灵活地选择翻译策略,发挥译语优势,有效地传递科技信息。
  •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兴学科的不断涌现、各国相互交流的深入和引进先进科技成果的发展,科技翻译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出来。科技英语与一般用途英语有着极大区别。大量名词化结构的使用、被动句型的使用、非限定动词、后置定语、特殊句型的运用是其独特的语言风格,这些都决定了科技英语在翻译过程中的特异性,绝非一般意义上的普通用途英语翻译与科技专有名词翻译的结合。对科技英语的顺译而言,其语言特征更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这些都要求译者在顺译的过程中注意合理断句、有效连接、随机应变,通过采取特殊的方法解决英汉语言差异和科技英语语言特殊性带来的问题。本文从科技英语词汇、语法等层面分析其独特的语言特征以及适应这些特征而进行科技英语顺译的方法。
  • 摘要:象似性是当今认知语言学的热门话题,它对于了解语言和认知的关系有重要意义。语言是人的身体体验与感受“源域”的映射,译者在接受源语之后形成的图像与形成目标语之前的图像是不同的两个个体,但可能在形式上、功能上或意义上存在“相似性”。本文从科技词汇的构成和意义分析其象似性特征,探讨人类对科技词汇认知的共性,论证了采用象似性的视角和切入点有助于科技词汇的翻译。
  • 摘要:科技资料汉英翻译属于科技文体翻译,其译语为科技英语。针对这一特点,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根据科技英语的词汇、数字和句式特点做好科技资料的汉英翻译。此外,还提出了科技翻译工作者应当具备的修养。
  • 摘要:随着翻译研究的发展,译学词典研究的发展也日益受到关注。本文主要从篇章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利用篇章语言学中七个语篇特征的概念与内涵,阐释并描述了译学词典研究过程中的若干问题。作者指出篇章语言学视角可以作为一个平台,借助许多相关的理论来诠释译学词典的研编过程;指出篇章语言学视角下的译学词典既可以看作为编者与用户之间的对话过程,也可以看作是具有自身特点的语篇;指出语篇特征的七个标准可以解释译学词典的研编过程并对其应用方法进行了探讨。本文以《国际翻译研究百科全书》为个案分析,以增强本文的说服力。
  • 摘要:现代科学与哲学的有机结合所产生的系统哲学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界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系统哲学的传播和发展建立在对系统科学和哲学文献的大量译介基础之上。本研究通过考察系统哲学在中国的译介和接受情况,探究翻译对一种文化巨大的教化功能。研究发现,系统科学和哲学的译介不仅影响了中国哲学研究范式和哲学研究视野,推动了系统哲学在我国的创立和发展;还引发了许多相关学科的诞生和发展。论文着重就系统哲学对中国翻译学研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实际上,系统哲学的译介从根本上影响了民众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
  •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个统计和模板方法相结合的、面向科技文献翻译的实用汉英/英汉机器翻译系统。文中重点介绍了系统中使用的主要翻译技术、系统实现的主要功能、系统的翻译性能以及进一步提高系统的翻译性能所采取的措施。
  • 摘要:口译作为一项复杂的活动本身就受到特定因素的影响,源语语言的输入是口译者听觉解码的前提。黑人英语作为美国英语的一个重要的变体,除与标准英语的语言结构有共同之处外,也有其独特的语音及语法特征。当通过听觉接收的信息为黑人英语时,译者则需要对此信息进行深加工,而不只是依靠对标准英语的认知能力。这个深加工的过程会涉及到黑人英语的文化背景,地域特点以及听觉解码时译者的心理、思维及记忆力的相应变化。语言的语音和语调影响着听觉对信息的接收和理解,而当源语为黑人英语时,对于口译者来说无非是要比正常情况下多做一项工作。本文将对此进行具体阐述。
