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1045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中国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34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1109666篇;相关期刊376种,包括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2012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2011北京协和急诊医学国际高峰论坛、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学术大会等;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相关文献由2452位作者贡献,包括郭彦兵、李新立、李艳玲等。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34 占比:0.09%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109666 占比:99.91%

总计:1110711篇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发文趋势图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研究学者

  • 郭彦兵
  • 李新立
  • 李艳玲
  • 贺丹
  • 赵淑霞
  • 刘群才
  • 李娟
  • 何宗宝
  • 侯立刚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丹
    • 摘要: 目的:探讨高渗盐水联合吡拉西坦对重症脑出血患者颅内压及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30例重症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65例,给予吡拉西坦联合甘露醇治疗)和观察组(65例,给予高渗盐水联合吡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7 d后颅内压、血相关指标(血浆神经肽Y、血清铁蛋白)水平及NIHSS评分,观察并记录两组降压起效时间及降压持续时间。结果:治疗7 d后,两组颅内压、血浆神经肽Y、血清铁蛋白水平、NIH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降压起效时间较短,降压持续时间较长(P<0.05)。结论:对重症脑出血患者予以高渗盐水联合吡拉西坦治疗,可降低颅内压,改善神经功能指标水平,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且降压起效时间较短,持续时间较长。
    • 龙婷; 曾小红
    • 摘要: 目的:观察中风后卧床老年坠积性肺炎使用星蒌承气汤联合氨溴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30例中风后卧床老年坠积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氨溴索治疗法用于对照组,星蒌承气汤联合氨溴索治疗法用于观察组。结果:治疗前,两组D-D及PCT水平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D-D及PCT水平低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中风后卧床老年坠积性肺炎治疗中使用星蒌承气汤联合氨溴索,有助于优化临床指标,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任红艳; 魏智
    • 摘要: 目的分析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在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简单随机抽签法从2017年8月至2019年9月于本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中选取58例,应用奇偶数法将其分为两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法,研究组患者使用银杏达莫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凝血功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且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下降,降幅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在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有显著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恢复患者受伤的神经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 张滨; 孟伟; 贾军
    • 摘要: 目的评估手术治疗脑血管畸形致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盘锦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脑血管畸形致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Barthel指数(BI)、治疗测评量表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疾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情控制、治疗效果、肢体行动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50%)和疾病复发率(2.50%)均低于对照组(60.00%、4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脑血管畸形致脑出血患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尚婷婷
    • 摘要: 目的本次研究主要观察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方法,并有效分析使用神经重症模式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实施本次研究的时间为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选择在这个时间内在我院参与本次研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2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两组患者选取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比组。纳入31例患者实施常规内科药物治疗作为对比组,纳入31例患者收住神经重症科在多参数监护下运用内科药物治疗作为观察组。观察组包含16例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为(46.58±2.48)岁;对比组包含17例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26~69岁,平均年龄为(47.71±2.36)岁。对比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与改良Barthel指数(BI)评分情况,同时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的NIHSS与BI评分情况均明显好于对比组,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总有效率为96.77%,对比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总有效率为87.1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总有效率比对比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重症模式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治疗通过无创呼吸机、移动CT等仪器进行辅助治疗,相较于常规内科药物治疗该种方式能够取得更加显著的临床效果,可以让患者受损的神经功能日渐完善,使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一步升高,促进患者预后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闻瑛
    • 摘要: 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辅助治疗超时间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太仓医院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替罗非班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炎症因子水平变化,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85.00%(P<0.05);治疗后,观察组hs-CRP、IL-6、TNF-α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辅助治疗超时间窗急性脑梗死可提高临床效果,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生活能力,远期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王春伟
    • 摘要: 目的:探究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死的效果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50例脑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采用单一阿司匹林治疗,25例)、研究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25例)。对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内皮素(ET-1)和一氧化氮(NO)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NIHSS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12周ET-1水平低于对照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梗死治疗中,选择阿司匹林和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方案,能进一步改善其神经功能、血管内皮功能,并提升临床疗效。
    • 任彬; 袁福
    • 摘要: 目的:探索柚皮素对创伤性颅脑损伤后炎性反应的作用以及机制。方法:50只小鼠随机分为Sham组、TBI组、柚皮素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限制性皮层损伤造模,造模1 h后,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组小鼠每日腹腔注射柚皮素,共7 d;Sham组和TBI组小鼠仅注射同等剂量柚皮素溶剂。采用mNSS评分进行神经功能评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脑组织中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变化情况,采用Tunel法和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神经元细胞的凋亡率和小胶质细胞的活化状态。结果:相较于Sham组,TBI组小鼠mNSS评分明显上调(P<0.05),脑组织中细胞凋亡率以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水平均呈现显著升高趋势(均P<0.05),同时小胶质细胞活化的比例也有明显增加;给药组小鼠mNSS评分显著下降(P<0.05),脑组织中细胞凋亡率以及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的表达水平均有明显降低(均P<0.05),同时降低了Iba1阳性细胞的数量以及小胶质细胞的活化状态,并且以上结果均呈剂量依赖性。结论:柚皮素可以缓解TBI后炎性反应,减少细胞凋亡,改善TBI小鼠的预后情况,可能与抑制小胶质细胞的活化有关。
    • 张银仙; 潘永康; 王妙
    •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在脑梗死患者中的水平和临床运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我院经诊断为脑梗死的患者共100例为观察组,健康体检受试者共100例为对照组,受试者在入院后采集静脉血检测SOD和IMA水平,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估,评估观察组NIHSS≥7分和NIHSS<7分的SOD和IMA水平,采用Spearman分析NIHSS评分和SOD、IMA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SOD显著低于对照组,IM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NIHSS<7分的患者,NIHSS≥7分的患者SOD水平显著更低,IMA水平显著更高(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示,血清SOD水平和NIHSS评分呈负相关(r=-0.785,P<0.05);血清IMA水平和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905,P<0.05)。预后较佳患者SOD水平显著升高,IMA水平显著降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SOD水平和IMA水平与正常受试者水平具有明显差异,血清SOD水平与NIHSS评分呈现负相关,IMA水平与NIHSS评分呈现正相关,可能是脑梗死预后的影响因素。
    • 罗小辉; 廖余平; 蒋蓓蓓
    • 摘要: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支架置入在颅内动脉狭窄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新余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支架置入组(n=49)及药物治疗组(n=41)。药物治疗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及氯吡格雷,支架置入组在药物治疗组的基础上行颅内血管支架置入。比较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发症总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支架置入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为(8.14±0.98)分,低于药物治疗组的(15.46±2.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置入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08%,低于药物治疗组的2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置入组患者的复发率为4.08%,低于药物治疗组的2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口服药物治疗相比,采用颅内血管支架置入治疗颅内动脉狭窄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减轻神经功能受损情况,且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