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迭代最近点

迭代最近点

迭代最近点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149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基础医学、机械、仪表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1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91288篇;相关期刊82种,包括图学学报、中国图象图形学报、光学精密工程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八届中国计算机图形学大会、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第七届中国计算机图形学大会等;迭代最近点的相关文献由391位作者贡献,包括赵夫群、周明全、耿国华等。

迭代最近点—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1 占比:0.14%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91288 占比:99.85%

总计:91422篇

迭代最近点—发文趋势图

迭代最近点

-研究学者

  • 赵夫群
  • 周明全
  • 耿国华
  • 杨明
  • 杨晶东
  • 万华根
  • 严景琳
  • 仇宇舟
  • 代杰杰
  • 何洪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林森; 张强
    • 摘要: 点云配准是现代制造业中逆向工程、机器视觉等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效率和精度对获取的产品数据模型有重要影响。为提高3D物体点云配准的精度和效率,提出一种应用邻域点信息描述与匹配(Neighborhood point information Description and Matching,NDM)的点云配准方法。首先,在三个半径比例下根据点的曲率变化、测量角度和特征值性质提取特征点;其次,计算改进的法向量夹角、点密度和曲率值,获取多尺度矩阵描述符;然后,为描述符建立k维树获取匹配关系,并提出几何特征约束和刚性距离约束组合,剔除错误点对,实现粗配准;最后,通过k维树改进迭代最近点(Iterative Closest Point,ICP)算法完成精确配准。本文设计了实际物体点云配准和斯坦福模型模拟真实物体配准两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解决了经典ICP的局限性,配准精度提高2~5个量级;相较于其他算法,实物点云配准中本文算法的配准精度至少提高29%,效率可提高54%;斯坦福模拟实验中,本文算法的配准精度提高1%~99%,配准耗时降低3%~94%,表明本文算法是一种有效的物体表面点云的配准方法,可以提高配准精度和效率,有较好的鲁棒性。
    • 吴振慧; 王彩余
    • 摘要: 为了实现大型点云的精确配准,首先对大型点云数据进行降采样及去质心预处理,并采用迭代最近点(Iterative Closest Point,ICP)算法计算点云间的旋转矩阵R与平移矩阵T,最终在Visual Studio中基于OpenGL库实现界面交互和结果显示。结果表明,该配准算法既支持人为选择关键点进行配准,也支持随机生成关键点进行配准,且准确率高。大型点云数据实验表明,针对大型点云点数目多,普通配准算法计算时间长的问题,采用K-D树进行配准算法加速,可保证精度,同时大大缩短了大型点云配准计算时间。
    • 王海萍
    • 摘要: 本文研究了一种适用于旋转盘3D扫描系统的三维点云快速准确配准的算法问题,利用飞行时间技术提高原始三维点云数据采集精度,减少源头数据误差引入,通过辅助的参照物多图扫描获取旋转轴信息及其转换矩阵,为目标物体的三维点云粗配准提供较好的初始信息,继而实现高精度、快速的目标物体的点云精配准,为高精度的增材制造过程提供算法支撑。
    • 何仲伟; 张小俊; 张明路
    • 摘要: 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imultaneous Location and Mapping,SLAM)是机器人在未知环境中实现自我导航能力的重要保证。目前SLAM算法使用的主传感器基本是激光雷达或视觉相机。二者各具优劣,激光雷达能更精确地进行测距,视觉相机能反映环境丰富的纹理信息。与使用单一传感器相比,将二者融合的SLAM算法能够获得更多环境信息,达到更好的定位和建图效果。文章提出一种融合激光雷达和视觉相机的帧间匹配方法,通过在SLAM帧间匹配过程中加入地面约束以及视觉特征约束,提高帧间匹配过程精度,增强算法鲁棒性,从而提升SLAM算法整体效果。文章最后利用采集的地下停车库数据进行结果验证,与开源算法A-LOAM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比A-LOAM的帧间匹配方法,文章提出的方法相对位姿误差提升约30%。
    • 陈仲晗; 赵俊莉; 黄瑞坤
