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肌肉生长抑制素

肌肉生长抑制素

肌肉生长抑制素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229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分子生物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7篇、会议论文21篇、专利文献234851篇;相关期刊109种,包括遗传、中国运动医学杂志、农业生物技术学报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禽学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家禽学术研讨会、四川省畜牧兽医学会2014学术年会、第十六次全国家禽学术讨论会等;肌肉生长抑制素的相关文献由788位作者贡献,包括徐亚欧、毛亮、郑玉才等。

肌肉生长抑制素—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7 占比:0.08%

会议论文>

论文:2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34851 占比:99.92%

总计:235049篇

肌肉生长抑制素—发文趋势图

肌肉生长抑制素

-研究学者

  • 徐亚欧
  • 毛亮
  • 郑玉才
  • 韩汇泉
  • 李光鹏
  • 陈代文
  • 顾志良
  • 卢祥云
  • 朱大海
  • T·C·布恩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董荣; 王志华; 陈龙锦; 马旭
    •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肌肉环指蛋白1(MuRF-1)水平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CHF患者195例(观察组),其中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57例、Ⅱ级62例、Ⅲ级48例、Ⅳ级28例,同期随机选择体检健康的老年志愿者73例(对照组),采集清晨空腹肘静脉血,离心留取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MSTN、MuRF-1。分析老年CHF患者血清MSTN、MuRF-1水平与NYHA心功能分级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CHF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STN、MuRF-1水平对老年CHF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MSTN、MuRF-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升高,老年CHF患者血清MSTN、MuRF-1水平逐渐升高(P均<0.05)。老年CHF患者血清MSTN、MuRF-1水平与NYHA心功能分级均呈正相关关系(P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NYHA心功能分级、LVEF、NT-proBNP、MSTN、MuRF-1均为老年CHF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MSTN、MuRF-1水平单独和联合预测老年CHF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8、0.789、0.894,血清MSTN、MuRF-1水平联合预测老年CHF患者预后不良的AUC大于血清MSTN、MuRF-1水平单独(P均<0.01)。结论老年CHF患者血清MSTN、MuRF-1水平升高,其水平变化与心功能恶化密切相关;血清MSTN、MuRF-1是老年CHF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预测老年CHF患者预后不良的生物学指标。
    • 程经纬; 柳杨青; 汪艳芳
    • 摘要: 背景白色脂肪棕色化是目前代谢性疾病研究的热点,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不仅可负向调控肌肉生长,还与脂肪细胞生长、分化有关,但Mstn对2型糖尿病(T2DM)白色脂肪棕色化的影响尚不明确。目的观察Mstn基因敲除的T2DM小鼠白色脂肪棕色化相关基因表达变化,探究Mstn对T2DM小鼠白色脂肪棕色化的影响。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将12只野生型(WT)、12只杂合型Mstn基因敲除〔Mstn(+/-)〕、12只纯合型Mstn基因敲除〔Mstn(-/-)〕雄性SPF级C57BL/6N小鼠随机各分为2组,每组6只,分别为WT组、WT+DM组,Mstn(+/-)组、Mstn(+/-)+DM组,Mstn(-/-)组、Mstn(-/-)+DM组,其中WT组、Mstn(+/-)组、Mstn(-/-)组给予普通饮食,WT+DM组、Mstn(+/-)+DM组、Mstn(-/-)+DM组给予高脂饮食+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构建T2DM模型。