  • 摘要:汉学翻译是作者用来概括西方通过翻译中国文化而与之发生的文化交流活动,从16世纪以降,总共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形成了一套以文本研究为中心的基本翻译方法。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汉学翻译进入它的第三个发展阶段,逐渐走向国际化,尤其是大量本土译者的加入,打破了它原有的文化和地域界限,全球化成为汉学翻译在新世纪的突出特征。本文主要关注第三阶段的汉学翻译,探索对之进行跨文化研究的方法。 作者认为第三阶段汉学翻译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本土译者与外国译者并存,它们之间的互动和共存推动了汉学翻译的进一步发展和国际化。作者在文章中指出,他们的不同风格主要源自译者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他们在翻译活动中与读者构成的不同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文化语境的作用非常明显,应当成为汉学翻译跨文化研究方法的主要关注之处。最后,作者借用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的理论,对汉学翻译中文化语境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 摘要:20世纪二十、三十年代,中国文坛翻译了多部辛克莱的作品,意在借助其中的揭露含义,以此反照国内的相似情形(社会问题),期待引起读者的共鸣,为改变现状造势。这时的中国文坛赋予辛克莱的形象是社会改革家,使其符合社会批判的需要。而当知道他在美国竞选州长时,又立即毫不留情地加以批判,因为这偏离了已经被树立起的形象。抗战开始以后,辛克莱通过书信和声明支持中国抵抗外来侵略,他的形象也随之转变。中国文坛此时将其描绘为反战作家,翻译了他反映西班牙内战的作品,并评价说其内容的价值胜过其艺术性。辛克莱在现代中国的译介形象转型不无启示,说明外来文学的传输常常受到译入国的政治语境制约而产生变形,不同历史阶段的语境引导译者对译介对象作出选择。从中抽取所需的品质。把译介作为配合国内形势需要的工具,这是贯穿整个现代中国的译介特征。
  • 摘要:现代翻译研究不应只注重词、句子、段落的翻译,而应渐渐地从更宏观的角度上把词、句、段落的翻译与语篇风格相结合,进而使得翻译的研究逐渐和语言学联系起来,拓展翻译的方法。本文试从文体语言学的角度来探讨翻译与文体风格之间的关系,强调译者应注意译文语体风格与原文语体风格的一致性与变异性。
  • 摘要:从语义学角度和翻译的本质出发,运用欧式几何、数轴及高等数学的集合知识,对翻译中的“核”和“核变”进行宏观论述,“核”是由众多“核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核因子”指文本中的各种意义及意义位置与理解的空白),源文之核(“核s”)和译文的核(“核T”)由各自的文本自身和读者理解过程决定。翻译中的“核变”现象指的是在某领域内有相当水准的双语、双文化读者看来,由译者的模仿、操纵、误传等因素所导致的译文之核与原文之核有所不同,它主要体现在一个变字,变的内容为核,即由“核S”向“核T”转变,它是由“核因子”的变化引起的。“核变”可分为两大类:“风格核变”和“意义核变”。从广义上讲,有翻译就有“核变”;文中主要研究的是导致翻译中“核变”现象的狭隘因素:文本语义的多样性以及文本的张力、互文性、文化因子等引起的文本理解复杂性的存在。其目的是要将翻译研究拽到真正难点所在——翻译过程中来,这样翻译研究才不至于走向模糊化的死胡同。
  • 摘要:翻译信息失真,是指翻译中的译语信息与原语信息有出入,不一致。本文以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以及认知语言学等为理论依据,对由客观原因造成的语义信息失真、形式信息失真及文化信息失真进行了梳理,并分析了其成因。还对翻译信息失真补救策略进行了探讨。
  • 摘要:翻译活动在中国源远流长,相比之下,澳门的翻译活动仅有450多年的历史。然而澳门的翻译活动在中国近代史中意义非凡,从耶稣会士传播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而翻书译著,到澳门圣若瑟修院和华务司技术学校对翻译员开班培训,澳门的翻译活动在西学东渐和东学西传的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对历史上澳门翻译活动的回顾,叙述澳门开埠后翻译活动的发展过程,介绍四个半世纪以来翻译活动中的优秀代表人物,以及他们在西学东渐和东学西传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文章还会分析澳门历史上翻译员的培训方式及培训机构的教学方法。
  • 摘要: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西方语言学的很多理论被积极地引介到国内。这些被引介过来的理论不仅引起了我国语言学界的极大兴趣,而且也为国内译界的研究取向提供了新的突破口。本文通过对近二十年国内译界对西方语言学相关理论的汲取、吸收和应用状况的综合,概括性地介绍了几个主要语言学理论对翻译理论研究所产生的影响,目的是为进一步探讨西方语言学理论与我国翻译研究的应用价值及可行性提供一些新的思考线索。
