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核苷(酸)类似物

核苷(酸)类似物

核苷(酸)类似物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651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药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83篇、会议论文20篇、专利文献924534篇;相关期刊212种,包括肝脏、临床肝胆病杂志、实用肝脏病杂志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第三届全国病毒性肝炎慢性化重症化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会议、第四届国际人体微生态大会、第十三届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学术会议、第五届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大会暨传染病诊治高峰论坛、2013医学前沿论坛暨我国感染病学发展战略研究研讨会、第四届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难点和热点学术会议等;核苷(酸)类似物的相关文献由1702位作者贡献,包括D·E·凯利、E·J·普里斯博、J·D·小芒格等。

核苷(酸)类似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83 占比:0.05%

会议论文>

论文:20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924534 占比:99.95%

总计:925037篇

核苷(酸)类似物—发文趋势图

核苷(酸)类似物

-研究学者

  • D·E·凯利
  • E·J·普里斯博
  • J·D·小芒格
  • L·M·舒尔茨
  • L·V·马内斯
  • M·N·阿里米利
  • T·T·K·李
  • J·C·若罗夫
  • J·D·小蒙格
  • L·M·舒尔兹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严景全; 王春玲; 刘娟; 卢雪兰; 林占洲
    •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血清乙型肝炎病毒前基因组RNA(HBV pgRNA)水平预测核苷(酸)类似物初治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疗效的价值.方法 2015年8月~2019年12月我院诊治的初始治疗的CHB患者107例,接受恩替卡韦、替诺福韦或替比夫定治疗观察48 w.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 pgRNA,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HBsAg和HBeAg.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应用MedCalc15.1统计学软件绘制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血清HBV pgRNA水平预测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疗效.结果 在治疗48周末,27例(25.2%)患者不应答,另80例(74.8%)患者获得完全应答或部分应答;(完全或部分)应答组血清HBV DNA载量为(6.1±1.0)lg copies/mL,显著低于不应答组[(7.2±1.2)lg copies/mL,P<0.05],外周血CD4+/CD8+比值为(0.7±0.2),显著高于不应答组[(0.6±0.1),P<0.05],血清HBeAg阳性率为41.3%,显著低于不应答组(70.4%,P<0.05),血清HBV pgRNA水平为(5.3±0.8)lg copies/mL,显著低于不应答组[(6.5±1.1)lg copies/mL,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HBV DNA载量、HBeAg状态和血清HBV pgRNA水平均为影响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CHB患者疗效的因素(OR=2.793、OR=3.827、OR=4.035,P均<0.05);经ROC分析显示,血清HBV pgRNA水平预测核苷(酸)类似物治疗CHB患者不应答的最佳截断点为5.89 lgcopies/mL,AUC值为0.865(95%CI:0.816~0.905),其预测的灵敏度为74.1%(20/27),特异度为88.8%(71/80).
    • 梁星星; 王佳; 许文涛
    • 摘要: 核苷(酸)类似物是一类抗病毒前药,其进入人体细胞后经过逐步磷酸化生成核苷三磷酸类似物发挥抗代谢药作用,主要通过抑制病毒复制和促进侵染细胞凋亡,达到疾病治疗效果。其中,核苷类似物在细胞内经激酶活化的代谢转化过程通常是不充分的,导致最后生成的核苷三磷酸类似物浓度较低,降低了作用效果。因此,通过直接制备核苷酸类似物作为抗病毒前药,在磷酸基上修饰亲脂的、可裂解的基团,使其稳定性提高,细胞吸收摄取能力增强,可避开细胞内的磷酸化限速步骤,从而有效提高最终的活性核苷三磷酸浓度,发挥更好的抗病毒作用。总结了核苷酸类似物的发展过程,列举分析了不同类型核苷酸类似物的合成和修饰手段,以期为进一步发展高效安全的抗病毒核苷酸类似物提供良好借鉴。
    • 蒋德科; LUO M; ZHOU B; HOU J
