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肝胃郁热证

肝胃郁热证

肝胃郁热证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11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内科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7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218篇;相关期刊59种,包括中国农村卫生、福建中医药、光明中医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七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第六届消化病国际学术大会、湖北省中医中药学会第二届学术大会等;肝胃郁热证的相关文献由276位作者贡献,包括仝小林、吴兵、张声生等。

肝胃郁热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7 占比:29.85%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3.08%

专利文献>

论文:218 占比:67.08%

总计:325篇

肝胃郁热证—发文趋势图

肝胃郁热证

-研究学者

  • 仝小林
  • 吴兵
  • 张声生
  • 汪红兵
  • 胡锦丽
  • 于波
  • 任晓莉
  • 刘亚军
  • 刘卓
  • 刘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康学东; 魏月茹; 舒兴彤; 岳映东
    • 摘要: 目的:通过大柴胡汤加减方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肝胃郁热证患者,观察胰岛β细胞相关指标的变化,为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提供客观指标及证据。方法:选取门诊及入院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72例,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脱落2例,实际完成34例,治疗组脱落3例,实际完成33例。治疗组给予基础治疗联合大柴胡汤加减方,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观察用药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分泌指数、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中医证候评分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 0.05);组内比较,对照组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改善(P 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胰岛素分泌指数改善好于对照组(P 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柴胡汤加减方能降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糖作用与二甲双胍相当,其降糖机制与增加胰岛素分泌指数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有关。
    • 杨丽华; 马春; 李淑玲; 关智莹
    •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临床上证属肝胃郁热型胃痛的患者也越来越多。通过具体探讨肝胃郁热型胃痛的病因病机,深入分析临床上应用清肝和胃法对肝胃郁热型胃痛进行的相关论治,并详细探讨应用清肝和胃法对肝胃郁热型胃痛的具体治疗,以进一步明确临床疗效。最终认为,基于清肝和胃法治疗肝胃郁热型胃痛临床疗效较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同时在基础实验研究方面仍有很大的挖掘空间,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 范丽丽; 黄彬; 谢伟昌; 姜小艳; 郭红
    • 摘要: 目的 观察清胃舒颗粒联合雷贝拉唑肠溶胶囊、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肝胃郁热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临床疗效及对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肝胃郁热型难治性GER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雷贝拉唑肠溶胶囊、莫沙必利分散片口服,连续治疗8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清胃舒颗粒口服。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8周后临床疗效的差异;比较2组抑郁、焦虑及生存质量评定的变化;随访半年,对比复发率的差异。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SDS评分、SAS评分及SF-36评分均得以改善;治疗组患者中临床疗效、SDS评分、SAS评分及SF-36评分改善明显大于对照组,且复发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胃舒颗粒联合雷贝拉唑肠溶胶囊、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肝胃郁热型难治性GERD疗效确切,且改善患者精神心理状态,有效降低疾病复发率。
    • 毕德青
    • 摘要: 反流性食管炎(RE)是胃食管反流病的一种亚型,男女均可发病,男性多于女性,中年人居多,吸烟饮酒者、精神压力大者、肥胖者好发,虽可治愈,但复发率高[1]。RE的发生,与抗反流屏障削弱、食管清除作用减弱、食管黏膜屏障作用下降等因素密切相关,常因进食辛辣、咖啡等食物,或口服茶碱类、黄体酮等药物,或因反复呕吐致胃酸、胃蛋白酶反流入食管而诱发,最终引起食管黏膜屏障受损和食管下括约肌功能下降,出现嘈杂泛酸、进食不畅、胸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患者生存质量下降,影响日常工作和学习[2]。
    • 聂颖