  • 摘要:在分析北京、大理、丽江等地公示语翻译方面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本文指出,公示语翻译质量低下的现象在我国很普遍,严重地损害着城市和国家的形象。要想彻底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加强对翻译人才的培养,并建立一个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
  •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国内翻译界比较热门的一个话题——解构主义翻译理论。文章首先回顾了解构主义在西方理论界的诞生、发展和应用,尤其是在翻译理论方面的应用,论述了解构主义翻译理论的主要贡献,亦即是推翻了怎样的翻译理论观点、又树立了怎样的翻译理论观点。因为任何一个理论都有其应用的局限性,所以本文也探讨了解构主义翻译理论的局限性,但更主要的是把重点放在了解构主义与词义分析之间的联系上,为解构主义翻译理论确定了积极的实践意义。
  • 摘要:《尚书》是我国最古老、最重要也是最难读、最难译的一部传世文献。十九世纪英国汉学家理雅各所译《尚书》之所以成为迄今为止最佳《尚书》英译本,归根结底在于译者有正确的翻译理念,即:解经先识字,译典信为本,注释不可缺。在这一正确理念指导下,译者确立了科学的研究方法一从识字入手,深研原作;恰当的翻译原则一以“信”为本,力求传“真”;以及有效的翻译策略一直译加注,助解助研。
  • 摘要:作者通过对国内26家翻译机构以及国外战略合作伙伴专门拜访和在线调查,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对中国翻译市场2007年全年度的发展趋势进行阶段性总结和归纳,帮助国内外同行了解中国翻译市场的最新发展趋势和发展动向,为所有在中国发展的翻译企业尽快找到一条适合自我发展的道路提供建设性帮助。
  • 摘要:本文所研究的双语教学是指少数民族语文和汉语文结合的教学体制。开展双语教学,对于保护少数民族语言和促进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社会功能。本文拟以云南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现状为例,阐述双语教学的社会功能以及双语教学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摘要:我国网络环境初步具备,网络翻译有着广阔而优良的潜在市场,而且保险界已经认识到网络对保险翻译的重要性并积极尝试。在我国开办保险网络翻译不仅必要而且可行。由于开办保险网络翻译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应及时制定保险网络翻译管理规划,加强调查研究,完善保险监管。
  • 摘要:随着大众传媒日趋国际化,各国问通过各种媒体形式的交流在不断加强。在视、昕交流的世界中存在着不同的口译形式。本文通过对媒体口译几种颇具代表性场合的口译:宣传会,电影和电视节日特点的具体介绍与分析,表明媒体场合中口译译员所面临的小同于其他场合口译的特殊制约。作者在指出这些制约在口译处理过程中给译员带来了不利冈素。并埘口译结果产生负面影响的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作者最后还指出随着大众传媒日趋国际化,媒体场合中的口译员须具备比大会口译员史高的心理素质。
  • 摘要:本论文将影视译制的“主体”问题作为切入点,全面系统地探讨影视译制中译者(包括翻译、导演、演员、录音师等)与原片作者(包括编剧、导演、演员等),译者“人”与“作品”(包括原片和译制片)的关系,以及译制创作所涉及的跨文化交流、译制的态度和方法等问题。本文将从本体论和认识论角度对影视译制的主体性(subjectivity)、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以及主体的整体性(totality)进行分析和论述。本文的结论是上述三个方面的研究都同样重要,是从不同角度对同一事物进行考察所得出的结论,都具有理论的指导意义,有利于对影视译制各种显现的深入分析和理解。总的来说,影视译制的主体性、主体间性和总体性分别反映了影视译制的中心性、关系性和过程性三个方面。
  • 摘要:晚清的政治危机在知识权力化的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下也是传统知识的危机。晚清西学汉译的兴起,主要是我国传统知识领域觉醒之后挽救政治危机的一个重要举措。但是它的发展却经历了由扩充传统政治体制下的知识的初衷滑向了传统知识机制的变革,折射出一条新型知识一新型知识分子一新型公共关系一新型政治的发展逻辑,张显出晚清时期的翻译对中国传统知识转型与传统政治转型互动所具有的阐释力。
