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草菇

草菇

草菇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2176篇,主要集中在园艺、轻工业、手工业、植物保护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25篇、会议论文29篇、专利文献622篇;相关期刊354种,包括菌物学报、食用菌、食用菌学报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福建省科协第十四届学术年会分会暨2014年福建省食用菌学会学术年会 、中国菌物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第七届菌物学学术讨论会、第二届全国食用菌中青年专家学术交流会等;草菇的相关文献由2879位作者贡献,包括陈明杰、谢宝贵、赵妍等。

草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25 占比:70.08%

会议论文>

论文:29 占比:1.33%

专利文献>

论文:622 占比:28.58%

总计:2176篇

草菇—发文趋势图

草菇

-研究学者

  • 陈明杰
  • 谢宝贵
  • 赵妍
  • 汪虹
  • 姜建新
  • 鲍大鹏
  • 李正鹏
  • 李玉
  • 江玉姬
  • 李长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吕军; 李慧; 曹修才
    • 摘要: 基于草菇和双孢蘑菇对营养成分的不同需求,用草菇菌渣培养料栽培双孢蘑菇,研究了常规培养料与草菇菌渣培养料不同比例配方和草菇菌渣培养料不同制备方法对双孢蘑菇菌丝和子实体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适合的配方(玉米芯45%、杏鲍菇菌渣30%、牛粪20%、石灰5%)栽培草菇,具有稳定性好、养分充足等优点,可在保证草菇产量的情况下,实现草菇菌渣栽培的双孢蘑菇高产优质和草菇-双孢蘑菇周年轮作。各配方中以培养料中添加35%草菇菌渣的培养料栽培双孢蘑菇时,双孢蘑菇菌丝长势好,产量达到对照组的98.4%,生物学效率达到63.44%,栽培效益比对照组高3元/m^(2),为最佳配方。制备草菇菌渣培养料时,翻堆3次相比翻堆2次培养料中的含碳量降低,以常规培养料与草菇菌渣培养料的比例为1∶1时栽培双孢蘑菇,翻堆2次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翻堆3次处理。
    • 邱铭锰; 胡宇欣; 林程; 张芳艺; 陈天赐; 梁嘉辰; 江玉姬; 陈炳智
    • 摘要: 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又称中国蘑菇,具有较高的营养与药用价值。但草菇采后易开伞、10°C以下低温易自溶,限制了其远距离运输与产业的发展,是最不易保鲜的食用菌之一。因此,通过阐述国内外食用菌采后的不同保鲜方法,从物理、生物和化学3个方面介绍这些方法在草菇保鲜上的应用,以期为草菇企业提供保鲜技术选择参考。
    • 张梦汐
    • 摘要: “一顶小伞,落在林中,一旦撑开,再难收拢。”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对了,就是蘑菇。那么,蘑菇是植物吗?有时,我们傻傻分不清。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揭开蘑菇的身世之谜。蘑菇究竟是什么蘑菇的种类有很多,平时比较常见的有香菇、草菇、姬菇、口蘑、金针菇、松口蘑、猴头菇、双孢菇等,我们把它们统称为菌菇。
    • 王倩倩; 迟雪梅; 李田田; 迟乃玉; 张庆芳
    • 摘要: 为解决草菇储存周期短的现实问题,进一步增加草菇产业的经济价值。参考东北酸菜的制备方法研发了一种草菇发酵制品,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通过生物信息分析、OTU分析、多样性分析等,以白菜发酵液为参考,对草菇发酵液中微生物群落与潜在功能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草菇发酵液的物种丰度和物种多样性均高于白菜发酵液;草菇发酵液中的优势菌属和白菜发酵液一样,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丰度占比高达70%;草菇发酵液的安全性比白菜发酵液的安全性更高。本文还进一步分析讨论了草菇发酵液的安全性高于白菜发酵液的具体的原因。
    • 程志虹; 王文沛; 谭强飞; 张凡红; 贠建民; 赵风云
    • 摘要: 甘露醇是一种天然的六碳糖醇,具有调节渗透压、清除活性氧等功能。以同等碳量的6种碳源(海藻糖、甘露醇、蔗糖、果糖、麦芽糖及可溶性淀粉)代替传统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中的葡萄糖,对草菇退化菌株进行复壮研究。结果表明,甘露醇、海藻糖、蔗糖均可有效提高退化菌株的气生菌丝密度、菌丝生长速度和生物量,以甘露醇的复壮效果最佳,对其色度培养基(liquid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bromothymol blue and lactose,LBL)脱色能力及基质降解相关酶活力进行进一步测定。结果表明,甘露醇处理组对草菇退化菌株D2、D3的LBL脱色能力显著提高,并且能较大程度恢复滤纸酶、内切葡聚糖酶、漆酶和锰过氧化物酶活力。对退化程度较轻的D1、D2菌株,将碳源更换为甘露醇后,其性状可复壮至原菌株D0的状态。
    • 杜琳霖; 吴红梅; 王祥培; 唐光甫; 满海乔; 赵杰宏
