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玉米醇溶蛋白

玉米醇溶蛋白

玉米醇溶蛋白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3年内共计588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化学工业、农作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47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231593篇;相关期刊145种,包括农业工程学报、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现代食品科技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2013长三角生态纺织研究生学术论坛、2011年中国国际淀粉糖技术交流会、第十三届中国国际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展览会暨第十九届全国食品添加剂生产应用技术展示研讨会等;玉米醇溶蛋白的相关文献由1441位作者贡献,包括杨晓泉、陈野、刘景圣等。

玉米醇溶蛋白—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47 占比:0.15%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31593 占比:99.85%

总计:231952篇

玉米醇溶蛋白—发文趋势图

玉米醇溶蛋白

-研究学者

  • 杨晓泉
  • 陈野
  • 刘景圣
  • 马海乐
  • 张慧君
  • 黄国平
  • 刘洁
  • 任晓锋
  • 刘红
  • 孙翠霞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韩春然; 井弘书; 黎晨晨; 修伟业; 李筠玉
    • 摘要: 采用反溶剂法合成Zein-EGCG复合颗粒,用于制备负载番茄红素的Pickering乳液。根据二者复合比例和pH筛选出粒径较小的粒子进行表征,以乳析指数为指标制备不同颗粒浓度和油水比的Pickering乳液,研究剪切时间、转速以及番茄红素的浓度对负载Pickering乳液包埋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进行优化实验,将其置于4°C和25°C测定其保留率。结果表明当复合比例为1∶0.2,pH为5时粒径大小为136.4±0.9nm;颗粒浓度为2.5%,油水比5∶5时乳析指数为2.0%±0.7%;利用响应面优化得到最佳实验条件为剪切时间为4min、剪切转速转速为12400r/min及番茄红素浓度为1.5mg/mL,负载番茄红素Pickering乳液平均包埋率为90.53%±0.63%,将其分别置于4°C和25°C条件下保存,4°C下28d保留率为57.62%±0.49%,25°C下21d保留率51.89%±0.33%。证明通过反溶剂法制备负载番茄红素Pickering乳液可提高番茄红素保留率,为后续研究与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 张爽; 娄喜山; 徐志强; 朱英莲
    • 摘要: 作为玉米加工的副产物,玉米醇溶蛋白可以在酶的作用下形成具备生物活性的多肽物质,应用于药物的生产加工过程。而常规的酶解工艺存在酶的利用率低下、产物转化率低、耗费时间长等缺陷,本文研究了超声波辅助酶解对玉米醇溶蛋白酶解产物抗氧化及ACE抑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超声功率为200W,超声时间为40min,料液比为1∶100,玉米醇溶蛋白的水解度较高。超声辅助酶解可大大降低酶解产物的粒径,提高酶解产物的粒度均匀性,超声辅助酶解后可溶性蛋白含量为0.89mg/mL、还原力为0.007、巯基含量为1.354μmol/g、对DPPH的清除能力为41.39%、对ACE的抑制活性为63.97%,较未超声的样品分别提高了345%、75%、41.63%、247.81%和53.63%,为玉米醇溶蛋白的研究及利用提供科学基础。
    • 刘鑫岳; 陈晓平; 焦丽蓉; 陈璐; 冯凡; 陈立; 肖圣威; 田厚宽