造模后测定各组小鼠体质量、体长、白色脂肪及棕色脂肪质量,计算Lee’s指数、白棕比、脂肪指数;检测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游离脂肪酸(FFA)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分析白色脂肪及棕色脂肪细胞形态;Western-blotting法测定白色脂肪及棕色脂肪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解偶联蛋白1(UCP1)、分化簇137(CD137)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Mstn(-/-)组Lee’s指数、白棕比、血清TG水平低于WT组、Mstn(+/-)组(P<0.05),血清TC水平低于WT组(P<0.05)。WT+DM组Lee’s指数、血清HDL-C水平低于WT组,白棕比、脂肪指数、血清TG、TC、LDL-C及FFA水平高于WT组(P<0.05)。Mstn(-/-)+DM组Lee’s指数、白棕比、血清TC水平低于WT+DM组、Mstn(+/-)+DM组,血清HDL-C水平高于WT+DM组、Mstn(+/-)+DM组(P<0.05)。Mstn(-/-)+DM组脂肪指数、血清TG、LDL-C及FFA水平低于WT+DM组(P<0.05)。Mstn(-/-)组白色及棕色脂肪PPAR-γ、PGC-1α、CD137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WT组、Mstn(+/-)组(P<0.05),白色及棕色脂肪UCP1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WT组(P<0.05)。WT+DM组白色及棕色脂肪PPAR-γ、PGC-1α、UCP1、CD137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WT组(P<0.05)。Mstn(-/-)+DM组白色及棕色脂肪PPAR-γ、PGC-1α、UCP1、CD137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WT+DM组、Mstn(+/-)+DM组(P<0.05)。结论抑制Mstn基因表达可拮抗T2DM引起的白色脂肪堆积、脂代谢紊乱等肥胖表型,上调PPAR-γ、PGC-1α、UCP1、CD137基因表达,促进白色脂肪棕色化。
    • 宋绍征; 何正义; 成勇; 于宝利; 张婷; 李丹
    • 摘要: 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是一种骨骼肌生长发育的负调控因子,可以抑制成肌细胞的增殖,是动物品种改良的重要候选基因,该基因突变能够引起骨骼肌的广泛性增生与肥大,产生“双肌”症状,导致动物脂肪分化减少、肌肉含量增加,从而满足市场动物肉品质消费的需求。为了获得“双肌”表型的MSTN基因突变克隆山羊,本研究在山羊MSTN基因第一外显子序列设计并构建TALENs表达载体,转染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经嘌呤霉素筛选获得抗性细胞株,通过PCR检测和基因测序筛选MSTN基因突变细胞株作为供核细胞进行山羊体细胞核移植,并鉴定MSTN基因突变类型;通过组织切片分析MSTN基因突变山羊肌肉组织形态结构,监测不同月龄克隆山羊体重并分析其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体重增长趋势。结果表明,共获得109株MSTN基因突变细胞株,突变效率达到79.0%(109/138),其中46株为双等位基因突变,占细胞株总数的33.3%(46/138)。选取4株生长状态较好的MSTN基因突变细胞株(1株为双等位基因纯合突变,3株为非纯合突变)进行体细胞核移植至12只受体山羊,30 d时B超检查出受孕母羊4只,受孕率为33.3%(4/12),妊娠到期分娩2只克隆山羊,测序结果表明M-1克隆山羊MSTN双等位基因中的一个等位基因未产生突变,另一个等位基因缺失3 bp;M-2克隆山羊MSTN双等位基因中的一个等位基因产生1 bp碱基插入,另一个等位基因缺失13 bp,两种突变均造成MSTN在突变位点之后的蛋白序列丢失。此外,M-1克隆山羊肌纤维排列紧密且粗大,每月体重均高于普通野生型山羊,但与普通野生型山羊生长趋势一致,且能够健康发育至成年。本研究利用TALENs技术成功介导山羊MSTN基因定点修饰,并获得MSTN基因突变的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将其作为供核细胞成功生产MSTN基因突变克隆山羊,为培育“双肌”表型山羊新品系奠定了技术基础,也为将来其他转基因动物的制备提供了参考方法。
    • 安素; 蒋芸璐; 王华英; 黄国鹏; 陶黎
    •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血清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水平及其与心功能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我科收治的CHF病人120例为观察组,同期选取我院体检健康志愿者10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组血清suPAR、MSTN水平。出院后随访1年,根据CHF病人是否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分为预后不良组(n=32)及预后良好组(n=88)。