  • 摘要:不论给风格怎样的定义——其实不过是认识的角度和方法的不同——还是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风格是作家在其作品种留下的痕迹(故意的或非故意的,历史的或非历史的),并且,这痕迹已经是作品及其价值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风格只有在语言中(或者,更确切地说,在符号中)才得以存在,而这种语言也借助于风格的存在,才能够成为作品所特有的,并且贯穿作品始终的东西。 风格为翻译提出的问题是双重的:首先,如何衡量、分析原作的风格?其次,翻译主体的风格如果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它与原作的风格是什么关系?本文力图从保证翻译文本整体性的风格角度入手,揭示评价一部翻译作品不可能有既定的、量化的标准的原因。本文认为,在没有理解翻译主体所缔造的风格与原作风格之间的关系时,无法对一部翻译作品做出合理的评价与判断。
  • 摘要:人们普遍认为诗歌不可译,或者说无法再现原作的原姿原貌。然而著名翻译家汪榕培先生先后将《诗经》、《老子》、《周易》等翻译成英语,并赢得了普遍的认可。本文结合汪榕培先生翻译的《枫桥夜泊》,分析由他本人提出的翻译标准“传神达意”。并进一步指出,“传神达意”是较好的译诗标准。
  • 摘要:翻译不仅仅是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问纯粹的符号转换,从广义上讲也是一种跨文化交流。在这一动态的过程中,一方面翻译要受到目的语中以安德烈·勒菲弗尔等为代表的“文化学派”学者所称的意识形态和诗学形态的操纵和改写,另一方面翻译也会反作用于目的语,从各个方面来影响目的语文化。然而,目前在我国针对前者的研究很多,针对后者的系统研究相对较少。基于这一认识,本文以我国历史上的翻译活动,特别是三次翻译高潮为素材,采用描述的方法,从语言、文学、文化三个层面来分析例证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塑造功能,从而说明翻译不仅受到目的语文化的影响与制约,它也从语言、文学、文化等微观和宏观的层面在同时塑造着中国的文化。
  • 摘要:市场永恒的话题是竞争,没有市场的竞争性,就没有企业的生存。建立并维系自身竞争优势已成为企业经营者的最主要工作。而核心竞争力是支撑企业长久性,可持续性发展的源泉,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制胜法宝。本文作者介绍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建立及内涵,阐述了中国翻译服务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定义及本质特征,并如何构建中国翻译服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谈了自己的观点。
  • 摘要:作为汉英翻译的副产品,英译形式的汉语专名不仅在英语中流通,而且也进驻到其它罗马化语言当中。本文认为,两个原因除成了这种现象。第一,出于对专名性质的不同认识,国外对专名往往奉行不译的策略:而国内往往对专名进行语义翻译。第二,英语与其它罗马化语言之间有着书同文的便利,因此,专名在这些语言之间通常可直接借用,无须借助语义翻译。这样一来,一旦汉语专名经过语义翻译首先进入英语,其英译形式就会凭借英语与其它罗马化语言之间书同文的便利被后者直接借用。因此,汉英之间进行的专名翻译不可避免地涉及第三方罗马化语言。
  • 摘要:译学词典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很多理论问题需要探讨梳理。正因为译学词典的研究还处于肇始时期,所以应该明确译学词典研究的本体论及本体问题,以防止在“泛文化”现象的影响下,消解了译学词典研究的中心,从而消解了译学词典的研编。同时,本文提出“本体依靠,外位参照,体用不二”的研编思想。
  • 摘要:人文纪录片是一种以历史文化为内涵,调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运用精致的纪实性镜头,客观呈现人文景象,体现人文关怀,表现人文价值和理念的影片样式;具有纪实性、论述性、知识性、艺术性、人文性的特征。人文纪录片的翻译文本内容往往是由解说词、人物同期声、以及字幕共同构成;翻译方式有两种:字幕翻译和配音翻译。人文纪录片的翻译应以目标受众为归宿,主要采用归化、译写、改写的策略体现译文的最佳表达方式和最佳语境效果,并且充分体现人文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价值。本文首先分析了人文纪录片的特征,讨论了人文纪录片的翻译内容及特点、翻译方式;并且以《故宫》和《解密紫禁城》为例探讨了人文纪录片的翻译文本功能、翻译目的和翻译策略。