    • 摘要: 以磷脂及玉米醇溶蛋白为载体材料,采用“两步法”构建了脂质包衣的姜黄素纳米负载体系。首先利用溶剂共沉淀法制备姜黄素/玉米醇溶蛋白纳米粒,然后将脂质体与姜黄素/玉米醇溶蛋白纳米粒共同挤压过膜以制备脂质包衣的姜黄素纳米粒。制得的纳米粒粒径较小(90 nm),粒径分布(polydispersity index, PDI=0.234)均匀,同时具备较高的包封率(95.3%)和载药量(17.8%)。随后研究了不同姜黄素纳米粒在不同pH、光照、高温条件下的稳定性、抗氧化活性及模拟胃肠道环境中的释放行为。稳定性实验表明,相较于未包裹的自由姜黄素及未包衣的姜黄素/玉米醇溶蛋白纳米粒,经脂质包衣后,颗粒具备更好的水分散性、光热稳定性以及抗氧化性,同时体外释放实验也表明,脂质包衣的纳米粒能够更有效地阻止姜黄素在胃部的泄露,提高姜黄素口服递送至小肠的效率,且在小肠部位缓慢释放。由此说明,脂质包衣的玉米醇溶蛋白纳米递送体系能够显著提高姜黄素的水分散性、理化稳定性及口服递送效率,扩展了姜黄素在食品工业及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
    • 杨易俗; 张讯; 胡楚桓; 高志明; 曹际娟; 杨楠; 胡冰
    • 摘要: 玉米醇溶蛋白是一种来自玉米的储存蛋白,因其良好的成膜性、独特的溶解性和自组装性能在食品、制药和生物技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基于玉米醇溶蛋白在不同溶剂体系的溶解特性和自组装特性,可采用多种方法制备具有核壳结构特征的玉米醇溶蛋白微粒,该微粒可作为生物活性物质的递送载体、乳液稳定剂和纳米纤维材料等。本文综述了玉米醇溶蛋白核壳结构微粒的不同制备方法及其功能特性,旨在为玉米醇溶蛋白核壳结构微粒的制备及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指导。
    • 梁晓; 胡勇; 徐金瑞; 胡坤
    • 摘要: 以反溶剂法制备负载单宁酸的玉米醇溶蛋白纳米颗粒(Tannic acid loaded zein nanoparticles,TZP),将TZP分散液按1:2体积比分散至pH 4.0的多糖溶液,研究带有不同表面电荷数的阴离子多糖海藻酸丙二醇酯(Propylene glycol alginate,PGA)、阿拉伯胶(gum Arabic,GA)、高酯果胶(High methoxy pectin,HMP)、低酯果胶(lowmethoxy pectin,LMP)对纳米颗粒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多糖使得颗粒表面电荷降低,导致纳米颗粒沉淀,其中PGA、GA、HMP稳定颗粒所需的最低浓度为0.055%(m/V),而LMP所需的最低浓度为0.022%(m/V)。TZP/多糖复合纳米颗粒随pH和NaCl稳定性的变化是由阴离子多糖的ζ-电位导致,电位较低的GA在pH 2.0、6.0、6.5及低浓度NaCl浓度时均会导致纳米颗粒沉淀,而电位最强的LMP在pH 2.0~8.0范围内均能够稳定纳米颗粒,在氯化钠浓度为30 mmol/L时颗粒发生沉淀。经冷冻干燥,TZP/LMP纳米颗粒得率可达95.10%,此时单宁酸负载率为88.97%,单宁酸含量为5.39%。该研究表明玉米醇溶蛋白/低酯果胶纳米颗粒可用于亲水性生物活性物质的包埋与输送,可望用于保健食品及医药行业。
    • 刘亚伟; 周雪滢; 王海洋; 刘洁
    • 摘要: 为探究淀粉和蛋白质重组时的相互作用,研究淀粉-蛋白复合物的理化特性,从而为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提供新思路。以木薯淀粉为原料制得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SSOS)与玉米醇溶蛋白(zein)在不同质量比、温度和料液比的条件下,利用反溶剂沉淀法制备复合物,并对其持水性、持油性、流变特性、糊化特性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和料液比对SSOS-zein复合物的特性影响并不显著;随着zein比例的增加,复合物的平均粒径和蛋白质含量增加,持油性呈增加趋势,溶胀性和持水性呈降低趋势,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都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糊化温度升高,回生值下降;复合物的表观黏度在0~100 s^(-1)范围内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减小;当SSOS和zein质量比为17∶3时,复合物的储能模量最大,损耗角正切值最小,流动性变弱,弹性和黏着性变大。
