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脾破裂

脾破裂

脾破裂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3124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96篇、会议论文25篇、专利文献2373篇;相关期刊680种,包括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河南外科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22种,包括2016年《中国医院药学杂志》学术年会、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七届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中国医师协会第三次全国新生儿科医师大会等;脾破裂的相关文献由5713位作者贡献,包括等、孙家邦、张伟等。

脾破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096 占比:56.35%

会议论文>

论文:25 占比:0.46%

专利文献>

论文:2373 占比:43.19%

总计:5494篇

脾破裂—发文趋势图

脾破裂

-研究学者

  • 孙家邦
  • 张伟
  • 张彤
  • 赵涛
  • 郝俊
  • 刘强
  • 姜洪池
  • 张勇
  • 刘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黄鸿; 徐宏伟; 俞金娜; 傅国萍
    • 摘要: 随着医疗条件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心脑血管疾病逐年上升。临床上常见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明显提高。目前,在有效时间窗内进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溶栓后出血是最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但引发腹膜后出血继发自发性脾破裂出血实属少见,目前国内鲜见相关报道。本研究报道1例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24 h内出现腹膜后出血和自发性脾破裂患者,详细介绍患者发病、诊断、治疗过程。
    • 黄洪军; 吴志明; 孟兴成; 张举; 黄志强; 蒋桂星
    • 摘要: 目的比较右侧卧位与仰卧位在急诊腹腔镜治疗外伤性脾破裂中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绍兴市中心医院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1例外伤性脾破裂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资料,手术中分别采用了右侧卧位(A组,n=35)和仰卧位(B组,n=46),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中转开腹、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与B组比较,A组手术时间更短[(145.5±24.4)min vs(169.0±15.3)min;t=5.308,P<0.001],术中出血更少[(75.3±35.3)mL vs(110.3±50.6)mL;t=3.490,P=0.0008],中转开腹率更低(2.9%vs 19.6%,χ^(2)=5.127,P=0.024),术后胰漏并发症发生率更低(8.6%vs 28.3%,χ^(2)=4.861,P=0.0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术后腹腔感染(2.9%vs 6.5%,χ^(2)=0.569,P=0.451)、术后出血(2.9%vs 4.3%,χ^(2)=0.124,P=0.725)、静脉血栓(5.7%vs 10.9%,χ^(2)=0.669,P=0.413)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外伤性脾破裂患者,手术中采取右侧卧位更有助于术者腹腔镜下脾切除术的实施,手术效果更好。
    • 刘川; 谢长远; 王伟林
    • 摘要: 目的研究影响创伤性脾破裂行保脾治疗效果的风险因素,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余姚分院收治的创伤性脾破裂患者的基础资料、影像数据及预后,利用logistic回归对保脾与脾切除患者的各项数据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阐明影响创伤性脾破裂患者行保脾治疗的显著性风险因素。结果研究纳入创伤性脾破裂病例共195例,其中男性140例(71.79%),平均年龄47.07岁(11-87岁)。合并其他器官损伤患者148例(75.9%),其中腹腔其他脏器损伤26例(13.33%),胸部损伤126例(64.62%),颅脑损伤38例(19.49%),四肢骨盆损伤46例(23.59%)。成功救治患者193例(98.97%),其中保脾治疗145例(75.13%),脾切除术48(24.87%,5例为介入治疗失败后行脾切除术)。多因素分析发现,休克指数(shock index,SI)、ISS(Injury Severity Scale)/AIS(The Abbreviated Injury Scale)评分值、脾损伤CT分级等3项指标为影响脾破裂患者保脾治疗预后的显著性风险因素(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休克指数小于1、ISS/AIS评分<25分,及CT分级1-3级的脾破裂患者,应积极予以保脾,保脾成功率可达95%以上。
    • 李兴杰; 王鹏; 杨明