    • 摘要: HBV感染是一个严重的全球健康问题。目前有两大类药物被推荐用于治疗HBV感染,包括核苷(酸)类似物和干扰素。由于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患者较难实现停药后功能性治愈,需要长期的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并且一旦过早停药,复发和肝炎恶化的可能性会增加。近年研究表明,HBeAg阴性患者停止长期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后,相对较高比例的患者保持了无治疗缓解状态,甚至实现了HBsAg清除。这些发现对终身服用核苷(酸)类似物的必要性提出了挑战。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的Luo等对可以预测核苷(酸)类似物停药的病毒学指标进行了综述。检索的数据库为PubMed,使用慢性乙型肝炎、预测、停药等关键词按条件进行检索,最终对84篇文章进行了综述。
    • 蒋晓萍; 赵红
    • 摘要: 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是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t)ide analogs,NAs]是抗病毒治疗的一线用药,其长期服用的安全性问题也引起了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有研究表明,NAs抗病毒治疗可能影响脂质代谢,不同药物对脂质代谢的影响不同,脂质代谢又与CHB的疾病进展密切相关。因此谨慎评价NAs对脂质代谢的影响及其临床相关性具有重要意义。
    • 陈尚军; 谢虎生; 蒋蒙; 张继
    • 摘要: 目的:探讨核苷(酸)类似物(NAs)停药后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阳、丙氨酰氨基转移酶(ALT)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9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海军医院感染科门诊及住院的初次接受NAs治疗达到停药标准的CHB患者98例,接受治疗药物不同,分为拉米夫定(LAM)组(13例)、阿德福韦酯(ADV)组(21例)、恩替卡韦(ETV)组(64例)。观察停药48周时患者病毒学和生化学指标反弹情况。结果:98例CHB患者停药48周时,血清HBVDNA转阳率54.08%,血清ALT复发率44.90%;停药48周时,LAM组、ADV组、ETV组患者血清HBVDNA转阳发生率、血清ALT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48周时,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的血清HBVDNA转阳发生率、血清ALT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48周时,HBVpgRNA阳性患者与HBVpgRNA阴性患者转阳发生率、血清ALT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NAs治疗达到停药标准的CHB患者,不管应用现有的何种药物,在停药后HBVDNA转阳、ALT复发率均较高。
    • 唐奇远; 吴晓娟; 赖晓娟; 赖长祥; 李知玉; 周旋; 王方
    • 摘要: 目的比较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a-2b)单药治疗与联合核苷(酸)类药物(NAs)治疗HBeAg阳性初治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差异。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20年12月就诊于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的HBeAg阳性CHB初治患者共69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单药治疗组(30例)和联合治疗组(39例),单药治疗组单用Peg-IFNa-2b治疗,联合治疗组以Peg-IFNa-2b联合NAs治疗,比较两组治疗12、24、48周的HBV 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HBsAg下降值、ALT复常率、eGFR下降等情况差异。结果联合治疗组24、48周的HBV DNA转阴率高于单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Peg-IFNa-2b相比,联合核苷(酸)类治疗可提高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学应答率。
    • 黄慧琴; 谷斌; 张春梅; 侯小兰; 宁峰; 贺鹏志; 李璐; 卢恒剑
    • 摘要: 目的探讨核苷(酸)类似物(NAs)经治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低表达水平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 IFNα-2b)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63例CHB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n=33)和对照组(n=30)。对照组继续原NAs方案治疗,平行监测48+48周。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Peg IFNα-2b治疗48周,停药后监测4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HBsAg清除率、HBsAg血清学转换率和HBsAg下降程度。结果在24、48、96周联合治疗组HBsAg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8、96周联合治疗组HBsAg转换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HBsAg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As经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加用Peg IFNα-2b治疗,有助于乙肝表面抗原清除,基线低HBsAg水平患者更有可能实现乙肝临床治愈。