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suPAR、MSTN对CHF病人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suPAR、MSTN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心功能分级病人血清suPAR、MSTN、氨基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LVEF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示血清suPAR、MSTN与NT-proBNP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均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suPAR、MSTN、NT-proBNP、LVEF水平与预后良好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示,血清suPAR、MSTN及两项联合检测预测病人不良预后的灵敏度分别为0.785、0.754、0.908,特异度分别为0.743、0.716、0.779,AUC分别为0.867、0.815、0.912。结论老年CHF病人血清suPAR、MSTN水平明显升高,其与病人的心功能分级及临床预后密切相关,联合检测血清suPAR、MSTN对老年CHF病人的预后判断有较高临床价值,可作为病情的监测指标。
    • 卡迪丽娅·阿不都卫力; 阿孜古丽·买买提吐尔逊; 李敬萍; 刘凯; 杨旭; 牛灵
    •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合并骨骼肌萎缩患者血清激活素A(ACTA)、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水平的变化,探讨两者与炎症因子、肺功能及身体组成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10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126例和健康体检者126例(对照组),患者中合并骨骼肌萎缩67例(萎缩组),未合并骨骼肌萎缩59例(无萎缩组)。检测3组对象血清ACTA、MSTN、炎症因子(CRP、TNF-α、IL-8)水平以及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FEV_(1)与FVC比值(FEV_(1)/FVC)、最大自主通气量(MVV)]和身体组成指标[BMI、脂肪质量指数(FMI)和非脂肪组织质量指数(FFMI)]。分析ACTA、MSTN之间相关性以及ACTA、MSTN与炎症因子、肺功能和身体组成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萎缩组血清ACTA、MSTN、CRP、TNF-α、IL-8水平均高于非萎缩组和对照组,且非萎缩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萎缩组FEV_(1)、FVC、FEV_(1)/FVC、MVV、BMI、FMI、FFMI均低于非萎缩组和对照组,非萎缩组FEV_(1)、FVC、FEV_(1)/FVC、MVV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CTA、MSTN与CRP、TNF-α、IL-8水平均呈正相关(均P<0.05),与FEV_(1)、FVC、FEV_(1)/FVC、MVV、BMI、FMI、FFMI均呈负相关(均P<0.05);ACTA与MSTN呈正相关(P<0.05)。结论COPD稳定期合并骨骼肌萎缩患者血清ACTA、MSTN水平均异常升高,且高水平的ACTA、MSTN与机体炎症反应、肺功能低下和骨骼肌质量下降有关。
    • 程经纬; 柳杨青; 汪艳芳; 丁乐; 郭丽君
    • 摘要: 目的:探讨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基因敲除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ic mellitus,T2DM)小鼠骨代谢及骨微结构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12只野生型(wild-type,WT)、12只杂合型Mstn基因敲除(Mstn)和12只纯合型Mstn基因敲除(Mstn)雄性小鼠随机各分为2组,每组6只,分别为WT组、Mstn组、Mstn组、WT+DM组、Mstn+DM组及Mstn+DM组,前3组给予普通饮食,后3组给予高脂饮食+小剂量链脲佐菌素构建T2DM模型。造模后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Ⅰ型前胶原N端原肽(procollagen type I N-terminal propeptide,PINP)和Ⅰ型胶原交联C端肽(collagen type I cross-linked C-telopeptide,CTX)水平;应用micro-CT测定左侧胫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体积分数(bone volume fraction,bone volume/total volume,BV/TV)、骨小梁数量(trabecular number,Tb.N)、骨小梁厚度(trabecular thickness,Tb.Th)、骨小梁分离度(trabecular separation,Tb.Sp)及结构模型指数(structure model index,SMI);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钙-钴染色观察骨组织成骨细胞活性,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观察骨组织破骨细胞活性;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骨组织Wnt、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GSK-3β)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阳性表达。