    • 摘要: 目的探讨外伤性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脾破裂的急诊诊断及临床治疗。方法该院2019年7月—2020年9月收治外伤性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脾破裂患者120例,以脾脏受损情况分为轻度组与重度组,每组60例,根据骨折肋骨固定装置差异将重度组分为对照组(n=25)与治疗组(n=35),对照组采取记忆合金接骨板,治疗组采取可吸收性肋骨钉。对比轻度组与重度组术前诊断情况包括骨折部位、骨折数及并发症情况,分析治疗后轻度组与重度组手术情况包括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及胸腔闭式引流时间等,并分析对照组与治疗组围术期情况。结果轻度组与重度组入院时骨折发生部位在单侧、双侧分布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骨折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重度组住院时间长于轻度组,重度组并发症发生风险(20.00%)高于轻度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71,P0.05)。结论外伤性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脾破裂急诊诊断可通过CT及B超进行诊断,治疗预后与患者脾破裂程度具有紧密联系,且脾破裂越严重,并发症发生风险越高,需对患者进行全方位诊断,以此提升急救成功率,其中骨折肋骨固定装置中的可吸收肋骨钉可缩短下床活动所需时间,并可避免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的痛苦。
    • 陈清亮; 梁昊; 申猛; 李照军
    • 摘要: 目的探讨侧支血管造影在脾破裂出血脾动脉栓塞中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月52例脾破裂出血行脾动脉栓塞术的临床资料,术中同时行胃左动脉、胰十二指肠上动脉、膈肌动脉等周围血管造影,观察有无侧支血管开放,并栓塞侧支供血动脉。结果52例中9例(17.3%)侧支血管开放参与脾脏供血。术后脾脏出血均停止。术后7~14天复查CT,均未出现脾脏大面积坏死或脾脓肿。结论脾破裂出血行栓塞术时,应行侧支血管造影,找到可能开放的异常分支并进行栓塞。
    • 安玉秀; 朱海宏; 张梦岚; 孙艳秋; 马荣花
    • 摘要: 病例患者女性,84岁,因“左上腹疼痛3 d,加重1 d”于2019年8月31日入院。患者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腹疼痛,无放射痛,无恶心、呕吐,无发热。既往2年前有昏迷及肺部感染病史。入院查体:腹部膨隆,全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脾肿大,肋下3指,脾区扣痛,肠鸣音减弱。血常规:白细胞:5.53×10^(9)/L,中性粒细胞:64.7%,红细胞:3.34×10^(12)/L。
    • 师鸿运; 权盼盼; 褚成龙; 徐露瑶; 刘晓燕; 王英超
    • 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引起的主要经呼吸道传播的急性病毒性疾病,其不仅侵袭人体呼吸系统,还损伤人体多个器官系统。现已有证据显示SARS-CoV-2与自发性脾破裂之间可能存在因果联系,本文认识到SARS-CoV-2相关性自发性脾破裂发生的可能性,并探讨其发生机制和诊治方案,避免临床上对其漏诊误诊。
    • 徐龙; 毕乐昌; 杨寅
    •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脾动脉介入栓塞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创伤所致脾破裂的临床效果及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因创伤所致脾破裂患者共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手术方法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1例,行脾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对照组31例,行外科手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收缩压恢复至100mmHg以上时间、下地开始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的CD^(3+)、CD^(4+)、CD^(4+)/CD^(8+)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整体发生率(9.68%)明显小于对照组(22.58%),差异统计学意义(χ~2=6.8293,P<0.05)。结论 Ⅱ、Ⅲ级创伤性脾脏破裂可选择动脉介入栓塞进行治疗,其对患者创伤更小,疗效显著,术后机体免疫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适合临床选择应用。
    • 李朵; 赵英仁; 陈红梅
    • 摘要: 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性(light-chain amyloidosis,AL)是由错误折叠的免疫球蛋白轻链蛋白引起的,其病理机制为淀粉样物质沉积于各个器官细胞间,致使细胞功能障碍,最终导致受累脏器衰竭[1],其无组织、器官特异性,可发生于全身各个部位。其临床表现与受累器官有关,临床表现中水肿发生最多,其次为疲劳、体位性低血压和体质量减轻,肾功能不全、紫癜、复发性腹泻、充血性心力衰竭、呼吸困难和感觉异常者也占很高比例[2]。
    • 粟松林
    • 摘要: 目的 分析观察外伤性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脾破裂的急诊救治治疗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接收的外伤性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脾破裂患者46例.根据接收时间先后将患者分为数量均等的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所有患者均实施急诊治疗,对照组采用记忆合金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可吸收肋骨钉予以固定.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率、并发症及术后情况.结果 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照组要低于观察组,对照组为73.9%,观察组为95.7%,数据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都要高于对照组,比较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脾破裂效果确切,且应用可吸收骨钉具有明显优势,减少并发症产生,提高治疗效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