    • 曾伊凡; 王传敏; 何雨倩; 罗森; 刘莉; 陈悦
    • 摘要: 目的:观察HBV感染相关慢性肝病患者经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后HBV DNA载量的分布情况,并探讨病毒血症的临床特点及意义。方法:采用COBAS^(®) TaqMan 48系统核酸定量仪对服用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至少1年的541例患者的HBV DNA进行检测,分析经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后病毒血症分布情况。结果:在541例患者中,有153例(28.28%)检出HBV DNA,其中HBV DNA≥2000 IU/mL有31例(5.73%),低病毒血症(LLV)有122例(22.55%)。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LLV检出率分别为14.29%、17.00%、33.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V感染相关慢性肝病患者经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后仍有一部分患者采用高灵敏度检测方法可以检出病毒标志物,其中大部分为低病毒血症,病毒血症与肝脏持续活动性炎症、肝纤维化进展及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 胡大山; 刘欢; 宣佶
    • 摘要: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不同发病阶段停药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观察治疗后的病情变化,进一步增强规范用药意识。方法选取东部战区总医院淮安医疗区2005年5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停用口服核苷(酸)类似物的慢性乙型肝炎(CHB)及肝硬化(CIR)患者40例,分析停药种类和发生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的关系,停药发生ACLF后经积极综合治疗的病情转归。结果引起ACLF的停药种类中,停用恩替卡韦的比例最高(52.5%)。乙型肝炎组患者停药后引起ACLF的患者中,停用恩替卡韦的比例最高(65.2%),乙型肝炎肝硬化组患者停药后引起ACLF的患者中,停用阿德福韦酯(41.2%)的比例最高。40例停药患者中,乙型肝炎组患者的CHE[(7235±825.2)U/L]、AFP[(156.7±34.0)ng/L]水平显著高于乙型肝炎肝硬化组患者的CHE[(5534±900.4)U/L]、AFP[(30.8±12.6)ng/L]水平(P<0.05),乙型肝炎组的TBA[(52.7±11.4)μmol/L]、TBil[(95.6±17.5)μmol/L]、DBil[(62.7±8.6)μmol/L]、PT[(14.7±9.5)s]水平显著低于乙型肝炎肝硬化组TBA[(67.5±15.5)μmol/L]、TBil[(349.7±62.2)μmol/L]、DBil[(214.0±18.7)μmol/L]、PT[(30.5±12.9)s]水平(P<0.05)。治疗有效组患者的ALB(30.3±7.2)、CHE[(7005±890.4)U/L]、AFP[(139.5±28.7)ng/L]水平显著高于未愈组患者的ALB(25.3±9.4)、CHE[(5021±976.4)U/L]、AFP[(29.8±4.7)ng/L]水平(P<0.05),治疗有效组的TBA[(40.7±18.2)μmol/L]、TBil[(96.5±15.3)μmol/L]、DBil[(53.5±7.2)μmol/L]、PT[(15.4±8.9)s]水平显著低于未愈组的TBA[(50.9±20.4)μmol/L]、TBil[(350.6±50.8)μmol/L]、DBil[(218.0±20.7)μmol/L]、PT[(29.7±11.4)s]水平(P<0.05)。乙型肝炎组和乙型肝炎肝硬化组,治疗有效组和未愈组在病情转归上比较,发生失代偿肝硬化的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服用核苷(酸)类似物停药停药后发生ACLF病情较重,对病情的预后影响较大,停药需慎重。
    • 祝胜郎; 肖光明; 韩亚娟; 雷鸣; 关玉娟
    • 摘要: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及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会对肾脏和骨骼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慢性肾脏病、骨质疏松症等肾骨疾病在逐步老龄化的慢性HBV感染者中日益常见,但目前缺乏应对这一问题的系统指导意见。本文意在阐明HBV感染人群的肾骨疾病风险以期引起临床医师对该人群中这两类合并症的重视,并结合指南推荐、临床实际就此人群的肾脏与骨骼健康状况评估、监测及合并肾骨疾病或其风险较高时的抗病毒治疗提出初步建议供借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