结果:与WT组比较,WT+DM组血清PINP和CTX水平,Tb.Sp和SMI,以及骨组织中成骨细胞活性、破骨细胞活性和GSK-3β表达均升高,BMD、BV/TV、Tb.N、Tb.Th及骨组织Wnt和β-catenin表达均降低。与WT组和Mstn组比较,Mstn组BMD、BV/TV、Tb.N、Tb.Th及骨组织Wnt和β-catenin表达均升高,血清PINP和CTX水平,Tb.Sp和SMI,以及骨组织中成骨细胞活性、破骨细胞活性和GSK-3β表达均降低。与WT+DM组和Mstn+DM组比较,Mstn+DM组BMD、BV/TV、Tb.N、Tb.Th及骨组织Wnt和β-catenin表达均升高,血清PINP和CTX水平,Tb.Sp和SMI,以及骨组织中成骨细胞活性、破骨细胞活性和GSK-3β表达均降低。结论:抑制Mstn基因表达可上调T2DM小鼠骨组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骨吸收,增加骨强度,从而减轻骨质疏松。
    • 刘鹏; 胡亚婕; 孟令滢; 刘洋; 徐彬
    • 摘要: 作为骨骼肌生长发育的负调控因子,肌肉生长抑制素在调节骨骼肌增殖分化及生长发育的同时,也在心脏病理、葡萄糖代谢和脂肪沉积及某些疾病后期骨骼肌萎缩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对肌肉生长抑制素在骨骼肌生长、能量代谢及相关疾病发展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日后肌肉生长抑制素的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参考。
    • 李翠
    • 摘要: 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是骨骼肌生长发育的负调控因子,缺乏MSTN的小鼠由于肌肉纤维肥大和增生导致骨骼肌质量增加。最近的研究表明MSTN的表达还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密切相关,同时也参与糖尿病相关心肾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本文就MSTN在糖尿病相关心肾疾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 魏庆腾; 陈永芳; 刘壮; 徐兴昱; 邢华; 潘士锋
    • 摘要: 旨在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ERK1/2-PPAR-γ)信号通路在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抑制猪皮下脂肪前体细胞(PSPAs)成脂分化中的作用。PSPAs在诱导分化培养液(DIM)处理同时,随机分3组:对照组(0 ng/mL MSTN)、100 ng/mL MSTN组(100 ng/mL MSTN)以及ERK1/2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和100 ng/mL MSTN联合组(PD98059+100 ng/mL MSTN)。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力,油红O染色法及甘油三酯(TG)定量分析成脂分化,使用荧光定量PCR(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脂肪酸合成酶(FAS)、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及其磷酸化ERK(p-ERK)表达。结果表明:细胞增殖活力在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100 ng/mL MSTN处理48 h后细胞内脂滴沉积量、油红O阳性细胞数及TG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PPAR-γ、C/EBP-α、FAS和ACC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下降(P<0.05),p-ERK/ERK比值显著增加(P<0.05);与100 ng/mL MSTN组相比,PD98059+100 ng/mL MSTN组p-ERK/ERK比值显著降低(P<0.05),而PPAR-γ、C/EBP-α、FAS和ACC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与此同时,细胞内脂滴沉积量、油红O阳性细胞数及TG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综上,ERK1/2-PPAR-γ信号通路可能介导了MSTN对PSPAs成脂分化的调控,结果为将MSTN作为抑制猪皮下脂肪沉积的分子靶点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 杨慧荣; 曾泽乾; 杨炎; 何颖琳; 王庆; 赵会宏; 张勇; 林浩然
    • 摘要: 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myostatin)也称gdf-8(growthdifferentiationfactor 8),通过负向调控肌肉组织的增殖与分化,参与动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部分鱼类肌肉生长抑制素具有两种或以上基因型,其时空表达特征较为独特,存在调控如脑、性腺等其他组织生长发育的可能性。此外,鱼类肌肉生长抑制素的功能和作用机制与其他动物类似,可通过迟滞细胞周期对成肌细胞产生影响。本文从结构、表达、功能和作用机制等方面对鱼类肌肉生长抑制素的研究进展进行概括,并结合现代生物学技术讨论其应用和研究前景,为深入研究鱼类生长发育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