    • 摘要: 颅骨修复技术是对有缺损的颅骨补全对应的缺损部分,进而实现颅骨形状的完整性。针对高维颅骨数据,采用径向曲线来表示颅骨几何特征,结合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的方法构建颅骨修复模型。提取完整的三维颅骨模型的径向曲线,将其分为已有径向曲线和缺失径向曲线两部分作为训练样本,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统计模型复原出待修复颅骨的缺失径向曲线,进而合并生成待修复颅骨的完整径向曲线,通过迭代最近点算法将合并的颅骨径向曲线与颅骨统计模型进行匹配生成完整的三维颅骨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平均误差达到6.834×10^(-3),比主成分分析方法降低2.90倍,具有更好的修复效果。
    • 熊丰伟; 庄健; 沈人
    • 摘要: 在对特征辨识度低的点云进行配准的过程中,传统的基于局部特征提取和匹配的方法通常精度不高,而基于全局特征匹配的方法精度和效率也难以保证。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局部特征配准方法。在初步配准阶段,设计了一种基于法向量投影协方差分析的关键点提取方法,结合快速特征直方图(FPFH)对关键点进行特征描述,定义多重匹配条件对特征点进行筛选,最后将对应点的最近距离之和作为优化目标进行粗匹配;在精配准阶段,采用以点到平面的最小距离作为迭代优化对象的改进迭代最近点(ICP)算法进行精确配准。实验结果表明,在配准特征辨识度低的点云时,相较于其他三种配准方法,该方法能保持高配准精度的同时降低配准时间。
    • 赵夫群; 耿国华
    • 摘要: 在破损文物虚拟复原过程中,碎片匹配是重要研究内容之一,而传统几何驱动匹配算法对断裂面重叠率较低碎片的匹配误差较大,因此针对具有一定厚度的文物,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特征区域划分的文物碎片自动匹配拼接算法.首先提取文物碎片的断裂面,并在断裂面上点的局部区域内构造法向量特征,计算断裂面的特征点和特征点集;然后将特征点集划分为多个小规模的点云区域,并通过区域匹配将碎片断裂面初步对齐;最后利用基于阈值约束的迭代最近点(Iterative Closest Point,ICP)算法对特征点进行精确对齐,从而实现碎片的最终匹配.实验结果表明,该基于特征区域划分的文物碎片匹配算法的时间效率和匹配精度,比多数已有算法至少可以分别提高10%和20%,适用于低重叠断裂面的文物碎片匹配.
    • 梁古南; 潘丰; 王昌龙
    • 摘要: 点云配准在逆向工程、三维重建和工业检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针对传统的迭代最近点(Iterative Clos⁃est Point,ICP)配准算法中存在对配准位姿要求高且收敛速度慢等问题。论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方向直方图签名(Unique Sig⁃natures and Histograms for Surface and Texture Description,SHOT)特征提取的三维点云配准算法。利用内部签名描述(Intrin⁃sic Shape Signatures,ISS)算法提取出目标点云的关键点后采用高描述性的SHOT特征描述子对关键点进行特征提取。对关键点进行随机采样后在离线计算好的模板特征中结合二次约束搜索提取出合适的配准点对,利用对偶四元素求解旋转矩阵和平移向量来实现点云的初始配准,最后利用ICP算法实现点云的精确配准。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迭代最近点配准算法、基于快速点特征(Fast Point Feature Histograms,FPFH)配准算法等算法相比,论文算法的配准耗时进一步缩减,对不同位姿下的配准适应性高且对噪声环境下数据缺失有较好的鲁棒性。
    • 杨阳
    • 摘要: 基于激光雷达的三维点云地图构建过程中点云配准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部分,目前点云配准主要采用传统迭代最近点算法(ICP)。由于传统迭代最近点算法使用点到点的配准方式,导致点云配准耗时长,容易产生误差造成点云配准精度低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基于传统迭代最近点算法原理上结合Point-to-Line ICP (PL-ICP)算法与Point-to-Plane ICP (PP-ICP)算法提出了一种对ICP算法改良的方案。在点云帧间配准中,将寻找对应点集的配准方式改为点到线和点到面的方式进行点云配准,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构建点云地图,减少了点云配准时间,具有良好的配准精度。
    • 李艳; 屈仁飞; 顾菘; 谢燕梅
    • 摘要: 为了解决传统ICP算法在三维点云拼接中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算法效率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k-d tree的ICP三维点云拼接方法。首先建立目标点云的k-d tree,确定三维点云k-d tree的最近邻搜索方法,使用源点云对目标点云进行最近邻搜索,剔除点云拼接的非对应点集;再对目标点云与源点云在ICP迭代计算过程中,使用k-d tree快速搜索最近点,获取对应点集,完成三维点云拼接。试验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减少目标点云与源点云中的错误匹配点对,提升算法效率,有效地改善点云拼接效果。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