    • 摘要: 目的:探讨自拟清胃疏肝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胃溃疡伴Hp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EGF(表皮生长因子)、PGE2(前列腺素E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2月于本院诊治的82例胃溃疡伴Hp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观察组(41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克拉霉素片、阿莫西林胶囊、果胶铋四联用药,观察组予四联用药联合自拟清胃疏肝方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血清EGF与PGE2变化及Hp清除率。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胃脘灼热、胃脘疼痛、口干口苦、胸胁胀满、嘈杂泛酸、烦躁易怒等中医症状评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EGF、PGE2水平均升高(P<0.05),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5)。观察组Hp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清胃疏肝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胃溃疡伴Hp感染患者,可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有利于清除Hp;增加EGF与PGE2的分泌是其部分作用途径。
    • 张乃卫; 程红杰; 安立保; 徐珊珊; 阎玲; 孙志新
    •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中医辨证与胃镜像相关性,从微观角度证实中医宏观辨证论治科学性,完善中医辨证理论体系,为慢性胃炎临床诊治提供更多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北京市房山区中医医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385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一般资料、中医四诊(望、闻、问、切)、胃镜像表现,观察常见中医证型(肝胃气滞、肝胃郁热、脾胃湿热、脾胃气虚、脾胃虚寒、胃阴不足、胃络瘀阻)和胃镜像表现萎缩、糜烂、胆汁反流、黏膜颜色、黏膜池颜色、黏膜充血水肿、黏膜血管显露、黏膜隆起、黏膜粗糙、黏膜颗粒增生等相关性,比较不同证型在胃镜像表现比率情况.结果:脾胃虚寒证、脾胃湿热证、肝胃郁热证最常见,分别为40.52%、30.91%、12.21%,显著高于其他证型(P<0.05);病变部位以胃窦最常见,占49.92%,显著高于其他部位(P<0.05);脾胃虚寒证以40~65岁多见,表现为萎缩性胃炎,黏膜以白为主,黏膜池颜色清澈为主;脾胃湿热证以18~40岁男性居多,以非萎缩性胃炎为主,黏膜糜烂多见;肝胃郁热证男性居多,胃镜像无显著变化,和脾胃湿热证有相似处.结论:慢性胃炎中医证型和胃镜像存在一定相关性,尤其是脾胃虚寒证和脾胃湿热证,胃镜像可作为中医证型客观依据,可指导临床科学研究.
    • 侯中权
    • 摘要: 目的 评价八味逍遥散加味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70例肝胃郁热型GER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予多潘立酮片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予八味逍遥散加味口服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MTL、VIP含量及中医主要症状积分、生活质量评分,评价2组中医证候疗效及胃镜下炎症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血清MTL、VIP含量及中医主要症状积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 八味逍遥散加味可显著改善肝胃郁热型GERD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促进食管黏膜愈合,同时还可有效改善胃肠激素水平.
    • 程雨萌; 白光
    • 摘要: 反流性食管炎是脾胃科常见疾病,近年来本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攀升.白光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辨治此病,对反流性食管炎有其独到的见解.以左金丸为底方加减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常获良效.通过对白光教授治疗本病之验案加以总结,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有益参考.
    • 陈常周; 武瑞平
    • 摘要: 目的:观察老年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患者采用西药联合开郁通腑方治疗效果及对胃排空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127例老年肝胃郁热型RE患者作为本研究观察对象,掷币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口服雷贝拉唑治疗;观察组64例口服开郁通腑方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中医证候积分、胃肠激素水平及氧化应激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MTL、GA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SOD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丙二醛及一氧化氮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药联合开郁通腑方治疗肝胃郁热型RE效果较好,其能增强患者胃肠功能,改善粘膜氧化应激,减轻粘膜炎症程度,值得推广.
    • 陈静
    • 摘要: 目的:分析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肝胃郁热证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疏肝解郁清热法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医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肝胃郁热证患者中选取4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气滞胃痛颗粒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疏肝解郁清热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的胃黏膜萎缩评分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幽门螺杆菌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所提升,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肝胃郁热证患者治疗过程中,通过疏肝解郁清热法的应用,有利于实现患者治疗效果的合理优化,值得应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