    • 任顺成; 陈玉; 陶华
    • 摘要: 为了分析玉米醇溶蛋白和南瓜子蛋白对面团特性及面制品品质的影响,对面团粉质特性、水分分布、糊化特性及面制品的质构、感官评分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适量添加南瓜子蛋白能提高面团的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降低面团的弱化度、衰减值及回生值,提高面团的吸水能力及挂面的吸水率;玉米醇溶蛋白对面制品硬度的影响相对较小且添加量不超过3%时,能降低挂面的蒸煮损失率;2种外源植物蛋白添加量不超过3%时对面制品的感官评分有积极影响,但增加到5%时,对面制品的色泽、食味等指标影响较大,感官评分降低。适量添加南瓜子蛋白对面粉的粉质特性、老化性质及吸水能力有一定的改善作用,适量添加玉米醇溶蛋白能增加馒头的比容、减少挂面的蒸煮损失率。2种外源植物蛋白的适宜添加量为3%。
    • 付思晗; 齐玉堂; 张维农; 贺军波; 张燕鹏; 吕晓雅
    • 摘要: 以玉米醇溶蛋白和乳清蛋白为原料,利用反溶剂共沉淀法制备玉米醇溶蛋白/乳清蛋白纤维核复合纳米粒,并与玉米油高速剪切制备Pickering乳液。探究了复合纳米粒在不同pH下的乳化性,以及复合纳米粒添加量对Pickering乳液粒径、微观形貌、储藏稳定性及流变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醇溶蛋白与乳清蛋白纤维核复合后乳化性显著提高,制备的Pickering乳液类型为水包油型;随着复合纳米粒添加量的增加,Pickering乳液粒径先减小后稍增大,添加量大于3 g(100 mL玉米油)后无显著性差异;在复合纳米粒添加量为4 g(100 mL玉米油)时,Pickering乳液油滴大小均一,储藏稳定性最好;Pickering乳液为假塑性流体,随复合纳米粒添加量的增加,表观黏度先减小后增大。
    • 李梓泳; 陈龙; 马文丹; 周红军; 周新华
    • 摘要: 为提高阿维菌素叶面沉积率及其抗紫外分解性能,本文设计构建了叶面亲和的纳米载体。通过自由基聚合将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改性玉米醇溶蛋白(Zein),得到表面携带正电荷的改性玉米醇溶蛋白,并将其用于负载阿维菌素。采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改性产物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通过反溶剂沉淀法制备了平均粒径为64.92nm的载药纳米粒子,载体对阿维菌素的包封率为(34.75±0.18)%。与植物表面的静电作用提升了纳米粒子悬浮液在植物表面的润湿性能,接触角大小随PDMDAAC接枝量增大而降低,由77.38°减小到64.60°;叶面滞留量可达33.69mg/cm^(2)。改性玉米醇溶蛋白对阿维菌素的包覆提升了其抗紫外性能,半衰期由15min延长至40min,且阿维菌素的释放速率可通过PDMDAAC接枝率进行调控。
    • 李薇雨; 王启明; 于嘉淇; 徐洪峰; 雷小娟; 赵吉春; 雷琳; 明建
    • 摘要: 以马铃薯淀粉和玉米醇溶蛋白为原料制备凝胶,测定复合凝胶持水、白度、溶胀、质构和结构特性等指标,探究不同马铃薯淀粉添加量(质量分数6%、9%、12%、15%、18%)和冻融处理对玉米醇溶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马铃薯淀粉添加量的增加,复合凝胶的硬度、咀嚼性和弹性均显著增加(P<0.05),内聚性先减小后增加,冻融处理后的凝胶质构特性均得到提高;持水性呈增加的趋势,但冻融处理后的复合凝胶持水性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白度值显著上升(P<0.05);溶胀特性呈下降趋势;化学作用力中以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为主,二硫键和离子键相对较弱。因此,马铃薯淀粉的添加可以改善玉米醇溶蛋白的凝胶特性,为玉米醇溶蛋白凝胶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