  • 摘要:生活中客观存在的语言扭曲现实的实例少有人关注。本文以符号学为主要理论框架,从语言的变化、语言的强制性、语言的相对稳定性、语言的使用习惯等层面考证了语言扭曲现象产生的主、客观因素,进而论证了语言扭曲现象与信息处理模式、认知、心理暗示作用等因素的关系。从而更准确、更真实地了解所处的这个客观世界。
  • 摘要:本文从跨文化交际角度论述了汉英语言的差异、中医语言的特点和中医文献翻译中的有效方法。旨在强调跨文化交际对中医文献翻译所起的作用。
  • 摘要:翻译活动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因而翻译的观念、方法、样式、标准和风格也应与时俱进,本文通过一些典型的译例说明词语翻译应该在准确、得体的基础上尽量走信息化、大众化的道路,根据翻译的内容、场合、受众等具体需要确定最佳译文。应该进一步开拓对比分析的领域,因为这将有助于汉语本身的发展和翻译质量的提高。
  • 摘要:近年来国内外有五本译学词典的相继出版堪称是翻译界和外语界的盛事。然而欣喜之余人们也发现这些新生事物存在着一些有待完善之处。如这些词典都很少、甚至没有提及翻译教学方面的内容。本文从翻译教学在译学中和外语教学的重要地位来探讨增补其内容的必要性,同时还讨论了相关词条的内容和编纂方法。
  • 摘要:翻译即适应。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主动适应译入语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始终在各方面有形无形地操控着翻译过程。从文本的选择到对原文的任意增删或改动,往往都是适应译入语意识形态的结果。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还要主动适应译入语的伦理规范,译者在译介过程中往往会将原文的伦理规范向译入语伦理规范靠拢。为赢得译入语读者,译者还要主动适应译入语的诗学观念,将原文改写为符合社会审美取向或诗学特征的译本。译者又要被动适应赞助人的要求,译入语文化中赞助人的地位、权威远远大于普通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往往受赞助人的操纵。
  • 摘要:广告是一门科学,也是艺术。广告语言也具有鲜明的形态美、音韵美、意境美。本文通过列举各种实例,分析了英语广告翻译中音、形、意三方面的功能对等,并指出译者在翻译广告时应始终以许渊冲的“三美”翻译美学原则和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翻译时应将效果置于首要地位,时刻考虑到译文受者的理解与感受,增强读者意识,以“美的传达”为基础,实现“三美”的功能对等。
  • 摘要:概括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工程翻译服务的四类主要运作模式:一是针对特定任务,大集中分组包干,并有相应技术人员随同大力协助配合,任务完成后就地解散;二是附设在相应业务单位内成立常设的专门翻译科室,封闭式内向性自我服务;三是剥离原单位由附属的“三产”过渡到“一独二自”(独立经营、自负盈亏、自揽翻译业务)成立翻译公司,或由志同道合者下海组成协会一类机构,或由一些专业性学会(协会)聚集懂外语的科技会员成立翻译小组,面向社会进行工程翻译服务;四是个体户性质的翻译社团(公司)以及网上服务。文中对各类翻译服务的运作模式,利弊得失、发展方向,运用实例引证分析,并从“三负责”(对质量负责,对客户负责,对社会负责)、“双提高”(提高客户满意度指数CSI及社会效益CE)、“一培养”(培养人才)的角度入眼,提出第三类工程翻译服务运作模式会有所发展,但第四类也不容忽视,特别是网上服务。认为“译前作专项准备,译中加强客户联系、沟通,译后作好后续服务”的跟踪翻译服务是个行之有效适合工程翻译特点要求的翻译服务方式。
  • 摘要:目前国内的翻译研究呈现出良好态势,但是中国的翻译研究在国际翻译领域的定位始终是一个模糊概念。本文以国际翻译领域的五种权威期刊为切入点,选择从2000年到2005年发表的1278篇学术论文作为采集样本,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考察中国在国际译界的参与情况,以此来衡量中国的翻译研究在国际翻译领域的位置。数据分析表明,目前中国的翻译研究在国际译坛不但已经突破以往失语的现象,而且成为国际译坛的“一匹黑马”。这一研究结果大大增强了参与国际译坛互动的信心,但是,一些现象的存在反映出目前中国翻译研究的一些症结。本文从问题入手,试图从“天下”思维与主动送出、理论创新、以及写作语言等方面进行剖析,探讨进一步加强中国与国际翻译领域的互动,力求在充分体现中国翻译研究理论个性和理论共性学术价值的同时,为整个世界的译学大系做出建设性的、突破性的贡献。
