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系统性风险

系统性风险

系统性风险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2471篇,主要集中在财政、金融、经济计划与管理、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41篇、会议论文24篇、专利文献4126014篇;相关期刊862种,包括商情、股市动态分析、金融与经济等; 相关会议21种,包括第十一届(2016)中国管理学年会、2015第8届中国保险教育论坛、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2015年年会等;系统性风险的相关文献由2885位作者贡献,包括方意、刘志洋、巴曙松等。

系统性风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41 占比:0.06%

会议论文>

论文:24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126014 占比:99.94%

总计:4128479篇

系统性风险—发文趋势图

系统性风险

-研究学者

  • 方意
  • 刘志洋
  • 巴曙松
  • 李政
  • 麦强盛
  • 孙涛
  • 宋清华
  • 张天顶
  • 张明
  • 彭建刚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刘金林; 程凡
    • 摘要: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造成的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和财政收支矛盾加剧,使得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再次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暴露时间和规模的极大不确定性,使其监管和治理的难度较显性债务难度更大.基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理论研究及我国地方政府举债行为演进过程,明确界定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内涵,系统分析基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PPP模式、政府购买服务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形成原因,总结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举债方式违法违规性、表现形式隐蔽性、表外负债性、债务规模不确定性等特征,以期为我国政府部门和金融监管部门关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的统计及风险管控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 兰可欣
    • 摘要: 2019年年末,新冠肺炎疫情突然侵袭中国,给民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高危性和高传染性,许多行业被迫停工停产.银行业作为我国金融体系中的中流砥柱,其系统性风险的防范能力面临巨大考验.本文利用CCA方法对我国14家上市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水平进行衡量,根据2019年第一季度至2021年第一季度数据,分析疫情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自2019年年末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但是后续疫情得到控制、相关政策出台以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逐渐趋于稳定.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提出要采取相应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加大对受疫情影响严重企业的扶持力度等建议,以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影响,促进金融体系的稳定.
    • 周鑫雨
    • 摘要: 全球性金融危机出现后,学术界意识到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必须充分落到实处.在后危机时代,怎样适应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降低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怎样从监管的角度出发促进经济与金融的稳定性等问题,监管当局必须对其充分重视.本文通过全面梳理国内外宏观审慎监管的一系列文件,从宏观审慎监管的概念、框架、必要性及其与其他政策工具的协调等方面进行综述.根据目前文献来看,在宏观审慎监管职能整体效果以及理论体系健全化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展开详细探究.
    • 李合龙; 欧阳瑞玲; 张卫国
    • 摘要: 系统性风险主要有两个监管视角:一是从系统重要性金融行业的视角测算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并识别出系统重要性金融行业,借此观察中国系统性风险的行业分布和时变特征;二是从金融关联网络的视角构建信息溢出网络,并根据网络结构特征分析危机时期的关联交易,通过减少风险交易降低大规模关联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研究发现,系统重要性行业有银行业、保险业以及证券业,其中,银行业和证券业的系统性风险表现出“危机时期极大且平稳时期极小”的特点,在危机时期需要更多的监管关注;信息溢出网络分析表明,全样本时期银行业和保险业处于网络中心地位,危机时期不同子行业交易频繁,平稳时期同类子行业内部关联更为紧密,根据不同时期的关联特征规范风险关联交易可达到监管目的,且信息溢出网络动态因果指数提前一年预警系统性风险。综上,两种监管选择得出的监管重点基本一致且符合实际,说明两种方法的监管方向具备科学性,而信息溢出网络是一种兼具科学性和预警效果的监管选择。
    • 隋美超; 张瑞; 杨海芬
    • 摘要: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不断增高,其暴露的风险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如果处理不当,极容易造成系统性风险。本文依据2011-2020年商业银行的每一季度不良贷款余额的时间数列进行分析,先后通过平稳性检验与自相关、偏相关检验,建立arma模型并确定模型参数。并以此模型对我国商业银行2021年不良贷款余额进行短期预测,在不考虑外部环境的情况下,结果显示2021年四个季度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呈增长趋势,文章最后依据预测结果提出优化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的建议。
    • 胡语文
    • 摘要: 上证指数没有系统性风险。但并不表示赛道股和核心资产(包括科创板和创业板里的高估值股票)不跌。凡是涨多了的股票,都会跌。跌多了,就会涨。所以,股票市场不需要线性思维,更多的是周期思维。
    • 李凌
    • 摘要: 近年来,金融科技在金融行业迅速崛起,并逐渐涵盖了金融行业的各个方面,包括贷款,投资,保险等,占领了巨大的金融市场。本文以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详细剖析金融科技类公司的金融类业务开展过程,及其与外部金融机构之间的种种联系,探讨蚂蚁集团开设的金融类业务存在的潜在风险及相关问题,并基于风险研究,从全面风险管理的角度对蚂蚁集团的业务开展提出建议,基于金融科技市场对国家监管部门提出参考性意见。
    • 麦丽斯
    • 摘要: 2015年起正式实施的新《预算法》允许地方政府公开发行债券后,全国性商业银行交叉持有地方债,在地方政府债务区域不平衡背景下,银行间交易网络导致地方债务危机的传染性大幅增加,增大引发财政金融系统性重大风险的可能性。本文构建博弈模型对地方政府债券进入银行交叉持有网络后形成的财政-金融风险传导机制开展研究,认为统一金融市场下公开发行债券可以实现风险分散,但是以扩大传染范围和提高传染速度为代价,而且不能完全排除转移支付纾困的统一金融市场对低风险地方政府造成不公待遇。基于此,本文提出应基于金融网络视角对地方财政领域的具体风险制定预案,把握预见性和主动性,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领域系统性重大风险。
    • 杨明刚
    • 摘要: 我们要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要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和社会治理机制,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在过去的几年间,我国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突飞猛进,涌现了许多新的应用场景。社会系统性风险涉及很多领域,包括社会治理、公共安全、环境安全、水资源、电力等,风险发生的原因都有据可寻,我们应该认识这些风险发生、发展的规律,然后进行规避。可以说,研究风险治理的核心目的就是为了"防患于未然"。
    • 胡可为; 安毅; 刘文超
    • 摘要: 文章选取2007年1月至2021年4月的日数据,基于极端风险溢出视角,采用cross-quantilogram模型对我国证券、银行、保险三个金融部门与股市间的风险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重点考察各金融部门在2008年、2015年、2018年股灾及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系统性风险,评估其系统重要性与脆弱性。结果表明:全样本下各金融部门与股市间存在显著的双向极端风险溢出效应;各金融部门的系统重要性与脆弱性在不同极端事件中存在着异质性特征,其中证券部门在历次极端事件中表现最强。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