    • 摘要: 目的:以草菇为研究对象,对担子菌mating-type同源序列中的HD位点为靶标进行生物信息学初步分析。方法:应用在线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HD序列的理化性质、疏水性/亲水性、导肽、跨膜结构、三维结构、功能结构域,并构建了同亚门中其他物种该蛋白家族的系统进化树。结果:同源mating-type序列中HD基因位点的氨基酸不稳定性指数在56%左右,且无明显的信号肽、导肽和跨膜结构域,三维结构由3个α-螺旋和少数转角二级结构组成,七种食用菌在氨基酸序列呈现较低的相似性。结论:同源mating-type序列的HD1、HD2蛋白稳定性差,无信号肽、导肽、跨膜结构,无β-折叠,在N-J进化树中不同物种间该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极低,表明HD位点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且结构性简单。
    • 陈娟钦; 张芳艺; 胡宇欣; 陈天赐; 施真妮; 高晓含; 江玉姬; 陈炳智
    • 摘要: 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基因组的乙烯受体基因,并利用qRT-PCR检测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草菇乙烯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探究1-MCP对草菇保鲜的分子机理。结果表明:在草菇基因组中共鉴定到5个乙烯受体编码基因(GME317、GME1797、GME2633、GME10790、GME11734);草菇乙烯受体蛋白与植物的同源蛋白存在差异,5个乙烯受体基因编码的乙烯受体蛋白被分为两类:一类(GME1797、GME11734和GME2633)与其他植物的同源蛋白聚类在一起;另外一类(GME317和GME10790)与肺形侧耳(Pleurotus pulmonarius)和糙皮侧耳(P.ostreatus)激酶调节的应激反应转录因子skn7聚成一类;GME1797和GME11734对1-MCP比较敏感,在1-MCP处理后第1天就开始响应,呈下调表达;GME2633和GME10790表达量在1-MCP处理后的第3、4天显著受抑制;GEM317表达量在1-MCP处理后的第4天显著受抑制。
    • 杨哪; 周宇益; 黄文哲; 王干一; 张晶平; 白莹; 魏建; 周思健; 徐学明
    • 摘要: 为了探究静磁场对草菇冷藏品质的影响,以V238草菇为原料,在0、1、3、5 mT静磁场环境下于15°C冷藏5 d,测定草菇在冷藏过程中的表观形态、失重率、硬度、总酚含量、褐变程度、丙二醛含量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分析静磁场辅助冷藏对草菇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5°C冷藏5 d,与对照组相比,随静磁场强度增加,草菇颜色变化较小,且果实饱满,失重率下降,硬度增加,总酚含量提高,褐变度和丙二醛含量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大。与对照相比,5 mT静磁场环境下冷藏5 d,草菇失重率下降37.04%,硬度显著提高(P<0.05),总酚含量提高27.70%,草菇的褐变程度下降27.97%,丙二醛含量降低15.98%,可溶性固形物消耗减少了31.62%,提升了草菇的冷藏品质。该研究为促进食用菌的高品质冷藏提供了一种新的参考方法。
    • 查磊; 仝宗军; 邵帅; 李正鹏; 余昌霞; 杨焕玲; 郭倩
    • 摘要: 为检测工厂化栽培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的生长状态,采集不同栽培模式、不同生长时期草菇、异常草菇以及栽培料杂菌感染等各种图像作为原始图像数据集,采用Anchor-free网络结构构建检测算法模型,将收集的895幅草菇原始图像分为生长期、成熟期、开伞期草菇,杂菌感染草菇和肚脐菇以及鬼伞和栽培料表面感染7种类型,借助labellmg工具按照不同类型在草菇原始图像数据集的每一幅图像上进行人工标记,测试标记的草菇原始数据集并观察学习训练得到的模型性能,将测试结果与人工标记的结果进行对比,有针对性地完善模型精度,再通过添加在线难例挖掘、可变形卷积、改进模型损失函数、增加模型感受野、增加训练样本的丰富性模块优化模型,将不同类型的图像输入训练好的网络模型中检验效果,分别在打开光源和关闭光源的菇房中拍照,并输入模型检测光照对模型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终模型的平均精确率(mean average precision,mAP)达到83.7,可以输出编号、当前坐标、类型、颜色RGB均值、草菇相对宽度和高度,能够准确检测处于生长期、成熟期、开伞期草菇和受杂菌感染草菇和肚脐菇以及鬼伞和栽培料表面感染情况。
    • 仝宗军; 郭倩
    • 摘要: 近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栽培工程团队在草菇工厂化三次料技术上取得突破。经过连续3年多的努力,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克服了草菇三次料原基形成难、出菇不整齐、产量低等技术难点,实现了草菇三次料的正常出菇,试验产量达4.3 kg/m^(2)。将目前常用模式的草菇菇房栽培周期(从进料播种到出料)由原来的20~25天减少至12~14天,每个菇房每年最多可以完成30个栽培周期,效率提高66%。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