  • 摘要:副文本是指标题、序、跋、献辞、注释等连接读者与正文的中介性文本材料。在中外翻译史上,副文本材料的使用都是极其广泛的,这些材料已经成为翻译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读者如何接受和理解译文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它们在中、西方传统翻译理论研究资源中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目前专门针对副文本与翻译之间互动关系的学术研究还非常少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译者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策略,对于如何创造性地利用副文本来实现各种翻译目的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摘要:汉蒙语言是两种高度发展的语言,在汉蒙语词汇中有着丰富的固定词组,人们在日常交际中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广泛使用。固定词组是语言中一种习用的固定语,即常用的、口语化了的短语、短句,包括俗语、谚语、成语、俚语等。它具有通俗、精练、形象、含蓄等特点,适宜于用来比喻事物,因而往往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
  • 摘要:本文论述了民族、少数民族的定义,阐述了22种英译法(含中国各民族的英译法),首次使用了中国各民族的英译模式,充分体现了中国各民族英译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 摘要:翻译史是翻译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翻译史著述数量不断增多,本文希望通过对翻译史的类型及其区分依据的讨论促进翻译史撰写的多元化和翻译史研究的深入。
  • 摘要:本文从全球一体化的历史趋势着眼,通过对中国历史上三次翻译高潮的回顾,明确提出在当前多元文化背景下译者应遵循教化职责,从而实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之目的;而译者教化职责的实现,必须遵守翻译的若干基本原则。
  • 摘要:花卉文化是我国传统诗歌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例。本文试从花卉寄愁、花卉寓乐和花卉表悠逸等三个方面结合我国传统花卉文化,对古诗英译中出现的花卉文化翻译进行讨论,以期引起更多有关方面的研究与探讨,促进我国优秀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 摘要:在中国日益崛起的过程中,尽管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秉承建设”和谐世界”的外交理念,各种不同版本的“中国威胁论”仍然甚嚣尘上,从强调中国的“军事威胁”、中国造成的“环境灾难”发展到大肆渲染“中国制造”的危害和中国的”黑客”攻击。所以,在中国发展的过程中,中国也要学会掌握话语权,学会营造有利于维护中国国家形象的话语环境,在争取话语权的过程中,翻译起着重要的作用。翻译除了要遵循“信迭雅”,“神似”或“化境”的标准,译者还要意识到翻译并非是远离政治、意识形态斗争与利益冲突的价值中立的纯粹文字转换活动。翻译体现了文化的碰撞,隐含了权力关系。
  • 摘要:在跨文化语境下,文化传递的主体一译者的文化身份决定了文本的阐释、文化传递的方式和途径以及翻译策略。林语堂英译《中国传奇》体现了译者杂和的文化身份与文化视角,一方面从中国本土文化的关注出发对中国文化进行关照,试图从西方话语权力的缝隙中寻找能被这个宏大话语纳入的本土文化主题。同时又以西方文化视角对其本土文化进行过滤,其作品带有浓厚的经过西方文化过滤的“东方色彩”。
  • 摘要:英语各类复合句型的一大特点,在于信息重心多在主句,而在一个句子里,信息重心经常出现在句首,此所谓“先表态后说事”。而汉语的语义重心多在句末,此所谓“先说事后表态”,即特点在于“尾重”。“语义重心”这个命题还有其他表现形式和解释,这里一并讨论。本文通过举例试图说明:既然汉语偏爱尾重,汉语读者有这种心理预期,那么在初步翻译之后,借助于调整叙述顺序和语序结构,可望彰显语义重心。译文应当在可能的情况下适当调整语序,把一个语句的语义重心往句子的后部移动:对比原文的信息重心而言,在译文中可以是保留原文语序。可以是调整,更多的是语义显性化。本文主要讨论后面两种情况。
  • 摘要:从语言的人际元功能来看,翻译就是在目的语中建构基于作者和目的语读者的人际意义。语气作为实现人际意义的重要手段,为人际功能提供互动意义潜势。本文旨在考察语气能否作为翻译中建构人际意义的重要参数,以及为翻译提供哪些原则。
  • 摘要:大力发展翻译产业,提升汉语在国际语言转换体系中的地位,这同时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积极的现实意义。在发展软实力和“走出去引进来”方面,它都是基础产业和先导产业,在国家民族的全球影响力上,它更是关键性的战略产业。提升汉语在国际语言转换体系中的地位,有助于国家政治目标的实现和经济发展模式的升级,是真正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 摘要:《伙伴》杂志是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管、黑龙江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俄文期刊。其宗旨是遵循中国的对外方针政策,向俄罗斯读者介绍中国当今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介绍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创刊五年来,受到俄读者的关注和欢迎。本文谈四个问题:1.翻译工作的严肃性与灵活性。翻译工作,是由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的转换。汉译俄工作,不能受翻译规则的限制,不能受汉语的束缚,要根据汉语语篇的具体情况,具体处理。思想解放了,意境提高了,翻译手法放开了,好的译品就不难产生了。2.不同语篇翻译手法的运用。《伙伴》是综合性刊物,总起来说,所有语篇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信息类,二是文学类。信息类语篇的翻译要求信息表述准确,不能有误,即所谓直译法。文学类语篇要通过翻译再现原文的艺术审美品质,用译入语构建起优质的文学结构,选择翻译手段有较大的自由。一般采用意译法。3.与时惧进,掌握新词语,扩大知识面,确保译文的准确性。这是时代对翻译工作的挑战。要迎头赶上,为做好新时期的翻译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4.与俄籍文字编审人员交流学习的必要性。注:第二、三、四题附有中俄文对照举例。
  • 摘要:随着中国法制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法律法规翻译日益得到关注。上海,这座国际著名的港口城市,是中国最大的工商业中心,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走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如何及时地将出台的法规和规章向海内外公布,有利于招商引资,方便国外商人在上海开展工作,这是英译上海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的初衷。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的英译与其他翻译相比,均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首先介绍了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翻译产生的背景和重要意义:接着对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英译的篇章和措词用句等层面进行了综合性的探讨:最后对译文中缬取的若干译文进行了实例剖析。作者旨在抛砖引玉,引起广大翻译工作者对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翻译中凸现的问题的重视。
  • 摘要:本文从英汉语言形式的语音、词汇和句式三方面入手,具体分析了三者在文学作品中相辅相成的和谐统一美,并以《隐形人》汉译中的片段为例,分析论证了其在体现语音、词汇与句式三方面的得失。
  • 摘要:随着中医药对外翻译工作的深入开展及中医英语名词术语英语翻译国际标准化研究的稳步推进,中医英语语料库的建设已经被提到了议事日程。本文分析了建立中医英语语料库的目的,论证了选取语料应遵从代表性、均衡性、结构合理性和取样随机性原则的重要意义,并从语料标注和检索软件的选择方面阐明了建立中医英语语料库可能遇到的一些理论与实践问题。
  • 摘要:近年,中国金融业发展迅速,不少企业都选择在香港或海外上市,因此对财经翻译的需求亦相应增加,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财经翻译属于专门翻译,涉及大虽财经专业术语,其中很多仍未有定译,中港两地又各有不同词汇,为翻译人员带来重大挑战。基于以上原因,加上财经翻译项目一般规模较大而且速度要求极高,良好的项目管理于是成为翻译过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从财经翻译的技巧以及项目管理的策略两个方面,探讨财经翻译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法。
  • 摘要:著名翻译家、翻译理论家苏珊·巴斯奈特曾经是戏剧翻译“可表演性”原则的提倡者,后转而多次撰文主张摈弃“可表演性”这一概念,因为: (一)“可表演性”抗拒任何形式的定义; (二)戏剧语言的动作性/潜台词捉摸不定,难以有一致诠释。本文就此两点展开讨论,并提出:只有坚守“可表演性”原则,才能走出戏剧翻译的迷宫。
  • 摘要:翻译研究与跨文化交际息息相关,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研究尤为重要。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看,翻译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涵化”的过程,追求在译语中保留源语的文化价值。因此,译者在处理文化负载词——颜色词时,只有尽可能采取异化为主的翻译策略,才能达到有效的跨文化交流和沟通,实现颜色词的跨文化建构,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社会进步。
  • 摘要:当代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作为一种思维、认知和概念化方式普遍存在于文学和非文学语言中。基于这种认识,文章详细探讨了转喻翻译的原则与策略,证明“对应喻体翻译”、“目的语特有喻体翻译”、“源语喻体+喻标”、“源语喻体+注解/按语”以及“源语喻体的舍弃”等五种方法都是转喻翻译的有效方法,而这些方法的采用取决于转喻使用的具体语境。
  • 摘要: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和“互文性”概念,以一篇科技英语文章的汉译为例,对初学翻译的学生在目的语文本重构过程中,如何利用辅助性文本和利用平行文本完成目的语文本的构建过程进行观察和分析。通过观察和分析,本文认为,初学翻译的学员对辅助性文本的阅读体验对于其重构目的语文本至关重要。这不仅有助于其正确理解原文,而且有助于其在目的语文本中对文体、语篇、度量衡单位、数字、质量、文本语类的结构、句子的长短和术语等的重构。这对于培养学员的实际翻译能力,提高翻译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平行文本和其他辅助性文本的阅读,有利于学员总结翻译经验,学习翻译技巧。辅助性文本和平行文本的阅读是培养职业译员的有效途径。
  • 摘要:翻译并不是两种语言的直接转换,而是需要经由中介对象的间接转换。任何两种语言之间都不存在直接对等、完全对等形式,翻译首先要把原语言转换为非语言符号,即语指对象,然后把语指对象转化为译语言。因而,翻译思维首先要辨异,以避免两种语言完全直接“对等”转化,导致望文生义、貌合神离;接着要“求同”,翻译的目的就是要实现两种语言的等值转换。但“求同”只有通过“变异”才能实现,既然两种语言之间不存在完全对等的直接语言转化,就需要根据具体语境,灵活“变异”译语的字词句语法修辞形式,才能实现语效同值。本文提出“辨异一求同一变异”翻译思维结构,试图探寻翻译活动的独特思维规律,赋予翻译思维更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翻译研究更具可操作性。
  • 摘要:本文针对中医临床术语的特点和要求,结合口译的功能,目的对中医临床口译从外延对等,语用对等,风格对等以及情绪对等四个方面进行探讨,提出在透彻理解源语言的基础上,根据两种语言不同的特点和具体的语言环境,利用不同的翻译手段和策略,或打破原文的语言形式,或摆脱常规译法,最终尽可能多的再现源语言所承载的信息,达到“达其志,通其欲”的境界。
  • 摘要:“天鹰与神豹的回忆”为智利女作家伊莎贝·阿言德于2002至2005年所完成的三部冒险小说。这三部翻译作品于2007年夏天一次出版。译者有四位,分别为张雯媛(译首部曲:怪兽之城),张淑英及戴毓芬(合译二部曲:金龙王国),陈正芳(译三部曲:矮人森林)。本报告以此三部小说为语料,试图重建其翻译规范。根据Toury(1995)订定之初始翻译规范(initial norm),为分析译作的结果归类。
  • 摘要:高职学生英语能力有其自身特点。他们词汇语法基础相对薄弱,但接触社会的意识较强。因而要对其因材施教。在一年级阶段,学生在很大程度上仍需加强语言基础训练,即利用教学翻译巩固词汇语法知识;到二年级,可以在英语课堂上适当引入普通翻译技巧介绍以及与学生专业相关的科技英语、应用文体翻译介绍,帮助学生打开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对其专业英语翻译的需要。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